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萍水有相逢,且行且珍惜。

2020-12-20 牛哥談人生

以前熱衷於做培訓的時候,老是喜歡引用這麼幾句話:讀書破萬卷,出口則有神;出口成章靠積累,引古論今在底蘊;讀千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呵呵,什麼是閱人無數?所有今天看到我這篇說說的朋友,我說句不自誇的話,你的朋友,我,廖劍雲,應該算是比較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了。

就在今天,都有朋友來電話問我,最近在幹嘛呀?我回他說我天天窩在家裡,哪都沒去。他不信,呵呵,愛信不信,咋的啦?因為你不懂我,所以我不會去解釋,也不會去強求你一定要相信我理解我。

我這幾年就是這樣窩著,哪兒都沒去,啥事都沒做。即沒翻破萬捲去看書,也沒看冷眼細瞅去看人。真的,我從不愛說假話,我爺爺奶奶以前跟我說過的,說假話騙人是不對的,是會被雷劈的…

實話實說有一說一,我不再看書了,是因為我的心再也靜不下來了,如果是遇到本好書,那也只是會走馬觀花暴殄天珍。

至於看人,呵呵,早就不看了,生旦淨末醜,啥人都有有。見多了,最後都會發現,那他媽的都是一個「醜」,一個比一個醜,不是嗎?

這麼多年行走於江湖,我都不記得看到過多少個行色匆匆擦肩而過的路人了,他們中,絕大多數的人我都忘了他們長什麼樣子了,因為彼此都是對方生命中的過客,誰也不會在別人的心裡停留的太久。

