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世界,小時候的溫馨的記憶馬上浮現在了我的腦海。那裡的遊人真的多,唱的跳的做雜技的,讓人一個個的節目都想看上一遍,只恨自己只有二隻眼睛,無法全部享受到。猶其是大世界裡的哈哈鏡,讓小時的我,照了又照,回味無窮。「大世界」裡的哈哈鏡,曾是幾代上海人的回憶,這些「西洋玩意兒」,在帶給人們新奇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
只要百度一下,就有上海「大世界」的詳細的介紹,它位於上海的西藏南路、延安東路的交叉口,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700平方米,是大商人黃楚九在1917年創辦的。「大世界」曾經是舊上海最吸引市民的娛樂場所,裡面設有許多小型戲臺,輪番表演各種戲曲、曲藝、歌舞和遊藝雜耍等,中間有露天的空中環遊飛船,還設有電影院、商場、小吃攤和中西餐館等,有吃有喝又有玩,遊客在遊樂場可以待上一整天。
特別是它的十二面哈哈鏡,成了獨有的吸引人們前來遊玩的寶物。哈哈鏡現在是許多遊樂場及商場中常見的玩樂設施,它通過表面凸凹不平的鏡面,來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令人發笑,所以起名叫哈哈鏡。
哈哈鏡讓人像變形的原理,是這鏡子本身是面曲面鏡,因為曲面能引起光線的不規則反射與聚焦,做成散亂的影像。根據鏡面扭曲的情況不同,所得到的成像的效果也不相同。最常見的變換效果高矮胖瘦四種效果。
解放以後「大世界」曾改名為「人民遊樂場」,到1958年恢復原名「大世界」,到了1974年又改名為「上海市青年宮」,到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復業,定名為「大世界遊樂中心」。「大世界」是上海最大的室內遊樂場所,他以遊藝、雜耍和南北戲劇、曲藝為特色,吸引著各地人們前來遊玩。為了修繕,從2008年起,「大世界」閉門謝客,直到2016年11月重新對外開放。
帶著懷舊的心情,與朋友一起遊玩了「大世界」,可惜,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現在的「大世界」與我們想像中的大不一樣了,在裡面轉了一圈出來後,感到不太滿意。可能是現在可以玩樂的東西與以前相比,是極大地豐富了,所以對現在「大世界」裡面的那些遊樂的項目,已經興趣不大了,也可能是我們年紀大了,本身對有些遊樂內容沒有興趣,反正一句話,「大世界」已經不再是我記憶中的「大世界」嘍!現在的「大世界」藉助媒體,利用人們的懷舊心理,吸引大家前往,去過了「大世界」後,只有哈哈鏡成為僅有的可以懷舊的樂趣。
如今,用時髦話講,哈哈鏡這一帶有時光印記的遊樂項目,在「大世界」中帶上了現代的韻味,當我們從進口處進去,過了安檢後,就到了放有哈哈鏡的地方,只見靠牆擺放著12面一人多高的哈哈鏡,遊客們可以在鏡子前回味兒時的奇趣。就是以前沒來過的朋友,在哈哈鏡中見到變了形的自己,也是樂不可支,急忙地拍照留念。如果要實物照片,上到二樓的轉角處,在「電子哈哈鏡」前拍照後,就能直接進拍的照片列印出來。
闊別大世界多年,不管我是否滿意,「大世界」重新開張,至少是圓了我重遊「大世界」的夢。特別是那哈哈鏡,更是激起我少年時的美好回憶,謝謝你,「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