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八大怪之第三怪:南方人說「奇怪」,北方人 卻說「最愛」

2020-12-13 犟人勇哥

————「大缸小缸醃酸菜」

【導語】

提起東北很多人眼前總是呈現著,走在大街上戴著明晃晃大金鍊子的「大哥」、冬天穿著貂露著大腿的老妹兒、冬天喝著啤酒擼著羊肉串、極具魔性的東北地方話和趙本老師及徒弟們影視劇中構建的東北風情的場景,其實,真實的東北,是在散落茶前飯後、三言兩句中的生活中,需要我們重新審視。

「翠花兒!上酸菜」

曾幾何時,雪村的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火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歌曲最後一句膾炙人口的「翠花兒!上酸菜」,向「活雷鋒」一樣深入人心,因此讓東北酸菜也隨之被火了一把。就像人們說到東北二人轉不得不提到趙本上一樣。也不知何時醃酸菜被列為了東北八大怪,在南方人眼裡大缸小缸的醃酸菜這種現象也許顯得有些怪怪的。

醃酸菜的歷史

醃酸菜其實並不是東北人造,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用醃漬法保存食材的習俗 ,早在《周禮》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齊民要術》,為我們揭開了、祖先用白菜(古稱菘)等原料製作醃漬酸菜的過程。直到1578年,《本草綱目》問世,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詳細記載「菘」的醃漬,究其歷史至少有400多年!起初由今遼西和遼陽地區推至黑吉兩省,而後東北人民通過生活實踐不斷將其進化成今天餐桌上的酸菜。

醃酸菜是東北人民抵抗寒冬的生存智慧

一提到東北的民俗,90%都能和寒冷掛上鉤,冬天為了能吃上一口蔬菜,人們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醃菜的冬儲方式來渡過漫長的冬季。即使是現在你來到東北,同樣酸菜也是必不可少一道菜,正所謂「無酸菜不東北」。東北人對於酸菜的情結就像和東北火炕一樣沁入身心。

醃酸菜是個技術活

秋末時節,正是秋白菜集中上市的時候,也是醃酸菜挑選食材最佳時期,你會發現人們買白菜不像南方人買菜論「幾斤」和「幾顆」,都是幾百斤,大戶和飯店都是幾千斤!

醃酸菜是分生和熟兩種,主要說說熟醃方法。

1、 去水分,將白菜挑選有實心的白菜,放置室內通風處,最後陽光能照射地方4天左右走走水份讓它「打打蔫」。水份過大才容易爛,而且醃製出來不脆。

2、 開水焯白菜,去表皮的老菜幫並且清水洗淨,然後起鍋燒開水,白菜下鍋焯2分鐘迅速撈出,將白菜心裡心外徹底涼透了再用,不涼透了醃製過程中會腐爛。

3、 白菜入缸,白菜缸刷洗乾淨就可以入缸了,擺一層按壓一遍,然後撒一遍鹽,大約100斤白菜需要1斤食鹽。擺白菜儘量保持頭朝裡尾朝外,最後上一塊老祖宗傳下來的「壓缸石」,一缸200斤的酸菜,3個人大約需要5個小時完成。

4、 隨時觀察,每個一周觀察一次,一定不能缺水,要保持水淹過整個酸菜,發現缺水必須加涼白開,不可添加生水。整個醃酸菜的製作環節必須保證沒有一滴油漬否則將會前功盡棄。

南北方酸菜差異

一道酸菜吃出東北人的好爽粗狂的性格

據說,當年張作霖的大帥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還是不夠吃。張大帥的四子,亦即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少將,官拜解放軍海軍參謀長,「文化大革命」時遭迫害,彌留之際,最想吃的就是酸菜餡餃子。

酸菜餡餃子

按說現在食材很豐富了,沒必要總吃酸菜餡餃子,但是東北人獨愛這一口。東北的飲食不像南方菜那樣精緻,它不流於外在形式但通過簡單的食材和簡易烹飪技法卻彰顯獨有的韻味

我們常常聽到有代表性的「酸菜餡餃子」,這是東北人家逢年過節必備主食,尤其是過年,全家人老少齊上陣,你和面來她剁餡,有燒水的還有搗蒜的,當然也有小傢伙搗亂的。一家人在說說笑笑中完成了,一番其樂融融的景象,是東北人家最溫情的畫面。

