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真正的強者,都是孤獨的

2020-12-20 小星星的情感觀

很喜歡賈平凹在《孤獨地走向未來》寫的一段話: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作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弱者都是群居著,所謂芸芸眾生。

深以為然,畢竟古來聖賢皆寂寞,真正優秀的人,大抵都是孤獨的。

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就像賈平凹說的,弱者都是群居著,所謂芸芸眾生。而那些少部分的孤獨的人,他們的思想、格局、視野,也是非平常人可以理解的,也就顯得孤獨了。

01真正孤獨的人,不會解釋自己

賈平凹曾在一本書裡,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每個行當都有著孤獨的人,在文學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名聲流布全國,對他的誹謗也是鋪天蓋地。他總是默默,寵辱不驚,過著日子和進行著寫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獨的。

有一天賈平凹接近了那位先生,並且跟他說了一句話:」你想想,當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著並努力去要遲到,你卻首先將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嗎?

那位先生聽了他的話之後,沒有回答是或者不是,也沒有跟賈平凹有任何的互動,而是突然淚流綿綿,最後跟他說:「我並不孤獨。」之後就匆匆地離開了。

賈平凹以為自己要成為了他的知己,但是他卻沒有表達什麼,至於我並不孤獨的答案,賈平凹在一年之後才知道。那位作家出了新作,在書中的某一頁寫著:「聖賢庸行,大人小心」幾個字。

那個時候他才明白,塵世間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群居是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

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走,終於使眾生無法趕超了,眾生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神聖。神聖是真正的孤獨。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

不得不說,一個真正孤獨的人,的確不需要向別人解釋自己,也不需要別人理解和同情。因為他的內心足夠強大和開闊。他只要做好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心,只求能夠取悅自己,做到問心無愧,而不是獲得他的認可和賞識,更不需要別人的支持。

一個人想要做到如此是很難的,畢竟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裡,生活在一個圈子裡,一旦你脫離了人群,選擇獨立一人,獨樹一幟,那麼你被孤立,被排擠,那其實是常有的事情。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承受住孤獨的,畢竟孤獨背後所給人帶來的痛苦,失落,以及壓抑,不是你我可以承受的。也不是誰都可以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做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更不會有人可以堅定自己咬牙堅持到最後。

你我皆凡人,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棄,承受孤獨需要的不僅僅是強大的內心,更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說到底,孤獨是強者的專利,我等凡人,很難有。

02真正優秀的人,是可以耐得住寂寞

錢鍾書先生和他的夫人楊絳是我很喜歡的兩位作家,令我讚嘆的不僅僅在於夫妻二人的感情,還有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兩個人經常在家看書,很少外出社交,也經常拒絕來訪者。

有一次,在江青等人邀請錢鍾書去參加宴會的時候,被他無情地拒絕了。理由是:「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其實錢鍾書所謂的我很忙,就是在家看書,寫文章。

就孤獨而言,村上春樹也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永遠都是獨自堅持寫作,不滿足於人前人後,寫作的閒暇時光,他就帶著孤獨奔跑,一個人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五六個小時,就是為了讓自己寫出一片滿意的作品。

累了,就看看窗外的藍天,給自己換上一身衣服,跑上一小時。他的字裡行間都是充斥著孤獨的味道,卻又充滿著無限的美好。

也許,對於他們來說,孤獨是一個寫作者的靈魂。

錢鍾書、賈平凹、村上春樹說他們孤獨,其實也不孤獨,因為在寫作的時候孤獨,可休閒下來的時候又可以做很多充滿趣味的事情,也讓生活充滿無限樂趣。

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總是要經歷一段孤獨的時光的,畢竟只有守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一個從孤獨裡走出來的人,才可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只要你願意,你敢,那你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受不了孤獨的人,註定只能平庸過一生。

03真正優秀的人,都是孤獨的

賈平凹曾說:我見過相當多的鬱鬱寡歡者,也見過一些把皮膚和毛髮弄得怪異的人。似乎要做孤獨者,這不是孤獨,是孤僻。他們想成為六月的麥子,卻在僅長出一尺餘高就出穗孕粒,結的只是蠅子頭般的實。塵世並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孤獨就代表著內心的淡定和從容,認真和專注,因為你只有把自己置身於孤獨之中,才能心無旁騖地去做好手中的事情。

