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預測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才是學生們想要的「壓軸題」

2020-12-25 火花學院官網

我們通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可見地理學科的重要性。

同學們從初中開始學習地理這門學科,但是由於地理知識太凌亂,就好像天空的星星一樣,地理位置太廣泛,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而且很多知識點也比較抽象,這使得孩子們學習起來都非常的困難,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以至於很多人覺得高中地理應該劃歸到理綜的範圍。

所以對於地理來說,臨考前一定要回歸教材,抓住主幹知識和高頻考點,構建知識體系,綱舉目張,把「星星」們都串起來,便於調動運用。

地理主幹知識主要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規律等。複習時,「以不變應萬變」,立足基礎和主幹內容,弄透原理和規律,進而將著眼點放在其遷移運用上。

對於一些難以記憶、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和考點,可以參考我們整理的相關考點解析,配合可視化的素材,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複習,壓軸高考。

考點1:地球的運動

考點解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運動特徵及產生的地理意義。

可視化素材: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

看點: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則以上帝視角清晰、直觀地展示了太陽直射點變化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比如晝夜分布、太陽高度角等。

考點2:地球的圈層結構

考點解析: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可視化素材: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

看點: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則通過鏡頭變換結合精美插圖,展現地球外部的各個圈層;觸發控制項可以詳細了解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結構、範圍及特點。

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

考點3:氣受熱過程

考點解析:引導學生了解大氣增溫與地面增溫之間的時間差異,理解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這一重要知識點

可視化素材: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看點: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模擬陸地與海洋場景,改變時刻,觀察陸地地面與海洋的輻射響應以及海陸在白天與夜晚的溫度變化,引導學生了解海洋與陸地之間吸收太陽輻射以及將輻射轉化成熱能的能力不同,結合現象,探究成因。

火花學院素材: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考點4:鋒及天氣

考點解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可視化素材:鋒的形成及天氣

看點:鋒的形成及天氣則模擬鋒在一個動態場景下的產生及移動過程,並且展示了鋒過境前、過境時和過境後的結構變化、氣溫和降水特點。

火花學院素材:鋒的形成及天氣

考點5:外力作用

考點解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可視化素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看點:外力作用包括水、風、冰川等因素,是塑造地球表面形態形態的重要力量。列舉素材從外力因素出發,利用動畫演示風、水對地表作用的動態地理過程,動畫簡短、易理解。

火花學院素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考點6: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考點解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可視化素材: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看點: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以世界表層洋流分布圖為識圖基礎,在此基礎上添加漁場熱點、各大洋局部視圖放大熱點,點擊熱點即在地圖上彈出漁場位置與成因信息、各大洋局部洋流分布信息等,分層、分級突出知識點,更有利於學生認知。

