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乾貨丨高考地理地球運動常考點整理!

2021-02-08 地理好老師

高頻考點1  影響太陽輻射強弱及日照時數長短的因素

1.影響太陽輻射的主要因素

 

2.太陽輻射分布規律的判斷

(1)全球太陽輻射的時空分布規律

①空間分布同緯度地區差異:由沿海向內陸遞增;地勢高處太陽輻射強,地勢低處太陽輻射弱

②時間分布:夏季太陽輻射強於冬季。

(2)我國太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及原因

 

高頻考點2 時間計算

1.地方時計算

(1)已知某地地方時,求另一地的地方時

所求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度*兩地的經度差

注意:①所求地在已知地點東側為「+」,西側為「—」。即「東加西減」

②以0°經線為準,若兩地位於0°經線同側,則經度差取兩地經度值之差;若兩地位於0°經線異側,則經度差為兩地經度值之和

(2)已知某地經度,求另一地的經度

所求地的經度=已知經度+1度/4分鐘*兩地地方時之差

2.時區計算

時區

計算

某地所在時區數=該地經度÷15°(餘數若小於7.5,則直接捨去;餘數若大於7.5,則在結果上加一個時區)

區時

計算

所求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1小時

註:①「+、-」號的選取同地方時的運算

②若求出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時間為負值,則加上24小時,日期減一天

中央

經線

計算

某時區的中央經線度數=15°×n(n為時區數) 

註:某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區時


高頻考點3 日界線

1.明確日期的變更特點

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過0時經線日期要加一天,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則要減一天。如下圖所示:

(1)經線展開圖示

(2)極地投影圖示

2.確定日期範圍及比值(如下圖)

(1)新的一天的範圍:從0時所在經線向東到180°經線,即從45°E向東到180°。

(2)舊的一天的範圍:從0時所在經線向西到180°經線,即從45°E向西到180°。

(3)新的一天佔全球的比值:360°新的一天所跨經度數,即360°135°=83。

(4)舊的一天佔全球的比值:360°舊的一天所跨經度數,即360°225°=85。

(5)新舊日期比值:舊的一天所跨經度數新的一天所跨經度數,即225°135°=53。

(6)180°為某日a時,則某日(今天)範圍為a/24,昨天範圍為:(24-a)/24

【規律總結】

日期變更的四要點

①確定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位置,即尋找180°經線,一定要注意實際日界線的彎曲狀況。

②極地俯視圖上一定要按地球自轉方向確定東西,然後判定越過國際日界線變更線的日期。

③越過日界線計算日期時,異地昂要注意星期的變化、月份的變化(大小月差異,平年閏年的月份變化)、年份的變化。

④確定某一日期所佔比例除來確定180°經線外,一定要找到0時所在經線(通過時間計算求得)

高頻考點4 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及其應用

晝夜長短的分布與變化規律

1.晝夜長短變化中的「看」與「定

(1)看「位置」,定狀況

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位置決定晝夜長短狀況。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且越向該半球的高緯度地區白晝時間越長。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的極點周圍出現極晝現象。如下圖所示:

(2)看「移動」,定變化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決定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緯度高低決定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太陽直射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哪個半球晝變長夜變短;赤道全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大(日期上,越接近春秋分日,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小)。如下圖所示:

2.晝夜長短的計算方法

(1)根據晝弧或夜弧的長度進行計算:晝(夜)長時數=晝(夜)弧度數/15°。

(2)根據日出或日落時間進行計算

地方時正午12時把一天的白晝平分成相等的兩份(如下圖所示)。

晝長時數=(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夜長時數=(日出時間-0)×2=(24-日落時間)×2。

(3)根據分布特點進行計算

①同緯度各地的晝長相等,夜長相等。

②南、北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地區晝夜長短對稱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晝長(夜長)與南半球同緯度地區的夜長(晝長)相等。如30°N的晝長等於30°S的夜長。

③同一緯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在一年中有兩個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這兩個日期近似關於二至日對稱。

