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八課

2021-02-14 許自呈的奇蹟課程教學

這個時代常說「創造力」,常說要自我突破,但為什麼常常無法突破?就是被我們內在的限制性信念困住了,這些信念基本上都是來自小我。

我們對自己、對這個世界有非常多的判斷,不管你覺得自己做某些事情不夠格,或覺得自己不應該賺很多錢,或覺得不賺很多錢才是所謂高尚、有靈性,或者你以為學靈性的東西就應該要是一個好人,不能對別人說不等等,非常非常多d的信念,包括很多道德上的這些信念,都是小我設計來捆綁我們用的。

當我們心靈塞滿了這些限制性信念時,就沒有創造性可言。現在一些對於創造力的研究,也逐漸發現創造力根本沒有一個公式可循,並不是說你吃了什麼東西,或循著什麼樣的方法就一定可以發揮創造力。創造就是因為沒有公式才叫「創造」,有一個方法可循就不能叫「創造」了。

所以你應該從反面來看,如何可以把限制信的信念去掉,讓你的心靈更自由。當然我講的創造力還不是奇蹟課程真正講的創造,只是舉一個比較世俗,讓大家容易懂的例子。

但事實上,你並不需要正面去增加創造力,而是應該倒過來,就像奇蹟課程的反面學習,你要去拆除你那些限制性的信念,去把那些東西丟掉、放下,才能真正達到所謂的自我突破。

這課與前面第七課一脈相承,從文字的表面上看,這課標題是「我的心靈裡面塞滿了過去的念頭」,但事實上過去我們都是由小我的眼光、意念、思想去看事情,所以這個標題也是在講「我們的心靈裡面塞滿了小我的念頭」。

根據前面所講的,「過去」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已經不存在。所以它意思也是:「我心裏面塞滿了不存在的念頭」,也就是說,我們的思維都是「妄念」,這些念頭好像的確有其事,但都是虛妄的。

1、重點在於信念

這一課進一步解釋了前一課的意思。重點不是你看到了東西,而是你對它的詮釋,對它投射的這些信念和想法到底是什麼。

所有人的詮釋的都是由他主觀的那個位階出發去看一件事情,沒有人的看法是真正正確的,這就是他所謂的投射。 

2、當下是超越時空之外的

因為時間根本不存在,在上主一體之境、在永恆的境界是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


過去和未來都是小我待著的地方,小我回想過去時,都是在做定罪、評判;小我待在未來的時候,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因為它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這讓它感到很害怕。但最諷刺的是,這個時候我們的心靈其實是一片空白。

3、非念之念

因為我們的心靈是完全浸淫在幻相裡面,所以根本不能叫做在「思想」,所以才叫「非念之念」。 

我們在想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是跟著小我在想,心靈遊弋在過去和未來之間,這時因為小我盤踞了我們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

學奇蹟,我們不用刻意活出寬恕、活出愛,實際上那很造作。你首先要把小我移開,就已經是寬恕,只要把小我移開,聖靈或上主就會自動進來,這是不需要你操心的。

|課文解析|

W-8.1. 這觀念清楚地指出了「你所看到的只是過去的經驗」的原因。2 沒有人真正看得見任何東西。3 他所看見的只是他投射此物之上的想法而已。4 人心塞滿了過去的經驗,才會形成虛妄的時間觀念,損傷了你看的能力。5 你的心靈無法了解現在,而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6 因此,你根本不了解時間,事實上,你什麼都不了解。

這是跟前面一課做連接,為什麼我看到只有過去,是因為我心裡塞滿了過去的念頭,也就是小我的念頭。這一課進一步解釋了前一課的意思,所以重點不是你看到了東西,而是你對它的詮釋,你對它投射的這些信念和想法到底是什麼?

第3句如果你回顧一下自己的過去,就說過去一年前,是不是你對有些事情的看法也發生了蠻大的變化。可能你以前認為是這樣,現在認為是另外一個樣子。尤其是現在因為科技的推動,這個社會變化得很快。不管是社會、道德還是商業上的觀念都在轉變,而且轉變還挺大的。似乎每五到十年就可以是一個generation gap世代,就已經有世代差異跑出來。

我們自己也會有世代差異,因為你想想看過去和現在,你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時候會差很多。至少我觀察我自己,會發現很多方面會有很大差別,包括每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差很多,所以,顯然沒有人是正確的,你總不至於狂妄到認為只有你自己是完全正確的吧。

