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關係中,三角關係是真相,孩子不應該是愛的人

2021-01-08 給了你一杯苦茶

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最典型的困擾話題。

在社交網絡專業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吐槽這群婆婆對自己不好,怎麼會忽視自己,導致年幼的兒媳憂心忡忡。

恰恰相反,在街坊公園裡,聚集在一起的婆婆阿姨大都在談論兒媳怎麼懶,怎麼打扮,怎麼生兒媳婦,怎麼對自己不好。

因此諸如恐婚、婦女獨立、不與公婆同居等話題越來越受歡迎。

解決「婆媳關係」的千年問題似乎沒有比避免他更好的辦法了。

是真的嗎?如何妥善解決婆媳關係?

一個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出:「婆媳關係」一詞本身就是一個謊言。

婚前,婆媳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交流是由同一個人連接的。

婆婆因為兒子不得不接受媳婦,而媳婦因為丈夫不得不接受婆婆。

兩人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或矛盾。

婚後,由於經濟能力有限,男人對父母的責任、孩子的出生,以及公婆的幫助分擔壓力,很多新婚夫婦不得不和公婆住在同一屋簷下。

為了兒媳,她為丈夫來到了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家庭為基礎的觀念和與人相處的方式,將很難相處。對她深愛的丈夫來說。

對婆婆來說,她是家裡原來的情婦。為了讓兒媳加入這個大家庭,她很高興還有一個人愛她的兒子。

大多數婆婆都有一個像她自己一樣無條件地愛兒子的人。所以面對對兒子有要求、追求男女平等、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的媳婦,婆婆一時難以接受。為了他的兒子。

婆媳矛盾由此產生。

所以,在家庭關係中,婆媳關係是謊言。都是同一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

婆媳關係似乎是他們之間的矛盾。事實上這是婆媳之間的三角關係。

婆媳矛盾從何而來?

首先,婆婆對兒媳的感情比較重,對兒媳比較敵視。在一個母子關係不好的家庭,大都有一個共同點:親子關係是第一位的。

由於過去家庭關係的不和諧,婆婆把全部的愛和精力都獻給了兒子。

多年來,她習慣於管理和幹預兒子的生活、思想和三觀等方面。對她來說,兒子是最親密、最不可分離的人。

所以當媳婦進入新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她看著媳婦,向兒子指出,並提出各種要求。我婆婆會有意無意地對兒子和兒媳不滿,甚至阻止兒子與兒媳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

最終導致彼此之間的敵意漸濃,形成一個無形的障礙。

二是兒媳在夫妻關係中追求平等,忽視了妻子的感情。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應該平等。現在已經不是男人掙錢養家的時候了,女人勤儉節約的時候了。

女人不必做,男人也不必做。

兩個人因為愛互相吸引,組成了一個新家庭。在這個新家庭裡,兩個人應該是平等的。

由於受婆婆對孩子的愛情結和傳統觀念「男強女弱」思想的影響,婆婆看不到媳婦的行為,認為自己沒有做過應該做的事,感到不滿。

在大多數家庭中,兒子會認為母親對他好,他會盲目地激怒妻子,導致妻子的感情被忽視,感到孤獨無助,就像一個局外人,無法融入這個集體。

第三,男人的不作為。

面對前兩個問題,婆媳關係激化的關鍵在於第三點:男人的不作為。

婆媳因為同一個男人而處於緊張狀態,但作為兒子和丈夫,男人什麼都不做,任由矛盾繼續激化,家庭註定不幸福。

作為一個兒子,不要做一個母親,甚至是一個傻瓜。

作為一個丈夫,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們一生的人,看到妻子的感受,一起管理自己的小家。

孩子不應該是你的最愛,學會在分離中獲得愛。

顧問榮偉玲說:兩個親近的人也是兩個人。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分開,那麼兩個親密的人就會粘在一起在一起,這是許多人生悲劇的深層原因。

從兒子和兒媳結婚成家之時起,父母就應該學會慢慢地退出兒子的生活,至少是退出夫妻的生活。

對於婚姻,高贊有一個非常肯定的回答:婚姻不是女孩嫁入男孩的家,而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長大,分別離開自己的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年輕人喜歡把髒衣服放一段時間再洗,這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媳婦請兒子幫忙倒一杯水,這是夫妻之間的正常互動,婆婆也不用挖苦;

……

在兒子的新家庭裡,父母不應該有太多的話語權和控制權,學會及時戒菸是幸福的關鍵。

畢竟撫養一個孩子並教會他去愛,並不是讓他永遠束縛在自己身上。就是讓他帶著父母的愛去更廣闊的世界,擁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健康的家庭夫妻關係的第一定律是No,1個。

父母終究會變老,孩子也會在時光中長大,過上自己的生活。

就像在學校裡做的一道選擇題:父母、孩子、朋友、夥伴、同事,按照一個接一個的順序,劃掉你認為不重要的人,最後剩下的就是夥伴。

我們的生命,可以陪伴我們的生命,走到生命的盡頭,只有伴侶。

一系列的問題,如家庭裝修,生孩子,孩子上什麼學校等等,如果他們聽從父母的意見而不是和妻子商量,這個不可能給了妻子家的感覺,矛盾也是越積越深刻的,最後,他只能以悲劇結束。

家庭幸福的關鍵是在家庭關係中把配偶放在第一位。

如果父母相愛,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和諧的。孩子們的成長會更健康,他們會用他作為他們長大成人行為的模板。

後記

出生於愛,家是親密關係和矛盾小世界叢生的聚集地。

愛和幸福是我們生活中想要的。

區分親密關係主次關係,把夫妻關係當成家庭的「定海神針」,學會在分離中成長,在求同存異中求同存異,最終擁有一個和諧共生的家庭關係!

