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常說「創造力」,常說要自我突破,但為什麼常常無法突破?就是被我們內在的限制性信念困住了,這些信念基本上都是來自小我。
我們對自己、對這個世界有非常多的判斷,不管你覺得自己做某些事情不夠格,或覺得自己不應該賺很多錢,或覺得不賺很多錢才是所謂高尚、有靈性,或者你以為學靈性的東西就應該要是一個好人,不能對別人說不等等,非常非常多d的信念,包括很多道德上的這些信念,都是小我設計來捆綁我們用的。
當我們心靈塞滿了這些限制性信念時,就沒有創造性可言。現在一些對於創造力的研究,也逐漸發現創造力根本沒有一個公式可循,並不是說你吃了什麼東西,或循著什麼樣的方法就一定可以發揮創造力。創造就是因為沒有公式才叫「創造」,有一個方法可循就不能叫「創造」了。
所以你應該從反面來看,如何可以把限制信的信念去掉,讓你的心靈更自由。當然我講的創造力還不是奇蹟課程真正講的創造,只是舉一個比較世俗,讓大家容易懂的例子。
但事實上,你並不需要正面去增加創造力,而是應該倒過來,就像奇蹟課程的反面學習,你要去拆除你那些限制性的信念,去把那些東西丟掉、放下,才能真正達到所謂的自我突破。
這課與前面第七課一脈相承,從文字的表面上看,這課標題是「我的心靈裡面塞滿了過去的念頭」,但事實上過去我們都是由小我的眼光、意念、思想去看事情,所以這個標題也是在講「我們的心靈裡面塞滿了小我的念頭」。
根據前面所講的,「過去」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已經不存在。所以它意思也是:「我心裏面塞滿了不存在的念頭」,也就是說,我們的思維都是「妄念」,這些念頭好像的確有其事,但都是虛妄的。
1、重點在於信念
這一課進一步解釋了前一課的意思。重點不是你看到了東西,而是你對它的詮釋,對它投射的這些信念和想法到底是什麼。
所有人的詮釋的都是由他主觀的那個位階出發去看一件事情,沒有人的看法是真正正確的,這就是他所謂的投射。
2、當下是超越時空之外的
因為時間根本不存在,在上主一體之境、在永恆的境界是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
過去和未來都是小我待著的地方,小我回想過去時,都是在做定罪、評判;小我待在未來的時候,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因為它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這讓它感到很害怕。但最諷刺的是,這個時候我們的心靈其實是一片空白。
3、非念之念
因為我們的心靈是完全浸淫在幻相裡面,所以根本不能叫做在「思想」,所以才叫「非念之念」。
我們在想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是跟著小我在想,心靈遊弋在過去和未來之間,這時因為小我盤踞了我們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
學奇蹟,我們不用刻意活出寬恕、活出愛,實際上那很造作。你首先要把小我移開,就已經是寬恕,只要把小我移開,聖靈或上主就會自動進來,這是不需要你操心的。
|課文解析|
W-8.1. 這觀念清楚地指出了「你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的原因。2 沒有人真正看得見任何東西。3 他所看見的只是他投射此物之上的想法而已。4 人心塞滿了過去的經驗,才會形成虛妄的時間觀念,損傷了你看的能力。5 你的心靈無法了解現在,而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6 因此,你根本不了解時間,事實上,你什麼都不了解。
這是跟前面一課做連接,為什麼我看到只有過去,是因為我心裡塞滿了過去的念頭,也就是小我的念頭。這一課進一步解釋了前一課的意思,所以重點不是你看到了東西,而是你對它的詮釋,你對它投射的這些信念和想法到底是什麼?
