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已經來了,今年的基礎教育工作怎麼幹?呂玉剛司長提出,有五項重點任務:
第一,切實增強黨建德育工作實效。
黨建德育工作關係基礎教育辦學方向,關係「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必須把抓好黨建德育工作始終擺在基礎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關於加強中小學黨建工作。各地要按照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要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中小學黨建工作,夯實中小學黨的組織基礎,實現中小學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要在認真總結主題教育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中小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長效機制,充分激發廣大中小學校長、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
教育部今年將會同中央有關部門研究制訂深化中小學領導體制改革的有關意見,進一步強化中小學黨組織功能,提高中小學黨建工作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雲南校校君:考試,升學,報讀,轉學,選學校,選專業……在雲南,找校校君就對了!
手機聊天軟體-輸「雲南校校君」,參看各類學校報讀,錄取,升學政策!
即時信息獲取,在聊天軟體上搜「雲南校校君」!
關於中小學德育工作。各地要著重在提高德育工作實效上下功夫。一要紮實推進「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活動實現中小學全覆蓋。二要認真貫徹落實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特別要結合戰「疫」精神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中小學廣泛開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三要切實加強勞動教育。落實勞動教育大綱,建設勞動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
第二,全面完成歷史性交帳任務。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之年,教育的收官交帳任務,多項指標都在基礎教育領域,任務十分艱巨、時間非常緊迫。
一要交好控輟保學這本帳。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的重大政治任務,各地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實現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強化臺帳和學籍管理,抓好「四個重點」:一抓重點人群。要重點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輟學問題,不漏一戶一人。
二抓重點地區。要切實抓好「三區三州」、52個未摘帽國貧縣,以及輟學學生較多地區的勸返復學工作。三抓重點年級。今年初三這屆學生的控輟保學工作,直接關係到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目標的實現,各地要把目前這屆學生名單與2011年入學時的學生名單進行比對,對輟學的要切實做好勸返復學工作。四抓重點關愛。要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根據勸返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關愛,特別是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確保勸得回、學得好、留得住,堅決防止輟學反彈反覆。
同時,要摸清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底數,落實好「一人一案」,確保全國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
二、要交好化解義務教育大班額這本帳。目前全國層面已提前實現了2020年基本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但還有7個省份大班額比例超過5%,還有12個省份沒有實現全面消除超大班額的目標。這些省份要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加大資源統籌,嚴格招生管控,強化督導檢查,確保今年如期完成化解任務。
三、要交好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標這本帳。各地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強化政府統籌,堅持不懈繼續抓好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確保今年完成治理任務;要進一步加大公辦園建設力度,認真做好學前三期計劃實施收官工作,加快建設鄉村幼兒園,積極穩妥完成無證園分類治理工作,進一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四、要交好高中普及攻堅這本帳。按照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國、各省(區、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達到90%的目標,目前還有三個省份未實現普及目標。這幾個省份要進一步加大普及攻堅力度,做好普職招生統籌,積極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資源,確保如期實現普及目標任務。
各地要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額工作,相關省份要抓緊制訂專項規劃,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為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創造條件。
第三,完善基礎教育政策保障體系。
中央印發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三個文件構建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進一步完善基礎政策保障體系。
一、要完善基礎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體系。積極推進評價機制改革,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向,引導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念、發展素質教育。教育部已制定訂了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標準,目前正在徵求各地意見。今年還將制定出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標準,這樣一來,基礎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體系將基本構建完成。
各地要深入推進中考改革,有序擴大改革試點範圍,認真落實中考命題改革意見,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加快實現省級統一命題。要認真做好初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加快推進評價實施全覆蓋,嚴格規範評價程序、簡化操作辦法,避免增加教師和家長負擔。適應教育部「強基計劃」實施需要,各地要抓緊建立省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統一評價檔案格式。
二、要健全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體制機制。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是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中央印發的26號文件對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提出了明確要求。教育部已起草《關於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努力營造師生才智充分湧流、學校活力競相迸發的良好氛圍。
三、完善經費保障和成本分擔機制。各地要加快完善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現在雖然各省都出了標準,但一些省份還未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有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偏低,收費標準也偏低;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和扶持政策還不完善,一些省份普惠性民辦園收費標準和公辦園收費標準差距較大。對此,各省教育廳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支持,妥善予以解決。
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目前全國仍有部分省份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尚未達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的標準,按照國辦文件要求,除個別困難地區外均要於今年達到這個標準。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進一步完善中小學課後服務和研學實踐經費的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保障課後服務和研學實踐普遍開展。
四、健全教師補充和待遇保障機制。各地要高度重視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把它作為辦好基礎教育的第一資源和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各地要按照中央有關文件要求,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認真做好中小學編制核定工作,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公開招聘辦法,依據同工同酬原則落實公辦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依法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水平,認真落實普通高中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傾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