相關焦點

  • 家庭關係裡,三角關係才是真相。孩子不該是最愛,配偶才是第一位
    2婆媳關係看似是婆婆與兒媳對兩者之間的矛盾關係。實則是婆婆、兒子和兒媳三者之間的三角關係。婆媳關係矛盾愈演愈烈,從何而來?第一,嚴重的戀子情結,婆婆對兒媳敵意加深。在婆媳關係惡劣的家庭,大都有一個共性:親子關係排第一。由於以往家庭關係的不和諧,婆婆把自己所有的愛和精力都傾注在了兒子身上。
  • 擺脫家庭中有害的三角關係,不再把孩子當替罪羊
    近40年來,這本書在家庭心理治療領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每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夫妻倆並非全然意識不到問題,但是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表達對伴侶的不滿。在內心深處,夫妻雙方懼怕碰觸到某個痛處,因此藉由歸罪於孩子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三角關係,使家庭維持表面上的平靜。孩子成為糟糕的夫妻關係的替罪羊。
  • 家庭中的「三角關係」是什麼?有什麼影響?秩序感對於家庭很重要
    爸媽終於不吵架了,孩子被迫捲入三角關係落落腦海中六歲以前的時光大多已經記不清了,在那僅存的少數記憶中,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每一次,她都只能呆呆的站在一旁哭。等到爸爸媽媽吵完,媽媽會一面向自己抱怨爸爸,一面抱著自己哭。而爸爸呢?
  • 孩子的人生「績」湯!家庭裡微妙的親子三角關係
    不僅大家坐下一起吃飯,來聊聊家裡面每個人的境況,更重要的是,家人在餐桌上的互動是很多家庭規則的呈現,比如吃飯的時候,飯不可以掉在桌上,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挑食等,像這些潛移默化的家庭互動就會形成這個家庭的氛圍。家庭可以在餐桌上談論的話題很多,我們今天來談論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就是孩子的成績,當談到孩子的成績時,整個家庭的互動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
  •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夫妻關係才是家庭中的第一位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公婆、夫妻、孩子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傳遞下去。健康的家庭,有愛也有分離,養育孩子成人,不是為了自己和孩子永遠黏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去到另一個廣闊的世界,讓他過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
  • 「三角纏」關係的家庭,孩子容易出現這些問題,父母要負起責任
    鮑恩提出的「三角纏」理論,指家庭中情感的聯繫常常由一系列三角連接的網絡來保持平衡。直白一點說,就是在一個家庭裡三個人中的某兩個人出現矛盾時,雙方或者其中的一方會把焦點轉向第三個人,那這個人就會自動的參與到矛盾中來緩解其中的緊張氣氛。
  • 「創作開運禮」家庭中出現「三角關係」,那~戀愛情感課堂
    三角形的每個角都可以代表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家庭中最基本的三角關係是由父親、母親和孩子組成的,當然罪犯、受害者和警察也構成了一個基本的社會三角關係。 每當我們想到「三角關係」這個詞時,就會想到人盡皆知的「丈夫、妻子情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三角關係中的任何一個角也可以是一個物品、一種活動,或者一件事。正像很多妻子抱怨的那樣:「工作才是我老公的老婆」。
  • 超越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
    :母親或者父親為孩子包辦一切,他們負責家中所有的家務活,從不讓孩子插手,從孩子應該穿什麼衣服,孩子應該學什麼專業,到孩子應該與什麼樣的人談戀愛、結婚,父母一一幹涉,導致孩子即便成年之後,也不具備自立的能力,他們不但無法很好地照顧自己的生活,而且絲毫沒有主見,在碰到人生大事的時候,他們往往要依靠別人替他們做出決定。
  • 警惕「三角關係」,3個方法提升家庭幸福指數
    孩子不省心,未必是孩子自己的問題,這背後的禍根有可能是夫妻關係緊張,父母和孩子陷入了危險的家庭三角關係。什麼是「三角關係」?「三角關係「是家庭治療大師莫瑞·鮑恩提出的,陳海賢老師在《了不起的我》一書中做了生動的解釋。
  • 好的家庭關係,孩子不應該是第一位
    孩子好像在一個家庭中總是被萬千寵愛著、被寄予厚望著、被小心呵護著,其實這樣很正常,但這樣也給孩子有時候帶來太多壓力,這也不是很健康的家庭關係,那為什麼孩子不應該是第一位呢?,父母的地位就越低父母的處處包容和愛,就會導致孩子有時放縱的資本。
  • 武志紅:告訴你婆媳關係緊張的真相
