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化妝品代購可能要做不下去了 美美箱要來了

2020-12-25 聯商網linkshop

  
  Memebox(中文叫「美美箱」)誕生於2011年的首爾,前幾天剛得到1750萬美元的B輪融資,他們打算把錢花在擴展全球市場上,首當其衝的是中國和美國。

  他們把總部搬到了美國

  根據 Memebox 創始人 Ha Hyungseok 的評估,亞馬遜在美國美妝市場中佔有34%的份額,絲芙蘭則為22%,看起來留給新興電商的機會並不多。但是人們對於化妝品品牌的需求總是在不斷變化,客戶需要新鮮的產品,這恰好是韓國的優勢所在。

  韓國國內擁有超過 1800 個美妝品牌,但只有 200 種左右能在美國找到。Ha 認為美國的市場潛力遠遠不止這個數量。「女人消費化妝品就像男人消費酒精。」Ha 說,「我們擁有一些半年就能耗費 10000 美金在化妝品上的美國客戶。我相信,K-BEAUTY (韓式美妝)在美國是有市場的。」 Memebox 目前代理了韓國 1000 種品牌,未來可能會帶來更多更新鮮的產品。

  除了韓國美妝在新產品的研發上具有優勢外,亞洲文化在全球市場上開始逐漸流行,也為 Memebox 發展了潛在客戶群體。諸如江南 style 的 K-Pop(韓式流行音樂)已經被美國主流所接受,同時大量的美國人跑去韓國江南地區購買美妝產品,這兩個現象被疊加起來,美國人似乎已經準備好接受韓國美妝風格的洗禮。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令韓國化妝品在美販售韓式美妝概念上很少擁有同質化競爭的煩惱。我說的不僅僅是多步驟化妝教程,還有韓國國內盛行的「Aegyo」 (類似賣萌的意思)概念,在其美妝產品的包裝上有較多體現。這幾乎在美國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令其美妝市場中產生一個新的分支。

  那些萌萌噠的化妝品,對於美國女性是一種全新的視覺衝擊。每個女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女孩,不是嗎?如果對萌物不是那麼感冒,人們或許也會抱著「看上去蠻有趣的」心態去嘗試一下吧。 

  懷著佔領美國市場,成為全球美妝電商品牌的野心,他們已經把總部搬到了美國舊金山,設立了美國倉庫,雖然目前只有 10 名員工,但日訂單已超過 500 單。這次的 B 輪融資將會把一部分錢花費在國際市場的物流優化當中。

  我們更關心他們在中國的動作

  「中國未來絕對會成為我們最大的市場。」Memebox 的創始人 Ha Hyungseok 說,「中國市面上的韓國化妝品有 90%是假貨,而那裡只有 20%的女性在化妝。」

  從 21 世紀伊始,整個亞洲都瀰漫著一股久久不散的「日韓流」。時至今日,雖然時不時就會引發抵制風潮,但其優質的產品研發製造能力,流行概念的不斷創新,令日韓文化意識形態依舊保持高效輸出。看看國內流行的綜藝節目、流行音樂組合,或多或少都有日韓的影子,而日韓製造的電視劇和影星也在國內擁有大量的粉絲團。更不用說中國人在海淘代購和旅遊消費中對於日韓經濟的影響力了。

  對比日韓兩國的化妝品產業,韓國在市場反應速度、產品製造周期和概念營銷能力上都具有極強的優勢。Ha 認為,雖然目前得到廣泛認同,但韓國化妝品在未來一定會成為世界美妝巨頭。利用這幾點,Memebox 對於佔領國際市場頗具信心。

  即便是在 Memebox 推出中文版官網前,其韓國網站和 APP 上的客戶有一半來自中國。目前,他們已經在上海設立了分部辦公室,擁有 20 名員工。值得一提的是,Memebox 的訂單都從韓國配送,目前保證了產品的正品率(不知道做大以後會不會摻假),且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只需寄到上海分部辦公室即可。

  如果這一切都成真了,那淘寶上那些代購韓國化妝品的商家估計就得轉型了。正品率一直都是淘寶代購商家的一處軟肋,處於假貨橫行的大環境中,部分堅持正品的商家在價格上處於劣勢,使得市場劣幣驅逐良幣。雖然淘寶全球購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但偽造運單等現象似乎也並不在少數。

