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夫妻關係才是家庭中的第一位

2020-08-19 泥融燕雙飛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公婆、夫妻、孩子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傳遞下去。

健康的家庭,有愛也有分離,養育孩子成人,不是為了自己和孩子永遠黏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去到另一個廣闊的世界,讓他過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


三代同堂的幸福一家


而孩子,也會找一個伴侶,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就會向父母學習,把孩子推出去尋找自己的世界。


愛就是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是有很多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的。這裡說的親子關係包括父母與丈夫、丈夫和孩子、妻子和孩子。


成年男子與他的母親


  • 愛兒子超過愛丈夫

新婚沒多久的西西,就跟婆婆有了矛盾,無論她做什麼,婆婆總是看她不順眼。

收的快遞多了,婆婆也要念叨;孩子不吃飯,西西就說餓他兩頓,婆婆便指責她是後媽。

西西覺得婚前婆婆挺好的呀,有了孩子以後,怎麼就針尖對麥芒呢?兩人的婆媳關係大不如從前。

後來西西才知道,婆婆一直跟她的婆婆關係不好,現在媳婦兒熬成婆了,自然要把她婆婆對她的那一套拿出來。

有婆媳矛盾的家庭,一般可以推斷,在婆婆以前的那個「新家庭」中,就有一個很糟糕的婆媳關係。

這麼糟糕的婆媳關係,丈夫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作用,於是婆婆就跟兒子建立了非常親密的關係。這個時候,對婆婆而言,兒子就是自己最親密的人,也是最難割捨的人。

當兒子跟自己分離,去找到自己的愛人,然後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婆婆就會感到很失落。

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跟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係。

就會各種看不慣兒媳,各種找茬,婆媳矛盾就此產生了。


小男孩和媽媽


  • 母親獨自帶大兒子

小剛結婚後有了孩子,就把獨居的母親接過來幫忙帶孩子,可是沒過多久,婆媳關係迅速惡化。

每次小兩口想在小區散散步,媽媽一定要求同去;出門逛街,媽媽也要跟著去,而且要走在兩人中間,還親密的挽著兒子的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倆是兩口子。

小剛媳婦每次見婆婆這樣,都是氣不打一處來。兩人經常為雞毛蒜皮的事吵個不停。

小剛夾在中間特別為難,一邊是尊敬的媽媽,一邊是親愛的老婆,手心手背都是肉。

原來,在小剛2歲的時候,爸爸就因為一場意外,離開了他們,媽媽就是靠著兒子才從悲痛中漸漸走出來,是兒子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所以兒子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人都不能分割他的愛,哪怕這個人是兒媳婦。

小剛知道母親也是自己最重要的人,他要回報母親,所以就不忍心背叛母親,與妻子建立最親密的關係。


年輕的女人感到孤獨


  • 注重父母忽略妻子

俗稱「媽寶男」,這樣的男人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

六月的老公就是這樣,本來婚後是沒有與公婆同住的,按理說婆媳矛盾就沒有那麼多。

可是她家依然雞飛狗跳,幾次鬧著要離婚,原因就是有個愚孝的老公。

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六月就知道老公的工資就是交給婆婆保管的,即便現在結婚了,老公也沒有把工資卡要回來,理由是怕他們亂花錢,婆婆給他們付房貸,交水電費。

婆婆有他們家的鑰匙,總是不請自來的,每周過來給他們打掃幾天。

六月不是沒有提過意見,覺得婆婆不尊重他們,每次老公都說媽媽也不容易,也是為了他們好,要老婆理解媽媽。兩人因此總是為這個吵架不斷。

在六月老公潛意識裡,是站在父母這一邊的,認為媳婦該無條件孝敬老人。但同時他也知道,妻子受了委屈,但是因為愚孝的觀念,導致他不敢違背父母的意願。

父母說西,他不能說東,即便潛意識裡知道父母做得不對,但不能挑戰父母,同時也希望妻子也這樣做。但是妻子也是受盡萬般寵愛的寶寶,自然不會接受他的邏輯。


夫妻牽手海邊


這幾個例子充分說明一個問題,他們都沒有把夫妻關係擺在第一位,在原生家庭裡,父母是最重要的,他們最有發言權。

但結婚以後,在新的家庭裡,兒子和兒媳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的不應該有太多的發言權,很多兒子不懂這一點,才讓父母對自己的新家指手畫腳。

