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家長非常迷信「學渣逆襲」這件事,也有不少老師和機構也會拿學渣逆襲來激勵成績不好的學生和家長。家長們看到具有典型性學習問題的孩子,通過努力,一躍變成班上學習成績排名前三的學生,就像看到了希望。認為自己家孩子也可以做到逆襲,可是一番付出和輔導之後,孩子不但沒有逆襲,相反,學習成績還更差了。大部分家長就會認為這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又或是自己的付出還不夠。相信差生逆襲,希望在開學扭轉學習局面的家長,應該都忽略了一件事:逆襲不是自然發生的,也不是通過努力就能實現的。
以語文學科為例,成績差的孩子基本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基礎理解太差、練習少、閱讀和寫作少、沒有背誦……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語文學習成績太差。想要改變這個現狀,就要了解孩子具體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環境。從而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付出是非常多的。基本上開學後,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有明顯進步的,達到「逆襲標準」的同學,都是在暑假做好了最基礎的3件事,這3件事關乎開學後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也向老師證明了,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努力和願意家校聯手的決心。
1、家長認清孩子的學習能力,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
我們總說暑假是彎道超車、暑假是鞏固學習、暑假是學渣逆襲,利用暑假提高一些學習能力是無可厚非,但是如何去提高?面對成績差、基礎差、不學習的學生,家長是束手無策的。而且基本上學渣的學習過程,家長的關注度都不高,等發現學習問題無可挽回的時候,才會焦慮和著急。那麼暑假到底有沒有逆襲的可能?其實是有的,但是每個班能夠逆襲,成為學霸的孩子就只有1-2個,大部分學生還是會趨於平庸。
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學習關心甚少,那麼在暑假就應該嘗試去認清孩子的學習能力,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拿著孩子的課本、作業、輔導材料認真看一看,了解一下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而不是只是關注孩子作業寫完了沒有,大部分對孩子學習關注較少的家長,懷抱著能逆襲的願景,開學後老師說到的本學期學習計劃,很多家長都是茫然的,焦慮的,認為自己掌控不了,結束了家長會就馬上去給孩子報補習班。其實,只要我們多看看孩子的課本,關心一下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你就能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也就明白,你的孩子其實不具備逆襲的條件了。
2、掉隊的學生,無法實現逆襲
對於已經掉隊的學生,通過暑假實現逆襲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家長和學生都不能付出12分的努力,那靠兩個月的學習時間,是根本無法實現逆襲的。掉隊的學生,我們應該堅持的學習計劃,是通過暑假縮小成績差距,而不是想得一步逆襲。家長們更要保持平衡心態,你掉隊了,就應該比其他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要明白一件事:你在努力的同時,那些跑在前面的同學也仍在努力,你想追上,只有跑得更快。
在這些學習規律中,但凡在小學高年級段掉隊的學生,基本就很難逆襲,也不容易就趕上來,就像我們生了重病,想要治癒,要看病吃藥甚至做手術來解決,很難有你不去管的疾病能夠自愈。所以大部分掉隊的學生,他們的家長也不清楚為什麼掉隊了,成績不好,著急去補習,卻不去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掉隊。看到他人的語文學習,在暑假裡進步了,也會羨慕,但是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家長只要督促就好了,是幾乎不可能實現逆襲的。
3、管孩子學習,不是只管作業
開學有了一些學習上的進步,以語文學科為主,比如主動閱讀了,字寫得工整了,能夠有背誦地積累了,對新學期的課文有預習的痕跡……這些進步是肉眼可見的,但不見得就能逆襲,因為你做的這些基礎的學習,其他同學也會做,只有在暑假做好了這3件事:復盤自己的學習能力,查缺補漏;認真做好學習提高的計劃,嚴格執行;家長真正付出精力和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我們才能有逆襲的可能。這3件事做不好,孩子掉隊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開學後差生逆襲的「神話」也不是沒有,但是好成績的背後,是你想像不到的努力過程,這個過程非常艱辛,家長們在開學後,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這個關注,並不是檢查作業,督促孩子寫作業,而是去了解,新學期裡,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意識,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聯繫老師等等相關的學習輔導,想要孩子逆襲,家長先問問自己:能改變過去的輔導方式嗎?關於開學逆襲的話題,大家都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