[日出、日落方位]

3.日出、日落方位與晝夜長短變化的對應關係(北半球)

時間

春分日

夏半年

秋分日

冬半年

晝夜狀況

晝=夜

晝>夜

晝=夜

晝<夜

時刻

(地方時)

6時

早於6時,

夏至日最早

6時

晚於6時,

冬至日最晚

方位

正東方

東北方

正東方

東南方

時刻

(地方時)

18時

晚於18時,

夏至日最晚

18時

早於18時,

冬至日最早

方位

正西方

西北方

正西方

西南方

4.有關晝夜長短時間計算的三個規律

(1)對稱規律:日出日落的時間以當地時間12時為中心對稱。已知日出或日落時間,可據此推算出晝長。若觀測到的日出、日落時間不以12時為中心對稱,說明觀測點不位於所在時區的中央經線上。

(2)反對稱規律:緯度相同的南、北半球兩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晝長等於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長。例如,夏至日60°N緯線上各地晝長為18小時29分,則當日60°S緯線上各地夜長為18小時29分。

(3)等值規律: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一年中(冬至日、夏至日除外)地球上同一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日出日落方位會出現兩次等值。

高頻考點5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及其應用

1.空間變化規律

(1)規律: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分別向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距離越近(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2)圖形

 

2.季節變化規律

(1)規律:同一地點,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有規律地變化。其數值具有「來增去減」的特點,即直射點向本地所在緯線移來,則正午太陽高度增大,移去減小。

(2)圖形

3. 正午太陽度的計算和應用

(1)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公式:H=90°-兩點緯度差。

說明:「兩點」是指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兩點緯度差的計算遵循「同減異加」原則,即兩點同在北(南)半球,則兩點緯度「大數減小數」;兩點分屬南、北不同半球,則兩點緯度相加。

注意:兩地正午太陽高度差=兩地緯度差

(2)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①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地的地方時是12時。

②判斷所在地區的緯度

當太陽直射點位置一定時,如果知道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就可以根據「某地與太陽直射點相差多少緯度,正午太陽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規律,求出當地的地理緯度。

③確定房屋的朝向

為了獲得最充足的太陽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的位置有關。

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位於南方,房屋朝南;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太陽位於北方,房屋朝北。

④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

太陽直射點上,物體的影子縮短為0;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長。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時刻。

日影永遠朝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極點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長,夏至日最短;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極點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長,冬至日最短;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時日影最短(等於0)。

⑤計算樓間距:為了保證一樓全年有陽光照到,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建樓房時,兩樓之間的最短距離應大於L=h*cotH(H: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