絕大多數婆媳關係的核心不是婆媳關係,而是那個被夾在中間的兒子和丈夫。

這個夾在中間的人,總想著妻子對老人家孝敬一些,或者婆婆對媳婦疼一些,問題就解決了。

但是他很少想,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在自己身上。要想很好地處理婆媳關係,這個人必須承擔起責任來,努力去協調這個三角關係。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要將夫妻關係擺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不過,我們的傳統卻是:重親子輕夫妻。

我想說的是,不管你多麼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過自己的生活。

不管你多麼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而伴侶,才是那個在你身邊的人。

父母陪我們走前面的路,孩子陪我們走中間的路,那麼後面的路就是跟伴侶走,這就是人生。

最愛的,我們都必然要割捨,必然要割捨的,不要讓它成為最愛。

相關焦點

  • 家庭關係裡,三角關係才是真相。孩子不該是最愛,配偶才是第一位
    對她來說,兒子是最親密,也最割捨不下的人。所以當兒媳進入這個新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看著兒媳對兒子指指點點,提各種要求。婆婆會有意無意的表現出不滿,甚至於說阻止兒子與兒媳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最終導致彼此之間敵意漸濃,生出無形的屏障。第二,兒媳對夫妻關係的平等追求,妻子的感受被忽略。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應該是平等的。
  • 在家庭關係中,三角關係是真相,孩子不應該是愛的人
    大多數婆婆都有一個像她自己一樣無條件地愛兒子的人。所以面對對兒子有要求、追求男女平等、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的媳婦,婆婆一時難以接受。為了他的兒子。婆媳矛盾由此產生。所以,在家庭關係中,婆媳關係是謊言。都是同一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二婆媳關係似乎是他們之間的矛盾。事實上這是婆媳之間的三角關係。婆媳矛盾從何而來?
  • 3對不靠譜爸媽,告訴你家庭的真諦,父母最愛的人不該是孩子
    還好,醫院的護士看到孩子沒被帶走,便一直在旁邊守著沒走開,護士看到返回來找娃的寶爸也是又氣又好笑。現實中這麼迷糊的爸媽還真不多見,這對健忘的夫妻可能也是第一次當爸媽,記性不太好,還沒從二人世界中轉換過來。
  • 在父母、孩子和夫妻關係中,你覺得哪一個最重要?我選擇夫妻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父母,結婚後會有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與他們的關係處理好了,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不過,在父母、孩子和夫妻關係中,一定有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核心關係。
  • 昆凌一句話說透親子關係:好的家庭,絕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面對「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這個問題,幾乎99%的父母,都很主動自覺的,將孩子放在家庭和人生中的第一位。 讓孩子站在家庭的中心,或許能給他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卻也給他的未來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 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孩子是最重要的人嗎?但實際上,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才是這個家庭裡面的定海神針,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親子關係是第二位的,婆媳關係之類更在其後。」,為了兒子不離婚,一直不戀愛,最後兒子與她「翻臉」,她才醒悟。
  • 好的家庭關係,孩子不應該是第一位
    孩子好像在一個家庭中總是被萬千寵愛著、被寄予厚望著、被小心呵護著,其實這樣很正常,但這樣也給孩子有時候帶來太多壓力,這也不是很健康的家庭關係,那為什麼孩子不應該是第一位呢?,父母的地位就越低父母的處處包容和愛,就會導致孩子有時放縱的資本。
  • 愛孩子,請先愛孩子媽媽!家庭教育基礎關係之良好的夫妻關係
    愛孩子,請先愛孩子媽媽!有一句幸福箴言:幸福美滿的婚姻,勝過任何家教方法,溫馨和諧的夫妻關係,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父母幸福了,孩子才能幸福,父母把自己過好了,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忽略配偶會帶來種種惡果家庭關係大約有4種關係:婚姻關係、父母關係、兄弟姐妹關係、親子關係,這些關係中,婚姻關係是最重要的,婚姻關係如果出現了問題,其他關係都會出現問題。
  • 幸福家庭都相似: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
    目前社會家庭的現狀是:把養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媽媽,爸爸缺位,父愛缺失,給孩子造成了永久性不可彌補的缺憾。在這種家庭結構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繼續重複這種不健康的家庭模式。在家庭關係中,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不會出現混亂的關係,才不會製造一個缺失的父親、一個焦慮的母親和一個失控的孩子。爸爸媽媽之間的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核心關係。
  • 《為何家會傷人》|家庭和睦的秘訣:夫妻關係是家庭的No.1
