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白居易在女兒周歲時寫下一詩,盡顯父愛,不想卻一語成讖

2020-12-20 文者心語

中唐大詩人白居易,是詩歌成就可以和盛唐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媲美的詩王,和李白、杜甫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一生詩歌成就非常高,官也做的很大,一直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但是,白居易的個人生活上卻不是那麼地一帆風順,還遭遇了許多苦難。

白居易從青少年時期就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心上人湘靈,他為湘靈寫下了許多真摯深情的詩歌,「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他們兩情相悅,白居易考上進士後多次向母親請求去跟湘靈提親,但是,白居易的母親卻一直不同意他娶一個寒門之女。

就這樣,白居易為了湘靈活生生的把自己從一個青年優質男拖成了一個近四十歲的大齡剩男,直到37歲時,白居易才按母親的意思和同僚楊汝士的妹妹楊氏成婚。

因為晚婚的原因,白居易也成了晚育一族,結婚兩年後,39歲的白居易喜得愛女,初為人父的白居易難掩內心的歡喜之情,給女兒取名為金鑾子,名字中盡顯他對女兒的珍愛之情。在金鑾子滿周歲時,白居易為她寫下了一首詩。

金鑾子晬日

唐 白居易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鑾。生來始周歲,學坐未能言。慚非達者懷,未免俗情憐。從此累身外,徒雲慰目前。若無夭折患,則有婚嫁牽。使我歸山計,應遲十五年。

白居易詩歌中的第一句就指出了晚婚一族的共同心病,沒結婚之前不覺得,結婚之後才發現自己太晚才有孩子的那種又喜又憂。將近四十歲了,才有這麼一個寶貝女兒金鑾子,詩人覺得是受寵若驚。

女兒生下來一年了剛滿周歲,還在學坐學走路,但是還不會說話,多希望她能早點喊我一聲爸爸啊。令人感到慚愧的是,我還是不能和曠達之人一樣灑脫,免不了跟尋常人一樣非常疼愛憐惜自己的女兒。生活從此就有了拖累,也有了甜蜜的負擔,心裡安慰自己只要眼前過得開心就好了。

白居易表達了自己對女兒的無限憐惜,甚至也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在女兒才周歲時,就想到了她的未來和終身大事,如果女兒沒有夭折的憂患,以後我就會為她的婚嫁之事用心操持,為此我願意將自己歸隱山林的計劃,推遲十五年。

但是令人心疼也令人無限嘆息的是,白居易真的是長了一隻「烏鴉嘴」,他的一句「若無夭折患,則有婚嫁牽」,竟然一語成讖,金鑾子剛剛三歲,就不幸夭折了。作為父親的白居易悲痛欲絕,寫下了《病中哭金鑾子》表達悲傷之情:

病中哭金鑾子

唐 白居易

豈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臥驚從枕上,扶哭就燈前。有女誠為累,無兒豈免憐。病來才十日,養得已三年。慈淚隨聲迸,悲腸遇物牽。故衣猶架上,殘藥尚頭邊。送出深村巷,看封小墓田。莫言三裡地,此別是終天。

「病來才十日,養得已三年」,懷裡報了三年的女兒,含辛茹苦養了三年的女兒,才十日就一病而去,這讓白居易睡夢中都為此傷心驚醒,在燈前痛哭流涕。痛失愛女的白居易聲淚俱下,愁腸百結,女兒穿過的衣服還在架子上掛著,喝過的殘藥還在頭邊放著。

衣服還在,藥還在,可是我的女兒卻不在了,把女兒送出到幽深村子的巷子之外,埋在了一塊小小的墓田裡。不要說只有三裡之地而已,這一別就是天人永隔了。

白居易還寫了《念金鑾子二首》悼亡女兒:

念金鑾子二首

唐 白居易

衰病四十身,嬌痴三歲女。非男猶勝無,慰情時一撫。一朝舍我去,魂影無處所。況念夭札時,嘔啞初學語。始知骨肉愛,乃是憂悲聚。唯思未有前,以理遣傷苦。忘懷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傷心,因逢舊乳母。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形質本非實,氣聚偶成身。恩愛元是妄,緣合暫為親。念茲庶有悟,聊用遣悲辛。暫將理自奪,不是忘情人。非男猶勝無,慰情時一撫。一朝舍我去,魂影無處所。況念夭札時,嘔啞初學語。始知骨肉愛,乃是憂悲聚。唯思未有前,以理遣傷苦。忘懷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傷心,因逢舊乳母。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形質本非實,氣聚偶成身。恩愛元是妄,緣合暫為親。念茲庶有悟,聊用遣悲辛。暫將理自奪,不是忘情人。

以衰弱老病之身,在快四十歲了才得到了一名愛女,自己當做寶貝的女兒,離開自己時,還在咿呀學語,一旦離我而去,連魂魄影子也找不到了,實在是令人肝腸寸斷。

相關焦點

  • 一語成讖很常見
    一、薛濤年幼時的一語成讖。一語成讖的意思就是,你張口就來的一句話,多年以後,說不定就成為現實了。唐朝有個大才女薛濤,小時候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薛濤號稱是唐朝四大才女之一,她老爹薛鄖本來也是朝廷命官,他們家世代讀書。因此薛濤的文化功底很深厚。
  • 一語成讖!千萬不要亂說話,特別是不要亂發誓,以免禍從口出
    很多人聽說過一語成讖這個成語。讖(chèn),指將要應驗的預言,一般指一些「兇」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一句隨意說出來的話,竟然不幸被言中了。古今中外「一語成讖」的事例非常的多,下面僅舉幾例。溥儀,清朝末代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登基時年僅3歲。他在接受百官朝賀時,嚇得大哭。醇親王安撫溥儀:「別哭,別哭,快完了。」沒想到一語成讖,溥儀登基不滿三年,大清就完了。鄧麗君是華語流行樂壇的翹楚。她在日本也很受歡迎,日本各界希望她在日本舉辦個人演唱會,唱片公司也很願意,歌迷們更是呼聲不斷。
  • 天氣酷熱,禪師卻說很涼快,白居易寫下一詩,一到夏天就成口頭禪
    心情一煩躁,更加覺得熱得渾身難受,熱死了、真熱啊就成了夏日裡隨處能聽到的口頭禪。不過這個時候,只要嘴裡默默地念上一句:心靜自然涼,煩躁不安的心情馬上就能平復下來,身體也會覺得清涼了不少。白居易是一個非常喜好交朋友的詩人,他的朋友,不僅有元稹、劉禹錫這樣的大詩人,也有許多高僧名士,像他的名作「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就是在寺院參觀的時候寫下的。朋友之間的感情不僅是靠寫詩酬唱,更是靠經常走動培養起來的。
  •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一語成讖」的故事?
    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語成讖」的故事。在漢娜·帕庫拉的《宋美齡傳》中,提到了當年常凱申被迫下野,轉而和宋美齡求婚,實現「中美合作」。但是常凱申是有夫人的,而且從原配毛福梅到姚冶誠再到陳潔如,見證了常凱申的風流。曾經最艱難,也最見證愛情的便是陳潔如。
  • 年近古稀的白居易寫下一詩,卻道出了友情的真諦,令人嚮往
    如果你對白居易比較了解,那麼一定知道他是唐代詩人中比較看重友情的人,一生更是交友無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早年結交的元稹和中年結交的劉禹錫,為此人們還稱呼他們為「元白」、「劉白」。這首詩中所說的便是白居易與劉禹錫相約飲酒一事。公元837年,也就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六十七歲的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在洛陽,白任太子少傅,劉任太子賓客分司,都是閒職。
