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護理:療愈的不僅僅是患者

2021-02-12 三秦大地的安寧療護與長照

信天遊寫在前面的話:轉發一篇發表在健康報上醫學人文板塊的文章。敘事醫學為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寫作的思路、方法、範式。在一線,無論是臨床一線還是護理一線、亦或是養老一線,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敘事護理強調的不是技術,而是態度,只有生命才能進入生命,只有靈魂才能與靈魂交流」。在前不久於北京舉辦的《敘事醫學》雜誌首發式上,中國石油中心醫院院長助理李春結合實踐案例,分享了他們醫院5年來在敘事護理方面的探索實踐和取得的成效,給與會者帶來很多啟發。——編者

  丁丁的故事

  丁丁是一個8歲的女孩,因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住我院兒科。她剛來的時候頭髮凌亂,眼神渙散,穿的衣服有些髒兮兮,對醫護人員不理不睬。

  護士長問她:「你叫什麼名字?」她說:「我叫糖尿病。」護長說:「你不是叫丁丁嗎?怎麼叫糖尿病?」丁丁說:「我媽說我有糖尿病,一輩子都治不好。」護士長又問她:「你喜歡糖尿病嗎?」丁丁瞪了護士長一眼說:「我不喜歡。你喜歡啊?」護士長說:「我也不喜歡,我們可以商量著把糖尿病趕走。」丁丁的眼神一下就亮了,說:「真的呀?」護長說:「真的!」

  當天下午,護士長就拿了一張紙去跟丁丁聊天。她們認為丁丁會得糖尿病,是因為她體內有一個不聽話的血糖。丁丁說,在她少吃飯、不吃糖、多走路、打針的時候,血糖是聽話的。在她吃得多、吃糖、光睡覺不走路也不打針的時候,血糖就是不聽話的。

  聊完天的第二天,丁丁的行為居然就發生了變化。她把偷藏的糖果、糕點交給了媽媽,飯後開始圍著兒科的環形走廊轉圈兒。

  後來,護士長又了解到丁丁有一個夢想——想當老師。護士長說:「你不僅未來可以當老師,你現在也可以當老師,也可以教會不聽話的血糖聽話。」於是,護士長跟丁丁有一個約定:如果前一天的血糖是正常的,護士長就會獎勵她兩個小貼片,一張獎勵給丁丁這個好老師,另一張獎勵給聽話的血糖。而且這個行為是在護士站全體護士的見證下進行的。丁丁的行為繼續發生變化,她從以前拒絕測血糖變成主動找護士阿姨測血糖。

  隨著血糖值正常天數的增加,護士長跟丁丁又有了一個新約定:如果每周的血糖都是正常的,就獎勵她一支紅藍鉛筆。當丁丁拿到三支紅藍鉛筆後,她出院了。

  護士長一個月後電話隨訪。丁丁的媽媽說丁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丁丁已經收拾好書包,準備開學就去上學了;也愛美了,開始學著梳小辮兒,要穿乾淨整潔的衣服。她不僅能管控自己的行為,同時也開始管理父母的行為。丁丁的媽媽邊講邊哭,說:「謝謝護士長,如果不是遇到你,丁丁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敘事護理的五大核心技術

  在丁丁的這個故事中,我們運用的方法是敘事護理。所謂敘事護理是指在敘事醫學尊重、傾聽、共情的人文關懷基礎上,把後現代心理學當中的敘事治療的模式、理念和方法,與臨床護理相結合,所產生的這種新的心理護理的模式和方法。敘事護理的核心理念包括5點:1.人不等於疾病,疾病才是疾病。2.每個人都是自己疾病的專家。3.每個人都有資源和能力。4.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作者。5.疾病不會百分百的操縱人。

  敘事護理有五大核心技術:外化、解構、改寫、外部見證人和治療文件。

  外化,就是把人和疾病分開。在丁丁的故事當中,丁丁患糖尿病的原因是她體內有一個不聽話的血糖。好像血糖是一個小孩子,他可以聽話,也可以不聽話。採用這種擬人化的方式,把丁丁和糖尿病進行了分離。外化的作用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對患者的作用,可以讓患者聚焦在他的疾病或問題上,能夠明確狀態,增加患者對疾病或問題的掌控感。另一方面是對護士的作用,讓護士從關注疾病和護理行為到關注這個活生生的人。

  河南省人民醫院一位護士長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她們結束了敘事護理沙龍的學習後,下樓經過手術室的門口,看到一個小夥子在抽菸,出於職業習慣,她走過去,拍了小夥子的肩,跟他說:請不要抽菸了。當小夥子抬起頭,她看到小夥子滿眼都是眼淚。「我知道滿眼的眼淚都是故事。於是,我改變了我說話的態度和方式,我問他:你在等誰?」護士長說起這個故事的時候,非常動情。她說,「外化的力量非常強大。當護長十幾年,滿腦子都是醫院的制度,當我有了外化的能力,我就看到了眼前這個活生生的人」。

