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民間聯手保護 北大港溼地迎來「新生」

2020-12-17 經濟參考網

  初次踏入位於渤海畔北大港溼地的人,通常會有一種在大都市中難得尋見的別樣清新的感覺。夏末秋初,長到半人高的成片蘆葦望不到邊際,秋風掃過齊刷刷匐倒又站起,遠遠的在溼地中覓食的丹頂鶴若隱若現。曲曲折折的小道兩邊時而有大片紅樹林浸在淺水裡,人經過時,成群受驚的遺鷗「唰」地飛向天際。

  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的典型特徵,國際溼地專家給出了0.996分,也就是接近滿分的評價。

  根據國際慣例,一塊溼地生存著雁鴨1萬隻以上、其他水鳥2萬隻以上、瀕危鳥類一次發現1%以上,三者有一項符合即可稱為國際重要溼地,而北大港溼地三個條件全部具備,其天然型、原始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我國東部沿海乃至太平洋西岸皆屬罕見。

  馬井生是天津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又被圈裡人稱之為「北大港溼地守護者」。愛好攝影的他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石油大港石化公司的一名職工。因為攝影,他與溼地結緣;因為對溼地發自內心的熱愛,他義務加入到溼地保護志願者的隊伍中。

  「北大港溼地常年有140餘種水鳥在此遷徙、停歇、越冬和繁殖,僅國家Ⅰ級保護物種就有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大鴇、遺鷗等。」說起溼地裡的鳥,他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北大港溼地是周圍居民的樂土,更是鳥兒們的「天堂」。每年遷徙到這裡的鳥類有近100萬隻。東方白鸛全世界僅存2500隻至3000隻,而在北大港溼地就發現有超過500隻。

  每到臨近12月,寒流突襲往往讓溼地徹底進入寒冬,會有遷飛的候鳥受傷和掉隊。去年,愛鳥志願者們就齊心協力救助了兩隻受傷的東方白鸛,王建民等志願者還在救治中受傷。

  如今北大港溼地南側已建立起專門的保護站,有專人值守。每到秋高氣爽時節,前來觀測、拍攝鳥類的市民絡繹不絕。溼地周邊大港石化、天津石化幾家公司還定期到現場提取水樣、監測水質,並資助機構開展研究。

  自2014年7月,國家林業局批覆天津北大港國家公園試點建設以來,國家林業局、市、濱海新區方面都對北大港溼地保護下了大力氣。其中,新區投資800萬元,實施了天津北大港溼地與野生動物保護工程,建設多個監測站點、瞭望塔,第一批數位化溼地監控系統投入使用。同時還投資300萬元,實施北大港溼地保護與恢復建設一期工程,完成部分界碑、界樁、指示牌、警示牌、標識牌埋設工作。蘆葦恢復、生態補水等一系列動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目前,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已經成立。天津市出臺《天津市溼地保護條例》,新區也制定了《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濱海新區已經組建了4支巡護隊伍,遏制破壞侵佔溼地和破壞溼地生物資源的行為。新區還與志願者團體開展「1+1」合作模式,建立與志願者的信息共享機制。

  記者在採訪時就曾遇到前來觀測鳥類的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師生。其中一名博士生闕品甲說:「從監測3年的數據看,天鵝數量曾達到1400隻,雁鴨類總量最高峰時達到5000隻,在海濱灘涂上還有超過5000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遺鷗。總體來看數量可觀,溼地生態保護已經初見成效。」

  天津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也於去年成立。這是天津市首個官方批准註冊的民間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協會內部設立了專家委員會,由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鳥類學會、中科院、國際鸛類基金會、美國保爾森基金會等機構專家組成。

  來自天津及北京等周邊地區的志願者還曾起草一份公開信,呼籲在北大港溼地多設瞭望塔及監視攝像設備、申請國家級保護區,配備符合國際動物福利標準的醫療硬體設備,為相應的獸醫提供動物福利行醫標準方面的培訓。

  濱海新區方面正推動北大港溼地的國家公園建設,以臨海、近海溼地為主線,打造國家公園保護示範區,保障鳥類遷徙和生態廊道安全。同時,籌備建立國家級鳥類環志中心和當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將溼地納入全國鳥類環志監測網絡建設,推動鳥類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科學發展,並儲備應急救護物資,逐步形成野生動物監測和防控體系。