「酸菜燴菜」

河南有燴麵東北有燴菜,東北人的燴菜最盛行的時間莫過於「殺年豬」期間了,每逢過年農村養過年豬的人家都要灌血腸吃燴菜。你家殺完過年豬他家又殺,有時候一天要吃三、四家,滿屋子熱騰騰的蒸汽和酒氣交織在一起。

大家最愛吃的還是酸菜燴血腸,酸菜的去油、調味作用,能給殺豬菜帶來別致的底味。 要吃正宗的還得來東北鄉村!

「酸菜汆白肉」

《食味雜詠·北味酸菜》記載了酸菜的製法:「寒月初取鹽菜入缸,去汁,入沸湯瀹之,勿太熟。即以所瀹湯浸之,浹旬而酸。與南方作黃韭法略同。而北方黃芽白菜肥美,醃成酸菜,韻味絕勝,入之羊羹尤妙。」這裡所說酸菜的製法與今基本相同,「入之羊羹」即今「酸菜氽羊肉」。

「酸菜汆白肉」即是酸菜汆羊肉之衍生物,做法大體相同,尤其熬製出來的酸菜湯那叫個酸爽回香還解膩!酸菜在在東北的吃法多到數不過來,酸菜燉粉條,酸菜燉排骨,酸菜燉本地雞……只有親身去東北嘗試一下,才能和東北人一起感同身受, 了解到酸菜的魅力

一碗酸菜湯都可以讓遠在他鄉的遊子勾起無盡的鄉愁,只因那有「家的味道」!

「這一怪」是東北八大怪中,唯一描述關於東北人家餐桌的菜餚,和之前的文章裡提到的幾怪有所不同。帶著土氣的酸菜本是民間之物,可現在它既能登上大雅之堂又能走進平常百姓家。它很少以單獨食材為一道菜,而是與更多菜品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這也體現了東北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的地區,具有很強的包容性的特質。因此,南方眼中的八大怪,無論是哪一怪對於東北人來說都是見怪不怪,就像「大缸小缸醃酸菜」這一怪東北人家都是很喜愛,這股酸味在東北人心中久久不散!

我是! 持續輸出有趣味、有人情味的優質三農領域內容,望【關注】隨時更新!

