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姥姥上熱搜感動無數人:有媽媽在,我才敢生娃

2021-02-24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賞新晴朗讀音頻

在姥姥的疼愛裡長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一個暖心視頻告訴了我們答案。

視頻記錄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一會兒從懷裡掏出來熱氣騰騰的包子,一會兒又變出「香噴噴」的臭豆腐。

仿佛懷裡揣著個百寶箱,而這個百寶箱只為自己的外孫變魔術。

視頻中的老人是黑龍江小夥周宇的姥姥,東北天氣冷,姥姥總是擔心零食涼了,所以把它捂在懷裡。

儘管雪天路滑,姥姥也捨不得自己的外孫餓肚子。

剛開始看視頻,我樂得不行,可看著看著,眼角就不自覺溼潤了。

網友評論說:「心疼外孫就是心疼女兒。」

深以為然。

現在,姥姥已經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中國新聞網曾經發起過一項投票,在有效的3565份投票中,有接近一半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

調查中問到原因,大體有三個:

而姥姥心疼閨女佔到了大多數。很多姥姥都是心疼閨女剛生完孩子,既擔心她的情緒不好,又不想她辛苦操勞。那個一直被她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即使當了媽媽,在她眼裡依然是個孩子,需要自己的保護。

羅曼羅蘭說:「母愛是巨大的火焰。」

在帶娃的路上,她們總是衝在最前面。

「我來抱,你休息一會兒。」這是我生孩子以來媽媽最常對我說的話。

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我家也是姥姥帶娃。

懷孕的時候,我就得了腰疼的毛病,媽媽知道了,就很少讓我抱娃,每次都是她搶著抱。

一看見我抱娃,無論她在幹什麼,就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跑過來接過去。

媽媽特別愛乾淨,喜歡收拾屋子,洗衣服總喜歡手洗。

白天抱娃沒時間,她就趁早上娃沒醒的時候收拾房間,晚上娃睡了洗衣服,我要幫忙,她總是以我弄不乾淨為理由打發我。

前天中午回家,老爸把我拉到一旁,說:「你媽今天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好久都沒爬起來,還好後來我看見了把她拉起來了。」

聽了爸爸的話,我才意識到我有多粗心。

我只想到自己生完孩子需要休息,心安理得地看著媽媽抱娃,卻忘了,媽媽的腰也會酸也會痛。

她只是因為害怕我累,所以強撐著自己。

突然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媽媽在替你負重前行。

惠特曼說:「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是的,天下所有的姥姥都一樣,只會心疼女兒,卻忘了心疼自己。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記錄了中國姥姥的一天。

姥姥早上6點不到就起床去菜場買菜,上午給外孫做輔食,下午帶外孫出去玩,晚上還要做好一桌子菜等女兒女婿回家吃飯。

等到女兒回家,辛苦了一天的姥姥雖然哈欠連天,卻強忍著倦意拿小畫書逗外孫開心,只是為了不讓外孫纏著女兒,讓上了一天班的女兒能休息一會。

等到女兒女婿外孫都睡了,姥姥又拿出購物袋,縫縫補補,忙碌的一天這才過去了。

雖然視頻記錄的是一個姥姥的一天,卻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姥姥的一天。

老人們放棄了晚年的安逸生活,跑到大城市為奔波的兒女幫忙帶孩子,只為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

她們不累嗎?她們當然累,只是她們更怕你累。

曾經看過一個公益短片,片中的女主是位職場媽媽,工作非常忙。

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女主的媽媽便背井離鄉來到北京,給女主帶娃。

女主上班的時候,是姥姥帶娃。

女主下班後,忙著加班,依然是姥姥帶娃。

有一天,孩子突然發起了高燒,姥姥急得不得了,她給外孫蓋上厚厚的棉被,想給外孫發汗。

不料,女主卻嫌棄媽媽的方法老套,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我工作壓力那麼大,你到底是來幫我的還是.」

話沒有說完,女主的媽媽卻全都明白了。

她傻傻地站在原地,像個犯錯的小孩。

後來,女主帶孩子去醫院,著急的姥姥也想跟著去,卻被女兒一口拒絕:「你就別跟著添亂了。」

傷心無助又自責的姥姥一個人在房間裡哭了。

她覺得自己沒用極了,打包了行李,準備回老家,不想給女兒添亂。臨行前,她還惦記著女兒沒飯吃,給女兒包了一桌子的餃子。

是的,媽媽的年紀大了,也許她的育兒觀念陳舊,老套,可是她的初心卻全是為了你。

在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她們從未嫌棄過我們笨拙,那麼在她們眼神不好,聽力退步,思想跟不上時代的時候,我們能不能也給她們多一點耐心。

