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的土磚瓦房,為何比樓房還要涼快?答案來了
文/農夫也瘋狂
如今在農村裡已經很少見到土磚瓦房了,現在基本都是樓房了,只有極少數的老人還住瓦房。一方面是這些老人對於這些老房子住的時間久了,是有感情的。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老房子雖然破爛一些,甚至漏雨也漏風,但是住的時間長了,對家中的任何一個物件都是了如指掌,都是有感情的了,因此也捨不得搬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這樣的房子看起來不上檔次,但是住著是真的很舒服,用冬暖夏涼來形容一點不誇張,在夏天的時候就像是裝了空調一樣。
農夫的奶奶所住的房子就是八十年代建的老房子,一直要接她老人家到新房子來住,她總是推辭。奶奶總是說,這個老房子做了大半輩子了,住的舒服,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特別的涼快,不用風扇,有時候就連蒲扇也不用,夏天就這樣過去了。奶奶這話說得確實不假,到了夏天的時候,房子內依然和秋天一樣,尤其是把前門和後門都打開了以後,風形成了對流,真的很舒服。每年夏天的時候,村裡很多的老人也喜歡到奶奶家裡來乘涼、聊天,原因是這裡比較涼爽,他們都說這裡就是「度夏聖地」。那為什麼磚瓦結構的房子要比現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更加涼快呢?答案來了,看完漲知識!
首先這個和房子的結構有關。瓦房的頂面都是一個斜面,而這個斜面相比於平面的房頂,所吸收熱量的面積要少一些,而吸收的時間也會短一些。比如同樣高度的斜面和平面接受太陽的照射,那斜面的一會兒就會有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了,但是在平面就會一直接受太陽的直射。並且瓦房的結構,其頂部有一層的空間,這樣在高度方面就有了更多的空間了。就算是頂部炎熱,但是這個熱量也不會直接傳到下層來,相當於起到了隔熱的作用。
其次是瓦的吸熱能力和散熱能力比較強。在夏天的時候,穿深顏色的衣服,那會感覺到更加炎熱。而瓦的顏色就是青灰色的,吸熱能力很強。這樣一來,就會吸收一大部分的熱量,相當於就起到了吸熱降溫的作用。而且瓦房不比樓房,其中是有很多的空隙的。不僅瓦片和瓦片之間有空隙,而且房子頂部也有很多的孔洞的,如此一來通風散熱能力更強了,吸收的熱量也會快速散出去,如此一來就要涼爽一些了。可是樓房就不一樣了,房子除了門窗以外,基本沒有多餘的地方有空隙了,那不然就會漏雨了,其密閉性強,熱量散不出去,這樣就像是一根大蒸籠一樣,能不熱嗎?
最後一點,那就是以前房子四周有很多的樹木,並且地面也是沒有水泥硬化的。農村的老房子四周的地面都是泥巴,有些就連房間裡面的地面也是泥巴的,夏天踩在上面也很涼爽。可是現在農村裡水泥路多了,新房子四周基本為了美觀、乾淨,都會用水泥來對其進行硬化,有些房子四周一棵樹都沒有,在夏天的時候就讓太陽一直暴曬,所以就會相當的炎熱。
不過老房子終究是老房子,蓋瓦的房子雖然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但是也有不少的缺點。比如容易漏雨,有很多的孔洞,這樣老鼠之類的動物容易進來。另外在美觀方面也是不如樓房的,也是因為這些原因,瓦房也逐漸被歷史淘汰了。對此,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大家補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