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則去年的報導:【初中生找媽媽借800元「本金」擺攤,8天賺了1萬7】2月17日,山東德州。初二男孩楊博超在寒假期間,找媽媽要了800元啟動資金,買了400個玻璃杯和300多個兵乓球擺起了地攤,他稱從正月初八到元宵節,8天時間已賺17000元,還請來幫手開200元工資。(via 一手video)
通過新聞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初中生賣的並不是實物,而是獎金。所以說,擺攤賣東西可以選擇的範圍還是很廣的,下面小編就來列舉一些可以擺攤的建議。
本期先列舉以下幾個範圍,各位看官可以根據自身能力範圍來選擇性地看看:
小吃服裝飾品玩具
小吃 -- 適合動手能力強的人
烤冷麵、煎餅果子、炸串,需要現場製作的小吃前幾天看到一位新手阿姨在做烤冷麵,可把顧客急壞了,做壞了好幾個,顧客恨不得上去親手做,這就是動手能力差的弊端,眼睛會了,手不一定會,所以上攤前一定把手藝練好了,再出攤。
冰粉、果汁,現場只需簡易加工即可出售這一類小編覺得上手很容易的,首先在家裡做好涼粉,放入保溫桶等,準備好配料,就可以出攤了。
服裝 -- 適合略有口才的人
男裝說實話地攤男裝是比較難賣的,主要還是大部分男性對於服裝的需求弱,但是也不是沒有機會。
有次看到一個地攤大媽在那賣衣服。一個牌子上寫著 :血虧處理價,15元一件,隨便挑隨便選,很多人都在那挑。賣得好自然不用說,最令我感到疑惑的事,這麼便宜的衣服到底能不能賺錢。
既然敢賣,自然是賺錢的,最重要的是能有便宜的進貨渠道,有個途徑就是跟廠家聯繫,一般尾貨清倉的衣服都很便宜,甚至可以不足5元每件。
女裝女士愛美的天性在各個消費層級都是一樣的,但是正如上面那個例子說的,既然是擺地攤,自然要便宜,但是便宜呢質量自然不會太好。所以選品一定要符合消費層次。
飾品 -- 項鍊、耳釘、玩物、擺件
準備個「飾品擺攤箱」,一定要買有燈帶的,一般是晚上擺攤,要有燈。電池也要買稍大一些的,晚上可以亮4個小時。
小飾品這些東西都是年輕女生喜歡的,一定要選擇小女生多的地方,首選步行街、夜市、大學。
玩具 -- 小朋友看到玩具會走不動路的
選玩具呢最好選會動的,一個吸引人注意,另一個利潤會高點;如果是夜市呢,一定要選會發光的,吸引人最重要。
位置可以找兒童醫院、幼兒園、有親子活動的商場周邊等等。
好了,本期就說這些,下期小編會針對擺攤技巧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