六度空間理論是什麼?真的存在嗎?

2020-12-16 騰訊網

絕大部分人都曾聽說過「六度空間理論」,又稱「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即世界上的任意兩個人之間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朋友鏈而聯繫起來。也就是說,最多通過5個人,你便能夠認識英國女皇、湯姆克魯斯、甚至一個蒙古牧羊人。然而,這個熱門理論背後究竟是否有科學證據的支撐?

你僅從數據著手,那麼這個「六度空間理論」看上去似乎挺可信的。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至少認識44個人,而這44個人又分別各認識另外44個人……以此類推,數學計算告訴我們,僅僅通過六個步驟,我們便能和44的6次方、即72.6億人聯繫在一起——這比當前地球人口總和還要多。

然而是否有任何實驗證據來表明上述推論的正確性呢?Derek Muller解釋道,這個理論的基礎源於1929年的一則小故事,名為「鏈」。故事中,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發起挑戰,讓對方找到地球上任意一個他無法通過5個以內的中介人聯結起來的人。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終於有人對此進行科學驗證。一名心理學家在內布拉斯加和波士頓分發了300個包裹,並要求參與者運用自己的人脈網將其送到一個特定的人手中——居住在波士頓的一名股票經紀人。參與者不得直接將包裹寄送給他,而要將它交給一位可以直呼其名的好友,並要求這名好友再交給自己認為有可能認識他的好友。

64個包裹真正抵達目標人物手裡,而平均中介人數為5.2。後來這個實驗便被用作「六度空間理論」的證據。但Derek對此進行了一番深入挖掘,發現在這300個人中,有100人居住在波士頓(和目標人物共享同一座城市)、有100人是股票經紀人(和目標任務共享同一個職業領域)、只有剩下100人是完全隨機分配的。而在那100人中,只有18人成功完成任務。也就是說,用以支撐該理論的證據的樣本容量僅僅是18個人。

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一定是個偽理論。幾十年後,真正的突破降臨了。一個名為「凱文·貝恩的六度空間」的大學遊戲要求學生將任何演員和凱文·貝恩通過合作明星聯繫起來,步驟不超過6個。

這個遊戲所搜集的大量數據使得社會學研究人員得以分析好萊塢演員的連通性究竟如何,結果發現六度空間理論的確存在,但是是通過隨機相識的熟人,而非好友。這才是關鍵所在。

最後,就像Derek所指出的,由於網絡將我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個「六度」空間理論事實上已經縮小了。