所以實際上答案是根本沒有人是正確的。所有人的詮釋的都是由他主觀的那個位階出發去看一件事情,沒有人的看法是真正正確的,這就是他所謂的投射。

第5句這句話真正意思是什麼?「現在」真正指的是「當下」,英文是「the present」。所謂的「當下」是超越時間之上的,所以才說「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你不要以它的文字去了解他,你應該把它理解成:當下是超越時間之上的。

第6句「你根本不了解時間」因為時間其實根本不存在,在上主一體之境、在永恆的境界是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而且其實我們什麼都不了解。「不了解」,你看到下一課時你會知道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認知。

W-8.2. 一個人對過去所能持有的最真實的想法,即是:它已不存在了。2 因此,想起過去與想起種種幻相,兩者毫無差別。3 很少人真正明白,當你回想過去或預測未來時,它真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4 當心靈在回想或預測時,實際上等於一片空白,因為它並非真的在想任何事情。

第1句:奇蹟課程所謂的過去意思就是「已經不存在」,而且是早就不存在的意思。不是曾經存在過,是根本不曾存在。

第3-4句:因為那些都是妄念,是虛妄的念頭。我們的心靈真正也不是在時空之內,我們真正的靈性其實是超越時空之上的。

所以當我們在幻相的世界思考,其實什麼都沒有想。不管是你在思考過去還是預測未來,基本上小我都是活在這二個世界裡面。那如果大家對《奇蹟課程》的時間觀有興趣,我前面第七課有談到相關的書籍,還有參考章節。

過去和未來都是小我待著的地方,小我回想過去時,都是在做定罪、評判;小我待在未來的時候,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因為它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這讓它感到很害怕。但最諷刺的是,這個時候我們的心靈其實是一片空白。

 W-8.3. 今天練習的目的,即是開始訓練你的心靈認清:自己在那一刻根本不是真的在思想。2 當非念之念盤據了你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了。3 只要你明白自己的心始終是一片空白,不再相信它充滿了真實的觀念,你就已經向慧見邁出了第一步。

第1句:「思考」翻譯成「思想」更接近原文的意思。也就是你在想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在想任何事情。因為我們的心靈是完全浸淫在幻相裡面,所以根本不能叫做在「思想」,在想任何事情。所以下面才會有所謂的「非念之念」。

第2句:「非念之念」聽起來挺抽象的,就是前面那句的意思,我們在想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是跟著小我在想,心靈遊弋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所以根本沒有想任何東西,這個時候,因為小我盤踞了我們的心,真理就被擋在門外。

第3句:因為我們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很當真,而且覺得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如果你能夠把這個空白退出來時,你就已經向慧見邁出了第一步,事實上這是我們邁向慧見的唯一條件。

在正文的二十章、二十一章寫到:真理只需要你給他騰出一個空間。這是為什麼《奇蹟課程》讓我們放下判斷是這麼的重要。因為我們在判斷自以為正確的時候,真理是無法進來的,上主、愛、或者寬恕,都沒法進來。

學奇蹟,我們不用刻意活出寬恕、活出愛,實際上那很造作。你首先要把小我移開,就已經是寬恕,只要把小我移開,聖靈或上主就會自動進來,這是不需要你操心的,這個或許我們之後還有機會再來談談這一點。

W-8.4. 今日的練習應該閉起眼睛來作。2 反正你實際上無法看到任何東西,這樣練習能幫你認清,不論你腦海裡的念頭多麼清晰,其實你什麼也沒有看見。3 你還是輕鬆自在地省察心念約莫一分鐘左右,只需留意一下自己你所察覺的念頭即可。4 一一指稱出念頭中的主人翁或相關主題,然後就移向下一個念頭。5 每回練習前,不妨先念一遍下面的句子: 

6 我好像在想____。

他請你閉起眼睛來省察你的心念。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我覺察非常重要。雖然後面很多課他沒有刻意讓我們自我覺察,但是所有的寬恕練習都是從自我覺察開始的,因為除非你覺察到自己有不平安,不然就沒有什麼要學的了,也沒什麼好操練,所以他一定是從自我覺察開始。

然後你寬恕完之後,起碼還要再覺察一兩次,來確定你寬恕完之後你的心是否真的回歸到平安,或者在你的心靈更深層,還有一些微細的小我信念,這通常都有,所以這個自我覺察絕對是最重要的蹲馬步的功夫,它是跟寬恕常相左右的。

W-8.5. 然後具體說出你念頭的內容,例如: 

2 我好像在想____(人名),關於___(某物名稱),關於___(某種情緒)。 

然後用下一句為你省察出的念頭作一結論: 