  面對這樣的環境,部分客戶轉向海淘和免稅店。如果未來 Memebox 面對中國巨大流量考驗後,優化供應鏈和物流水準,能保持較高的正品率,那佔領中國市場或許會更快一些。否則可能就是多了一個聚美優品吧。

  需要吐槽的一點是,目前 Memebox 的中文網站和 APP 做得相當醜陋,對比天貓、京東、亞馬遜等主流電商而言,其主頁、產品說明、購買評價等部分都設計得並不人性化,毫無說服力可言。不過,Ha 表示,很快他們就要重新設計中國版的移動端和 PC 端了。

  未來他們要力推自有品牌了

  Memebox 在創立伊始,採用類似美國電商網站 Birchbox 的、按月訂購女性化妝品禮盒的模式,人們可以選擇自己偏好的方向,如保溼、美白、便妝、面膜等,訂購一個隨機包含五六個品類小樣的化妝品禮盒,但是客戶在訂購時並不清楚盒子裡面有什麼。這與如今淘寶店賣家所用的新年福袋相類似,但作為一個具有一定正品保證的化妝品電商則在此方面具有更大說服力。 

  但很快,創始人 Ha 發現,客戶想要的不僅僅是小樣。目前,化妝品禮盒業務只佔總銷售額不到 5% 的比例,客戶更多的注意力在其自有品牌和知名化妝品單品上。

  於是,與韓國美妝達人合作的自有品牌誕生。查看目前中文版官網,一共有三個美妝達人合作品牌,分別主打年輕可愛、裸妝氣質、女王氣場等不同風格。對於如何選擇自有品牌產品的設計和製造,Ha 表示,他們根據網絡端的各種數據進行複雜運算,推測客戶群體的喜好和消費傾向。 

  比如,對於一般化妝品品牌來說,從發現大量客戶正在尋找粉色元素的產品,到研發製造上市平均需要 15 個月的時間。產品上市後,客戶或許早就已經改變心意了。所以,追逐客戶喜好對於一般品牌來說並不現實,更多的還是在於「製造流行」。

  但是對於 Memebox 來說,他們在兩個月內就能完成所有環節。Ha 表示:「這其中並沒有所謂的高科技成分,純碎勝在速度。但是作為一個旗幟鮮明的新方式,應該能夠在市場存活下去,就好像是做一個化妝品業的 ZARA 和 H&M 一樣。」

  (好奇心日報 張金晶)