相關焦點

  • 六度空間理論在社交中的蛛絲馬跡
    這並不全是六度空間理論的功勞,因為保證了Gmail的價值所在才有了在六度空間網絡中傳播的基礎,豆瓣在早期同樣採用邀請碼來限制用戶群體,保證了豆瓣內容的價值,提供了口碑傳播的基礎,通過六度空間網絡獲得廣泛傳播。
  • 六度空間理論與人際關係有關,曾被哈佛大學教授發現
    大家還記得自己當初是如何交到朋友的嗎?主動出擊?又或者是通過中間人介紹認識?那麼,大家知道通過中介者而認識新朋友的這一系列過程,是如何用科學的理論來進行解釋的呢?其實,這一系列過程都基於一個理論——六度空間理論。
  • 六度空間理論和倖存者偏差 !
    可是一年以來 ,慢慢的就有身邊的朋友發現了這個號的存在 。其實前幾天 ,也有一個就讀北大的高中同學突然微信我 : 咋搞起公眾號了 ?這個老哥是在新版微信的看一看裡邊看到的 。果然 ,網際網路時代 ,世界好小 !
  • 一起來拆書31期:你真的理解六度空間理論嗎?
    他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後照此辦理。最終,大部分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後都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
  • 透過「好友買賣」看六度空間理論
    什麼遊戲最幽閒自在?什麼遊戲最互動人群?「好友買賣」,「搶車位」,諸多以網絡互動為主的網頁遊戲已經開始入侵網絡的每一個角落。SEO部落將以「好友買賣」遊戲為例,告訴您什麼是六度空間理論,如何讓自己的網站在群雄爭鹿中獨霸一方。隨著SNS(社會性網絡服務)網站的興起,更多的社交互動創意湧現出來,社會性網絡服務的優勢逐漸在門戶競爭中得以體現。
  • 口碑營銷的中的六度空間理論
    文/泛太營銷董事長鄧明  六度空間理論並不算很新鮮的理論,但隨著微信、易信等移動終的盛行,六度理論再一次成為國內傳媒界的熱詞。簡單來說六度理論,就是最多依靠六個人的關聯性,你就能夠和地球上你最想關注的人「面對面」,甚至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總統歐巴馬、企業家馬雲或都教授的扮演者金秀賢。
  • 微軟將六度空間理論精確為6.6人
    所謂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又稱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理論、小世界理論等,簡單地說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 真的很酷!谷歌新增六度空間搜索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谷歌今天新增一個搜索算法——六度空間搜索,該搜索使得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兩個人名,就可以計算出兩個人建立關係需要相隔多少人,以及通過誰建立關係。谷歌六度空間搜索來自數學領域一個猜想,該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該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是六度分割理論,也叫小世界理論。
  • 什麼是六度分隔理論
    這兩年社交網站真的很火,好多上班族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社交網站看好友們的動態。這裡的好友不一定就是自己認識的朋友,也可能是朋友的朋友。這樣一來,這個朋友圈子可就大了。原本根本不可能認識的兩個人也有可能通過七回八轉的朋友關係搭上線。這就是網絡世界的「小世界效應」,也叫「六度分隔理論」,你聽說過麼?
  • 六度空間
    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從六度空間理論,淺談隔離的重要性
    六度空間理論,又名六度分隔理論。這個理論闡述的是:你最多通過六個人就能認識全世界的任意一個人。看看新聞,想想這些吧……你忍心拖這場戰「役」的後腿嗎?在家為社會做貢獻,其實更是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最好辦法。還是那句話,從防禦的角度來說,先把自己當陽性反應防禦,不要傳染給人,同時不讓被人傳染。
  • 《林妹妹》開理論電影先河 「六度空間」詭異獻身
    中新網3月17日電 由趙氏兄弟(趙小鷗、趙小溪)聯袂執導的懸疑喜劇《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將於4月10日震撼上映,該片結構類似奧斯卡獲獎影片《撞車》(《crass》),風格堪比科恩兄弟的《血迷宮》,可以說是十分精緻的小電影大製作,該劇中,趙氏兄弟大膽的運用「六度空間理論
  • 六度空間理論新驗證,通過6人就可結識任何人?
    懸賞1萬美金聯繫歐巴馬韓隱博26歲,在上海工作,他所著新書《正在爆發的網際網路革命》的理論基礎是:與地球上的任何人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這也叫「六度空間理論」);他懸賞請人介紹歐巴馬,也是想證明這一理論。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的焦建利教授對韓隱博懸賞一事頗感興趣。他認為,從理論上說通過最多6人是可以認識歐巴馬的,但歐巴馬總統很忙,很可能理會不了這事。
  • Linkedin推」託關係」求職功能 試驗六度空間理論
    Linkedin推」託關係」求職功能 試驗六度空間理論   北京時間7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白領社交網站Linkedin日前發布一個供外部企業或者招聘網站的「應聘按鈕」,網民可以使用Linkedin的個人資料和人際網絡找工作,此舉將把「傳說中」的六度空間理論變成現實
  • 六度分隔 | 新媒體理論01
    這次公號開啟的新媒體理論專欄主要是為大家結合新媒體時代闡述一些理論的發展以及適用於新媒體時代的理論,與之前的新媒體前沿專題(主要是分析新媒體產業最新資訊、前沿理論成果、技術應用成果)相比,新媒體理論專題更適用於作為簡答論述題的擴充知識點,前沿則更適用於名詞解釋的掃盲,這兩個專欄在考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快結合起來使用,讓它們變成你考卷上的制勝法寶吧!
  • 六度理論與疫情防控
    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六度分割理論,也叫小世界理論。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這聽上去像一個晦澀難懂的數學理論,它也確實來自一個數學猜想。
  • 微信「話題標籤」:六度理論與二度理論的「兼容」悖論
    微信裡的「六度空間理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提到營銷推廣離不開「兩微一抖」,抖音作為短視頻APP暫且掛起不提(視頻內容娛樂性天然強過媒體性)。單說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媒體,國內很多大事件輿論的「冷啟動」都在它們之上發起。微博更偏重於媒體屬性,微信更偏重於社交屬性。前者是開放式網際網路信息傳播方式的集大成者,將信息的傳播由傳統社會的「六度空間理論」,凝縮到「二度空間」。
  • 六度空間投資忽略門檻 火幣商務副總裁
    六度空間投資門檻,六度空間靠譜嗎?靠不靠譜六度空間公司總部對接,全網公排,自動滑落模式!世界這麼大,可人們的緣分總是很巧妙。有時你會驚訝的發現,你和一個朋友竟然都認識一個你覺得對方絕不可能認識的人。這說起來,是意料之外,但也是「理論」之中。俗話說得好,「朋友的朋友是朋友」。
  • 不靠譜的六度人脈理論!
    六度人脈理論: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熟人鏈和任何其他人聯繫起來。通俗地講就是:你可以最多通過六個人就能認識任何一個地球上的陌生人。按照這個理論邏輯分析,確實是這樣。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理論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的關係分為弱關係和強關係,怎樣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強關係呢?我認為就是讓自己和別人結成利益聯盟。而六度人脈建立的人脈關係基本不能形成強關係,也對大家形成不了有益的幫助。這就是我認為六度人脈理論不靠譜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用!
  • 卞之琳的風景與六度關係理論
    這讓我想起了六度關係理論。1929年,匈牙利作家考林西在短篇小說《Chains》中提出,兩個陌生人最多通過5個人就能建立起聯繫。1967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通過連鎖信實驗,提出了六度關係理論。這個理論宣稱,你想要與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陌生人產生聯繫,實際上最多只需要經過6個人。這裡的認識是指雙方彼此認識,並且交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