  • 「一語成讖」就是烏鴉嘴的意思,不要用錯了.
    一語成讖 yīyŭ-chéngchèn 2021年2月25日《天津日報》第12版刊登文章《上等兵》。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她笑了,額頭皺紋犁出一臉慈航,看看我,又看看年畫上的戰士,怔然,然後驚呼:『上等兵,我家的上等兵喲!』我兒時的綽號,由此而來。奶奶一語成讖,註定了我今生必然一輩子扛長槍,吃皇糧。」這段文字中的「一語成讖」使用有誤。「一語成讖」的意思是說的話像古代巫師、方士說的預測吉兇的讖語一樣在以後得到了應驗。
  • 7歲時隨口說以後高考「最高可能會考720分」,結果一語成讖
    7歲時隨口說以後高考「最高可能會考720分」,結果一語成讖>其母親在《女兒的豪言壯語——十一年後的夢想》中寫道:2009年7月4日,我帶著瑤瑤、壯飛和甜甜一起到武漢大學遊玩。7歲時隨口說以後高考「最高可能會考720分」,結果一語成讖
  • 59歲寶媽和小12歲汪建民分手曾寶儀證實 詹惟中一語成讖(圖)
    寶媽和汪建民公開戀情後,常一同出席公開活動59歲寶媽與47歲汪建民相差12歲的「寶建戀」宣告結束。2人交往至今2年多,今年1月因感情變淡,協議分手。去年2人被詹惟中唱衰,詹惟中表示若年底不結婚,今年一定分手,遭寶媽吐槽說若跟汪建民沒分手,要拆詹惟中招牌,沒想到詹惟中一語成讖,2人今年初閃電分手。詹惟中昨表示:「當時有教2人破解分手方法,一是要用錢幫對方解決財務危機,二是分隔兩地,三是聚少離多,可能寶媽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只好放手。」
  • 「一語成讖」的真正含義原來是這個
    小靜姐姐說:「讖」這個字在漢語當中並不是一個常見字。讖,原本是指不吉利的事情。一語成讖,就字面的意思而言,是指說了一句不吉利的話,最後反被應驗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總說好的不靈壞的靈。這句話結果就成了真實的事情,孩子在出門時遇到了車禍或者其他的意外導致這個孩子失去生命,永遠無法回家。也許有的人會說,我只是說說而已,又沒打她,又沒罵她,能怎麼樣呢?其實語言的傷害是很嚴重的,比如說有人對你說你最近咳嗽的厲害,是不是得肺癌了?你心理會是怎樣的想法?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其時詩人被貶「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人生蹉跎無成,卻依然豪氣幹雲,豁達無比。這一千古名句振奮人心,千百年來不知激勵了多少學子書生奮發上進。
  • 2歲女童患「癌症之王」, 奶奶祈求「以命換命」, 卻一語成讖
    2015年4月8日,甘麗欣生下女兒張敏霖,孩子的降生給一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都說隔輩親,孩子奶奶對孫女更是疼愛有加,每天都樂得合不攏嘴,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然而,這樣幸福的日子卻很短暫。2017年8月,當時2歲的小霖突然發燒,而且劇烈腹痛,誰都沒想到,一場噩夢也隨之降臨到這一家人身上……看孩子難受得厲害
  • 2歲女童患「癌症之王」,奶奶祈求「以命換命」,誰料卻一語成讖
    2015年4月8日,甘麗欣生下女兒張敏霖,孩子的降生給一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都說隔輩親,孩子奶奶對孫女更是疼愛有加,每天都樂得合不攏嘴,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然而,這樣幸福的日子卻很短暫。2017年8月,當時2歲的小霖突然發燒,而且劇烈腹痛,誰都沒想到,一場噩夢也隨之降臨到這一家人身上……看孩子難受得厲害
  • 九首白居易詩,全是寫給元稹的「情書」
    公元 801年貞元中,白居易出仕為官的第七年,三十歲的白樂天在長安結識了二十三歲的元稹,「俱授秘書省校書郎,始相識也」。兩人的友誼持續了一生,他們相知相親,互相唱和,元稹字微之,在族中排行第九,白居易在詩中,經常稱元稹為「微之」、「元九」,可見白居易對元稹的感情,真是不一般。下面十首詩,全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箇中感情,詩友們自己體會吧!
