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劉永柯)3個月前,21歲的彝族小夥邱曉權接到天津海運職業學院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清楚記得,姐姐邱秀珍轉過頭,悄悄抹了一把眼淚。父母過世早,全靠姐姐把邱曉權拉扯大。「弟弟學有所成是我最大的心願。總算沒辜負幫助過他的石油人……」1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烏拉溪鄉石頭溝村民邱秀珍說。
受疫情影響,高考錄取推遲了1個多月。邱曉權是石頭溝村2020年考取大學的7名學生之一,也是西南油氣田公司人才智力幫扶工程受惠者。一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184戶村民中,2018年以來先後有36名學子考上大學,其中不乏四川師範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知名院校。
村支部書記陳雲華感觸地說:「石頭溝是一個以彝、藏、漢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基礎教育設施落後,解放前文盲率高達90%以上。長期以來,因貧、因病失學現象普遍存在。」
這一切,因為定點幫扶單位西南油氣田公司的到來而改變。
扶貧先扶智,才能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2014年起,公司啟動對口九龍縣貧困家庭學生幫扶計劃。2016年,公司將石頭溝村貧困家庭在讀子女全部納入單位職工教育「一對一」結對幫扶。截至2019年底,累計結對6批次,捐助九龍縣貧困學生869人次,金額達100.79萬元。
公司派駐石頭溝村幹部餘樂透露,「一對一」幫扶參照九龍縣現行助學金標準:小學、初中生每學年800元,中專和高中生以上每學年1500元。同時,員工與貧困學生家庭結成形式多樣的幫扶關係,力所能及地解決困難,鼓勵他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呷爾河東岸,九龍縣高級中學多功能運動場塑膠跑道格外醒目。這裡是邱曉權的母校,也是縣城唯一的全封閉寄宿制中學。2018年,公司投入援建基礎教育專項資金,中學圖書館項目和運動場改造相繼竣工。縣教體局負責人很自豪:「這是縣城最好的學校。」
馬日合和哥哥馬布火都在念書,一家子靠姐姐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兄弟倆連續6年成幫扶對象,每年受助金額達3000元。2018年,馬日合考上西南民族大學彝英雙語專業。2019年,家裡種上西南油氣田援助的200多株花椒苗,還參加了生豬養殖合作社,飼養跑山雞,日子越過越紅火。馬日合的母親逢人便說:「共產黨『瓦吉瓦』(好得很),石油幹部『卡莎莎』(謝謝)。」
2020年9月8日,西南油氣田網上「扶貧商城」正式上線。石油員工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扶」,拓寬當地農牧產品銷路,讓貧困家庭切實增收。
在九龍山氣田龍004-X1井,實習大學生馬羽晉正跟隨師傅熟悉高壓氣井工藝。23歲的馬羽晉來自石頭溝村喇叭彎組,2020年7月從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畢業。他從小目睹石油人給村裡帶來巨大改變,也真切感受到駐村石油幹部對自己的鼓勵和幫助。高中畢業後,他在填報志願時鄭重寫下西南石油大學。「這是我的夢想。」馬羽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