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這個作品,中國新聞獎!

2020-11-03 大連發布


11月2日

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

評選結果揭曉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

本土原創紀錄片《煙火鄉國》

獲中國新聞二等獎


↓點擊觀看精彩片段↓

這是大連新聞傳媒集團成立以來

經整合資源、繁榮創作

全面提升融合發展後

首次獲得這一獎項


中國新聞獎是經中央批准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今年,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得這一中國新聞界最高獎。


代言最鮮活的「今日中國故事」

《煙火鄉國》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背景,採用新聞紀實報導的手法,選取一批普通而典型的中國人生活,以群像的方式多角度探尋當下中國人對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描繪中國人的生活信念和美好理想。


《煙火鄉國》明信片


紀錄片採取交叉敘述的方式,以小人物的命運交織構成一幅70年新中國的民間畫卷;那些人物真實的個性、思想裡的閃光點和由此透露出的自信,無一不在代言著最鮮活的「今日中國故事」。


《煙火鄉國》海報


在《煙火鄉國》的前期製作和播出中,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調動全媒體資源:

在《大連日報》《大連晚報》頭版進行系列深度報導;

大連廣播電視臺進行劇情滾動宣推;

在「大連發布」「大觀新聞」「大連晚報」等新媒體埠進行動態消息跟蹤……

使「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中國年度選題成為整個集團致敬時代的宣傳命題,令該片內涵和外延得到極大強化和提升。


代言最鮮活的「今日中國故事」

以真實的細節力量呈現給觀眾,是如今國際上最流行的無國界表達方式,在一片煙火的人生裡,將一個真實而自信的中國展示給世界,《煙火鄉國》在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嘗試。


艱辛的拍攝過程

城市與鄉村的對話、新舊觀念的更迭、創新與傳承的交流和中國農民與國際市場的連結,精妙地編織在一起,而這一切全部源於該團隊真實而耐心的記錄抓取。


拍攝最真實的生活

這是一部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人文紀錄片,視聽語言清新明亮、溫暖入心;結構層次清楚,創作者將動情之處準確無痕地傳達給觀眾;鏡頭語言豐富,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雖然主題宏大,但筆觸細膩、故事生動、感人至深。


歇馬山的平流霧

《最美大連行》是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原創紀錄片季播欄目,迄今播出6季共26集節目。目前,該欄目組正在大連北部山區拍攝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主題的紀錄片《來寶溝》,擬於12月對外播出。


本條微信由「大連發布」編輯製作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大連發布(微信號:dl-fabu)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 軍輝