3 但是我的心所塞滿的卻是過去的念頭。

相關焦點

  • 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五十五課
    複習:21-25課當寬恕使我重新體會到愛時,我便會看見一個平安、喜樂及安全無虞的世界。我決心從眼前世界中認出那樣的世界。 --W-55.3.4-5第55課是複習前面第21到第25課,剛才讀了內文覺得這個複習課特別好。
  • 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三十五課
    3、「知行合一」地練習,對自己誠實將觀念具體落實到生活裡。而不是念一念這個口頭禪或這些奇蹟觀念就過去了,這是採取了一種解離的姿態,並沒有將觀念落實到生活中,而是說得一口很好的奇蹟而已。 這就是前面一直強調的,你的練習方式是「知行合一」,將觀念具體落實到生活裡。而不是念一念這個口頭禪或是念一念這些奇蹟觀念就過去了,這是採取了一種解離的姿態,並沒有將觀念落實到生活中,而是說得一口很好的奇蹟而已。W-35.8.
  • 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十二課
    但是這個學習當然是非常深刻的,而且是經年累月去操練練習手冊和寬恕的道理所去體會出來的。1、不要去分門別類你練習時看到每一樣事物的時候不要去分門別類。我們看任何事物幾乎第一時間、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做分別:大小、胖瘦、美醜、好壞、道德不道德、符不符合規範,符不符合我的期待,是不是我想要的,這都是所謂的分別。
  • 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十四課
    幾乎你翻遍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靈性系統,只有奇蹟課程是這麼講,而且是屢屢跟你強調,講的非常絕對,完全沒有任何模糊空間,就是:眼前這個世界並不是上主所造的。所以對於宗教信徒來說,一般基督徒反而比較難接受奇蹟課程,雖然說它的語言是比較相近。
  • 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十課
    第四課和這課的標題意思是一樣的,長得很像。提個重點,它說「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我們大家會想當然說,它應該是指小我的念頭是不具任何意義的。前面的很多課都是圍繞在這個事情上面,小我的念頭就是基於分裂,基於二元對立,對不對,好不好,道德不道德,美不美等等,這些評判。
  • 許自呈解析丨奇蹟課程練習手冊:第二十課
    「決心」一詞的力道感覺比較大,跟奇蹟課程講的「願心」是一樣的。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你的願心;倒過來說,願心就是一切。寬恕唯一我們在做的事情,就是"我願意轉變我的想法,我願意轉變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課文解析|W-20.1.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練習一直採取相當隨意的態度。2 幾乎從未硬性規定練習的時間,要求你投入的精力也是微乎其微,我們甚至不要求你積極而熱忱地配合。3 這一方法是經過刻意安排、縝密計劃的。4 我們須臾未忘「扭轉你的想法」這一重要關鍵。5 世界的得救全繫於此。
  • 許自呈解析丨1-1:奇蹟原則(上)
    這五十條奇蹟原則等於是整部奇蹟課程的藍圖,隨後的文字跟練習課就會從這五十個原則的骨幹之上發展出來,然後會講得更清楚、完備、細緻且深刻。T-1.I.1. 奇蹟沒有難易之分。2 一個奇蹟不會比另一個奇蹟「更難」或「更大」。3 它們全是同一回事。4 全都表達了愛的極致。
  • 《奇蹟課程》各種學習資料 | 收藏版
    他的練習手冊講解系列也蠻推薦。妙清的招牌語錄是「我願退下來,讓祂指引前程」。(奇蹟課程原文:I will step back and let Him lead the way.)5、許自呈公眾號:許自呈的奇蹟課程教學許自呈老師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曾在醫院工作,後辭職潛心於《奇蹟課程》的教學與修煉。擅長以動態圖文和主題歸納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講授抽象難解的義理。許自呈老師的公眾號有大量免費的系統研讀資料,關於奇蹟課程內容的解讀。適合想要系統研讀奇蹟課程的朋友。
  • 自我防衛表示我受到了攻擊丨奇蹟課程丨練習手冊解析第135課(上)
