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地區:大陸
地址:上海市大連西路550號
郵編:200083
電話:021-65311900
網址:http://www.shisu.edu.cn/xxgk/xinchuan/index.html
簡介:
新聞傳播學院於1993年在當時的傳播系、英語系的國際新聞專業和《學生英文報》社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由原先的兩個本科專業發展為目前的新聞學、廣告學、教育技術學三個本科專業和新聞學、教育技術學兩個碩士研究生教學點,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一般規模為340人左右。
專業設置:
國際新聞系新聞學(英語)專業創建於1983年,是本校最早設立的複合型專業,經過十五年的發展已成為本校熱門專業之一。1998年被批准建立新聞學碩士點,現設三個研究方向:新聞和傳播理論、國際新聞傳播、應用新聞學。該專業旨在培養既熟練掌握英語又精通新聞業務的複合型人才,適應中央和地方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等新聞單位的對外宣傳工作,許多畢業生還作為特源記者常駐國外。 國際新聞系的教育特色是知識基礎厚,專業口徑寬,外語特色強。所培養的學生不但適合新聞宣傳工作,在國家機關、公關、廣告公司和其他企業也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
傳播系下設教育技術學和廣告學兩個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建於1986年。該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英語基本功,具備教育和培訓媒體的設計、開發與評價的專業技能。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包括: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培訓與開發、大眾媒介機構的教育節目製作、展覽、公益廣告設計、公共關係、音像出版企業的軟體開發和遠距離教育節目製作等。 教育技術學碩士點培養企業績效技術和社會教育傳播方面的應用研究人才。
廣告學專業與國際廣告行業有廣泛聯繫。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工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專業培養的英語和廣告的複合型人才深受廣告及營銷界的歡迎。
學位信息:
碩士點:教育技術學、新聞學
培養目標:
本方案培養教育傳播與技術領域的應用研究人才。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有:涉外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培訓與開發)、各級各類廣播電視臺的社教、宣傳和教學節目編制、各類企事業形象及產品的推介、展示及有關的公關工作、專業音像出版企業的軟體編制等。
1.本專業要求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到:
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具有探索創新精神,銳意進取,能踏實工作;具有奉獻精神,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
2.專業培養方面要求獲得如下知識與能力:
(1) 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了解學科發展動態
(2) 掌握企業培訓與開發、和教育媒體開發的理論與方法,以及相應的項目管理
(3) 有合作精神、公關能力及和諧的人際關係
(4) 有較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較熟練的聽說讀寫譯綜合技能
(5) 能在相應的組織機構中承擔績效分析和教學(培訓)設計、開發、實施與評估 的工作職責
(6) 具備根據教育技術實際工作需要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
3.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健全的體魄,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情趣
研究方向:
1.企業績投技術
2.社會教育傳播
學習年限:兩年半
頒授學位:理學碩士
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
1.教學計劃概述
公共課程 10學分
專業核心課程、研討與項目開發 16學分
其中:基礎理論 (5學分)
研究方向 (11學分)
專業選修課程 至少6學分
專業外選修課程 至少4學分
2.教育技術學核心課程與研討(ET Core Courses and Colloquium)
教學技術的基本原理 2學分
學習理論研究 2學分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1學分
專業文獻研究與討論 3學分
培訓(教學)系統設計 2學分
企業績效技術,或大眾傳播研究 2學分
3.育媒體或培訓項目開發(Educational Media Development or Training Project Development)
學生必須編制一個教育媒體節目,或開發一個培訓項目,成果應反映學生具有分析、設計、開發、製作、評價和相應的管理的應用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成果將作為作品集的一個組成部分接受考核。
4.教育技術學專業選修課(ET Electives)
學生應根據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學習背景,在導師指導下選修至少6個學分
5.業外選修深(Outside Electives)
要求學生在新聞傳播學成企業管理學領域選修至少4個學分,以強化本人研究方向的學習。
6.教學方式
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更多地採用啟發和研討的教學方法;重視創造學習環境以利於研究生自我建構知識、獲得才能,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應注重研究 生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合作工作能力的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科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既精通英語,又通曉新聞學的專門涉外人才。