圖片、視頻由《最美大連行》欄目組提供

編輯:秦龍

校對:鞠傳強 孟穎


相關焦點

  • 封面新聞 華西都市報兩件作品 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
    封面新聞 華西都市報兩件作品 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   11月2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揭曉。其中,四川共有8件作品獲獎,四川日報報業集團4件作品榜上有名,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喜獲兩個獎項。  據悉,在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的評選中,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8件,二等獎105件,三等獎170件。
  • ...中國新聞獎、黃河獎作品獲董事長嘉獎 | 芒果日誌 profile...
    12月25日下午,董事長嘉獎令頒獎儀式在金鷹大廈一樓大堂舉行,對集團公司(臺)獲得第30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電視專題《祖國知道我·冰河忠魂》、獲得第27屆中國國際廣告節黃河獎金獎的公益廣告《致敬抗疫女性篇》《幸福的模樣
  • 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 華龍網分享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背後故事
    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 華龍網分享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背後故事 2020-11-19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媒介社會學視閾下中國新聞獎的框架分析
    目前,學者對中國新聞獎的探討眾多,主要有幾下幾種研究取向:針對具體類目或篇目的文本分析,如:《社會轉型期我國經濟新聞報導價值取向研究——以第27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類經濟新聞報導作品為例》、《電視消息編排藝術的創新——以黑龍江衛視《新聞聯播》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為例》;也有些學者以時間為主線對新聞獎獲獎作品縱向分析,如:《2005—2015年中國新聞獎中災難報導的新聞角度研究》;或是對不同新聞獎評選標準和內容進行對比分析
  • 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 獲獎作品目錄(三等獎上)
    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目錄(三等獎上)
  • 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揭曉 人民網三件作品獲獎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14日在京舉辦第三十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來自報紙、通訊社、電臺、電視臺、新聞網站和人大報刊的271件作品獲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6件,二等獎90件,三等獎121件。
  • 主創談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習主席來了》(Who is Xi Dada...
    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11月2日揭曉。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採訪製作的《習主席來了》(Who is Xi Dada?)榮獲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一等獎。今天上午,作品主創王洋、張建波做客人民網傳媒沙龍欄目,揭秘了獲獎作品背後的故事。
  • 十問中國新聞獎 一探「前世今生」
    330年7300多件獲獎作品,中國新聞獎評選取得了怎樣的亮眼成果?中國記協評獎辦負責人:首先,最突出最亮眼的成果——30年7300多件獲獎作品。5從增加獲獎者榮譽感到獲獎作品宣傳推介,中國新聞獎評選成果如何有效運用?中國記協評獎辦負責人: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是新聞界公認的「樣板」和「標杆」。為及時總結推廣獲獎作品創作創新、獲獎者成長成才經驗,自獎項創辦以來,中國記協一直致力於加大評選成果宣傳推廣、帶動轉化力度,擴大覆蓋面,不斷加大對獲獎作品的傳播,持續放大示範引領作用。
  • 評委有話說|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電視評論作品評析
    電視新聞評論的這一現狀與困境,在近年來中國新聞獎的評獎中逐漸顯現。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獎,電視評論組的參評數量維持在歷史低位,情況讓人無法樂觀。更令人憂心的是,參評的電視新聞評論作品,質量參差不齊。
  • 【公示】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參評作品公示公告
    按照中國記協下發的《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2020年度)》和《關於徵集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參評作品的通知》要求,現將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參評作品基本情況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各界監督、評議。
  • 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部分獲獎作品賞析
    立時代潮頭,發思想先聲 ——評評論特別獎《以信仰之光照亮奮鬥之路》一文 在第27屆中國新聞獎的評選中,刊登在《人民日報》2016年6月29日要聞版上的《以信仰之光照亮奮鬥之路》(以下簡稱《信仰》)一文,榮獲文字評論特別獎
  • 從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看新聞角度的選取
    這篇消息,由陳薔薇採寫而成,獲得了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文字消息的二等獎。消息是被濃縮的新聞,它突出「乾貨」,過濾掉「水分」,配合上簡明易懂的標題和先聲奪人的導語,可以讓信息毫無阻攔地直接進入人們的視野,對讀者,對各類傳媒的接受者,造成很強的心理衝擊。
  • 紅網慈利站(慈利新聞網)作品榮獲湖南新聞獎
    紅網慈利站(慈利新聞網)作品榮獲湖南新聞獎  《雙聯雙解六攻堅》專題  紅網慈利站8月21日訊(分站記者 王楊)日前,2013年度「湖南新聞獎」評選正式揭曉, 紅網慈利站(慈利新聞網)選送作品《雙聯雙解六攻堅》專題榮獲湖南新聞獎三等獎。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新聞作品《「一個人」的籃球隊》公示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自薦(他薦)新聞作品《「一個人」的籃球隊》公示
  • 以「三嚴三實」精神確保中國新聞獎權威性和公信力
    根據這些審核意見,將有168件作品被撤銷參評資格,約佔審核作品的五分之一。     繼2014年中國新聞獎評選增設審核環節後,今年7月13日至18日,中國記協第二次組織審核委員會對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進行審核。
  • 以中國新聞獎作品為例
    以中國新聞獎作品為例來源:南方傳媒書院作者:劉雅琪 陳安慶編者按:今天,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和他指導的長沙理工大學新聞系學生劉雅琪,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表於2018年12月23日江西日報要聞版一版的消息稿件《城市規劃「不折騰」,開發建設「不濫權」——玉山一張規劃圖
  • 第25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獲獎作品點評
    「聚焦社會關注點,正確引導輿論,是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的一大特點。」筆者很贊同對這屆新聞獎的這一評價。什麼才是好新聞?筆者以為,既關注了正在發生的事實,還能預見社會的正確走勢,這應該就是好新聞。本屆獲獎新聞基本涵蓋了2014年的所有重大事件,這說明:作者在社會責任擔當方面沒有缺位;作品在正確輿論引導方面沒有失聲;媒體融合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 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公布 新華報業喜獲一二三等獎
    &nbsp&nbsp&nbsp&nbsp據新華社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11月2日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的256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4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5件,三等獎128件;20名新聞工作者獲長江韜奮獎,其中長江系列10名,韜奮系列10名。
  • ...2019年度廣東新聞獎,4件作品獲評2019年度廣東省報紙副刊優秀作品
    本報訊 (記者劉巧)日前,2019年度廣東新聞獎和2019年度中國城市黨報新聞獎、媒體融合獎、新聞論文(論著)獎揭曉,梅州日報社選送的作品有3件獲2019年度廣東新聞獎、9件獲2019年度中國城市黨報新聞獎項。
  • 評委有話說|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類作品評析
    作為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類作品的評委,針對文字類的消息、通訊、評論、系列、新聞版面、新聞攝影、新聞漫畫和報紙副刊的評選,粗淺談兩點體會。    一、什麼樣的作品能夠獲獎?    縱觀本屆獲獎作品尤其是文字類的特等獎和一、二等獎的作品,不難發現都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徵:    1.圍繞主題,結合新聞宣傳重點    《領航,思想的力量開闢新時代》(評論·特別獎)——人民日報連續刊發兩篇「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任仲平文章,緊緊抓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