    自我防衛表示我受到了攻擊導語這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課,可以是五顆星也可以是六顆星。這一課也是練習手冊裡最長的一課,你隨便翻看一下它有幾頁就可以體會出來。這一課會花三節錄音的時間來講解,每段錄音大概會講解八段文字。
  • 【肯恩問答】《奇蹟課程》使用指南
    另外,他在〈學員練習手冊〉的導言部份提到:「〈正文〉中所提供的理論基礎,是〈練習手冊〉中不可或缺的架構,它賦予了每個練習的意義。」(W.in.1:1)。由此可知,耶穌明確要求過學員,遲早應在〈正文〉上下真功夫。
  • 22-4 交叉路口丨奇蹟課程正文丨許自呈講解
    【第4句】可能你以前累生累世已經有修行過,可能你也學過一些心靈的東西、甚至不是心靈的東西,你會發現這些都會在你學習奇蹟課程的時候成為助緣,這些都是你的墊腳石。【第7句】如果你能把奇蹟課程起碼讀懂的話,你可以繼續拖延,但是基本上應該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且勢必得要做出一個決定。
  • 《奇蹟課程》簡介
    1965年10月,海倫聽到聲音:「這是闡述奇蹟的課程,請你記錄下來」。海倫極力抗拒,最後在比爾的鼓勵下,開始了長達七年的筆錄「天音」的歷程。 1968年10月完成「正文」。 1969年5月至 1971年2月完成「學員練習手冊」。 1972年4月至7月完成「教師指南」。
  • 一部奇書徹底轉化你的生命——《奇蹟課程》新手上路
    《奇蹟課程》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問世以來,在國際心靈成長、心理治療和靈修領域享有盛名和獨樹一幟的靈修法門,並且近年來頗有逐漸推廣的勢頭。  《奇蹟課程》是一本可以與西方《聖經》、印度的《奧義書》 和中國的《道德經》相提並論的經典。雖然它出版於1975 年,由於其信息直指人心,在人群中悄悄的而迅速的傳播開來, 由於它廣泛的影響,被西方的知識界稱為「現代版」的《聖經》。
  • 奇蹟課程入門學習指南
    《奇蹟課程》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奇蹟課程》是一部旨在治癒人類心靈的靈修書籍,它懷著救世神醫的心態,為人類的病情把脈,加以診斷,而後提出藥方。當今世上,放眼望去,儘是形形色色的苦難,不論由哪一個角度,哪一個層面看去,都是令人不知從何下手的沈痾,顧此失彼,應接不暇。
  • 我的修行簡歷與開課緣起丨《奇蹟之旅》自序
    讀完之後,心裡舒坦了不少,卻還有些猶豫要不要把《奇蹟課程》買回來練習。不意一天午睡的時候看見眼前亮起了一片光,腦海中浮現了[奇蹟課程]四個字,便決定到佛化人生進購一本。還記得我是從二〇一〇年五月一日開始研讀第一章,操練第一課。那是恰好醫院的課程較松,我花了不到三周就把《奇蹟課程》的《正文》和《教師指南》讀過一遍。緊接著又從頭來過,希望能讀得更仔細一些。如是反覆數次。
  • 奇蹟課程深化班第七十九課
    不過,又很感謝這種感覺在推動自己前進,一路走來遇到奇蹟課程。所以比較矛盾,請問老師該如何面對內心的這個感覺呢?答:昨天的課件裡有引用奇蹟課程說,願心和真實的渴望就是創造,是最重要的。你的這種動力應該是聖靈的內置聲音。當然需要覺察你開悟和成佛的定義是什麼?會不會是靈性逃避?我是有這樣的正向動力,以前也會有逃避的傾向,所以說究竟的理想和落地的生活應用都很重要。
  • 奇蹟課程深化班第九十九課
    一切痛苦原來是小我的證據,都可以被寬恕和奇蹟扭轉為愛的證據。練習指導:你看,這正是大部分的人在做的事。你每一天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都是要讓你看到一體心靈的扭曲之處,而你是這一體心靈的一部分,但是你並沒有去改變模子。這模子乃是我們在此著力的地方。為此之故,當你選擇寬恕時,你的人生會變得越來越輕鬆,因為寬恕是在改變模子。
  • 視頻發布 | 重新認識奇蹟課程:3.怎樣把形上理論落地?
    怎樣把《奇蹟課程》的形上理論落地?操練學員練習手冊的目的是什麼?「 一旦我們落入理論式的思辨的時候,我們會切斷跟內在指引的連接。」本視頻來自魏佳芳每周六線上課程,若想獲得最新訊息,歡迎點擊下方連結報名,可隨時加入:報名連結: 新一期「蛻變之旅」線上課程──開創全新的人生,
  • 特大喜訊: 重磅課程《花開富貴365》開課了!
    >《奇蹟課程》在西方是繼《聖經》之後最偉大的經典《花開富貴365》課程共五十課(每個星期講授一課,一年有五十二個星期,其中兩個星期是機動時間,一年一個循環)這五十課選自《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中最有代表性的五十課
  • /奇蹟課程 第43天
    l奇蹟課程· 正文:第五章 療愈與圓滿/六時間與永恆l奇蹟課程·心理治療:一 心理治療的目的l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