火花學院素材: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高曉松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舉1為例,如果你看過醉鋼琴的《民主的細節》,你會發現《曉說》的美國政治基本上沒有超出這本書的範圍。《民主的細節》還要更深更細一些,而即便《民主的細節》都是被很多專業人士視為閒書的。 3、高先生講的主要是常識+見聞,即某個領域最常用的知識,再加上他個人的見聞經歷。大部分領域的常識,有兩三本書的積累就可以跟大眾顯擺了,領域稍一多,就被視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生眼中的「老梁」很全能
    身為班主任,梁漢儒不僅僅是學生們的大家長,更像是他們的好朋友。他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昨天晚自習第三節課是我們班的每周班會,學生們照例會走上講臺『暢所欲言』,對班級工作的意見、對老師們的意見,或者對自己學習生活中的煩惱,都可以提出來。」前25分鐘是班會的自由發言時間,梁漢儒這時候都會像個聽眾一樣,坐在教室裡用心聆聽。
  • 國考上岸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
    嗨,蟲子們!今天來解答一下公考千古難題:國考上岸真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嗎?先看看裸考國考的同學怎麼說?「國考和一般考試,甚至高考相比,都是渣渣。真想要行測拿高分,真心不簡單,那絕對是個全才、是個通才、是百科全書。就如古代形容人的才華一樣,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文學、藝術、歷史、地理、數學、自然、科普、軍事、政治、時事等都要精通。只是涉獵還不夠,必須要精通,否則,也難以答對題目。」但豆子有一段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 極其有「實力」的三大星座,為人高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和極其有「實力」的人做朋友,這樣的人不僅靠譜還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他們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實力又有才華,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話不多說,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極其有「實力」的三大星座,為人高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如何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也想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好孩子,有沒有什麼秘訣呢?距離地球1700光年的一次星系碰撞《認識宇宙》並非一部簡單的影集。書中詳細闡述了有關宇宙的各種學說和物理學原理。這本書是中國版的國家地理。納木錯/ 攝影 李珩同樣,這本書並不是一部影集,他會從自然和歷史的角度解釋地形地貌的成因,帶你領略5000年中華文化的魅力。這對於中學選考地理的小朋友,是一部不錯的參考書。
  • 最可悲的三大星座,聰明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最終迎來孤獨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羨慕一個聰明人,但殊不知,這世間一切都是公平的,至於聰明人心中的痛苦,又怎麼是我們哪個人能夠理解的呢?當然了,現實中也從來不會缺少這樣一類人,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無所不能,看起來光鮮亮麗,可實際上,又往往最可悲。
  •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初中地理:50張思維導圖涵蓋所有知識點,讓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一首《地球村》唱得家喻戶曉,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那我們怎麼樣來具體了解我們家園的組成?通過課程地理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地球的地理地貌,環境氣候,了解到各個地區的環境差異,人文風俗,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難解的自然現象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形容一個人博學廣識。學好地理可以讓我們更加充分的認識家鄉,祖國,世界的環境人文以及變化規律,讓同學們能夠認識到人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 想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去哪學這兩門學科最好?
    導讀 古代形容一個人博學有才,都稱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如今在大學中,天文學和地理學都是同學們可以選擇的、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礎學科。不知道小夥伴們對它們之一有沒有興趣呢?
  •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名譽主席姜昆,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身份是相聲演員,在曲藝界的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光春晚就連續主持過8年,《正大綜藝》的第一代男主持人,而且是他幫助中央電視臺選擇了楊瀾這顆主持新星。那時電視導演們如果在央視候播廳裡碰見姜昆,都把他當成自己的工作人員,因為他已經熟絡到不需要接待,進門、接送、找盒飯都可以自己搞定。春晚剛開始對主持人的要求還不太高,就是串場和活躍氣氛,但主持《正大綜藝》對姜昆就是個挑戰。
  • 古代詩詞散文中的天文知識,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假
