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不知從哪一年,網絡上開始喊大學生就業難,於是,似乎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年」。大學生就業真的這麼難嗎?為什麼這麼難?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一)就業制度和市場的不完善中國現有的就業制度是市場導向的,政府監管的,學校推薦的,以及學生和僱主之間的雙向選擇。
-
大學生就業壓力應如何調整心理?
核心提示:<P>有網絡調查顯示,這次兩會就業問題是網民關注的第三大問題,可見目前就業至今仍然存在困難。而作為大學生群體,所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此時面對就業問題壓力過大,大學生如何調整心理呢?</P> 有網絡調查顯示,這次兩會就業問題是網民關注的第三大問題,可見目前就業至今仍然存在困難。
-
影響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社會環境因素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穩定就業。政府政策的實施在引導大學生就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出臺了一系列有力的大學生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擇業,支持大學生創業。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對促進大學生的就業,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於市場不完善的問題,在就業市場上很突出。
-
當前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大學畢業生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是現代文明發展的象徵,大學生是人才資源的主要來源,我們普遍認為大學生一般畢業後會通過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當然了,起初我也是這麼想的,認為大學生起點很高,應該能夠擁有很多就業機會,但是實際上現實還是很骨感的,這好像就是打醒自己一番,告訴自己不要那麼天真,現在找工作是很難的。
-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我們對智聯平臺的大數據進行了深度挖掘,將6月份仍在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
-
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太大?懂讀這些,就業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2020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壓力。很多大學生都對他們的就業感到很焦慮。認為工作崗位少,很多工作對他們來說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不願意委屈自己,因此,讓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安徽大學生就業方式與就業觀念改變調研報告
當下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更是就業問題中的重中之重。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麼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如何擺脫就業困境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面臨著新舊就業觀念的衝擊碰撞和人生價值的重新定向。
-
應屆大學生就業難在哪兒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報告將6月份仍在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當前應對今明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政策建議。
-
人力資源管理者談企業人才需求 大學生可避開就業難
大學生就業難,日益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焦點話題。一方面,大學生抱怨「就業難」,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卻在哀嘆「人才難求」。近日,記者對我市汽車、電子、包裝、石材、食品等多行業的多家公司高層、人力資源部經理以及大學就業辦負責人進行了採訪,希望能給仍然徘徊在求職路上的畢業生們一點啟發。
-
大學生就業難,難在哪?看看這份研究報告
來源:讀特2020 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 874 萬,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的大約有 590 萬大學生。據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顯示,今年6月仍有 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就業難?難在哪兒呢?
-
致大學生: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下面四項哪個是你的最優選擇?
大家知道,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肯定不容樂觀,不要說疫情影響還在繼續,也不要說全球經濟形勢還在繼續下行,單就今年的大學畢業生突破900萬再創歷史新高就不難看出今年的就業形勢之困難。一方面,就業崗位受大環境的影響在不斷的縮減,另外一方面,需要就業的人員卻在不斷增加,在兩頭的壓力之下,就業形勢可想而知。那麼,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下面四項哪個是大學生的最優選擇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第一,繼續升學。升學和就業相對,近年來,國家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自然導致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並不急於進入就業市場,而是選擇繼續升學。
-
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 本報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杜曉 核心數字 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41.7%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來自自身的期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日前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稱,根據對中國未來新增勞動力人口的測算,未來數年中國青年新增勞動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萬之間的高位,供大於求,直接導致就業壓力大。
-
遇到史上最難就業季,2020年大學生該如何逆風飛翔?
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就業一直面臨巨大壓力。2020年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失業率飆升。據統計,2020年我國城鎮失業人口或將在2019年2427萬的基礎上增加至2500萬左右,其中包括1709萬應屆畢業生、160多萬海歸人士以及退役軍人。
-
大學生就業難,為什麼研究生就業也難?有哪些解決辦法?
那大學生目前的現狀如何呢?大學生數量的增加或者減少,其實跟高考的學生人數是有直接關係的。202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那麼我們按照90%的比例來計算,大概在2023年到2024年左右,全國將會有900萬左右的大學生畢業。因此,他們將會面臨非常激烈的社會競爭。
-
就業歧視警示研究生教育現狀 畢業季難就業學生壓力大
如今,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陳達嘴裡的「好出身」絕不是個新鮮詞,而是很多像他一樣本科就讀院校不是那麼光鮮的畢業生們,頻頻遇到的尷尬——但凡條件好些的用人單位,從高校、政府到事業單位以及國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種「狠挖出處」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
大學生就業問題
每年兩會期間,大學生就業難的提案,近幾年都在提。可是我每次看到這個提案,心裡就在這麼想,真有這麼難嗎?後來靜靜的認真想一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大學生本身。這幾年國家也好,企業也好,其實提供了非常多就業的職位,可是很多崗位卻沒人應聘。大學生就業難,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
針對大學生就業所想到的事
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大學生當前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難」的問題也在日益突出,在這個艱巨的階段,許多大學生很難去決定是否進入社會,也很難去選擇職業或是繼續自己當前的學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的身心發展是選擇自身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時期,當面對這一重大的人生命題的時候,他們很容易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這可能導致就業焦慮並產生自身的負面情緒。加上今年的疫情狀況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加劇了許多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又到一年大學生畢業季,人們又開始討論大學生就業的事情。大學生就業難似乎已經成了這幾年大家討論最熱烈的話題,於是很多「學習無用論」「學歷無用論」開始被更多的人提起,那麼大學生真的就業率很低嗎?《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1.0%,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0%,2018屆本科畢業生待就業比例為4.2%,高職高專畢業生待就業比例為7.5%,這麼高的就業率,還能說就業難嗎?
-
6成大學生稱就業難因自身不足 專家:擴招改善就業
但是,由於各種複雜原因,自本世紀初以來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並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促進大學畢業生順暢就業和高質量就業,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關於大學生就業難,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認為,這是高校擴招導致的。其實,這個說法似是而非。
-
大學生就業難結構性錯配是主因
」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面臨「雙屆疊加」局面。據悉,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報告》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