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2020-12-17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初秋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萬畝魚塘水波蕩漾,河灘地上泛黃的蘆葦和赤紅的鹽地鹼蓬交錯生長,白鷺、野鴨、骨頂雞、黑翅長腳鷸等鳥類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淺灘中覓食。水清、岸綠、鳥飛的北大港溼地,成為濱海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初秋的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萬畝魚塘水波蕩漾,河灘地上泛黃的蘆葦和赤紅的鹽地鹼蓬交錯生長,白鷺、野鴨、骨頂雞、黑翅長腳鷸等鳥類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淺灘中覓食。水清、岸綠、鳥飛的北大港溼地,成為濱海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生態修復不斷升級

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原來這片都是荒地,現在溼地內的不少植被都是近幾年新栽植的。」在北大港溼地的獨流減河試驗區河灘地附近,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孫寶年指著成片的鹽地鹼蓬告訴記者,植物是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恢復溼地生態功能中發揮關鍵作用。「過去溼地部分區域土壤鹽鹼化程度高,幾乎寸草不生。我們幾經試驗,最終利用蘆葦、鹽地鹼蓬等本土植物恢復溼地1680畝。」孫寶年介紹說。目前,北大港溼地不斷加強溼地保護修復力度,治理外來有害生物互花米草,開展蘆葦復壯,清理水草,為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和覓食環境。

在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中,新區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建立多水源組合補水機制,實施引灤入庫和引海河水入溼地工程,全面改善北大港水庫水生態環境。2017年規劃實施以來,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累計完成生態補水5.35億立方米。有水溼地面積已由2017年的140平方公裡增長到目前的240平方公裡,有水溼地保有率達到69%。實施補水機制後,溼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持續性和物種多樣性得到有力保障。

在推進溼地補水機制、加大溼地植被恢復的同時,北大港溼地還全面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實施「五退工程」,並實施北大港水庫核心環境綜合治理。核心區變成無人區,北大港生態環境向好,生物多樣性有明顯改善。同時,溼地實行封閉式管理,並推進政府+民間保護機制建設,引導志願者團體、社會組織和公益組織,有序參與保護工作。

如今,溼地生態修復成效日益顯現,數據成為最好的證明。截止到目前,北大港溼地內監測到的鳥類超過279種,包括東方白鸛、白鶴、青頭潛鴨、丹頂鶴、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火烈鳥等多種珍稀鳥類。「那些高杆子上搭建的人工鳥巢,讓無法及時遷徙的鳥兒們有家可歸。」孫寶年介紹說,近年來珍稀瀕危野生鳥類——東方白鸛在北大港溼地築巢繁殖的數量實現新突破。據統計,東方白鶴連續多年在北大港溼地築巢,繁殖幼鳥28隻。僅今年以來,已經觀測到16對東方白鸛在溼地內安家。

全力打造鳥類天堂

北大港溼地區域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每年春秋季都有大批候鳥遷徙至此。正在溼地巡護的北大港溼地管理中心野保科負責人孫洪義表示,10月中旬開始大批候鳥就將飛抵溼地。預計,到11月中下旬將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期,根據往年監測數據,過境候鳥有望達到40萬隻以上。

為了更好地加強野生鳥類保護,目前北大港溼地組建24小時巡護隊,安裝高清攝像頭,實施人防+技防的保護機制,並計劃近期投放相應的魚苗和玉米,為過境候鳥建立科學的補給機制。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林草局近日發布的公告,北大港溼地等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

