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面對的壓力以及就業方法

2020-08-28 老陳說就業


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患有精神疾病和自殺傾向的大學生比例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精神疾病已成為阻礙大學發展的嚴重障礙,並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特別是大學生的自殺,不僅給大學生的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且對社會和其他大學生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大學生的自卑感、冷漠、沮喪甚至自殺等心理問題,都與大學生面臨的壓力不同。

一般來說,壓力是外在的東西。所謂心理壓力是指人們由於某些現有或即將發生的,存在的或虛幻的事件而造成的精神困擾。這些麻煩使人們的精神思想和行為語言受到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情感體驗的影響。壓力必須貫穿對象的內在心理狀態。作者試圖分析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壓力對大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

大學生就業準備

1.認識現狀

從思想上認識形勢。再就業困難的時期,招聘公司已經大大減少,而且很難找到工作。因此,無論是低薪工作還是零薪工作,根據愛好和能力,一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是當前優先事項。

2、理清競爭思路

在金融危機下,公司的招聘職位被嚴重壓縮,但優秀大學生的數量有所增加,公司的選擇餘地也比往年更多。對學生來說,最有效的方法是發掘和挖掘自己的優勢,提高就業的能力,在龐大的就業團隊中脫穎而出,並順利進入職場。

3、正確的求職態度

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的原因通常在於求職者的態度。學生必須清楚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的是什麼。期待能賺更多的錢還是希望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還是為將來的長期發展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和技能。只有了解自己的職業標準,才可以避免盲目選擇職業。