我不看人,因為我不喜歡再去看人了,不管是看人的臉色,還是看人的演技,現在無論看什麼,那都會是一件讓自己不開心的事,人生苦短,何必要去為難、折磨自己呢?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萍水有相逢,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那些年的萍水相逢,是一面之緣,還是一往情深,你是否還會想起
    人在群居的社會中,工作生活中每天都要和人接觸發生關係,那個素昧平生的人可能在某個特定場景中和你不期而遇,如是:有一種遇見叫萍水相逢,有一種感情叫萍水相逢,有一種緣分叫萍水相逢,有一種朋友叫萍水相逢……,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拓印蘇軾名句,共品底蘊人生
    人生如旅,跌跌絆絆中,你我尋覓悅心美景;人生如夢,虛虛實實間,你我探尋神往去路;人生如酒,觥籌交錯處,你我品飲世間百態;人生如歌,抑揚頓挫裡,你我吟訴無限深情。蘇軾一生坎坷,三起三落。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暢讀他的名句,共同推究哲理人生。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
    對一些人一些事,不再有以往的熱情,變得沉默了許多。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了解朋友的方式不再是互相見面嘮嗑,不再是電話簡訊,甚至不再是QQ,微信消息,而是以一種及其安靜隱秘的方式——查看他/她的空間,朋友圈動態。打開QQ也常常能看到,某某訪問了你的空間......而這個人卻沒有選擇主動聯繫你,給你個電話或者一條QQ消息, 時間改變了你我。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逆旅」是什麼意思?不少人理解錯
    像這樣被我們讀變了意思的古詩,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10個字是勵志名句,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出自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公元1091年,54歲的蘇軾為送別好友錢穆父寫下了這首詞。
  • 十年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時間匆匆如行雲流水,好感嘆是吧?今天,又是你的生日了。 十年前的今天,你喝了點紅酒頭暈乎乎的坐在房間裡敲打的這些文字,成為了你永久的記憶。 或許,現在的你有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正在家裡吃著老婆親手做的燭光晚餐。可能還有個小孩子在身邊打鬧呢!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十首絕美的送別宋詞
    晏殊的這首《踏莎行》,上片從送行的人和行人兩方面來寫離別之情。長亭餞別的酒席已經結束了,行人離去,依依不捨,隔著煙塵,依然不斷回望,送行人的馬,在樹林裡嘶叫,行人的船隨著江波漸行漸遠。下片從送行人的角度寫離情。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詩詞裡的人生領悟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出自:《臨江仙·送錢穆父》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首詞是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春蘇軾時任杭州知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而作。讀蘇軾的作品,總會很容易「共情」。從蘇軾各個階段寫的作品,不難感受到他的喜憂,察覺到他的改變,以及不可避免地了解他的哲學。從政,生活,對儒道釋精神的吸收和揚棄,都帶有鮮明的人物色彩。
  •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是行人!或許人生茫茫,你我不過這蒼茫天地中的匆匆過客,但縱使一閃而過,我想也會有那一閃的美麗,煙花易冷,奈何多情。從小到大,我們走過了多少路呢?在人生這條路上,或許我們始終是只是一位過客,我們悄悄而來,輕輕而去,留下的痕跡或深或淺,留下的風景或新或舊,到最後,也終成一段記憶,雕刻成畫。流水有痕,歲月無聲,便只隨春風一起飄蕩。 生命沒有不變的奇蹟,記憶卻有其不老的風情。永遠不會忘記絢爛的煙花,縱使只有一瞬的美麗,卻是永遠地鐫刻在了人們的記憶中,無比鮮活。
  • 10句勵志語錄: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但願初相遇,不負有心人
    1、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但願初相遇,不負有心人!2、把身體照顧好,把喜歡的事做好,把重要的人待好,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4、人的一生中有兩次生命,一次是自己誕生的日子,一次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5、凡事不能太滿,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6、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那就是:身體、錢財、感情。
  • 奔波一生,蘇軾終於大徹大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梳理他這一輩子的人生,似乎就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鳳翔、密州、徐州、惠州、湖州、儋州……更不必說給他留下最深刻記憶的黃州和杭州了。這些幾乎涵蓋了這片大地的南方之地。嶺南惠州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今天的廣東廣西,而儋州之行,更是遠離權力中心。他忙碌地一生奔走——雖然不見得是他自願,卻也都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3首詞帶你領略人生真味,看淡世事滄桑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人生在世,總會面對各種選擇,也要經歷得失,或不甘,或惆悵,對於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下面三首詩詞,道中了你的心情嗎?一起來讀讀吧!
  •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且行且珍惜!
    人生如夢,「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人生總是反覆無常的變化著軌跡,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事無常態,此一時是一生,彼一時還是一生,人生沒有永久的榮華富貴,人生也沒有永久的窮困潦倒,人世間有許許多多的事是人生無法預測的,雖然今天還是顯官達貴風光無限好、不料明天卻成為失去自由的階下囚
  • 人生如逆旅,一首蘇軾的《臨江仙》,讀不盡的感慨
    北宋大詩人蘇軾一生坎坎坷坷,雖歷經滄桑,卻笑對人生,從不悲觀失望。經歷人生許多磨難,他不僅慷慨高歌,激情四射,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很多人喜愛蘇東坡,是因為他的文章平易流暢,豪放自如;很多人欣賞蘇東坡,是因為他有政治家的敏銳、哲學家的才思、文學家的天賦;很多人懷念蘇東坡,是因為他博大深邃的儒家人文精神和不畏壓迫的崇高價值。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蘇軾送別好友時說的,他為何這樣說?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況且兩人都有各自的工作需要去做,所以蘇軾在杭州又為錢穆父安排了隆重的送行儀式,在錢穆父即將踏上前往瀛州的路上,蘇軾還為錢穆父送上了一首詞作,為好友贈行,這首詞就是《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短的文案亦可道盡人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費爾南多·佩索阿遠航歸來,總有故事可說。——叔本華只願時光流逝,而我心安。——張可久《殿前歡》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孔融《論盛孝章書》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木心《五島晚郵》冰是熟了的水。——木心世上多得是無緣之緣。
  • ...看著窗外的景物漸行漸遠,才明白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但願視...
    唯有每次坐高鐵時,看著窗外的景物漸行漸遠,才明白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但願視相見,不負有心人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逆境時,不妨讀讀這首東坡詞
    正如他所說,人生如逆旅。和他同樣感受的又何止他一個。好友錢勰(穆父)亦是如此,先是被貶至越州,今天的紹興,後又徙遷至瀛洲,過杭州,與老友相會,心裡感慨萬千。蘇軾也正要離開杭州,一身流離,二人心心相通,坐下來,喝一杯酒,悽悽話別。蘇軾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詞句。
  • 【好詩】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無波真古井, 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 送行淡月微雲。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
  • 七首孤獨詩詞:茫茫人世,你我皆是過客,且行且珍惜
    人生就像一場單程旅行,於世事於別人我們終究是匆匆過客,於浩渺的宇宙空間,於蒼茫的時間荒野,我們是如此微不足道,如一粒塵埃般渺小。站在歲月的路口,你我皆過客,茫茫人世間,且行且珍惜吧。1.無論做什麼事都只有自己一個人,雖有鮮花,卻無人幫我佩戴,以酒澆愁,又無人與我把盞,待到醉後更無人照管。2.《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真正的強者,都是孤獨的
    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作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弱者都是群居著,所謂芸芸眾生。深以為然,畢竟古來聖賢皆寂寞,真正優秀的人,大抵都是孤獨的。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就像賈平凹說的,弱者都是群居著,所謂芸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