相關焦點

  • 韓國化妝品要漲價?可能是代購個人行為
    來源:河南商報最近,不少喜歡海淘的消費者都聽說海外護膚品要漲價。記者走訪發現,主要是通過跨境電商、個人代購等渠道進入國內的韓國護膚品漲價,並非品牌官方調價。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的電子商務法,也刺激了這輪漲價。
  • 韓國限制化妝品郵寄 海外代購價格將上漲
    原標題:韓國限制化妝品郵寄 海外代購價格將上漲   韓國限制化妝品郵寄 海外代購賣家急囤貨   「夾在舊衣服裡寄回的化妝品也被扣了,想要粉餅的親等等吧。」近日,一位主要經營韓國化妝品代購的賣家在朋友圈發出上述消息。
  • 韓國化妝品炒作手段的啟示:oem代加工廠,品牌方,代購
    關於韓國化妝品的炒作手段,系統化的內部操作,知之甚少,但是含沙射影折射出關於炒作的離不開的幾個因素:oem代工廠,品牌影響力,代購渠道。溯源之初,韓國進入中國通過文化影視滲透方式,進來中國從而引起韓劇熱潮,韓劇捧火了一大群的韓國明星,後來過來中國參演電影綜藝節目,收割的財富當然盆滿體滿。通過韓劇而植入的韓國化妝品,開始嶄露頭角。當中國沒有太多的渠道供這群消費者購買時,跨境電商,和代購們在那個時候崛起。
  • 「香港直郵信息是做出來的」1450元代購化妝品可能是內地假貨
    大家都會通過「海外直郵」來購買,感覺從國外直接寄過來的,價格高點,但比較放心!但是,「海淘」來的東西真的靠譜嗎?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引發了眾多女生的驚慌。一些高仿化妝品成本僅40元,卻在物流環節被包裝成1450元的「香港直郵」正品貨。視頻中某商家稱,做這一行的(化妝品高仿),銷售渠道都有。
  • 朋友圈那些不用隔離的「韓國代購」你要小心了
    所有入境人員都要隔離14天,可她途經北京、韓國卻絲毫不受影響。不禁讓人疑問,她是後臺太大還是鑽了空子?同小區的熱心市民徐女士看到後立馬就報警了:「張警官,我們鄰居群裡有個人是韓國代購,她17號才從韓國回來,也不隔離,還發快遞……」民警火速調查之後,尷尬了。
  • 朋友圈代購靠譜嗎?濟南海關破獲一韓國化妝品走私案
    經查,2015年以來,該團夥利用水客護照號註冊韓國樂天、新世界、愛寶客等帳號,後從韓國網站下單購買化妝品,通過信用卡付款,然後聯繫水客從仁川碼頭提貨,乘船攜帶走私化妝品進境,後將走私化妝品在國內分銷出售。  案中,犯罪嫌疑人正是通過朋友圈、以「代購」名義進行銷售,這些所謂「國外專櫃」化妝品是真是假、是優是劣,購買代購產品有沒有受騙或遭受財產損失風險?海關帶你來揭秘。
  • 實拍韓國機場代購大軍 化妝品盒子丟棄成小山
    前面一篇我們實拍了韓國免稅店中國遊客排長隊購買化妝品的場景,本來以為這樣的場景已經是很壯觀。11月22日下午回國時在濟州機場遇到的場景可以用壯觀和震驚來形容。圖片為代購大軍在機場忙碌的景象。是不是很壯觀?
  • 代購要漲價?韓國嚴懲「只買免稅品不出境」假乘客,黑市貨源沒了
    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近年來一些久居韓國的外國人竟打起了免稅店化妝品的主意,他們購買機票進入市區的免稅店購物,之後便取消機票,並將免稅化妝品專賣道「黑市」,以賺取差價。據悉,「黑市」上銷售的同款化妝品價格,僅相當於韓國專櫃價格的一半左右。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表示,這或許對部分韓國代購產生一定的影響,不排除其漲價的可能。
  • 代購真的要涼涼了?
    我們就說過代購可能將面臨失業 隨著國內疫情穩定,世界疫情爆發 代購的處境不但沒有面臨好轉~反倒越來越窘迫 而到今天,可以說難上加難 甚至說是代購時代要終結,都不為過!
  • 飛去韓國做代購
    在韓國很多場合不允許吸菸。 圖片作者:視覺中國     火熱的韓劇及綜藝節目,不僅帶火了歐巴和女神,還引領著消費的潮流,這也催生出了一個新的名詞——韓國代購。韓國商品,不論款式還是設計理念都更適合亞洲人,也因此受到國人追捧,尤其是女性。
  • 天津海關截獲31萬件走私代購韓國化妝品
    來源:法制網天津海關查獲的走私代購韓國化妝品。12月13日,記者在天津海關私貨庫看到的上述貨物正是天津海關破獲的一起走私代購韓國化妝品大案中查獲的,涉案案值達1600餘萬元。事情還得從頭說起。「今年3月底,我們審像中心關員正在對一批在天津新港海關申報、品名為化纖布的貨櫃進行過機檢查,發現掃描圖像本應呈現為卷狀,但實際卻隱隱約約顯示出瓶瓶罐罐的陰影圖像,明顯與申報的貨物不符。」
  • 連雲港女孩創業代售韓國化妝品 稱要堅持下去
