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的數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一是數據收集整理,突出「歸類」;二是計算,混合運算和表內除法;三是圖形運動,這章內容可以看做是未來學習「幾何」的雛形;四是推理。推理看似只有一章,但對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夠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套試卷的特點,是題量大,個別題有難度,比較適合孩子在休假練習。第一大題是填空題,1、2、3、6題是與「萬以內數的認識」有關;7、8、10、11、12題是除法運算,比較簡單。第9題是「克和千克」,13、14題是數字的大小比較。
第二大題,是判斷正誤。第3題是考查「混合運算」,第8題要認真思考,近似「腦筋急轉彎」內容,課堂上老師基本會講到這個知識。
第三大題,選擇題。要注意第2題,「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其實是「可以把圖形對摺成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圖形」。而「第3個圖形」,則不具備這個特點。第5題,涉及餘數的問題,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答題。
第四題,全部是計算題,要求計算準確、快捷,尤其是「進位」時要做好標識,避免遺漏。
第五題,應用題。做應用題,首先要明白題意,然後再列式計算。二年級的應用題偏重於「四則運算」。只要掌握「先括號,再乘除,最後加減」的原則,仔細計算即可。第5題,認真思考:兩個班上半場得分的關係是什麼?
第7題是「數據分類整理」型試題,在分類時最好用「正」字形進行記錄。
第六題,思維拓展。第一題是「四則運算」的計算題,目的是讓孩子「靜下心去讀題、理會題意」,真正的「思維拓展」是第2、3兩題。把握題目的關鍵「詞義」,然後「前後比對、推理」,就可以得到答案。
這是一道「數據分類整理」與「除法」相結合的題型,主要是圖形密集,鍛鍊孩子「分類的能力」。試卷附有答案,答題結束,可以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