文 ▏原創首發 洗稿者必究

圖 ▏部分網絡 若侵與我聯繫

相關焦點

  • 「東北八大怪」是哪八怪?一位東北姑娘道出實情!
    「東北八大怪」是哪八怪?一位東北姑娘道出實情!說到東北,說先想到的是冬天的冷。其實,去過東北的朋友都知道,東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冷,可能是他們的那裡到處有暖氣的原因吧。實際上東北冬天的溫度是很低的,只是那裡的風不是太厲害,至少沒有中原的北方冬季讓人凍得骨頭疼,可能就是風太毒了吧。但是東北人很熱情,甚至是豪爽,而且他們好像自帶幽默細胞,說的話很容易逗人笑。那麼你知道東北八大怪是什麼哪八怪嗎?一位東北大姑娘道出實情!一是,狗皮帽子頭上戴。東北的冬天氣溫低,如果不注意保暖,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被凍傷。
  • 老東北特色《東北八大怪》恐怕很多人都忘記了,你說得全嗎?
    老東北特色《東北八大怪》恐怕很多人都忘記了,你說得全嗎?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他自己的風俗。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東北 八大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東北三省黑、吉、遼曾經是蠻荒之地,人煙稀少。這裡有屬於他自己的地域人文。
  • 關於「東北八大怪」你聽說過嗎
    另一說法「大姑娘叼大菸袋」則是表現北方民族的敬老習俗。一般人一聽「姑娘叼個大菸袋」就以為北方的大姑娘小媳婦都成天叼個大菸袋抽菸。其實不然,這裡的姑娘媳婦是最孝順老人。她們在老人抽菸之前,往往先給老人裝上鍋煙(也叫擰上一鍋),然後劃火點上,再自己先試著抽一口,看看煙杆通不通,透不透氣,再用小手巾擦一擦嘴,再恭恭敬敬地遞給老人。
  • 老東北特色的《東北八大怪》順口溜,恐怕沒多少人記得了!
    今天我來給大家說一說東北八大怪。第一怪事,窗戶紙糊在外,第二怪,姑娘叼著旱菸袋,大缸小缸醃酸菜,養活孩子吊起來,冬天剝豆講鬼怪,反穿皮襖毛在外。草皮房子籬笆寨,狗頭帽子頭上戴,這就是咱們東北的八大怪。那第一怪已經沒有了,這第二怪叫姑娘叼著大菸袋,他說姑娘叼著菸袋是從姑娘的時候,這可不是老太太,其實咱們東北把抽菸是一個當地的習俗,以前來說老太太抽菸特別多,他這裡邊有個解釋,他解釋說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增添女子的豪氣,第二個說東北的姑娘崇尚陽剛。第三個說是東北森林茂密,各種野獸經常出沒,所以用菸袋中的尼古丁防蛇成為人們常用的自慰方法。再說這菸袋鍋比較大,是吧?
  • 東北八大怪都有哪些,看看你知道多少?
    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什麼樣的水土養育出什麼樣的民風民俗,各個地區都有很多有趣的民間生活習慣。在東北就有八個傳統生活習慣,又被稱為「東北八大怪」,這八個生活習慣不僅記錄著過去東北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東北地區特有的一種東北文化,東北的八大怪都有哪些呢?
  • 東北八大怪之窗戶紙糊在外,你了解嗎?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他自己的風俗。東北三省黑、吉、遼曾經是蠻荒之地,人煙稀少。這裡有屬於他自己的地域人文。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說一說東北八大怪之一怪——窗戶紙糊在外。這裡邊說窗戶紙為什麼要糊在外?這個怪,跟東北氣候有關,這是一個禦寒的一種方式,東北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一年四季極致分明。為了禦寒,東北人真是想盡了辦法,外邊比較冷,屋裡比較熱,如果糊在裡邊,裡邊有水氣,會把紙給弄破。
  • 老人常說的「東北八大怪」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   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什麼樣的水土養育出什麼樣的民風民俗,各個地區都有很多有趣的民間生活習慣。
  • 歷史中的「東北八大怪」都是什麼?其中這一怪和東北大姑娘有關
    過去東北有八大怪,它們是:一怪,窗戶紙糊在外;二怪,姑娘叼著大菸袋;三怪,大缸小缸漬酸菜;四怪,養活孩子吊起來;五怪,吉祥喜慶粘豆包;六怪,翻穿皮襖毛朝外;七怪,草皮房子籬笆寨;八怪,狗皮帽子頭上戴。 窗戶紙糊在外:這裡邊說窗戶紙為什麼要糊在外?
  • 話說東北三大怪
    說起東北三大怪,可能有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是什麼,上了點年紀的人應該都知道,在這裡我就向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東北三大怪: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第二怪大姑娘叼著大菸袋,第三怪養個孩子吊起來。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因為東北地區冷,所以冬天時候都會用紙條把窗戶的縫隙糊起來,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糊在外面,那是因為東北的冬天長達4、5個月,糊在屋裡容易被水蒸汽弄溼,也容易被窗戶縫的風吹壞。所以早些年在沒有的鋁合金窗戶之前,東北家家都是這樣的。第二怪;養個孩子吊起來.
