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酷熱,禪師卻說很涼快,白居易寫下一詩,一到夏天就成口頭禪

2020-12-17 文者心語

六月一過,一年中最熱的酷暑季節就要來臨,春花浪漫、秋高氣爽,氣溫適宜的春秋時節令人心神愉悅,而炎熱的夏季一來,人們看到天空中灼眼的烈日驕陽,忍受著空氣中快要把人烤焦的炙熱,非常容易變得心煩氣躁。

心情一煩躁,更加覺得熱得渾身難受,熱死了、真熱啊就成了夏日裡隨處能聽到的口頭禪。不過這個時候,只要嘴裡默默地念上一句:心靜自然涼,煩躁不安的心情馬上就能平復下來,身體也會覺得清涼了不少。

許多我們熟悉的俗語,其實都是來自古人的詩詞,「人生七十古來稀」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物以稀為貴」出自白居易的《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許渾的《鹹陽城東樓》,「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蘇軾的《臨江仙》。

「心靜自然涼」這句俗語也不例外,其實是出自白居易所寫的一首詩。古人過夏天,既沒有電扇,也沒有空調,如何度過炎炎夏日,只有靠平靜的內心和強大的忍耐力,而在這樣的炎熱夏季,一些高人不為酷熱所動的修為就非常令人佩服了。

白居易是一個非常喜好交朋友的詩人,他的朋友,不僅有元稹、劉禹錫這樣的大詩人,也有許多高僧名士,像他的名作「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就是在寺院參觀的時候寫下的。

朋友之間的感情不僅是靠寫詩酬唱,更是靠經常走動培養起來的。在一個酷熱難耐的夏日,白居易依然不懼炎熱地跑出去拜訪了一個禪師朋友,這位禪師名叫恆寂,一聽名字就是非常具有定力的人。白居易到了寺廟,看到恆寂獨自在房間裡坐著,房間中沒有一絲風吹進來,非常悶熱,但恆寂卻端坐著一動不動。

白居易非常不解,勸恆寂說:「這個房間這麼熱,你怎麼不換個地方打坐呢?」可恆寂卻不為所動地回答:「我覺得一點都不熱啊,甚至還覺得很涼快呢!」

白居易聽後非常敬佩恆寂的定力,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詩:

題恆寂師禪室

唐 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自涼。

每個人都為了避暑在四處奔走,像是熱得發了狂一樣,但唯有恆寂禪師端坐在房中一動不動。詩歌開篇兩句,用了對比的手法,世人面對酷暑的焦躁不安和恆寂禪師的安之若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恆寂禪師的修為。

後兩句白居易便解釋了禪師能夠這麼淡定對待炎熱天氣的原因,非常有哲理,禪房並非真的如恆寂禪師所說的一樣不熱,而是因為他的心中非常平靜,因此身體自然就覺得很涼快了。

清朝雍正皇帝編了一篇《心靜自然涼》的訓文,就是繼承了白居易詩中的哲理:「盛暑不開窗、不納涼者,皆因自幼習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

又說道:「且夏月不貪風涼,於身亦大有益。蓋夏月盛陰在內,倘取一時風涼之適意,反將暑熱閉於腠理。彼時不覺其害,後來或致成疾。每見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調者,皆因外貪風涼,而內閉暑熱之所致也。」

因為貪風涼而致病,說的也非常有道理,我們現在的人不就是因為經常吹空調而容易得空調病嗎?

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對抗許多外界事物的,「心靜自然涼」也是同樣的道理,白居易的另一首詩《消暑》可以對照來看:「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心靜下來就會感到暑熱自然散去了,室內空蕩了自然就有涼意生起來,讀來也是覺得清涼無比。

古人這種「心靜自然涼」的心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當在夏季酷暑中熱得焦躁不安的時候,不如就念一下白居易的這句詩吧,煩躁的心情平靜下來了,自然會覺得清風拂面,涼意來襲。

