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課是四年級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本課的三首古詩都是描繪景物的,其中《暮江吟》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淺白的語言,描繪出他觀察到的美妙景色。
二、寫作背景。
《暮江吟》約作於唐長慶二年(822年),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寫的。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對大自然的熱愛,讀後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作者簡介。
生平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
文學成就: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晚年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劉白」。
主要作品:《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等
四、注釋。
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
殘陽: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把東西散開放置,平擺。文中指陽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這裡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的青綠色。
可憐:可愛。
真珠:這裡指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