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解詞語在詩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情感、意境體驗,有感情的背誦古詩。
4、引導學生由書本走向生活去獲取資料,培養學生多角度的理解詩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古詩,體會詩句,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用語言描繪詩中的景
物,體會其中的詩味。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正確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指導學生展開合理想像,
把語言文字轉化成畫面,讀中感悟,體會作者看到奇麗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白居易的資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引生入境
1、引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秋天的小詩《暮江吟》(板書課題)
2、指導生讀詩題。
二、明確任務,理清思路
1、誦讀 2、品讀 3、記讀 4、點讀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誦讀,將情感帶入詩中
1、請一位同學將《暮江吟》讀一讀。
2、提出「誦讀」法,師誦讀全詩。
3、學生學習誦讀。
(二)品讀,將理解帶入詩中
1、解題(學生再次讀題)
(1)指導學生從題目讀出信息。
(2)學生交流了解到的白居易;齊讀白居易簡介。
2、解詞
(1)一道殘陽鋪水中
理解「殘陽」
指導讀詩
(2)半江瑟瑟半江紅
這句寫的是大自然中的奇景,奇在哪兒?
太陽照到的江面變成了什麼顏色?(板畫:江面上塗紅色)。
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仍然是——綠色。
指導讀詩
(3)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指導說話:江邊小草葉上的露珠像什麼?天上的月亮像什麼?能不能把句子變美些?
找一個詞來形容這露珠、這月亮、這秋夜美景,理解「可憐」。
指導讀詩
3、解句
四人一組合作學習,根據自己的理解翻譯詩句。
師讀詩句,生來翻譯。
指導讀詩
(三)記讀,將詩歌帶入腦中
1、小遊戲,引導學生找出遊戲的關鍵——「順序」。
2、指導學生找尋詩中的順序。
3、嘗試背詩。
(四)點讀,將精華記在心中
1、找出詩眼:鋪。
2、通過換字(照、射),引導學生理解詩人用字的準確。
3、指導讀詩。
四、總結課堂,揭示學法
1、總結學法,完成板書。
2、指引生自己總結學習方法。
五、作業
1、把《暮江吟》誦讀給家人聽;
2、試著把《暮江吟》改寫成一篇寫景的小文章。
板書:暮江吟
四讀學習法——誦讀 品讀 記讀 點讀——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