    「剛開始的時候,真的看不進去。」尹松鶴說,「白天要忙著談業務,搶訂單,晚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應酬,幾乎沒有看書的時間。」 然而,同韓國人做生意不會韓語真的很麻煩。「韓國人英語一般般,大多數人習慣用韓語交流。」尹松鶴介紹說,「平時沒有時間,我就早晨起來看。」 同專門學習韓語的人不同,尹松鶴學習韓語的關鍵就是學習聽說。慢慢地,韓國代理商發現尹松鶴的韓語說得越來越好 。
  • 微商一手貨源 韓國直郵 韓國代購 韓妝代購!
    通過在中國曾熱播的《大長今》、《天國的階梯》、《來自星星的你》等電視劇,韓國品牌Whoo(後)的李英愛,HERA(赫拉) 代言人金泰熙、THE FACE SHOP代言人金秀賢、蘭芝代言人宋慧喬等都與中國消費者混了個臉熟,甚至不少人成為這些韓星的粉絲,而他們代言的韓國品牌也逐漸走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 韓國化妝品在中國的非常的火爆,受到很多顧客的青睞。越來越多的韓國代購,韓妝代購出現。
  • 韓國化妝品行業要哭了
    徐慶培(Suh Kyung-bae)三年前還是韓國第二大富豪,而今只是勉強擠進了前十。這說明以造就億萬富豪聞名的韓國化妝品行業出現了大逆轉。疫情導致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化妝品在女性日常生活中變得沒以前那麼重要。2019年11月,雅詩蘭黛(Estee Lauder Cos.)收購韓國美妝品牌Dr. Jart+的母公司Have & Be,這是首個被雅詩蘭黛收入囊中的亞洲美容品牌。這筆價值11億美元的交易讓Have & Be的創始人ChinWook Lee成為億萬富翁。
  • 韓國化妝品代購 MERS病毒會不會通過快遞傳染?
    近日,韓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在多家媒體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新聞頭條,疫情的突然暴發和高傳染性使人們想起了我國當年的「非典」,據韓國衛生部門17日通報稱,韓國MERS確診患者新增8人,總患病人數增至162人。其中18人「狀態不穩定」。被隔離者在一天內驟增922人,總人數達到6508人。
  • 涉案超1600萬元,31萬件走私代購韓國化妝品被截獲
    新京報快訊 據天津長安網消息,潤膚乳液、爽膚水、面膜……涉及雪花秀、後、蘭芝等幾乎所有韓國品牌的化妝品多達31萬餘件。12月13日,記者在天津海關私貨庫看到的上述貨物正是天津海關破獲的一起走私代購韓國化妝品大案中查獲的,涉案案值達1600餘萬元。
  • 代購是如此刺激,怪不得她們冒著被朋友拉黑的危險也要做
    講真,平時做代購賺外快的同學,別再以為自己在朋友圈裡打打廣告賣賣貨,都不是什麼事兒了。朋友圈裡有同學做代購的,也許常常不免會被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各種各樣「自用款推薦」、「免稅超值」等等清奇文案和圖片刷屏。 有時,帶貨的朋友們在結尾還不忘畫蛇添足地來一句「打擾了大家見諒哈!
  • 海外代購六成鑑定為假貨 微商直播韓國購物可能人在威海
    自從各種代購開始風靡微信朋友圈,很多市民漸漸習慣在朋友圈裡買東西。「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即使是通過直播看著買的,也可能存在假貨。」因為代購各類面膜、潤膚霜等護膚品導致皮膚問題來就診的患者也明顯增多。」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醫務科工作人員說,在各類化妝品皮膚病中,化妝品接觸性皮炎最多,主要是化妝品堵塞毛囊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
  • 你買的韓國代購可能是假的:僱人去免稅店拍視頻只要150元
    在利益誘惑及韓國美妝行業競爭的大背景下,一條涵蓋造假到售假的鏈條橫空誕生。對於許多消費者而言,代購一款來自韓國的化妝品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很少消費者知道,這些看似是「貨真價實」的韓國美妝產品,甚至附上在韓國的朋友圈定位及從韓國發貨的物流單據,卻很可能是假貨。
  • 為何遊客喜歡在韓國專櫃購買化妝品,而不找代購?這3點原因亮了
    在旅遊的途中,不僅可以加強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還可以增加對知識的儲備量,一些女性遊客很喜歡去國外的一些地方去購物,為何中國遊客喜歡在韓國的專櫃購買化妝品,而不是找代購?這3點原因亮了。首先,外出旅遊在一些專柜上,購買一些東西也是正常的,人們在遊玩的過程中去購物,享受購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