  • 成語故事之「一語成讖」:張局長都不讓進?
    他一下車,就來了一句「張局長都不讓進?明年不要來找我籤合同了」。這是什麼情況呀?對著一個現場執勤的交警人員說什麼籤合同?官架子也不是這麼耍的呀,是喝大了,還是被氣糊塗了呀?應該這麼說:「張局長都不認識?找你領導過來!」不好意思,這個執勤交警還真的就不認識他張局長哈。因為他是臨時調過來執勤的,真的氣死這個張局長了。
  • 白居易16歲參加科舉,一詩成名滿分出圈,轟動了整個大唐文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學課本裡的這首《草》,千古傳誦,人人會背。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首詩乃是少年白居易參加科舉考試時所寫,原詩題目並非《草》,而且還有更加精彩的後四句。那是在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剛剛16虛歲的白居易初入長安,寫了一首應考習作詩,題曰《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牛豆草地戰記Ⅲ》前瞻:納達爾口誤一語成讖?
    《牛豆草地戰記Ⅲ》前瞻:納達爾口誤一語成讖? 2008年07月06日 13:53 來源:青年報 我根本不在乎那些關於我是不是奪冠熱門的猜測,我在草地上擁有不可思議的連勝紀錄,別人打破這一紀錄之後,再跟我談點別的!」   納達爾:費德勒「六冠」   決戰還未上演,納達爾已經投降?在半決賽3比0戰勝舒特勒之後,納達爾說:「費德勒是當今最偉大的球員,因為他已經獲得了6次溫網冠軍。」
  • 周永康的「厚積薄發」一語成讖 偶然與必然
    報導稱,如今校園風物依舊,而同學們則為這位曾令學校引以為傲的「傑出校友」惋惜、唏噓;周永康在校內的題詞「厚積薄發」似乎也一語成讖,題詞人和被題中的徐才厚、薄熙來竟先後落馬。(8月2日新華社電)  去年10月周永康曾現身中國石油大學的校慶,很多同學稱其為和藹親切的老頭。當時他還應邀為母校題寫了「厚積薄發,開物成務」的校訓。校方隨後還特意將周永康題寫的校訓刻在大柱上。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讓人感嘆杯酒見真情
    但除了李白的圈子很廣之外,白居易也有很多朋友,他的真誠和率真吸引了很多的人與他結識,在白居易的眾多好友之中,元稹便是其中之一。元稹和白居易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由於他們兩人都在詩詞方面有所成就,所以被人合稱為「元白」。古代的交通沒有現代這邊便利,主要的代步工具就是馬車和船,但是這並沒有阻隔兩人之間的友誼,他們經常有書信來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二人的友誼。
  • 冬至之夜,思家心切的白居易,寫下一首清新質樸的詩
    」在中國,每逢冬至,一家人都要像過年一樣團聚在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或者湯圓。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那些漂泊在外不能與家人團聚的遊子,自然會泛起思鄉的愁緒。在一個冬至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獨坐驛站,思念起了家人,寫下了一首清新樸實的七絕。
  • 12月下旬,一語成讖,相思成繭,舊愛求和,深情款款,與君終老
    12月下旬,一語成讖,相思成繭,3星座舊愛求和,深情款款,與君終老,一起來看看吧!12月下旬,一語成讖,相思成繭,雙魚座舊愛求和,深情款款,與君終老。金牛座金牛座為人老實厚道,性格內斂而又成熟,做事兢兢業業,從來不會投機取巧,雖然他們平時總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但如果認真的認準了什麼事,他們就會不顧世人的反對,而是勇往直前地追逐自己內心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