  • 東北八大怪你知道幾個
    大缸小缸醃酸菜第一怪,大缸小缸醃酸菜。每個地方都有特色美食,東北也不例外。東北冬天以前大部分都是土豆,蘿蔔,還有東北特色酸菜,說到酸菜,是東北的名吃,估計只有在東北才能吃到吧。吉祥喜慶粘豆包第二怪,吉祥喜慶粘豆包。東北冬天也是有零食的,我們可以看看東北的豆包。和酸菜一樣,這些製作美食的方法,都是在歷史中積累的生活經驗。
  • 北京天橋「八大怪」
    紛紜雜亂的各種小販吆喝聲、五行八作的民間藝人、鱗次櫛比的小攤小店……清末民初的詩人易順鼎寫下的「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是天橋最真實的寫照。在北京人眼裡,天橋還是「民間曲藝雜耍」的代名詞,這就要說起「天橋八大怪」了。他們是社會底層文化的創造者,但其創造目的卻源於維持最低限度的溫飽需要。
  • 東北人對八大怪的自圓其說之二~姑娘叼著旱菸袋
    上次介紹東北八大怪之一,窗戶紙糊在外,今天介紹,之二,姑娘叼著旱菸袋,為什麼要說姑娘叼個旱菸袋呢?我作為東北人,有權利說一句,其實這是炒作渲染,說東北女人時常叼個大菸袋,還說得過去。外界人認為東北虎妞(姑娘)就是彪悍,陽剛的意思。這一點我承認,當然溫文爾雅,賢妻良母型多了去了。
  • 經典老照片之二十世紀的東北,東北八大怪之一——姑娘叼著旱菸袋
    這也許就是東北八大怪之一姑娘叼著旱菸袋吧,過去東北女人多數都吸菸,就是這種惡性循環傳承下來的,不過現在在東北女性吸菸還不少見。鐵匠,過去東北的村鎮中都有鐵匠鋪,也稱「鐵匠爐」。鐵匠鋪收益是很高的,故有「泥瓦匠幹一天,不如鐵匠鋪冒股煙」的俗諺。
  • 北方最好吃的7碗面,南方人最多吃過三碗!
    說到麵食,相信北方人最有發言權了,我國北方老百姓日常主食都是以麵食為主,山西餄絡面,燜面,河南漿麵條,蒜麵條,陝西褲帶面,蘸水面,戶縣軟面等特色麵食都深受北方老百姓喜愛,而南方朋友對麵食卻相對比較陌生,主食以米飯炒菜為主,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北方最好吃的麵食!
  • 不看不知道,傳說中的東北八大怪
    東北天氣寒冷,出門經常戴皮帽子,好一些的有狐狸皮或貂皮做的,大眾戴的則是狗皮帽子居多,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怪:狗皮帽子頭上戴在過去的東北,由於條件有限,蓋房子時大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常以當地的木材為主撘壘房屋,外面抹上黃泥,再以當地一種毛草覆蓋房頂,屋邊加以小木桿夾成杖子,這就是第二怪
  • 陝西將贈宋楚瑜八大怪 仿唐御宴每桌價約五千元
    西安大唐芙蓉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兵說,宋楚瑜一行預計今日18時30分左右抵達大唐芙蓉園,21時30分左右離去,將在園內停留約3個小時。由於目前正值黃金周,此次接待宋楚瑜一行,將不實行全面封園,而只是採取局部封閉、加強保安的辦法。
  • 細說「陝西八大怪」,為什麼他們「板凳不坐蹲起來」?
    在陝西最有意思的,還要數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順口溜。其中,最著名的是「陝西八大怪」。大夥都知道它們分別說的是什麼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No.1 板凳不坐蹲起來說到「陝西八大怪」中的第一怪,當數陝西人的蹲。
  • 「東北三大怪」的由來,怪不得東北人如此機智和豁達
    中國東北,那可是人傑地靈的地方,民風淳樸豁達,景色怡人,獨特的民風和地貌,盛產無數寶貝,大家都知道的「東北三寶」被調皮的網友稱為「直播」,「喊麥」,「擼燒烤」,實際的「三寶」是人參,貂皮和鹿茸,除了這些還有個更有意識的現象,叫做「東北三大怪」,你知道是什麼嗎?
  • 東北民俗考試:東北十八怪,你知道幾個?
    這種鞋曾經在東北非常流行,尤其是那些趕大車的車老闆更喜歡穿。現在完全看不到了,只在一些民間收藏家或者民俗村裡能到真正的百褶皮鞋,也就是靰鞡鞋。東北還有一句歇後語,靰鞡頭子邁門檻,先進者(褶),說的就是靰鞡鞋。 第七怪:雙腿沒有單腿快
  • 甘肅美食「八大怪」(2)
    6、懶疙瘩                     甘肅美食「八大怪」,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人望而卻步,無從下嘴懶疙瘩是一種甘肅省定西市的地方特色家常食品,主要由餷面(豌豆面或扁豆面)或莜麥麵製作而成,口感獨特,豆面香味濃鬱,入口耐嚼,配上酸湯(漿水湯),酸辣適口,在夏天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家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