    為了生活,我們不停地忙碌奔波著;為了孩子,我們有著操不完的心。曾幾何時,我們漸漸地把彼此忘記了,內心裡裝滿了工作、家庭與孩子,卻唯獨沒有了你和我!自從結婚生子後,我們覺得都「老夫老妻」了,還談什麼浪漫,更別提要說那句難以啟齒的「我愛你」!其實,再怎麼忙,夫妻關係應該是一個家庭的主導,唯有此,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和諧、更美滿!
  • 養育孩子,家庭裡最好的關係是「全職的夫妻,兼職的父母」
    ,家庭關係位置擺不正父母太愛孩子,最後形成的家庭關係順序是孩子、父母、夫妻。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他們的家庭生活中沒有學會如何去愛人,更不懂得愛人的意義。父母太愛孩子,容易導致夫妻之間缺愛,這種夫妻之間愛的淡化,是造成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愛」的主要原因。
  • 家庭生活中夫妻關係永遠大於親子關係
    想要一個家庭的和睦,一定讓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的和諧,才能讓家庭氛圍變得更融洽。媽媽心疼爸爸的工作辛苦,爸爸理解關心媽媽的操勞,孩子耳濡目染,在有愛家庭環境中長大,對孩子的性格三觀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 夫妻關係是孩子幸福的前提,你做到了嗎?
    孩子:「才不是呢,爸爸媽媽互相愛對方,他們也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家庭教育始終要把夫妻關係排在親子關係之前一個家庭中,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地疼愛孩子的媽媽;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誇讚孩子的爸爸。
  • 家庭關係中重要的是夫妻,而夫妻關係最缺什麼?幾乎無一避免!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秀說情感,小編今天就與大家討論一下夫妻關係最缺什麼!俗話說的好: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夫妻往往不是恩愛,相處和睦,動不動的會因為一些矛盾發生各種事情。很多時候,有人說家庭該有的模樣是這樣的,夫妻之間應該學會隱忍堅守,同甘共苦,默默的為對方付出,這樣的夫妻才是模範的夫妻。但是這樣做真的好麼?隱忍堅守,卻不說出自己內心想表達的東西,習慣性地把生活過成了無色無味的白開水。
  • 如何經營夫妻關係——家庭系統動力的視角解讀
    影響夫妻關係的因素有很多,父母的夫妻關係、與異性父母的關係、與異性同胞的關係、重男輕女等,都會給夫妻關係帶來影響。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更好地經營夫妻關係呢? 1 夫妻關係是夥伴關係。
  • 知愈心理:幸福的家庭,都不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悲劇」一詞,讓不少父母心裡為之一震,但這句話確實令人深思。在一個家庭中,如果我們太把孩子當回事,家裡永遠是孩子第一。不僅把孩子變得會以自我為中心,也會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注,對伴侶的關心。
  • 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要有優先權,否則,家就會傷人!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將孩子稱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本能,要犧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關係。最大的願望就是見到自己的爸爸,用他們在信中「約定好的方式」:只要你把我扛在肩頭,我就能認出,你就是我的爸爸。這是豆瓣評分7.9的熱播電視劇《瞄準》中最讓我動容的劇情。
  • 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養分,4招改善夫妻關係,讓家充滿愛
    大多數夫妻的結合是因為愛,愛就像女人的臉,需要悉心的保養和精心的呵護,否則它就會像沙漏,從時間的指縫中慢慢流逝。當駐足凝視時,才發現愛已逝去,或許已回不到當初。作為父母尚可重新選擇,去追尋更好的愛。但對於孩子,他的成長經歷無法重置,而充滿恐懼、悲傷、失落、絕望的記憶也無法從潛意識中抹平,很多單親家庭由此也造成了很多問題兒童和青少年犯罪等社會問題。
  • 家庭中的這層關係理順了,孩子就教好了!
    文/魯鵬程  中華傳統文化強調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即夫妻關係是五倫關係(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即上下級有義、朋友有信)的核心。  可見,中西方都強調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定是夫妻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  夫妻關係做好了,其他什麼都有了。只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家庭並不是太多。  所以,家庭一定要和,家和才會萬事興,當然也包括孩子的成長教育。  良好的夫妻關係勝過很多對孩子的教育。
  • 婚姻關係排序,孩子,配偶,父母,誰排第一位?
    在很多人的想法裡,面對社會上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配偶已經成了那個隨時可能離開的人,而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子女與自己的關係才最為緊密。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了孩子和父母,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我要說的是,配偶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