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蘭州8月7日電(牟 健)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是促進嬰兒身心健康發育、抵抗疾病的最佳營養品,國際組織公認母乳餵養關係到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然而,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20年全國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逐年下降,城市中甚至不足兩成。堅持「餵」愛,媽媽們除受到自身工作、生活因素限制外,公共場所缺乏母乳餵養室、社會觀念封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想要堅持「餵」愛的媽媽們,促進母乳餵養仍需社會各界關注。
「我也知道母乳餵養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但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按照醫生囑咐的那樣每天按時哺乳。」一位從事新聞工作的崔女士告訴記者。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何莉介紹,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歸因於營養不良的比例高達35%,改善母乳餵養能使嬰兒死亡率降低13%。我國婦女佔從業人員比例達到46%,是全世界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保障哺乳期女職工母乳餵養權益對降低嬰兒死亡率,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何莉主任坦言,在很多大城市中,因為上班地點距離的問題,雖然國家規定女職工在產後一年內,每天有兩次、每次半小時,共1小時的哺乳時間。但是,很多職場媽媽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時間,有些媽媽中午也不能回家直接餵哺寶寶,能夠堅持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更是少之又少。
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出生後6個月內的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僅30%,遠低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確定的50%的目標,這其中,純母乳餵養率在中國農村達到30%,在城市這個數字僅為16%。記者從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2014年甘肅省6個月內的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平均為43.68%,其中城市39.38%,農村45.69%。以上兩個指標城市均低於農村。
2014年-2015年,雖然全國愛嬰醫院普遍加強內涵建設,呼籲社會各界對母乳餵養的重視和支持,但實現母乳餵養在今天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仍需社會各界的更多關注和支持。
「現在孩子餓了基本都是在家哺乳,但是如果帶孩子外出就只能用奶粉代替。因為在很多商場、超市、車站等公共場所沒有專門的母乳餵養室,很不方便。」一位長帶孩子外出的母親說。
「在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城市,母乳餵養被社會各界多認可和接受,同時也獲得了很多的支持。」何莉說,「商場、超市的母嬰室、公共運輸工具上的遮擋簾......這些看似簡單的設置,是社會對母乳期的母親和孩子是最大的關愛,也是促進母乳餵養的重要手段。」
據記者觀察,雖然目前在甘肅蘭州的商場、超市、餐廳等公共場所還沒有很多的母嬰室,但關愛「母乳餵養」的社會認識正在逐漸形成。
「候車室作為人群聚集較多的公共場所,根據我們的工作發現,母親哺乳存在困難。所以在建設之初,我們就將母乳餵養室考慮在內,新建的候車室內專門設置了具有此功能的休息室。」蘭州西客站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5年母乳餵養周的主題是職場媽媽「餵」愛堅持。何莉表示,為了更好的培育我們的下一代,母乳餵養應該被更多的母親重視。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提供幫助,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