不要讓她們的一片愛換回的是你的口不擇言和所謂的無心傷害。

短片最後,女主在幼兒園的門口找到了在等女兒放學的媽媽。

她還是沒有捨得離開。

她捨不得自己的外孫,更捨不得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的女兒。

媽媽不會生我們的氣嗎?當然會,只是你是她的女兒,她怎麼忍心和你計較。

她們不是沒脾氣,只是更怕你受委屈。

我們小區也大多是姥姥帶娃。

有一位姥姥,來合肥已經8年了。

以前,在老家特別喜歡跳廣場舞,也有一幫自己的姐妹,可自從幫閨女帶孩子後就再也沒有跳過廣場舞,連好姐妹都沒時間聯繫。

我問老人家習慣不習慣,老人家回答說:「不習慣也沒辦法,我不幫忙,累得不就是我閨女。」

這就是姥姥心裡最真實的想法。為了女兒,可以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背井離鄉,去陌生的城市,過陌生的生活。

為了女兒,她們可以把不習慣過成習慣。

朋友小迪家也是這樣。本來她爸媽計劃好了退休後出去旅行,結果她爸爸還沒退休,小迪就生了。

婆婆不願意帶,小迪的爸爸就提前退到二線,兩位老人家火急火燎地趕到小迪身邊。

看著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小迪忍不住發朋友圈感謝爸爸媽媽,犧牲了自己的旅行計劃給自己帶娃,她媽媽就回了一句:「世界有什麼好看的,哪有我閨女好看。」

朋友瞬間淚目。

是啊,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

可在姥姥的心裡卻想著,女兒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紀錄片《姥姥》中,大部分的姥姥都是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鄉,來給女兒帶娃,用姥姥們的話說,就是跟著女兒「享福」來了。

昀昀的姥姥曾經是個演員,退休後就喜歡唱唱戲,和朋友聊天,或者和女兒出去旅遊。

可自從有了昀昀,她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每天就是圍著孩子轉,再也沒有自己的時間。

和昀昀姥姥一樣,帥虎的姥姥也是從老家來到鄭州給女兒帶娃。

她說:「剛來的時候,一個人都不認識,非常孤獨,成天抱著孩子坐著,傻呆呆的,頭髮都急白了。」

那為什麼還要來帶娃呢?

「誰不為也得為我姑娘。這是最真實的答案。

在姥姥們的心裡,女兒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姥姥而言,她也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自己自由了,女兒怎麼辦?她們只能犧牲自己,去成全女兒。

成全女兒在職場的鮮衣怒馬,成全女兒生活中的詩和遠方。

前半生養子女,後半生抱子孫。這是多少姥姥的寫照。

而我們呢?有沒有珍惜呢?

有多少人一邊嫌棄著父母的思想老舊傳統,卻又一邊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父母給自己創造的舒適生活。

他們年紀大了,很多想法跟不上,請多給他們一些體諒。

要知道,帶娃是你的責任,不是她們的。

請你也給她們多一些關心,主動承擔自己該擔的責任。

在休息的時候,請多帶帶孩子,多做做家務,不要讓「娃出生,姥姥養,爸爸媽媽就上網」的行為寒了老人的心。

要知道,只是因為對你的情分,她們才甘願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放棄自己的生活,成全你的幸福。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應該報答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其實,時光真的走得很匆忙,不要總覺得來日方長。

也許你無以為報,但請至少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你。」謝謝她們在你最困難的時候,毫無怨言的扶持,擔起本應你承擔的責任。