就像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你知道自己跟現實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時候,你只有一個人獨自努力的拼搏,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願望。

但是如果你一味地在意別人怎麼看你,別人怎麼想你的態度,那麼你終究是要功虧一簣,與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

孤獨更是代表著你是否足夠強大,有著堅定的決心和毅力。因為一個人只有熬過孤獨的時光,才能在歷經挫折、遍體鱗傷之後重新站起來,真正的涅槃重生。

汪國真曾說:」孤獨若不是由於內向,便往往是由於卓絕。太美麗的人感情容易孤獨,太優秀的人心靈容易孤獨。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因為他們都難以找到合適的夥伴。太陽是孤獨的,月亮是孤獨的,星星卻難以數計。「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一個能夠享受孤獨,適應孤獨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最後一句我很喜歡的話給大家: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身份認同,但向外抓取並不是唯一途徑,向內尋找回歸自己的內心,通過豐盈內在讓自己滿足,或許是更好的辦法。」

以此共勉。

相關焦點

  •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
    打開QQ也常常能看到,某某訪問了你的空間......而這個人卻沒有選擇主動聯繫你,給你個電話或者一條QQ消息, 時間改變了你我。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不知從何時起,喜歡晚睡,開始熬夜;喜歡胡思亂想,變得多愁善感。漸漸的,發現自己和其他人越走越遠,從前的活潑熱情似乎再也不見了,只剩下一腦子的未來,想著工作, 想著賺錢。變得成熟,現實了。
  •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或許人生茫茫,你我不過這蒼茫天地中的匆匆過客,但縱使一閃而過,我想也會有那一閃的美麗,煙花易冷,奈何多情。從小到大,我們走過了多少路呢?看遍紅塵,做一名過客穿梭其中,在不同的紅塵客棧中停留,一筆一筆地勾勒出自己的人生框架。想來瀟灑如蘇軾,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簡單的道出人生況味。陌上春風搖晃了匆匆流年,荼靡了幾季時光,我們在時光裡遊走,散落了一地的回憶穿連成線,牽起了過往的雲煙。
  • 10句勵志語錄: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但願初相遇,不負有心人
    1、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但願初相遇,不負有心人!2、把身體照顧好,把喜歡的事做好,把重要的人待好,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4、人的一生中有兩次生命,一次是自己誕生的日子,一次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5、凡事不能太滿,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6、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那就是:身體、錢財、感情。
  • 蘇軾詞《臨江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圖片來源於網絡自上次都門相見已經過去三年了,這三年來,錢穆父到處奔走,踏盡天涯塵土。分別雖久,你我感情至深,相見歡樂,如春天般溫暖。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詩詞裡的人生領悟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出自:《臨江仙·送錢穆父》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首詞是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春蘇軾時任杭州知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而作。讀蘇軾的作品,總會很容易「共情」。從蘇軾各個階段寫的作品,不難感受到他的喜憂,察覺到他的改變,以及不可避免地了解他的哲學。從政,生活,對儒道釋精神的吸收和揚棄,都帶有鮮明的人物色彩。
  • 十年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時間匆匆如行雲流水,好感嘆是吧?今天,又是你的生日了。 十年前的今天,你喝了點紅酒頭暈乎乎的坐在房間裡敲打的這些文字,成為了你永久的記憶。 或許,現在的你有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正在家裡吃著老婆親手做的燭光晚餐。可能還有個小孩子在身邊打鬧呢!
  •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萍水有相逢,且行且珍惜。
    所有今天看到我這篇說說的朋友,我說句不自誇的話,你的朋友,我,廖劍雲,應該算是比較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了。就在今天,都有朋友來電話問我,最近在幹嘛呀?我回他說我天天窩在家裡,哪都沒去。他不信,呵呵,愛信不信,咋的啦?因為你不懂我,所以我不會去解釋,也不會去強求你一定要相信我理解我。
