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2月30日11時40分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12月29日上午,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第一次看到女兒綻放的笑臉,52歲的楊忠成也咧嘴笑呵呵地說:「馬上就過年了,今年這個年過得最開心!」可誰又知道,在這父女倆質樸、簡單的笑容背後,卻是這一家人近幾年來第一次感受到幸福的溫暖。
貧困人家盼來女兒 卻是先天性唇顎裂
2015年3月,渝北區石船鎮麻柳沱村一戶貧困人家,誕下一名女孩。沒有文化的父母給孩子取了一個清爽的名字清清,但因為清清先天性的唇顎裂缺陷,反倒給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你看嘛,嘞個娃兒好造孽。」今年10月,新橋醫院醫生來到清清家時,附近的幾戶村民小聲議論。只見一個婦女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倚靠著木門,散落的頭髮遮住大半個臉。
一旁,一個小女孩光著腳玩耍,兩隻小小的涼拖鞋散落在一旁。「怎麼不穿襪子?」醫生問。小孩這才把鞋子穿上。她將胖嘟嘟的腳丫子塞進涼拖,抬起髒兮兮的小臉打量著醫生,嘴巴上缺掉的那一部分,顯得觸目驚心。這就是清清給人的第一印象。
清清母親叫趙桂蘭,現年48歲,先天失明,沒有勞動能力;父親名叫楊忠成,今年52歲,僅靠務農養活整個家,因為妻子看不見,家裡煮飯洗衣也是他的活兒。楊忠成本有一個20多歲的大兒子,據他說幾年前出去就再也沒回來,和家裡斷了聯繫。也正是因為與兒子失去了聯繫,楊忠成為了以後能有孩子養老,才又與妻子生下了清清。
雖然家窮,但楊忠成卻從不想虧待女兒,孩子吃奶粉,他和妻子就喝粥、吃玉米面和紅薯。他說:「大人吃不吃都無所謂,但是娃兒不能餓著。」為了讓女兒營養跟得上,楊忠成隔三差五就挑著稻穀去集市賣,100多斤稻穀換回一罐奶粉。
「以前幾乎一周就要吃一罐,現在都是兼著米糊吃,不然不夠。」楊忠成說,給女兒餵東西要特別小心,不然孩子要被食物卡住。所以每次做米糊,他都要先把米泡上幾個小時,再打成糊。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愛吃甜食,楊忠成怕女兒噎著,只得小心把糕點撕成很小很小的一塊兒,守著孩子喂。
醫生手術修復唇裂 小女孩再露純真笑顏
數月前,有好心人將清清一家的情況放到了網上尋求救助,新橋醫院在了解到清清的情況後,積極協調聯繫,為其唇顎裂治療提供救助。
一周前,清清住進了新橋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在完成了一系列術前檢查後,12月25日,專家們為其進行了手術治療。
據該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譚穎徽教授介紹,清清出生時左側上唇、顎部完全性裂開,隨著年齡長大嚴重的唇顎裂讓孩子不能正常咿呀學語和講話,特別是唇顎裂導致孩子口鼻相通,也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吃東西。但由於清清唇顎裂程度相當嚴重,在臨床上分期已達三期,再加上清清年齡尚幼,為不影響孩子上頜骨的生長發育,所以專家們在進行周密的術前討論後,決定為其分兩期進行手術治療。
在25日進行的手術中,專家們先對清清的嘴唇進行了修補縫合,然後再對其嚴重的顎裂進行了部分修補。
29日,記者在病房看到,在完成唇裂修復手術後,原本豁開一個大口不能說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展露孩童笑顏的清清,在面對專家查房時已經能露出天真的笑顏。
譚穎徽教授介紹,目前清清手術後身體恢復情況很好,手術後一周,元旦節當天就能拆線出院。待孩子年齡到4歲左右,上頜骨發育完全,將再為其進行第二期唇顎裂修復手術。
看到逐漸康復的女兒,楊忠成似乎又點燃了對未來的希望,他說:「在大家幫助下給娃兒做了手術,以後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到學校讀書上學,我跟她媽也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了,不管怎樣都要把娃兒撫養成人,供她讀書學文化,以後我們家也有了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