也請你記得,在愛你孩子的時候,別忘了愛她們。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我媽在,我才敢生二胎」,姥姥帶娃成潮流,原因現實又無奈
    也正因為有了二胎的到來,姥姥的角色就變得十分重要,不少寶媽更是表示,有媽在,才敢生二胎。尤其在養娃的方式和觀念上,和婆婆經常起爭執,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個不停。從兩家的狀態來看,小劉生二胎的信心更加充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媽媽能夠理解自己養娃的心酸,畢竟親媽懂女兒,姥姥和媽媽帶孩子更加和諧親密,也能夠減少教育觀念上的矛盾。帶娃帶累了,媽媽還能幫一下忙,並且向媽媽傾訴。對於別人問起小劉為什麼敢生二胎,小劉表示&34;。
  • 「如果不是我媽,我哪裡敢生孩子」,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中國新聞網曾發起了一個「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問卷調查,在有效的3565份投票中,有近一半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孩子,於是有了一句順口溜叫做「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姥姥們作為帶娃的主力軍,被問到為啥來給姑娘帶娃時,有一個回答道出了所有姥姥的心聲:「姑娘生孩子了我肯定得去啊,誰不為也得為我姑娘啊。
  • 姥姥給早產外孫女縫百家被,有一種愛叫,有媽我才敢生孩
    有的地方對於養娃有這樣的習俗:吃百家飯、穿百家衣、蓋百家被,說這樣成長的孩子會比較健康。最近,山東濟寧的一位姥姥就親手為外孫女縫製了一床百家被。  也許看了姥姥一針一線縫合百家被的認真模樣,戳中了太多被姥姥帶大的孩子的心,以至於&34;成為熱搜關鍵詞,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我最後悔的事,就是讓我媽來帶娃,這位媽媽的話,讓無數人淚奔
    事情是這樣的,小希最近工作忙,下班晚,小希覺得兒子小,晚飯不能吃太晚,就給媽媽說過很多次,不要等她吃晚飯。可媽媽嘴上答應了,但每天依然等她回家一起吃,這讓小希很懊惱,她跟我們抱怨到:「我都說過很多次了,讓她不要等我,她就是不聽!哪有孩子每天這麼晚吃晚飯的!」
  • 二胎寶媽自述:39歲高齡懷孕,有媽媽在,我才敢生二胎
    導語:在30年前,小夫妻生了寶寶,大多數是由孩子的奶奶來照看。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軍團」加入到了帶娃的戰鬥中。不僅僅是帶娃,可能在女兒生產坐月子時,她們的媽媽便已經提前進入到了角色裡。其實,姥姥帶娃有助於家庭和諧。
  •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上熱搜,二胎開放五年,你還敢生嗎?
    「專家建議開放三胎」又上熱搜了。話題一出,閱讀高達6億,討論達7.7萬。一個月前,專家建議開放三胎已經讓大家情緒激動一波了。沒想到,這次大家的反應還是那麼激烈。不是不願意生,是生活已經把人耗幹之前熱搜有個話題「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了?」其實除了缺錢,這屆年輕人普遍缺的還有休息時間。
  • 為何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都去哪兒了?真相讓人感動
    包文婧和包媽媽的感情很好,餃子出生以後也是由包媽媽帶大,包文婧帶著女兒參加綜藝要獨自生活。包媽媽完全不放心,一直在給女兒叮囑,冰箱裡放滿了食材,家裡也收拾了一遍。臨走的時候還交代女兒:「不管孩子怎麼樣,你一定要吃飯,不要我擔心你!」
  •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我可能是老了",但是轉過頭,還是拖著行李,去接孫女放學。最終,女兒看到回來的媽媽,被自己的媽媽給感動到了,孩子和媽媽,以及媽媽的媽媽,又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了。只因,她是孩子媽媽的媽媽,孩子是她女兒的女兒。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姥姥帶娃,似乎已經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了。而姥姥帶娃,其實出於的還是母愛。因為愛自己的女兒,所以不願女兒吃苦受累,想要多替女兒承擔些。只是,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夠換來女兒一家的感恩。