第3句如果你回顧一下自己的過去,就說過去一年前,是不是你對有些事情的看法也發生了蠻大的變化。可能你以前認為是這樣,現在認為是另外一個樣子。尤其是現在因為科技的推動,這個社會變化得很快。不管是社會、道德還是商業上的觀念都在轉變,而且轉變還挺大的。似乎每五到十年就可以是一個generation gap世代,就已經有世代差異跑出來。
我們自己也會有世代差異,因為你想想看過去和現在,你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時候會差很多。至少我觀察我自己,會發現很多方面會有很大差別,包括每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差很多,所以,顯然沒有人是正確的,你總不至於狂妄到認為只有你自己是完全正確的吧。
所以實際上答案是根本沒有人是正確的。所有人的詮釋的都是由他主觀的那個位階出發去看一件事情,沒有人的看法是真正正確的,這就是他所謂的投射。
第5句這句話真正意思是什麼?「現在」真正指的是「當下」,英文是「the present」。所謂的「當下」是超越時間之上的,所以才說「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你不要以它的文字去了解他,你應該把它理解成:當下是超越時間之上的。
第6句「你根本不了解時間」因為時間其實根本不存在,在上主一體之境、在永恆的境界是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而且其實我們什麼都不了解。「不了解」,你看到下一課時你會知道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認知。
W-8.2. 一個人對過去所能持有的最真實的想法,即是:它已不存在了。2 因此,想起過去與想起種種幻相,兩者毫無差別。3 很少人真正明白,當你回想過去或預測未來時,它真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4 當心靈在回想或預測時,實際上等於一片空白,因為它並非真的在想任何事情。
第1句:奇蹟課程所謂的過去意思就是「已經不存在」,而且是早就不存在的意思。不是曾經存在過,是根本不曾存在。
第3-4句:因為那些都是妄念,是虛妄的念頭。我們的心靈真正也不是在時空之內,我們真正的靈性其實是超越時空之上的。
所以當我們在幻相的世界思考,其實什麼都沒有想。不管是你在思考過去還是預測未來,基本上小我都是活在這二個世界裡面。那如果大家對《奇蹟課程》的時間觀有興趣,我前面第七課有談到相關的書籍,還有參考章節。
過去和未來都是小我待著的地方,小我回想過去時,都是在做定罪、評判;小我待在未來的時候,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因為它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這讓它感到很害怕。但最諷刺的是,這個時候我們的心靈其實是一片空白。
W-8.3. 今天練習的目的,即是開始訓練你的心靈認清:自己在那一刻根本不是真的在思想。2 當非念之念盤據了你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了。3 只要你明白自己的心始終是一片空白,不再相信它充滿了真實的觀念,你就已經向慧見邁出了第一步。
第1句:「思考」翻譯成「思想」更接近原文的意思。也就是你在想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在想任何事情。因為我們的心靈是完全浸淫在幻相裡面,所以根本不能叫做在「思想」,在想任何事情。所以下面才會有所謂的「非念之念」。
第2句:「非念之念」聽起來挺抽象的,就是前面那句的意思,我們在想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是跟著小我在想,心靈遊弋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所以根本沒有想任何東西,這個時候,因為小我盤踞了我們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
第3句:因為我們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很當真,而且覺得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如果你能夠把這個空白退出來時,你就已經向慧見邁出了第一步,事實上這是我們邁向慧見的唯一條件。
在正文的二十章、二十一章寫到:真理只需要你給他騰出一個空間。這是為什麼《奇蹟課程》讓我們放下判斷是這麼的重要。因為我們在判斷自以為正確的時候,真理是無法進來的,上主、愛、或者寬恕,都沒法進來。
學奇蹟,我們不用刻意活出寬恕、活出愛,實際上那很造作。你首先要把小我移開,就已經是寬恕,只要把小我移開,聖靈或上主就會自動進來,這是不需要你操心的,這個或許我們之後還有機會再來談談這一點。
W-8.4. 今日的練習應該閉起眼睛來作。2 反正你實際上無法看到任何東西,這樣練習能幫你認清,不論你腦海裡的念頭多麼清晰,其實你什麼也沒有看見。3 你還是輕鬆自在地省察心念約莫一分鐘左右,只需留意一下自己你所察覺的念頭即可。4 一一指稱出念頭中的主人翁或相關主題,然後就移向下一個念頭。5 每回練習前,不妨先念一遍下面的句子:
6 我好像在想____。
他請你閉起眼睛來省察你的心念。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我覺察非常重要。雖然後面很多課他沒有刻意讓我們自我覺察,但是所有的寬恕練習都是從自我覺察開始的,因為除非你覺察到自己有不平安,不然就沒有什麼要學的了,也沒什麼好操練,所以他一定是從自我覺察開始。
然後你寬恕完之後,起碼還要再覺察一兩次,來確定你寬恕完之後你的心是否真的回歸到平安,或者在你的心靈更深層,還有一些微細的小我信念,這通常都有,所以這個自我覺察絕對是最重要的蹲馬步的功夫,它是跟寬恕常相左右的。
W-8.5. 然後具體說出你念頭的內容,例如:
2 我好像在想____(人名),關於___(某物名稱),關於___(某種情緒)。
然後用下一句為你省察出的念頭作一結論:
3 但是我的心所塞滿的卻是過去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