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寧波大儒王陽明,用他傳奇的一生,書寫下「知行合一」四個字。五百年後的今天,大時代的洪流,裹挾著經濟的浪潮席捲而來,「知行合一」同樣是企業家的精神品質,也是甬商自始至終堅持的理念。在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今天,企業家更需要這種生根於傳統文化中的力量。
「知行合一·魅力甬商」企業家評選活動是「知行合一·重走陽明路」跨媒體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廣電集團、寧波市工商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寧波交通廣播FM93.9、寧波廣播廣告公司承辦,活動還得到了上汽通用別克汽車、寧波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著充分挖掘和宣傳優秀甬商代表,展現甬商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風範,弘揚以知行合一、善於創業、勇於創新的甬商品質,進而推動寧波企業創業創新,促進寧波經濟轉型升級,打造寧波經濟新格局。
甬商的魅力,
不僅體現在獨立潮頭、勇創大業,
更包含著勵精圖治、務實勤奮的敬業精神,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的自我鞭策,
大氣開放、報效桑梓的愛國情懷。
在寧波的東錢湖邊,
就有這樣一位讓人敬佩的企業家
他是一位敢於創業創新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樂善好施的慈善家,無論是領導企業高速發展的時期,還是感恩社會、回饋社會的時候,無不體現出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優秀品質,他就是寧波光華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忻吉良。
「知行合一·魅力甬商」企業家評選,為你展現一個別樣的寧波光華電池有限公司,看看這位具有獨特魅力的企業家忻吉良心中有怎樣的至善之道。
忻吉良是技術人出身,最初在一家僅30餘人的國有企業工作。1986年初調入總銷售才100多萬,即幾萬隻電池的光華。調入之後,因為技術革新、設備更新,產量幾乎每年都要翻一番。逐漸意識到人才才是第一生產力的忻吉良迅速建立一套獨特的人才管理辦法,直至今天壯大到如此規模,一走就是三十年。
忻吉良擔任寧波光華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之初,公司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他敏銳地觀察到了電池配件行業的巨大市場,並全身心投入公司的發展之中,一步一個腳印,帶領企業邁上一個又一個臺階。
30多年來,企業一直持續穩定增長,目前已是國內行業中規模最大、品種最全、實力最強的專業生產和研發電池配件的龍頭企業。資產總額達3億元,是建廠初期的860倍;年銷售產值4億元,是建廠初期的238倍,近10年累計上繳稅金2.29億元。去年人均收入5.5萬元,實現了企業與職工共同富裕,現在的公司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員工安居樂業。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國家最具發展潛力企業、AAA級資信企業、誠信納稅先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可以說,正是忻吉良同志將高遠的眼界與努力實幹的牢牢相結合的「知行合一」,才換來了公司長期的高速穩定發展。
談到這三十多年,忻吉良有些沉默,堅守的歲月中包含了太多的滋味:是堅守,讓自己的公司成為行業的標杆;是堅守,讓團隊從幾個人發展到今天的500多人;也是堅守,讓自己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飛躍。這三十年間,甚至不曾考慮過利用資本發展副業,只想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而自己,可以表述的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堅守多年,不忘初心。
或許行業本身才是他的熱心所在,對於賺錢,忻吉良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欲望,向來如此。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蒞臨光華公司視察
忻吉良認為:企業只有不斷進行變革創新,主動適應各種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大潮中得以生存和發展,而要滿足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就要靠企業不斷地創出新的產品來。
為了增強企業發展後勁,忻吉良及時跟蹤行業發展趨勢,幾年來,共投入技改資金超2億元,陸續從日本引進了30餘臺世界一流的鋼殼衝床及模具,已經形成了金屬衝壓、金屬壓延、注塑、電鍍、模具加工等多元化的產業結構,提高了產品競爭能力。
除了硬體方面的建設,忻吉良更注重對發揮技術人才能動性的激發。他常跟員工說:「要敢想敢幹,不要怕犯錯。」在他的激勵下,公司科研技術人員敢於和勇於實踐創新,積極將理論知識和新想法運用到新產品之中,技術部經理周時健說:「忻吉良董事長對於因技術創新所犯錯誤的寬容,讓我們放下包袱,放開膽子去研發,大大激發了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這樣一種敢想敢幹,不怕犯錯的輕鬆的氛圍下,公司產品的研發速度大大加快,新產品層出不窮。其中,公司研發的代表電池行業發展方向的「LR6鹼性鋅錳電池差厚缶」被國家科技部等五部委授予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計劃。公司還主持起草了《LR6、LR03鹼性鋅錳電池》等6項電池配件的國家行業標準。