  •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回家的路途中,女兒打電話過來道歉,老人嘴上說著"我可能是老了",但是轉過頭,還是拖著行李,去接孫女放學。 最終,女兒看到回來的媽媽,被自己的媽媽給感動到了,孩子和媽媽,以及媽媽的媽媽,又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了。
  • 「我剖腹產生娃,不敢讓我媽知道」女兒的話說出無數產婦的心聲
    畢竟,順產要經歷陣痛、開宮口、胎兒娩出的疼痛,讓人想起來就倒吸一口涼氣。而剖腹產,就顯得「輕鬆」許多,產婦只用打上麻藥,在不疼的情況下就把孩子給生了,讓人羨慕。事實果真如此嗎?我一個朋友,就是剖腹產生娃,她可不這麼認為。她說:「我剖腹產生娃,不敢讓我媽知道,我媽太疼我了,平時我哪裡受傷,她看著比我都疼。
  • 這床被子衝上熱搜!網友:我小時候也有這樣一床
    今天,山東濟寧的一位姥姥為早產外孫女縫製了百家被上熱搜孩子媽媽李女士說,孩子比預產期早產了一個月,老家有個說法都是孩子姥姥給縫的現在回頭看看真的很感動網友評論:獨一無二的愛~ 網友評論夏至極晝 :好好看啊,這個獨一無二的小被子應該會被珍藏一輩子。
  • 中國式養娃新焦慮,姥姥成帶娃主力,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
    在中國式養娃的經濟焦慮之下,一些不是特別富裕的家庭,寶媽在生完孩子後不久,就會重返職場,孩子會由老人幫忙帶。但是仔細觀察一下身邊帶孩子的,發現很多孩子叫的是「姥姥」而不是「奶奶」,說明姥姥已經成為了帶娃主力軍,幼兒園門口,越來越多的孩子撲進了姥姥的懷抱。
  • 「媽媽,我不想去姥姥家」孩子的遭遇,揭示了姥姥帶娃的3個真相
    公園裡認識一位媽媽,她的兒子跟我家大寶同歲,都喜歡在銀杏樹林玩樹葉。連著幾次接觸下來,兩個孩子愉快得玩到了一起,兩位家長也投緣得聊到一塊兒。這位媽媽說:「看得出來,晨晨跟你家大寶在一起玩很開心,他在姥姥家從來沒有這樣的笑容。」我淡然一笑,「同是天涯淪落人」,誰不懂其中的滋味啊!孩子送到姥姥家玩,遭遇大差不差。
  • 生娃有風險,生二胎需謹慎,生三胎是要作死嗎?
    今天,一枚深水炸彈在媽媽群裡炸開:專家建議儘快放開三胎!要問哪裡對生娃意見最真實,媽媽群排第二的話沒有人敢站第一。果不其然,微博熱搜裡頂到第一的熱評就是:哪個專家說的?他出錢給養嗎?說生娃這個事情,可能還有一些人抱著理想主義!尤其是看到萌娃奶聲奶氣叫爸爸媽媽,一家人看似快樂的樣子的時候,動生娃念頭的不在少數。
  • 全網最累姥姥,三胞胎女兒又各生三胞胎,姥姥帶娃壓力山大啊
    從這一點上來看,雙胞胎或者是多胞胎是容易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的,但這並不是說家族沒有雙胞胎或者多胞胎的人就不會生下雙胞胎或者多胞胎。1、女兒和媽媽相處起來更容易一些婆媳矛盾不是這個時代才有的問題,而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婆媳關係很微妙,中間夾著的男人情商但凡低一點,婆媳關係就成了問題。
  • 這位東北「百寶箱」姥姥上了熱搜,網友:我也想要
    最近,有一位「百寶箱」姥姥火上了熱搜,為什麼說是「百寶箱」呢? 因為這位給外孫帶零食吃的姥姥,不是怕好吃的涼了就是怕它化了,所以統統揣到了自己懷裡,每次都能帶來驚喜…… 快看~ 姥姥給帶包子來了~ 這次姥姥拿出了臭豆腐,孫子還在納悶姥姥您把臭豆腐揣到懷裡,不嫌臭嗎?
  • 曬娃曬出新高度:三胞胎女兒生三胞胎娃,「最累姥姥」實至名歸
    我們經常會在新聞裡面見到有產婦生三胞胎或者四胞胎的,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是非常少見的,畢竟有著雙胞胎基因的並不常見。網上有位姥姥曬娃曬出了新高度,直接在網上爆紅。別人曬娃以娃的可愛,娃的能吃,娃的能說會道而吸引人,這個姥姥以娃的數量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引發眾人驚嘆。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那麼,是交給奶奶帶的多,還是交給姥姥帶的多,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之前,網上颳起一股「找奶奶」風,認為現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們去哪兒了呢?實際上,「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 「十倍反贈」上熱搜,「中國式感恩」何以讓人動容?
    在全球抗疫的焦灼時刻,中國投桃報李的故事,成為陰霾中令人感懷的佳話。最近,「十倍回贈」的故事衝上微博熱搜——一個多月前,中國疫情緊張之時,日本豐川市曾向中國無錫支援4500隻口罩,最近日本疫情趨緊,豐川口罩庫存不足,無錫回贈5萬隻口罩,助其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