    早上我的《中國歌留多》知乎專欄,收到一篇「詩詞中的地理知識」的投稿,仔細想來好像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地理詩,自然會有天文詩了,於是整編此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最常見的天文知識,我國的陰曆就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國人對此都不會陌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不過天狼星在南半球,蘇軾在我國領土上看,絕對不會是西北望,見天狼星的。
  • 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一位舉世無雙的奇才
    想要用計刁難他,讓他三天造出10萬支箭。於是就有了草船借箭的典故。諸葛亮夜觀星象。判斷三天後有大霧。於是,時間一到,10萬支箭,一隻不差。這讓周瑜更加的忌憚諸葛亮。等到赤壁之戰的時候,諸葛亮更是巧借東風。用他擅長的火攻。打的曹操落花流水。從而直取荊州。諸葛亮不僅才智過人。他的口才也是無人能敵。當年他隻身一人去到吳國。被吳國的文臣們所嘲笑。於是諸葛亮舌戰群儒。
  • 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想很多人都覺得他非常的知識淵博吧,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雖然這樣的話說起來有些誇張,但確實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這也讓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絲的懷疑,一個人真的能夠這麼厲害嗎?他到底是幹什麼的才能練成如此本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瞧你這電工當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懂電……
    士兵經歷過4年戰爭之後違章停車這花臂,萌不起來1明哥曾經暗戀一個女孩,有她的QQ號,她的籤名是:我在遊樂園,坐在摩天輪上看城市,城市沒有看我。非常有用,沒幾天這女孩就主動找他聊天並向他借了一千塊錢,到現在還沒還。2買鴨腳板,我說要20塊的,小哥選來選去只有20塊零3毛最接近,我以為就這樣可以給我了,沒想到他居然拿起剪刀剪了一個鴨腳趾下來!
  • 諸葛亮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卻不如此人能夠知道人的未來
    小編我今天來為大家說說,一位在某種意義上完敗諸葛亮的人人物——朱建平諸葛亮字孔明,這個人就不需要小編我來為大家介紹了吧。相信是個人都會知道,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預言、臥龍、諸葛村夫···等等的綽號可不是白來的。哪怕是遊戲上電視劇上,諸葛亮都肯定會是主角之一,雖然說最後諸葛亮也沒有能夠幫助劉備重新奪回漢朝的天下,可是這英明可是連一代梟雄曹操都比不上的。
  • 想玩好得上知天文綜藝,下知歷史詩句地理
    在許多遊戲都需要豐富的知識才可以駕馭。比如很多射擊遊戲裡,玩家需要對子彈在遠距離的下墜物理知識有所了解;在賽車遊戲中,玩家需要對入彎角度以及漂移時剎車的力度等進行精準把控。更不用說需要世界地理知識才能駕馭好的《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了。
  • 那個曾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知乎上的問題:為什麼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備受關注?因為數理化不懂不說這個還怎麼裝逼?想想好像也是哦。當年,經歷過高考的你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三角函數,看得懂生物DMA基因遺傳;現在的你除了抖音吃雞微信微博你還會幹嘛?既把知識忘光了又回不到以前了,那就跟一跟這個高考熱潮轉發一下吧,這樣也算是跟上浪潮了。
  • 劉伯溫獻《天文書》: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何沒傳授給子嗣?
    #朱元璋#劉伯溫獻《天文書》: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伯溫不將天文術數傳給後世子孫,其目的是為了避禍。八年三月,帝親制文賜之,遣使護歸。抵家,疾篤,以《天文書》授子璉曰:「亟上之,毋令後人習也。」石碑上刻有「卯金刀,持石敲」,劉伯溫拿起一塊石頭向石碑敲去,石碑應聲裂開,在洞中存放著一本天書。劉伯溫將天書讀通,才有了一身運籌帷幄的本領。現實真的如此麼?可以肯定,這只是一個民間的傳說故事。
  • 最孤傲的三大星座,頂級聰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卻註定孤獨
    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和誰共度這一生就顯得尤為重要,感情這種複雜的事物,沒法下定論究竟是好是壞,只有用心感受。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審視自己的感情,要和值得的人交往,要和愛的人共度這一生,才會收穫幸福,讓自己沒有遺憾和痛苦。所以很多聰明又驕傲的人,面對感情這種事情寧缺毋濫。
  • 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火星叔叔鄭永春史軍尬學術
    火星叔叔鄭永春,作為一名上知天文的科學家,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卡爾薩根獎獲得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在過去的數年裡,以滿腔的熱情與不懈地努力,在科學傳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早些年間,他更因在行星科學研究和科學傳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由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授予的2016年卡爾·薩根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
  • 最傲氣的3大星座,上知天文下知自然地理,卻終究孤單寂寞
    人這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和誰歡度這一生就看起來至關重要,情感這類錯綜複雜的事情,無法下結論到底是好是壞,就只有認真體會。因此所有人必須學好審視自己的情感,要和最該的人相處,要和最愛的人歡度這一生,才會獲得幸福快樂,讓自身沒有缺憾和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