⑥太陽能熱水器的傾角調整:集熱板與地面之間夾角和當天正午太陽高度角互餘:α+h=90°(如下圖)。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旨在分享,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資料分享】高中地理高頻考點整理
    ,地球的形狀, 地轉偏向力, 地球自轉,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意義,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地質剖面圖的判讀, 背斜、向斜和地壘, 三大類巖石及巖石圈物質循環, 板塊構造學說,熱力環流, 三圈環流, 氣壓帶和風帶, 城市熱島效應,氣象災害, 沙塵暴,沃克環流, 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現象,河流階地, 河道演變, 凌汛,城市內澇, 海綿城市, 城市化,人口問題, 老齡化, 性別比,太陽系真實的運動軌跡,
  • 2017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二)地球運動  考點分析  地球運動在綜合題中考查佔10--12分;  14年27題考查:日出早晚問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晝夜長短變化;  重要性  地球運動地理意義是地理高考複習中的重難點,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重要考點,成為體現地理高考試題難度的重要知識點。
  • 地理乾貨丨最全自然/人文/區域地理思維導圖,進階學霸秘籍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兩大板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更多是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關,對生活的經驗,知識的廣度要求很高;而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說更具有規律更易形成系統,同時也是學正確世界觀形成的必要組成。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總結對於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 【地理必修第一冊】1.1地球的宇宙環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講 1.3地球的宇宙環境高三地理一輪複習—第9講地球的宇宙環境一高中地理知識學習導航        說明:點擊下面文字可以轉到相應內容學習、因時間關係有一些內容還沒有完成,還在不斷完善,希望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 【高清地圖】中國地理高清地圖集
    交通,熱力環流,地理知識,易錯易混,產業升級,地球的形狀, 地轉偏向力, 地球自轉,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意義,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地質剖面圖的判讀, 背斜、向斜和地壘, 三大類巖石及巖石圈物質循環, 板塊構造學說,熱力環流, 三圈環流, 氣壓帶和風帶, 城市熱島效應,氣象災害, 沙塵暴,沃克環流, 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現象,河流階地, 河道演變, 凌汛,城市內澇, 海綿城市, 城市化,人口問題
  • 高考地理丨世界地理「重要區域地圖」匯總!更有你意想不到的乾貨
    ❤天氣不錯,我覺得適合更新地理哈哈哈哈哈!大家猜一下學姐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什麼資料呢?❤今天學姐給大家準備的是高考地理--世界地理部分,為大家整理了世界地理重要區域地圖,都是一些❤除此之外,更有各大洲地理特徵等重要知識點匯總,看了你就賺了,快跟學姐看看這些乾貨知識吧!
  • 考點預測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才是學生們想要的「壓軸題」
    所以對於地理來說,臨考前一定要回歸教材,抓住主幹知識和高頻考點,構建知識體系,綱舉目張,把「星星」們都串起來,便於調動運用。地理主幹知識主要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規律等。複習時,「以不變應萬變」,立足基礎和主幹內容,弄透原理和規律,進而將著眼點放在其遷移運用上。
  • 地理乾貨丨高中地理必修知識框架圖,文科生必看
    地理乾貨丨高中地理必修知識框架圖,文科生必看
  •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氣(1)射向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被大氣削弱,其餘的太陽輻射到達地面。(2)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溫,同時產生地面輻射,向外輻射能量。我們把近幾年全國高考真題按考點/省份/年份做了統計彙編。地球上的大氣部分的統計彙編,以廣東卷為例:14年有1題,13年有3題,12年有2題...
  •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高中地理屬於文科範疇,所以在學習上需要背的知識點就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1、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 地理帶貨丨高考地理氣候問題全總結,再也不怕搞混了
    天氣和氣候的相關知識原理的分析,既是高中地理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文的目的是要突破下列重點和難點問題。世界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分布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中之重,卻又是難中之難。許多同學被這部分內容搞的暈頭轉向說:老師,我全都搞混了。
  • 今日打卡: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應對策略,乾貨分享
    在地理高考考核目標中,強調對「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的考查。綜合題要求考生通過邏輯嚴密的綜合分析,利用所學知識,用簡潔流暢的科學語言加以表達。在近年高考中,綜合題已成為地理成績提高的瓶頸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6:地球自轉地理意義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高考地理複習七種方法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高考地理必背點整理:有關地圖知識點
    高考地理必背點整理:有關地圖知識點 2012-12-13 17:4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重磅」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必背答題模式
    「重磅」高考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專題必背答題模式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專題必背答題模式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大氣環境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交通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重磅」高考地理工業專題必背乾貨全在這
  • 高考地理知識點:經線和緯線、經度與緯度
    高考地理知識點:經線和緯線、經度與緯度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2019高考合肥一中名師分享地理高分技巧 把書「讀薄」這些知識點要...
    乾貨分享一考前準備和應試技巧以課本為基礎,狠抓地圖不放鬆考綱要求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來分析解決問題。因此考生在臨考前一定要回歸課本,回歸基礎。因此考生們要多看地圖,多從地圖上提取和挖掘有用信息,把主要的經緯線沿線地區的主要地理事物記準記熟。在大腦中建立一張高清淅度的地圖。同時也要關注課本上的圖表,如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分布圖;世界氣候分布圖(大氣的受熱過程、熱力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圖;東亞季風);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地球巖石圈板塊示意圖;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等等,弄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