忻吉良不僅在個人的知行合一上狠下功夫,對員工踐行知行合一的也是採取積極鼓勵的態度,這讓公司的技術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大大提升了公司競爭實力。
對企業而言,穩定的員工隊伍才能更好地的發展壯大。忻吉良表示,光華電池公司一定要讓員工的收入跑贏國家GDP的增長速度。
近幾年來,光華電池有限公司員工的年均收入增長幅度超過8%,超過國家GDP增長幅度,同時也有效實現公司與員工同步發展的目標。
此外,為了提高員工生活質量,公司每年拿出60萬元改善食堂的夥食,尤其是對上夜班的職工在夥食上更是重視,使他們吃得舒心、工作有勁。公司籤定集體勞動合同,建立工資協商制度,合同籤訂率達到了100%,職工100%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社會保險,保障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並每年對全體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另外每年為女職工進行一次專項體檢,解決了職工的後顧之憂。
此外,光華公司地處郊區,為了豐富職工生活,忻吉良根據員工愛好,統一配置了卡拉OK廳、桌球館、藍球場、康樂球間、職工書屋、員工電腦學習室、老年娛樂室、衛生院等設施。
公司經常組織開展各種形式文體娛樂活動,如拔河比賽、桌球、籃球、羽毛球、登山等比賽,慶「五一」促發展職工文體競賽活動等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場面令人鼓舞。通過這些喜聞樂見的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員工的文體生活,陶冶了職工情操,穩定了員工的隊伍,營造了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這些工作,得到了上級各部門的充分肯定,公司被市委、市府評為模範集體,企業歷年來被授予浙江省和諧企業、寧波市和諧企業、先進基層支部、先進基層工會、先進職工之家、寧波市基層工會女職委「達標創優」優勝單位等稱號。
忻吉良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在他辦公室書櫃裡擺滿了中外企業管理名著,堅持每天到辦公室讀書看報兩到三小時,大量積累綜合理論知識,及時掌握國內外經濟政治信息。
不僅如此,他還善於將書本理論的知識與日常的工作結合起來,並運用於工作當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在企業管理中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從企業初創期,到企業擴建,他大刀闊斧改革用人制度,堅持「對事不對人;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賢」的用人機制;在企業全面改革的過程中,他大力推行多勞多得,工效掛鈎的工薪制度,大大增加了員工的緊迫感,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他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才,嚴格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操作。
每個不同的時期,忻吉良都有自己獨特的、針對當時情況的工作方法,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不僅讓他的文化修養大大提高,同時也有效推進了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做大做強企業也是為了更好地回報社會」。
翻開各級各類的社會捐助帳戶,記載著忻吉良為社會慈善事業的默默奉獻:
為汶川地震捐款25萬元;
向市、區慈善總會累計捐款34.6萬元;
向光彩事業促進會捐款10萬元;
向五水共治工程捐款38萬元;
建立100萬元慈善冠名基金……
此外,在兼任梅湖農場場長、黨委書記期間,忻吉良自籌資金新建職工安置住房四萬餘平方米,有效解決了農場職工的危舊房改造難題,獲得上級領導和農場員工的一致讚譽;在擔任寧波市人大代表期間,他也始終牢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十幾年來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時時刻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好事辦在關鍵處,把溫暖送到心坎上,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在履行四屆人大代表過程中,先後就拆遷徵地、文化教育、農民保障、弱勢群體等提案達30餘件。
「知行合一,止於至善」,站在時代的潮頭,面對未來市場新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忻吉良正不斷思索、不斷求新、不斷開拓。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上,時刻不停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特別鳴謝
上汽通用別克全新一代君越鼎力支持
寧波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辦本次活動
擴展閱讀:「知行合一·魅力甬商系列」
知行合一·魅力甬商| 漁夫傳奇——張阿華:從空手起家到億萬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