下一步,北大港溼地還將全面落實1+4總體規劃,重點推進溼地保護恢復、野生動植物保護、水系連通、水生態環境改善、科研監測與科普宣教等工程,並加快推動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將北大港溼地打造成國內知名生態品牌和國際綠色名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在北大港溼地徐徐展開。(記者 張廣豔 報導 戈榮喜 攝影 編輯 陳小龍)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黎陽鎮精心繪製「天藍、水清、岸綠」生態圖
    近年來,黎陽鎮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屏障,持續深入推進「淨空、淨水、淨土」行動,為打造生機盎然、天藍水碧、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打下堅實基礎,精心繪製「天藍、水清、岸綠、景美」的黎陽生態圖。換「清」顏積極開展「水清」行動,組成清運小組,按照每月一清要求,實現水質大幅度提升。今年以來,兩級河長實現巡河800餘次,發現解決問題12個,完成區級河長交辦問題8個,清理河坡淤泥10000多立方米,鋪設汙水管道500米。
  • 看嵩縣水碧林豐眾鳥棲 盡顯生態之美
    天藍水清空氣好生態宜居大美嵩縣▼部分圖片攝影:張利峰 馬冬莉水碧林豐眾鳥棲,生態美景入畫來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以陸渾水庫為主體總規劃面積4222.39公頃近年來,嵩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開展陸渾湖溼地生態系統修復工作,溼地景觀迅速提升,溼地動植物種類與數量持續增長,實現溼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 生態保護見成效 天津北大港溼地再現東方白鸛
    人民網天津11月19日電(崔新耀) 為進一步展示美麗天津、生態濱海,展示天津、濱海新區和諧生態、宜居城市形象,11月19日,百餘名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區(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鳥類保護的官員,機構,專家,我國有關省市愛鳥護鳥組織及生態、鳥類專家,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共同走進天津北大港溼地,用照片記錄下了極為瀕危的東方白鸛,以及遷徙中在北大港溼地落腳的多種候鳥
  • 20萬隻候鳥飛抵 天津北大港溼地開啟「天鵝湖」景觀
    新華社天津11月1日電(記者毛振華)秋末冬初,近20萬隻候鳥飛抵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白頭硬尾鴨等珍稀鳥類以及火烈鳥等「稀客」。  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
  • 天津北大港溼地將建成國家生態公園
    中國園林網10月8日消息: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昨天,記者獲悉,本市已在這裡劃定生態紅線,著手建設一個國家級生態公園。屆時,汽車將不能隨意開進紅線。與此同時,本市正在圍繞外環線建設綠道公園,既豐富城市生態景觀,也為人們休閒健身增添好去處。騎行在綠道 怡情又健身國慶節假期,市民孫先生約了個同學聚會,這次不是去喝酒、唱歌,而是一起來到新建好的北辰區綠道。這裡是城市綠道在北辰郊野公園內鋪設的工程示範段。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改善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陸渾湖溼地——鳥兒的樂園
    高山嶽 羅孝民 王博 文/圖水碧林豐眾鳥棲,生態美景入畫來……這是12月15日,記者在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拍攝到的一幅幅生態美景。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以陸渾水庫為主體,總規劃面積4222.39公頃,其中溼地面積4118.08公頃,溼地率97.53%,這裡不僅水清、景美、魚兒肥……,還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 又是一年觀鳥時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接大批「遠方來客」
    昨天,來自北京、天津部分市民受邀走進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東南部的北大港溼地觀賞野生飛鳥,感受溼地自然美景。溼地面積為34887公頃,其中核心區11572公頃,緩衝區9196公頃,實驗區14119公頃,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 威海市環翠區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打造天藍、水清、山綠的秀美人居
    圍繞這一方山水,環翠區堅持高起點規劃,依託全國山地自行車賽等品牌賽事,在造林復綠、恢復生態的基礎上,建設了國家級山地自行車、越野跑專業賽道等比賽專用場地,打造以「輕戶外」運動為主題的生態樣板片區。生態提升與改善民生同向發力。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覓食、棲息,補充能量後繼續遷飛。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天津8大溼地大盤點:天藍、水清、岸綠……
    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部分過境候鳥更是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公共運輸:659路/652路/186路 除了北大港溼地,還有倆溼地公園也出名了!
  • 海口汙水河蝶變溼地公園 水清岸綠白鷺飛
    中新網海口11月3日電 (凌楠)11月的海口,天氣涼爽宜人,在海口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中,水清岸綠白鷺飛,市民遊客盡享生態之美。海口鴨尾溪栽種的紅樹。凌楠 攝  近年來,到美舍河觀白鷺看美景,體驗集顏值與淨水於一體的八級梯田人工溼地,已成為海口市民與「母親河」相處的新方式。  「我們經常帶孩子來公園遊玩、看白鷺,親近自然。」
  •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生態環境好不好,鳥最有「發言權」《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裡,100種鳥的照片,都是鳥類攝影愛好者老俞拍到的。
  • 除了北大港溼地,濱海這些地方也是「觀鳥天堂」
    在新區,除了北大港溼地之外,其實還有不少「觀鳥天堂」。大家熟悉的臨港溼地公園,不僅環境優美,每年也會吸引大批候鳥聚集。 遊林觀景、賞魚逗鳥、科普宣教……目前,兼具中西園林之美的大型生態溼地公園——臨港溼地公園二期工程現已基本完成排鹽及土方工程,正陸續開展土建施工,預計該項目將於明年
  • 天津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昨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按照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的重要性,溼地分為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省級重要溼地和一般溼地,採取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方式對溼地予以保護。根據《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我國於今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一大早,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就熱鬧起來,各種鳥鳴聲此起彼伏。這裡定期棲息有約3.2萬隻以上的水禽,監測到的鳥類就有15目47科159種。 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 李傑:今年又新監測到了這10種新鳥種,有壽帶鳥、棉鳧鳥、黑翅鳶等。
  • 肥東這個溼地互動型百鳥園你去過嗎?位置就在……
    這是咱肥東的 溼地互動型百鳥園哦~ 先來看一段新聞報導吧! 合肥龍棲百鳥園是合肥唯一模擬溼地自然環境的鳥類觀賞保護中心,也是華東最大的以鳥類為主題的科普、休閒、娛樂公園,總佔地面積約200畝,園區目前處於試運營階段。
  • 長葛市打造水清天藍地綠生態美景
    2月26日,在長葛市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現場,青松、國槐、廣玉蘭、紅葉李、四季桂等200餘種樹木分植河岸兩側,蜿蜒向南,一幅「水清岸綠」的生態美景初現。    「目前,16.7公裡的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全線貫通。今天我們投入挖掘機、裝載機、渣土車等大型機械100餘臺,人員130多名,加快微地形整理、景觀、綠化等工程建設,確保5月1日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設任務。」
  • 從天藍水綠到「城美人和」
    從天藍水綠到城美人和,一幅生態、文明、美麗、幸福的新畫卷正在天中大地徐徐展開。    水光瀲灩城方好    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水就沒有靈性。駐馬店作為水資源大市,有大小水庫186座、大小河流100多條,水資源儲量64億立方米,建設城市水系更有條件、更有優勢。
  • 天藍水清&山東魯能泰山官方合作夥伴籤約成功
    9月11日,天藍水清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與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成為這支國內頂級足球俱樂部之一的官方合作夥伴。這是天藍水清在齊魯大地以至全國地區持續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品牌戰略升級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