相關焦點

  • 申遺 北大港溼地成「種子選手」
    在小屋門口,門前立著幾塊關於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情況介紹,以及溼地國家級保護物種名錄展牌;牆上還掛著10多塊牌子:天津鳥會北大港溼地生態監測點、鳥網北大港溼地聯絡站、北大港溼地環保活動基地……進入屋內,大概20多平方米的空間陳設簡單,總體呈原木色,有著濃濃的溼地風格,中間位置放著一張長木桌和幾把椅子,四周牆壁上掛滿了保護鳥類的宣傳畫,還有取材自溼地的攝影佳作。
  • 天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 北大港溼地申遺完成前期摸底調查
    隨著生態環境逐年改善,北大港溼地在今年春季候鳥遷徙季已迎來80多種、40餘萬隻候鳥過境,比去年同期增長10萬隻左右。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鳥類東方白鸛在北大港溼地築巢繁殖的數量又有新突破,今春以來,已經觀測到16對東方白鸛在保護區內安家。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挖掘與保護,在全社會形成了保護傳承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良好氛圍。
  • 南大港溼地晉升「國家重要溼地」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本次列入名錄的國家重要溼地共有29處,南大港溼地榜上有名,成為目前全省唯一一個被國家認定的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相關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
  • 美輪美奐南大港溼地,韻味獨特文化旅遊名城
    、河北省國營察北牧場、河北省國營沽源牧場。南大港溼地.捕魚輕舟一次是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解讀天津市濱海新區生態保護:南部的大港地區成為了重點保護區
    從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發展布局來看,南部的大港地區雖然不是重點建設的地區,卻是將成為環境和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下面就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大港地區地圖。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大港地區地圖北大港溼地這個地方就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大港地區的北部,也就是大港水庫的北部,這裡面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就是大港溼地公園,在公園的附近正是大港的城區。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初秋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萬畝魚塘水波蕩漾,河灘地上泛黃的蘆葦和赤紅的鹽地鹼蓬交錯生長,白鷺、野鴨、骨頂雞、黑翅長腳鷸等鳥類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淺灘中覓食。水清、岸綠、鳥飛的北大港溼地,成為濱海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
  • 生態保護見成效 天津北大港溼地再現東方白鸛
    人民網天津11月19日電(崔新耀) 為進一步展示美麗天津、生態濱海,展示天津、濱海新區和諧生態、宜居城市形象,11月19日,百餘名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區(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鳥類保護的官員,機構,專家,我國有關省市愛鳥護鳥組織及生態、鳥類專家,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共同走進天津北大港溼地,用照片記錄下了極為瀕危的東方白鸛,以及遷徙中在北大港溼地落腳的多種候鳥
  • 致敬英雄|滄州南大港溼地景區邀請醫護人員免費暢遊南大港溼地
    6月14日,美麗的南大港溼地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他們就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勇士們。當天,由滄州日報社、滄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南大港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醫護人員遊溼地活動,在南大港溼地啟動。
  • 天津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昨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按照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的重要性,溼地分為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省級重要溼地和一般溼地,採取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方式對溼地予以保護。根據《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我國於今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
  • 南大港溼地升級為國家4A級景區
    河北日報訊(通訊員張詩啟、王鉅盾)日前,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擬確定灤河神韻風景區等10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南大港溼地公園榮列其中。同時,南大港產業園區一分區馬營村入選第二批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 河北省黃驊溼地(西區)、南大港溼地(北部養殖池塘)生態修復兩項目...
    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在黃驊市組織召開河北省南大港溼地(北部養殖池塘)生態修復項目和河北省黃驊溼地(西區)生態修復項目主體工程省級驗收會,滄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家海洋局秦皇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南大港溼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黃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實施單位、監理單位的代表參加會議。
  • 大港溼地公園三期啟動
    本報訊(記者張立平陳忠權)記者昨日林業部門獲悉,作為大港區今年重點綠化工程的溼地公園三期工程日前正式啟動,將建成8萬平方米的沿河風景林帶和18萬平方米溼地,工程年內完工後,整個溼地公園項目的規劃完工量將達到五成以上。
  • 南大港溼地:京津冀人夏季遊玩必去的地方
    走進南大港,你就走進了一片清新的天地,這裡是一望無際的灘涂和溼地,浩瀚的青葦,如雲的紅荊柳,撩開你的心扉;走進南大港,你就走進了一片廣袤的大地,平曠的原野一眼望不到邊,公路修得筆直,很少拐彎,動輒六車道、八車道,幾十米寬,直通通一走就是幾十裡,給人以遼遠、闊博、無垠的感覺。
  • 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聯手南大港溼地神操作!
    6月4日,世界紀錄協會正式向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及其毗鄰的「華北最美溼地」南大港溼地頒發6張「世界之最」證書。而南大港溼地也獲得「世界上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的濱海溼地」、「世界珍稀候鳥遷徙種類最多的濱海溼地」兩大權威認證。
  • 天津大港溼地公園建「桃花島」
    記者從濱海新區有關部門獲悉,作為大港溼地公園三期工程中的重點項目——面積達1.6萬平方米、擁有10多種精品觀賞桃樹的「桃花島」正在緊張施工,預計本月底初見雛形。明年春天,正式對外開放,屆時將成為濱海新區的又一特色景觀。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墨痕乘醉灑桃花,石上斑紋爛若霞」,桃花一直被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千古傳唱。
  • 聯手南大港溼地 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連獲6大世界之最
    世界紀錄認證儀式現場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實景園林有專家指出,滄州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和南大港溼地雙雙獲權威機構的多項認證,標誌一片全新的綠色宜居熱土正在京津冀強勢崛起。綠色生態高地引領健康生活據了解,濱海恆大文化旅遊城臨近十萬畝南大港溼地。
  • 天津:大港溼地公園成濱海最大耐鹽鹼植物應用示範地
    中國園林網8月13日消息:昨日從大港溼地公園了解到,目前該公園共栽植各類喬灌木達15.2萬株,其中耐鹽鹼植物的應用已佔到半數以上,形成了濱海地區特有的鹽生植物群落景觀。通過應用節水、節約土地資源等新技術,大港溼地公園已經成為濱海地區最大的耐鹽鹼植物應用示範地。
  • 南大港溼地旁,誕生一個童話世界
    其實,「大窪」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南大港溼地,只是古時候被稱為「大窪」。如同小說裡描述一般,蘆葦叢下的廣闊溼地,是南大港溼地的「魂」:地處河北滄州渤海新區、綿延7500公頃,南大港溼地是環渤海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濱海沼澤溼地。
  • 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溼地穩步有序恢復對外開放
    ,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2020年4月5日起,對南大港溼地景區穩步有序恢復開放。按照景區規定,遊人分散遊覽,盡享溼地自然美景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春日盈盈美如畫,風光無限滿人間。南大港溼地內,暖風徐徐、視野遼闊;蘆葉吐綠,鮮花盛放;碧塘鳥影,相映成趣。春日的南大港溼地正煥發著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