  解構,就是探索問題或行為背後的社會文化脈絡。就丁丁而言,她反覆入院,表面上看是因為她不遵醫囑,拿自己的生命不當回事兒。當我們去探索她的家庭文化的時候,得知丁丁的媽媽對她說過這樣的話:「你有糖尿病,你一輩子都治不好。」家庭文化把丁丁塑造成一個活著無望的人。一個活著無望的人,一定會及時行樂。我們再看丁丁的那些讓父母和醫護人員討厭的行為,發現她其實是在抓緊時間享受生命的歡愉。於是,我們對丁丁的行為就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

  改寫,就是根據「外化對話」所發現的那些被遺漏的片段和例外,讓故事的走向發生改變。丁丁入院的時候,她身上正在上演著一個故事——一個偷吃糖果、不運動、不測血糖的丁丁的故事。後來,我們發現丁丁有個當老師的夢想,於是我們抓住這個「例外」,引導丁丁實現去當「不聽話的血糖」的老師,從而構建起了另外一個支線故事。這個支線故事的主題是控制飲食、主動運動、管理血糖的丁丁的故事。

  外部見證,即藉助別人的「眼光」和「說法」增長自己的力量。通過我們所在乎的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好的一面或新特徵,並且以某種方式向我們「證明」,就會增強我們對這個「新」特徵的理解和認同。獎勵丁丁的貼片是在全體護士的見證下進行的,那麼全體護士和護士長就變成了這種行為的外部見證人。外部見證的作用是:使改變真實化,對行為能起到強化的作用。

  治療文件,就是藉助某種工具強化信念,實現真正的治療。在丁丁的這個故事當中,貼片、紙張、紅藍鉛筆都叫做治療文件。治療文件的力量非常強大,當丁丁拿到一支紅藍鉛筆的時候,實際上是丁丁握住了掌控自己命運的權利。當丁丁拿到3支紅藍鉛筆的時候,她能夠掌控自己命運權利的信念就不斷地被強化,丁丁就從一個無望的人,變成了一個可以掌控自己命運權利的人。她活著有了希望,也愛美了。

  午間課堂的實踐

  自從醫院2013年2月成立護理心理委員會,我們就開始在進行敘事治療的分享與學習。2014年,通過對全院123名患者和家屬進行訪談,我們感受到患者和家屬對心理撫慰的需求深如大海,無邊無際。之後,我們對全院護士進行敘事治療培訓和臨床實踐。2018年,我們進行了敘事醫學午間課堂的嘗試,即每隔一周的中午進行午間課堂的分享。我們的體驗是,這是一個慢慢浸泡和改變的過程,就像泡臘八蒜一樣,終有一天顏色會變的。

  比方說,有一個護士長,她以前認為敘事護理的理念精神都是空的,但當她在臨床中去體驗的時候,她體會到價值和力量。她去跟一位患者家屬預約胃鏡檢查,家屬情緒不穩定,跟護士長大喊大叫。護士長說:我看到你對母親很孝順,看到你不想讓她等太久。家屬立刻就安靜下來。護士長說:當我能夠聽到患者內心需要的時候,我體會到那種美妙,我體會到什麼叫傾聽,什麼叫尊重。

  敘事護理強調的不是技術,而是態度,只有生命才能進入生命,只有靈魂才能與靈魂交流。它不是以改變患者為目的,是強調對患者生命的了解與感動。護士們通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出敘事護理有四大效果:療愈患者,關愛友朋,親密家人和遇見自己。其中,最為明顯的是改善了患者和護士的體驗。另外一個效果是2017年全院護理零投訴,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優質服務。

  5年踐行敘事護理,讓大家認識到,醫護人員的角色是傾聽者、陪伴者、見證者。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生病的結局,但我們可以陪著患者,改變他在面對疾病和死亡過程中的態度。敘事的理念是我們單調枯燥平凡生活當中的一點點詩意,隨著我們的體驗的增加,我們雖然做著同樣的工作,但可以做出別樣的意味。護士們說:護士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夜的黑,但我們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過夜路的勇氣。