本專業學科要求學員熟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則,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基礎和新聞傳播學專業知識,有較寬的社會科學知識面和較強的新聞學實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本專業特別強調學員的英語寫作能力,希望學員能獨立從事新聞學活動和傳播研究,並取得一定成果。
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畢業生可以在國內新聞、宣傳部門和各種傳播機構從事編輯、記者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由於有較強的英語能力,他們還能在國內駐外新聞機構,國外新聞機構,以及在國際跨國公司中擔任與新聞學有關的工作,如對外公關和廣告等。
學習年限:兩年半
頒授學位:文學碩士
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
教學計劃概述
公共課程 10學分
專業核心課程、研討與項目開發 19學分
其中:基礎理論 (10學分)
研究方向 (9學分)
專業選修課程 4學分
專業外選修課程 4學分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論文選題應有一定的學術意義或實踐價值。開題報告應由學術小組(由學員根據專業方向特點聘請三名教授、副教授組成,其中一名為導師)審核,並提出修改意見。開題報告可採取口頭匯報方式,一般在第三學期進行。
2)論文應達到觀點明確,論述合理,材料可靠、詳實,文字通順等要求。
3)論文應用中文撰寫,長度在50頁與100頁之間(A4,雙行打),包括封面、論文概要、目錄、正文、 參考書目以及附頁。論文材料的收集,及論文寫作時間一般為一年。
對科研能力與水平的要求:
在導師指導下參加科研活動,初步具備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國內或國外有關期刊上至少發表二篇論文[三至五千字(中文)、10頁(A4,雙行打)]。
對新聞實踐能力的要求:
應去新聞單位調查研究,或作短期實習(一般在二個月左右)。適當參加教學活動,包括講課(部分),輔導,擔任學生輔導員等。考核方式為:撰寫調查報告,交實習作品,學習鑑定等。
對「專題研討」的說明:
該課程要求學員根據其具體情況,在與導師商議的基礎上確定一個新聞學科的最近發展課題,並報學術小組同意。學員完成課題的形式由學術小組確定。學員能否獲得學分,由學術小組在審核學員成果基礎上確定。課題成果應爭取在有關刊物上發表。
對英語的要求及對新聞專業基礎知識的要求:
對學員的英語水平的要求,三個研究方向將有所不同。同時對非英語專業畢業生或非新聞專業畢業生,增加必要的英語或新聞學補修課。
院系領導:
主任:張詠華教授
師資力量:
新聞傳播學院教師一覽
姓名 | 職稱 | 所授課程 |
胡曙中 | 教授(博導) | 高級英語、英語修辭學、翻譯、新聞英語 |
張祖忻 | 教授(碩導) | 企業績效技術、教學(培訓)系統設計、教學媒體與訊息設計、 |
廣告學概論、廣告史、廣告策劃與創意 | ||
張詠華 | 教授(碩導) | 大眾傳播學、西方新聞史、英語特寫採訪與寫作、 |
英語新聞寫作、澳大利亞社會 | ||
胡隆 | 副教授(碩導) | 高等數學、教育技術研究方法、廣播電視概論、 |
錄音技術、市場調查與分析 | ||
郭可 | 副教授(碩導) | 廣播電視新聞寫作與報導、國際傳播、英語新聞寫作與報導、 |
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導論 | ||
張健 | 副教授(碩導) | 新聞英語文體學、英語新聞編譯、英語新聞寫作、 |
基礎英語、英語應用文寫作 | ||
沙志英 | 講師 | 攝影技術、攝影藝術、新聞攝影、廣告攝影、 |
教育媒體設計與製作 | ||
張紅玲 | 講師 | 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跨文化傳播、言語交際 |
姚富民 | 講師 | 電腦圖文設計、多媒體軟體製作、網絡教育應用、 |
教育媒體設計與製作 | ||
陳沛芹 | 講師 | 新聞道德與法規、基礎英語、英語閱讀 |
趙弢 | 講師 | 漢語新聞寫作與採訪、中國新聞史、新聞學概論、 |
新聞道德與法規 | ||
王萍 | 工程師 | 電視錄像技術、辦公自動化 |
吳雪芹 | 助教 | 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說 |
湯仁彬 | 助教 | 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說、廣告專業英語文選 |
蘇洋 | 助教 | 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說、公共關係學 |
朱曄 | 助教 | 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說、傳播學概論 |
林巖 | 助教 | 新聞道德與法規、英語應用文寫作、基礎英語、 |
英語閱讀、英語聽說 | ||
房葉臣 | 助教 | 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說 |
趙虹 | 助教 | 基礎英語、英語閱讀、廣告經營與管理 |
嚴怡寧 | 助教 | 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說、報刊英語選讀 |
周秉勳 | 教授(兼職) | 影視編導、廣告策劃與刨意、廣告法規與職業道德、 |
教育媒體設計與製作 | ||
吳友富 | 教授(兼職) | 市場營銷學、公共關係學 |
錢紹昌 | 教授(兼職) | 翻譯理論與實踐 |
江希和 | 教授(兼職) | 高級英語、英美散文與慣用法 |
魏永徵 | 研究員(兼職) | 新聞道德與法規 |
張慈雲 | 教授(兼職) | 英文報紙版面設計 |
謝金文 | 研究員(兼職) | 媒體管理學 |
陳健敏 | 高級經濟師(兼職) | 廣告專家系列講座 |
熊景華 | 高級經濟師(兼職) | 廣告專家系列講座 |
葉興虎 | 高級經濟師(兼職) | 人力資源開發 |
吳慶麟 | 教授(兼職) | 學與教的基本原理 |
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