相關焦點

  • 39歲的白居易在女兒周歲時寫下一詩,盡顯父愛,不想卻一語成讖
    中唐大詩人白居易,是詩歌成就可以和盛唐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媲美的詩王,和李白、杜甫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一生詩歌成就非常高,官也做的很大,一直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但是,白居易的個人生活上卻不是那麼地一帆風順,還遭遇了許多苦難。
  • 夏天禪房酷熱難忍,清朝著名女僧寫下這首詩,短短幾句,滑稽有趣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裡,也有很多體現夏天的詩句,無不唯美動人:楊萬裡送林子方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王昌齡的採蓮「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維筆下的積雨的輞川「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描寫夏天的詩句還有很多很多,可謂是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 讀《寄韜光禪師》,原來白居易的禪學素養這麼高,一首詩說透楞嚴妙理
    唐代的白居易是大家很熟悉的大詩人了。今天讀到他一首詩《寄韜光禪師》,從詩裡看,白居易的悟道境界相當高。從很多詩中,我們也能看出白居易是一個很能享受生活的人,這也許與他較高的禪學素養有一定的關係。說真的,要想生活得好,真要學點禪。
  • 古人如何度過夏天?5首古詩詞,白居易消暑靠意念,李白的不敢看
    夏天,如今我們吹著空調、風扇,都是現代科技的產物。所以有時候會想,古人到了夏天該怎麼度過呢?很多有錢的人家會拿出冬天儲藏的冰,但大多數的老百姓就只能是捱過炎熱的夏季。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古詩詞,看看炎熱的夏天,這些詩人們是怎麼度過的。
  • 年近古稀的白居易寫下一詩,卻道出了友情的真諦,令人嚮往
    如果你對白居易比較了解,那麼一定知道他是唐代詩人中比較看重友情的人,一生更是交友無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早年結交的元稹和中年結交的劉禹錫,為此人們還稱呼他們為「元白」、「劉白」。這首詩中所說的便是白居易與劉禹錫相約飲酒一事。公元837年,也就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六十七歲的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在洛陽,白任太子少傅,劉任太子賓客分司,都是閒職。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讓人感嘆杯酒見真情
    但除了李白的圈子很廣之外,白居易也有很多朋友,他的真誠和率真吸引了很多的人與他結識,在白居易的眾多好友之中,元稹便是其中之一。元稹和白居易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由於他們兩人都在詩詞方面有所成就,所以被人合稱為「元白」。古代的交通沒有現代這邊便利,主要的代步工具就是馬車和船,但是這並沒有阻隔兩人之間的友誼,他們經常有書信來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二人的友誼。
  • 白居易「炫技」之作,共8句寫盡東南西北前後上下,令人拍案叫絕
    詩王的詩一向尚實、務盡,言之有物,總是那麼朗朗上口,毫不生澀,唐宣宗當年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一點也不誇張,他帶給世人太多的驚喜。16歲時,他寫下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驚豔世人;34歲時,他寫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妙不可言;65歲時,他寫下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美不勝收。
  • 白居易最精闢一首冬至詩,全詩無一「思」字,卻寫出千萬人的思情
    可見來許多冬至詩,卻只有白居易的這首詩,此時此刻,最打動我。所以說,欣賞詩作,也是要看個人心情。因為此時此刻此景,倍感動。而我此時的心情,就是想和最親愛的人一起吃水餃,卻也只能是想下,不能付出行動。所以當看到白居易這首七言絕句,我想說是很精闢的,全詩無一「思」字,卻寫出千萬人的思情,不只是寫出我一個人的思情。
  • 煙波澹蕩搖空碧,白居易寫下描寫西湖的詩,讓人們領略了美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這首詩的名字是《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作者就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曾經在杭州擔任太守,因為在人間天堂的地方工作,白居易在這裡寫下了很多作品,都是經典。白居易人氣很高,人們都很喜歡他。白居易在這一點上與宋代的大詩人蘇軾很相似,都曾經在杭州當官,寫下了很多作品。
  • 冬至之夜,思家心切的白居易,寫下一首清新質樸的詩