  • 蘇東坡曠達的人生態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們常說:「人生如有不快活,不妨讀讀蘇東坡」,由此可見,蘇東坡的一生確實是頗多磨難的,他的人生道路可謂坎坷不平,曲折崎嶇。可是,儘管如此,他還是坦然面對,因此他曠達的人生態度,受到了後來人的敬佩。而在他的一首送別詞中,更能夠看出他是如何看待苦難重重的人生的,那就是千古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奔波一生,蘇軾終於大徹大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梳理他這一輩子的人生,似乎就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鳳翔、密州、徐州、惠州、湖州、儋州……更不必說給他留下最深刻記憶的黃州和杭州了。這些幾乎涵蓋了這片大地的南方之地。嶺南惠州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今天的廣東廣西,而儋州之行,更是遠離權力中心。他忙碌地一生奔走——雖然不見得是他自願,卻也都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逆旅」是什麼意思?不少人理解錯
    像這樣被我們讀變了意思的古詩,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10個字是勵志名句,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出自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公元1091年,54歲的蘇軾為送別好友錢穆父寫下了這首詞。
  • 人生如逆旅,我就是行人
    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想問感情是不是總是一個人像是另外一個人像是生命中的行人。為什麼要過度的去喜歡一個人呢?這樣會不會很累?那麼我接下來應該怎麼去做?我是不是應該放棄了?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想要追尋自己的幸福,但是幸福總是和我擦肩而過,他們對我揮揮手說下一個再見,但是下一個他們還是會說,下一個再見吧。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拓印蘇軾名句,共品底蘊人生
    人生如旅,跌跌絆絆中,你我尋覓悅心美景;人生如夢,虛虛實實間,你我探尋神往去路;人生如酒,觥籌交錯處,你我品飲世間百態;人生如歌,抑揚頓挫裡,你我吟訴無限深情。蘇軾一生坎坷,三起三落。——《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歲月無情,世事無常,只盼所愛之人皆平寧,所念之人皆安康。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年少不懂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即使喜歡詩詞,也可能只是喜歡那種淺顯的韻律美,或者那首你喜歡的詩詞能讓你產生「共情」,但這種「共情」很多情況下也是似懂非懂,隱隱約約覺得有點味道卻說不出來為什麼好,為什麼讓你感動。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要想真正懂得一首詩,需要時間的打磨,歲月的歷練,加上一點可遇不可求的運氣。
  • 【好詩】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何意?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這個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的「逆旅」的含義是?A.艱難行軍 B.逆水行舟 C.旅館當時場上的選手是詩詞高手張戰鋒,他曾兩次從百人團中脫穎而出,才站在了答題臺上。對於這道題的答案,他連答了兩次都錯了。
  • 蘇軾最知名送別詞,10個字寫盡人生命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且看: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臨江仙·送錢穆父》,寫於蘇軾就任杭州知府之時。
  • 蘇軾一首經典的詞,後兩句讓人醍醐灌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的很多詩詞,那都是寫得纏綿悱惻,作為一個男人來說,他是一位至情至深,真正的男子漢;作為一位偉大的詩詞作者,他的詩詞藝術造詣很高,很多的詩詞到現在早已成為了經典,成為了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化也正是有了蘇軾這樣的詩詞作者,這才使得我們的文化顯得更加厚重,更加燦爛輝煌。
  • 短的文案亦可道盡人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張可久《殿前歡》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孔融《論盛孝章書》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米蘭.昆德拉《慢》凡為過往,皆為序章。——莎士比亞浮舟滄海,立馬崑崙。——陸遊《還都》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三毛時間賜我青春與死亡。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五季看下來,每一季都有一些這樣的題。可以說是每看一次就有新的體會,感動和收穫。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蘇軾送別好友時說的,他為何這樣說?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從元祐初年兩人同朝為官算起,到元祐三年錢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蘇軾賦詩贈別算起。此次兩人在杭州再次重聚,已是別後的第三個年頭了。真是歲月如流,人生何處不相逢呀,所以蘇軾也不無感慨地說「一別都門三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