相關焦點

  • 「敘事護理」讓護理服務更溫情——威海市立醫院「幹部作風大改進...
    敘事護理 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所謂敘事護理是由後現代心理學的敘事療法和臨床護理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心理護理模式,是指護理人員打破以往只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的慣例,通過對患者患病的故事傾聽、吸收,發現護理要點,運用敘事療法的技術和精神實施護理幹預,是護士與患者心與心的溝通,屬於人文護理的範疇。
  • 敘事護理,讓患者感受37度的愛
    也就是在那個學習期間,我接觸到了「敘事護理」這個陌生的詞。聽完老師的講課,而後又在見習醫院實地查看了幾個敘事護理的案例分享,我驚訝於敘事護理的神奇,感嘆於敘事護理的魅力。敘事護理是指在敘事醫學尊重、傾聽、共情的人文關懷基礎上,把後現代心理學當中的敘事治療的模式、理念和方法,與臨床護理相結合,所產生的這種新的心理護理的模式和方法。
  • 威海市立醫院開啟「敘事護理」新模式,讓護理服務更溫情
    敘事護理: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所謂敘事護理是由後現代心理學的敘事療法和臨床護理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心理護理模式,是指護理人員打破以往只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的慣例,通過對患者患病的故事傾聽、吸收,發現護理要點,運用敘事療法的技術和精神實施護理幹預,是護士與患者心與心的溝通,屬於人文護理的範疇。
  • 走進病人心靈的「心理治療」「敘事護理」風靡中石油中心醫院
    ……在中國石油中心醫院,類似聊天一樣的對話現在會經常在護士和患者間發生。從2014年起,該院在全院展開「敘事護理」, 在實施臨床護理的過程中,護士聆聽患者的內心,讓患者打開心結,從而利於病情恢復。    中國石油中心醫院是坐落在廊坊市區的一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每天門診量3000名左右,醫護人員的日常工作量很大。
  • 敘事護理服務開啟推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巖    本報訊焦作市人民醫院護理部近日在全院各臨床科室逐步推廣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敘事護理服務,以此引導護理人員將更多愛心融入具體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通過與病患深入交流,幫助患者打開心扉,促進身體早日康復。
  • 說說敘事護理
    7月15日,北京市隆福醫院舉辦首屆以「讓我溫暖你」為主題的敘事護理優秀案例演講比賽。敘事護理是把後現代心理學敘事治療的模式、理念和方法運用到臨床護理中,強調將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中。選手們深刻詮釋了敘事護理的意義,展示了敘事護理用愛詮釋仁心仁術。
  • 威海市立醫院開啟「敘事護理」新模式
    威海訊 為不斷推進優質化護理服務,營造提升醫院人文關懷環境,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創新開啟了「敘事護理」新模式,通過共同講述醫患護患之間的故事,努力讓患者尋找自信、強化認同
  • 敘事醫學就是寫作文嗎?淺談敘事護理平行病歷寫作
    這些心得,也希望與敘事護理領域的專家商榷。讓我們回到小溪的稿件。小溪講述的是一個「特殊」的患者得到神經外科護理團隊悉心護理的故事。我們把故事中的患者X看作需要進行敘事護理的對象。X只有40歲,腦出血後經歷了大手術,生活中的痛楚卻大於疾病本身對他的傷害,家人放棄治療,把他丟給了醫院。我問小溪,X是怎麼知道家裡不管他了?
  • 心靈共情 同贏未來——鄭州市九院開展敘事護理
    12月26日下午,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護理部在院二號會議室舉辦2019年第十期護士長暨護理骨幹人才培訓,主題為「開展敘事護理,彰顯人文本色」,一個個敘事護理實踐的故事,感動著現場每一個人。  敘事護理是目前臨床護理實踐中非常關注推廣的創新護理模式,是將後現代心理學敘事治療的理念與方法運用到臨床護理中的一種心理護理工作模式,它是心理護理的一種方式。
  • 敘事護理案例督導怎麼做?實戰來了……
    導讀 上敘事護理創始人李春老師的線上督導課將近兩年了,期間學到了很多知識,仿佛進入到了另一個神奇的世界。真的是獲益匪淺,於是將自己的收穫與護理同仁們共享。
  • 敘事護理⑤|為愛而生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有幸聽到了國內敘事護理倡導者李春老師的現場授課,讓我對敘事護理的解構、改寫、主線故事、支線故事、行為藍圖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成功將該模式應用到了護理工作中,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她的專業護士,我時刻關注著她的變化,有日看到她情緒較前幾日稍穩定,就運用敘事護理的方法和她進行了交流。「心媛,你現在感覺好些了嗎?」心媛微微地點了點頭。我繼續說:「願意和我聊聊嗎?也許說出來,心裡會舒服很多。」心媛看了看我,又點了點頭。
  • 體驗芭提雅的男士SPA精油護理,不僅僅是身體愉悅!