    這個不是必選項,讓我們一起來向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學習一下,了解婆媳關係緊張的真相。01 婆媳關係緊張的真相為何中國式婆媳關係會如此的痛苦和無奈?大多都是因為都誤以為婆媳矛盾只是婆婆和媳婦的二元關係,而武志紅認為婆媳矛盾其實就是婆婆、媳婦和兒子的三角關係。
  • 40年長銷心理書《熱鍋上的家庭》:家庭系統裡的三角關係,不穩定
    就這樣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地深入到家庭系統裡,才能真正抵達問題的核心,而這也是系統治療的初心。誠如作者所言:家庭就像一個小宇宙,自有一股強大的力量。當心理問題、家庭問題出現時,個人不必也不應該孤軍奮戰,而是要和每一位家人一起解決問題。因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和思想極為豐富,從家庭中存在已久的制衡力量、三角關係、共生糾纏關係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等等,不一而足。
  • 維護家庭「三角關係」,保持「親密且又獨立」
    這種精神創傷平時隱藏在心裡最底層的潛意識裡,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一樣,一旦引發,就會表現出歇斯底裡的症狀,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好多人只能在家辦公,「神獸,熊孩子」也在家上起來網課,因此,一家人親密接觸了好幾個月,家庭關係好的,會在這幾個月增加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家庭關係更和睦;同樣但凡家裡有點矛盾的,也會在這幾個月裡矛盾更加激化,也因此很多家庭都是雞飛狗跳,一片狼藉,就像前段時間新聞報導的
  • 「三角關係」如何寫得不俗套、不狗血
    《廣播新聞》中的湯姆是個漂亮但不太聰明的小夥子。而艾倫則相反,他雖然比較聰明,但對簡來說,他顯得不那麼浪漫。湯姆比較自信,而艾倫比較不可靠。湯姆比較成功,心想事成。而艾倫則在他那短命的目標——成為一個新聞主持人——上遇到了可悲的失敗。在三角關係中,唯一的男性或女性面臨著選擇。
  • 你家有「三角纏」關係嗎?別把父母間的矛盾,施加給無辜的孩子
    大多數心理上有缺陷的孩子,一般都有著不完整家庭或是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夫妻之間的關係不融洽,對孩子的成長環境將造成很大的影響。童童從六歲開始就一直生活在離異的家庭中,六歲那年爸爸媽媽因為性格不合而離婚,從那開始,這件事情就在童童的幼小心靈留下了陰影。
  • 孩子的問題是家人的「共謀」?家庭治療大師筆下的家庭關係素描
    他們夫妻間的吵架模式、與上一輩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與青春期子女的相處等,在現實中並不少見。02 家庭問題的真相之一:孩子被當作「替罪羊」和開頭所提到的「偷竊」案例相似,從表面上看,克勞迪婭的叛逆和自殺傾向是家庭問題的根源,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卡羅琳與大衛之間的婚姻關係出了狀況。
  • 心理學:婆媳關係的本質是三角關係,關鍵在老公理清老婆是第一位
    很多家庭離婚的源頭,可能都是從婆婆入住小家庭開始,慢慢一步一步演化成了最後的離婚。記得當初我婆婆住在我們家的時候,我和老公吵得最兇的時候,已經快要到一拍兩散地步了。但是婆婆搬走後,所有的問題隨著她走都煙消雲散不見了。婆媳關係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三角關係,兩個女人在競爭一個男人。
  • 胡因夢 | 『伊底帕斯情結』:三角關係的原型動力
    這種人長大之後會幼稚地自認為是強而有力的人(Potent),但其實很難與母親分開,又因為不尊重父親而產生內疚,同時也可能懷疑自己會被其他男性打敗,故而把所有男人都視為潛在競爭對手,很難獲得男性支持。這種人缺乏正向內在陽性典範,完全依賴女人愛不愛她、肯不肯定他來獲得價值感,所以內心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 開學季直播回顧+預告 | 餐桌上的人生「績」湯—談親子三角關係
    不僅大家坐下一起吃飯,來聊聊家裡面每個人的境況,更重要的是,家人在餐桌上的互動是很多家庭規則的呈現,比如吃飯的時候,飯不可以掉在桌上,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挑食等,像這些潛移默化的家庭互動就會形成這個家庭的氛圍。家庭可以在餐桌上談論的話題很多,我們今天來談論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就是孩子的成績,當談到孩子的成績時,整個家庭的互動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
  • 在家庭關係中,我們應該跟誰的關係最好?答案很多人可能想不到
    文/愛育社陽奕在家庭中,我們要處理很多關係,父母、愛人、老人、孩子、親戚等。在這些關係中,會有很多人講如何處理好夫妻關係、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如果處理好親子關係,各種關係也都很重要,我們忙於去處理這些與他人的關係,卻恰恰忘記了一件事,其實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