4.不論高薪

在就業形勢如此困難的現實中,零工資就業已經成為許多大學生的選擇。儘管我們不鼓勵零薪工作,但是如果您遇到自己喜歡並且特別適合您的工作,那也是很好的選擇。

5、快速準確的定位

必須快速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應該尋找什麼樣的工作並不意味著必須考慮每一項工作。那只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包括面試的機會成本。因此,必須準確找到所需的工作。只有定位才能快速準確的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不知從哪一年,網絡上開始喊大學生就業難,於是,似乎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年」。大學生就業真的這麼難嗎?為什麼這麼難?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一)就業制度和市場的不完善中國現有的就業制度是市場導向的,政府監管的,學校推薦的,以及學生和僱主之間的雙向選擇。
  • 大學生就業壓力應如何調整心理?
    核心提示:<P>有網絡調查顯示,這次兩會就業問題是網民關注的第三大問題,可見目前就業至今仍然存在困難。而作為大學生群體,所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此時面對就業問題壓力過大,大學生如何調整心理呢?</P>   有網絡調查顯示,這次兩會就業問題是網民關注的第三大問題,可見目前就業至今仍然存在困難。
  • 影響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社會環境因素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穩定就業。政府政策的實施在引導大學生就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出臺了一系列有力的大學生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擇業,支持大學生創業。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對促進大學生的就業,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於市場不完善的問題,在就業市場上很突出。
  • 當前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大學畢業生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是現代文明發展的象徵,大學生是人才資源的主要來源,我們普遍認為大學生一般畢業後會通過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當然了,起初我也是這麼想的,認為大學生起點很高,應該能夠擁有很多就業機會,但是實際上現實還是很骨感的,這好像就是打醒自己一番,告訴自己不要那麼天真,現在找工作是很難的。
  •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我們對智聯平臺的大數據進行了深度挖掘,將6月份仍在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
  • 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太大?懂讀這些,就業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2020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壓力。很多大學生都對他們的就業感到很焦慮。認為工作崗位少,很多工作對他們來說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不願意委屈自己,因此,讓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安徽大學生就業方式與就業觀念改變調研報告
    當下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更是就業問題中的重中之重。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麼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如何擺脫就業困境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面臨著新舊就業觀念的衝擊碰撞和人生價值的重新定向。
  • 應屆大學生就業難在哪兒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報告將6月份仍在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從學歷、性別、地域、院校、專業等角度對這類群體進行畫像,透過供需錯配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結構性原因,並提出了當前應對今明兩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政策建議。
  • 人力資源管理者談企業人才需求 大學生可避開就業難
    大學生就業難,日益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焦點話題。一方面,大學生抱怨「就業難」,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卻在哀嘆「人才難求」。近日,記者對我市汽車、電子、包裝、石材、食品等多行業的多家公司高層、人力資源部經理以及大學就業辦負責人進行了採訪,希望能給仍然徘徊在求職路上的畢業生們一點啟發。
  • 大學生就業難,難在哪?看看這份研究報告
    來源:讀特2020 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 874 萬,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的大約有 590 萬大學生。據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顯示,今年6月仍有 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們就業難?難在哪兒呢?
  • 致大學生: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下面四項哪個是你的最優選擇?
    大家知道,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肯定不容樂觀,不要說疫情影響還在繼續,也不要說全球經濟形勢還在繼續下行,單就今年的大學畢業生突破900萬再創歷史新高就不難看出今年的就業形勢之困難。一方面,就業崗位受大環境的影響在不斷的縮減,另外一方面,需要就業的人員卻在不斷增加,在兩頭的壓力之下,就業形勢可想而知。那麼,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下面四項哪個是大學生的最優選擇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第一,繼續升學。升學和就業相對,近年來,國家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自然導致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並不急於進入就業市場,而是選擇繼續升學。
  • 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  本報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杜曉  核心數字  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近日,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一項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75%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主要來源於社會就業;41.7%的大學生認為壓力來自自身的期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日前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稱,根據對中國未來新增勞動力人口的測算,未來數年中國青年新增勞動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萬之間的高位,供大於求,直接導致就業壓力大。
  • 遇到史上最難就業季,2020年大學生該如何逆風飛翔?
    近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就業一直面臨巨大壓力。2020年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失業率飆升。據統計,2020年我國城鎮失業人口或將在2019年2427萬的基礎上增加至2500萬左右,其中包括1709萬應屆畢業生、160多萬海歸人士以及退役軍人。
  • 大學生就業難,為什麼研究生就業也難?有哪些解決辦法?
    那大學生目前的現狀如何呢?大學生數量的增加或者減少,其實跟高考的學生人數是有直接關係的。202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那麼我們按照90%的比例來計算,大概在2023年到2024年左右,全國將會有900萬左右的大學生畢業。因此,他們將會面臨非常激烈的社會競爭。
  • 就業歧視警示研究生教育現狀 畢業季難就業學生壓力大
    如今,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陳達嘴裡的「好出身」絕不是個新鮮詞,而是很多像他一樣本科就讀院校不是那麼光鮮的畢業生們,頻頻遇到的尷尬——但凡條件好些的用人單位,從高校、政府到事業單位以及國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種「狠挖出處」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 大學生就業問題
    每年兩會期間,大學生就業難的提案,近幾年都在提。可是我每次看到這個提案,心裡就在這麼想,真有這麼難嗎?後來靜靜的認真想一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大學生本身。這幾年國家也好,企業也好,其實提供了非常多就業的職位,可是很多崗位卻沒人應聘。大學生就業難,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 針對大學生就業所想到的事
    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大學生當前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難」的問題也在日益突出,在這個艱巨的階段,許多大學生很難去決定是否進入社會,也很難去選擇職業或是繼續自己當前的學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的身心發展是選擇自身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時期,當面對這一重大的人生命題的時候,他們很容易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這可能導致就業焦慮並產生自身的負面情緒。加上今年的疫情狀況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加劇了許多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就業這麼難?
    又到一年大學生畢業季,人們又開始討論大學生就業的事情。大學生就業難似乎已經成了這幾年大家討論最熱烈的話題,於是很多「學習無用論」「學歷無用論」開始被更多的人提起,那麼大學生真的就業率很低嗎?《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1.0%,2018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0%,2018屆本科畢業生待就業比例為4.2%,高職高專畢業生待就業比例為7.5%,這麼高的就業率,還能說就業難嗎?
  • 6成大學生稱就業難因自身不足 專家:擴招改善就業
    但是,由於各種複雜原因,自本世紀初以來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並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促進大學畢業生順暢就業和高質量就業,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關於大學生就業難,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認為,這是高校擴招導致的。其實,這個說法似是而非。
  • 大學生就業難結構性錯配是主因
    」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面臨「雙屆疊加」局面。據悉,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報告》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