    其實,不僅僅是人妖,在泰國還有一些特色的風俗風情,都令世界各地的遊客們心動不已。泰國的首都曼谷,東海岸的海濱城市芭提雅,安達曼海的普吉島,以及泰北玫瑰清邁,都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芭提雅,除了有蜜月酒店和海濱風光,更是以四大性都之一聞名於世。不過,芭提雅不光是性產業發達,保健養生的產業也非常著名,對於男士除了可以欣賞到感官刺激的人妖秀之外,芭提雅的男士SPA精油護理讓人來了都不想走。
  • 倪好療愈倪好:傳播自然療愈,做身心靈的守護者
    專業國際芳療師、國際母嬰芳香照護師倪好女士告訴我們,自然療愈意味著和自然界共生,它不僅可以達到舒緩精神壓力、療愈身心的作用,更可以抑菌抗病毒,調節免疫。通過順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幫助提高人體自身抗病能力,增強機體的自愈能力,療愈人們的身心。因此,疫情過後,「自然療愈」也逐漸走進了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中。
  • 醫療風險:護士應當遵守護理規範,根據患者護理級別開展護理工作
    醫療風險、醫藥合規、醫療糾紛《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第十二條規定:「護士應當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範和疾病護理常規,並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訂的診療計劃,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第十三條規定:「對特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一)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徵。……」。醫療糾紛不僅僅發生在醫生與患者之間,因護士引發的醫療糾紛並非罕見,對於護理工作,一定要要強化規章制度管理,強化法律約束,要求護士、助產士格遵守護理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及交接班制度。護士長通過檢查、督促、控制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預防和減少護理糾紛。
  • 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敘事護理,讓我們從心做起
    在醫院這個充滿著生活冷暖、人生百態,最多故事,也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從步入護理工作崗位,一路走來,接觸無數患者,無數家庭,越來越多深刻感悟,護理不僅是幫助患者身體恢復健康,而疾病本身不僅是生理層面的東西,它還有更多社會文化意義在裡面。
  • 抑鬱症:療愈抑鬱情緒,慢跑是最有效的療愈方式,我就是這樣好的
    ——阿秋我不得不告訴你:療愈抑鬱情緒,慢跑快走是最天然的療愈方式,堅持就會有效果!我在重度抑鬱症時,為什麼會選擇跑步來輔助自己療愈呢?原因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他堅持跑步三個月之後,症狀逐步減輕,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最終因為自己持之以恆的努力,而療愈了自己。
  • 回應需求、支撐尊嚴,她們護理病人,也療愈受創的心靈
    如果護士表現得焦慮,患者會以為自己差不多萬事休矣。我們跟隨作者,來到兒科重症病房,看護士給從火災中生還的小女孩洗頭;來到急診室, 和護士們一起應付醉鬼和毒蟲。我們會遇見病痛纏身的年長病患,那是社會亟欲忽視的隱形人口。我們也將認識每天開出無數處方藥的藥劑師,以及太平間裡必須目睹家屬接受親人死亡的護理人員。
  • 療愈抑鬱症:運動是療愈抑鬱最好的天然藥物!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文/阿秋1療愈焦慮抑鬱症有很多的方法,如:「傾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旅遊、修身養息、學習閱讀、攝影、寫作、畫畫等等」。除了這些以外,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莫屬運動的方式療愈焦慮抑鬱症了。當然這是有前提的,我在這段治療期,我不僅僅配合醫生的治療,還不斷地督促自己積極的自救起來,而自救的方式我就是採取運動跑步或者快走,那時的自己雖然被抑鬱症折磨的渾身無力、軀體症狀嚴重、不真實感、頭暈頭疼,但是我仍舊沒有被這些症狀所打倒,仍舊天天晚飯後雷打不動地去戶外快走和慢跑。這就是自救的毅力,如果你做不到,那麼就請逐步地逼迫自己行動起來,因為自救才是療愈抑鬱症最靠譜的方式。
  • 《故事的療愈力量》—如何讓青春期孩子愛上學習,愛上你們的家
    《故事的療愈力量》作者周志建博士說,敘事,是一種陪伴孩子的美學。而敘事中的語言、隱喻、陪伴是最美的親子教育。 什麼是敘事?敘事治療屬於後現代心理治療學派,一改傳統心理治療的世界觀與治療方式,既不分析也不診斷,就是讓求助者敘述自己的故事,從說故事中理解自己,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進而重寫生命故事,生命的改變就在其中,十分神奇。
  • 精緻服務,優質護理|興齊眼科醫院第一屆眼科護士優質護理交流會...
    12月4日,由瀋陽興齊眼科醫院主辦的「興齊眼科醫院第一屆眼科護士優質護理交流會」在瀋陽興齊眼科醫院舉行。   會上,陸立新護士長圍繞《敘事護理與護理溝通技巧》為主題,與省內各級醫院從事眼科護理臨床工作的同仁共同聚焦「敘事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和實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