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對於養娃有這樣的習俗:吃百家飯、穿百家衣、蓋百家被,說這樣成長的孩子會比較健康。最近,山東濟寧的一位姥姥就親手為外孫女縫製了一床百家被。
由於外孫女安安早產了一個月,姥姥特別擔心孩子,於是決定親手縫製百家被。可是現在已經沒有誰家會自己做衣服了,姥姥就去網上購買了各種布料回來給外孫女縫被子,全程耗時半個月。
安安媽媽說自己和哥哥小時候都有過姥姥給縫衣服和書包的經歷,現在輪到自己的媽媽,也就是安安的姥姥縫百家被,現在回頭看看,突然覺得很感動。
也許看了姥姥一針一線縫合百家被的認真模樣,戳中了太多被姥姥帶大的孩子的心,以至於&34;成為熱搜關鍵詞,瞬間引來3.2億人圍觀。
果不其然,評論區裡網友們一個個開始講訴記憶中那些和姥姥相關的事,有人說姥姥把給媽媽的愛又給了外孫或者外孫女,這份愛真的很溫暖。
是啊,我們很多人都體會過被姥姥捧在手心裡的感覺,所以很多人長大後回憶起童年,都說有一種美好叫童年,而童年裡有一種美好叫姥姥的愛。
而這種美好,可能媽媽體會更深,很多女性在準備成為媽媽時,最有力的支持就來自姥姥。得知女兒懷孕,孕吐厲害,是姥姥大包小包帶著各種女兒愛吃的土貨趕到女兒家照顧她。
產房外,是姥姥一遍一遍焦急地詢問:大人還好嗎?
月子裡,是姥姥起早貪黑,給女兒準備各種營養豐富的月子餐,有時候為了買到更新鮮的蔬菜或排骨,她提前很長時間就跑早市上等著。
為了讓女兒能睡個好覺,買菜、洗衣、做飯……姥姥通通搞定。
大人、孩子都入睡後,她戴著老花鏡,翻出各種科學餵養書、輔食製作書開始學習。
外孫/外孫女有那麼一點點變化或進步,她就欣喜若狂,開心到飛起。
外孫/外孫女上幼兒園了,又是姥姥風裡來雨裡去接送,還能把家務一併安排得井井有條。
……
曾經有位23歲的網友在網上吐槽,自己感冒時,親媽沒空管。結果姥姥姥爺發現了,這下不得了,姥姥姥爺整整訓斥了媽媽3個小時。
在姥姥這裡,外孫就是掌心至寶,此時此刻,女兒早就沒什麼地位了。
甚至有時候,姥姥姥爺的愛,會讓你分不清到底誰才是他們親生的。
有一部叫《媽媽的媽媽》的短片,曾讓很多看過的人潸然淚下。
姥姥輔導外孫女寫網課作業,可是面對手機上&34;不知所措。女兒還在加班,姥姥不想給女兒舔麻煩,於是自己硬著頭皮摸索。
孩子發燒了,姥姥給孩子捂被子發汗,媽媽怒氣衝衝地對著姥姥喊:&34;
姥姥滿腹委屈:&34;
那種心裡干著急,又幫不上忙的心情,姥姥體會得透透的,一不小心還會被指責幫倒忙,天知道她心裡有多難受。
可是無論心裡有多委屈,有多不解,但是轉回頭,看見衣服沒洗她又立刻去洗衣服,看見地沒擦她就立刻去拖地,等孩子病好後,又開開心心送外孫女上學去。
姥姥有多辛苦,她從來不會說。她只擔心,這些事她不做,就會由她的女兒來做。有多少人在當媽後,才深刻體會到:因為有我媽在,我才敢生孩子!
劉濤在《一封家書》裡溫情地講訴過和姥姥的故事,她在信中寫道:外婆,那天我翻出您留下的戒指和錢包,想起過去的時光,感今懷昔,原來您已經離開十二年了。這是我給您寫的第一封信,雖然您不認字,但我把這封信念給天上的您聽,告訴您,我一切安好,不必牽掛,我想您!您是我這一生最摯愛的人,撫育我長大,給予了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倪萍對姥姥的感情也頗深,她在《姥姥語錄》裡記錄下和姥姥相處的點點滴滴。她說最開始知道孩子生病時,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但是每天半夜,自己睡不著就起來坐著,而這個時候,房子裡肯定還有一個人同樣地坐在那裡沒睡,那個人就是自己的姥姥。
對於媽媽來說,因為有姥姥在,才敢安心生孩子;對於孩子來說,因為有姥姥在,自己的童年才這麼美好溫暖。被姥姥捧在手心裡的感覺,真的超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