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推動淨煉化發展 為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石油集團西南油氣田公司淨煉化技術座談會在遂寧召開
為進一步提高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分享經驗、凝聚共識,12月21日-23日,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公司淨煉化技術座談會在遂寧召開。
「承上啟下」,是這次座談會的關鍵詞,也是西南油氣田公司淨煉化專業隊伍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的真實寫照,更是西南油氣田公司淨煉化技術在國內領跑的深刻印證。
提質增效 在「雙重大考」中逆勢增長
天然氣淨化與處理是西南油氣田一體化開發的重要環節,也是西南油氣田公司穩步上產的重要支撐。在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淨煉化專業為西南油氣田的快速上產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價的雙重考驗下,2020年,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處理量創歷史新高,淨煉化規模實力明顯增強,發展轉型成效顯著,為「十四五」穩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著力提產增效,西南油氣田公司積極組織指導、落實要素保障,持續加大技術支持力度,為裝置連續穩定運行提供可靠保障,淨化裝置運行可靠性逐年提升,在多個淨化廠實現長周期安穩運行,增產7.4億立方米天然氣。」西南油氣田公司氣田開發管理部淨化管理科科長範銳介紹道。
提產增效還從上產的數據中體現。今年,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產量達到300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同期天然氣產量的17.3%,其中天然氣淨化量達197.6億立方米,佔年產量的三分之二。
科研創新 以技術進步助推淨煉化發展
座談會休息時間,西南油氣田公司川中油氣礦磨溪淨化廠副廠長劉豔翻看著會議資料袋中一本厚重的書:「這是一本論文集,和會上同事們的主題發言一樣,為我們開展下一步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這本論文集是本次座談會的亮點,也是近年西南油氣田公司淨煉化專業攻堅克難的成果。文集彙編了11篇專題報告,99篇個人論文、34篇譯文、80篇事故事件案例,全面系統總結了「十三五」以來淨煉化工作取得的成績,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並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每一篇報告、論文的背後都是一次對難題發起的衝鋒。」範銳告訴記者,這背後,不僅有著硬體設施的不斷完善,更有著科研創新的久久為功,「我們形成了完整的醇胺脫硫脫碳溶劑及硫磺回收催化劑技術體系,全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效支撐了淨化廠產品氣氣質、尾氣排放達標,同時,新近研發的脫硫溶劑深度復活新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除了「苦練內功」,西南油氣田公司還積極開展技術合作攻關,借智天津大學、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破解技術難題,借力陶氏、殼牌、蘇爾壽等知名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交出了沉甸甸的「科研成績單」——「十三五」期間,淨煉化科研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6項、分公司科技進步獎24項、獲專利授權31項。
安全環保 生態文明築牢發展根基
座談會上,西南油氣田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何驍指出,雖然淨煉化專業成就令人矚目,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依然突出,這些都對淨煉化廣大科研和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責任心,確保裝置安全平穩運行是首要任務。」
保障平穩供氣,產氣能力是基礎,安全環保是前提。近年來,西南油氣田公司深入貫徹集團公司「以人為本、質量至上、安全第一、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在安全環保上下足「繡花功夫」——提前布局,雙達標工作取得階段成效;嚴抓風險管控,安全環保形勢穩定向好。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的重要指示精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範銳介紹,通過加強HSE管理,進一步夯實了淨化廠生產和施工的「兩個現場」管控水平,確保了「十三五」時期各淨煉化裝置生產運行、檢修以及新建裝置投產等重點工作零事故、零傷害、零汙染。
生態文明建設為發展築牢了根基,站在新起點,西南油氣田公司將踐行新「三步走」發展規劃,積極推動「油公司」模式下淨煉化業務數位化轉型,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抓好淨煉化裝置長周期安穩運行,開啟「加快上產500億」新徵程,為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楊明月 全媒體記者 李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