    」在中國,每逢冬至,一家人都要像過年一樣團聚在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或者湯圓。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那些漂泊在外不能與家人團聚的遊子,自然會泛起思鄉的愁緒。在一個冬至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獨坐驛站,思念起了家人,寫下了一首清新樸實的七絕。
  • 街拍:高溫熱浪襲來讓人酷熱難耐
    高溫天氣,讓人酷熱難耐,汗流不止,高溫天氣要注意什麼?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今天已經到達40多度的高溫天氣,40°高溫天氣,女孩子不能像男士一樣,光著膀子穿個褲衩就招搖過市,你打算怎麼穿?在這個高溫天氣裡,沒有比這更涼快的穿衣方法了! 四十度的高溫天氣,看時尚女神如何穿衣,這風格清爽舒適又顯氣質。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其時詩人被貶「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人生蹉跎無成,卻依然豪氣幹雲,豁達無比。這一千古名句振奮人心,千百年來不知激勵了多少學子書生奮發上進。
  • 白居易在橋上與一位女子分別,多年後念念不忘,寫下一首經典的詩
    那麼白居易與元稹比起來稍稍要好一些,至少他還是比較專一,即使是在少年時代與一位美女在橋上分別後,他也是在多年之後依舊還是念念不忘,為此還專門寫下一首經典的愛情詩,也就是他的這首《板橋路》,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這也是唐詩裡的愛情經典,整首詩也是描寫得極為深情,也很是傷感,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 劉禹錫和白居易把酒言歡,席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唐朝是詩歌最繁榮的朝代,各個時期均不乏知名詩人,以王勃、駱賓王為代表的初唐四傑,到了盛唐更不用多說,李白、杜甫遙遙領先,白居易、王維等人緊隨其次。既然提到白居易,就不得不說跟他並稱「劉白」的劉禹錫,他也是當時詩壇上炙手可熱的人才。
  • 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在洛陽,與劉禹錫閒飲,寫下這首詩,很美
    白居易曾經寫過這樣一首很有名氣並且流傳很廣的詩詞《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詩中這樣寫道:「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鬥,相看七十欠三年。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描寫夏天炎熱的古詩,《水滸傳》中的這詩最暢快淋漓!
    描寫夏天炎熱的古詩可謂不少。有南北朝時南朝皇帝文學家梁簡文帝蕭綱的《苦熱行》:六龍鶩不息,三伏起炎陽。寢興煩几案,俯仰倦幃床。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 三伏天氣,太陽被六龍拉著在天上奔跑,煩熱得睡覺、辦公都沒有心思,揮汗如雨,微風似熱湯。足見天氣之熱。
  • 白居易到杭州赴任,途中寫下一首絕美的秋景詩,句句都是經典
    古代詩人中有很多著名的旅行家,比如李白,他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描寫美麗景色的詩。古詩中描寫自然風光美景的詩詞就更多了。比如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將沙漠的自然風光描寫入栩栩如生。再比如詩聖杜甫在遊覽泰山美景就寫下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的千古名句,描寫自然風光的詩詞實在是太多了。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炎熱的夏季已經不期而至,正當我們想要擺脫整個冬天與春天的「悶宅」而到外面尋覓一些盼望已久的暢然時,熱辣辣的太陽阻擋了我們的腳步。再過幾天就到了今年的第九個節氣——芒種。芒種的特點就是氣溫顯著升高,且雨量充沛,北方一些地方這幾天的溫度已經上升到了37℃,而在這樣烘烤的時候,北方地區也將迎來收割麥子的時刻。如此炎熱的天氣在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雖然酷暑難耐,但是畢竟有風扇、空調幫我們短時間消暑;可是對於千百年以前的古人而言,除了扇子以外,想要真正得到清涼也就只能依靠自我安慰式的「心靜自然涼」。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張繼晚上睡不著,寫下了《楓橋夜泊》;李白晚上睡不著,寫下了《靜夜思》。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
  • 白居易邀請朋友喝酒,寫下了冬季最暖的一首詩,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冬日來臨,如果以酒入詩,是否會增加一絲暖意?您還別說,白居易就曾在冬日的大雪天寫下一首酒詩,詩中短短20個字,卻讓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溫馨和暖意,堪稱是冬季最暖的一首詩,尤其是最後10個字細細品讀,讓人無限神往,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