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推行「麻醉醫生進產房」 為產婦提供舒適化的無...

2020-12-20 杭州日報

生孩子究竟有多痛?有人把它比喻為「天下第一痛」,相當於20根骨頭一起折斷的疼痛程度。而按照醫學的分級,分娩疼痛能達到8—10級,疼痛感受高於刀割痛,僅次於燒傷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孕婦為了不影響二胎計劃,頭胎都希望能順產。但是分娩時的疼痛,令不少產婦感到害怕。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杭州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杭婦院」)產科門診裡,有關分娩疼痛的問題是孕媽媽們最為關心的。

為了給產婦提供更為安全、舒適的分娩體驗,杭婦院一直致力於無痛醫院的建設。去年杭婦院分娩量超過1.3萬人次,分娩鎮痛率達39%,遠高於全國10%的平均水平。這是醫院產科團隊和麻醉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的通知》裡,杭州有7家醫院入選,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就是其中之一。

首席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王紅丹

「打無痛之前和打了無痛之後感受 真是天壤之別!」

「感覺怎麼樣?還痛嗎?」

「鍾主任,太感謝你了!打無痛之前和打了無痛之後感受真是天壤之別!」

上周五,杭婦院分娩中心的待產室裡,28歲的孕媽媽周女士(化名)平靜地躺在待產床上休息。此時,她正在養精蓄銳,等待第二產程的到來,期待著儘快和肚子裡的小寶寶見面。

別看周女士現在的狀態這麼淡定,就在幾個小時前,她被宮縮陣痛折磨得痛不欲生。

「我是第一次生寶寶,沒想到宮縮陣痛會那麼痛,簡直難以想像!」周女士說,她前期的宮縮不規則,大概八九分鐘陣痛一次。儘管痛得人都發抖了,但醫生說,這是無效宮縮,要等到間隔五分鐘左右陣痛一次才行。剛開始還能忍一忍,可到了後面越來越痛。

疼痛難忍之際,周女士向醫務人員提出要求,希望儘快上「無痛」。杭婦院麻醉科主任鍾泰迪為周女士進行了評估,經評估,周女士的各方麵條件符合無痛分娩指徵。一針下去後,之前撕心裂肺的疼痛感立刻煙消雲散了。

堅持不要無痛的孕媽媽

宮縮來臨瞬間改了主意

30歲的劉女士(化名)和周女士一樣,也是無痛分娩的受益者。

劉女士是一名動車的列車組長,是個標準美女。從懷孕時開始,就做了很多功課,打算自然分娩,不打無痛,因為「據說」無痛對腰不好,而自己職業需要長時間站立,會不會影響工作?

但是真到了分娩的時候,劉女士改了主意。

「這種疼痛的感覺真的難以形容!」劉女士回憶起當時的疼痛感受依然心有餘悸,「當宮縮來臨的時候,我大腦簡直一片空白,脾氣變得很暴躁,只想趕快打上無痛。而且,後來朱醫生告訴我無痛並不會有腰酸的後遺症,沒有打無痛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後也可能會腰酸,兩者沒有必然聯繫,我就更放心了。」當天為她實施麻醉的是麻醉科朱彬醫生,朱醫生見證了這位美女列車長的面色從「晴天」轉「陰天」,又轉「晴天」全過程。

「在分娩中心,產婦的表情可以說明一切。用了無痛和不用無痛的產婦,一眼望去一目了然。」朱彬醫生說,作為婦產科醫院的麻醉醫生,他們都深知無痛分娩為產婦帶來的獲益,打無痛前是痛得眼淚汪汪,打完無痛後疼痛瞬間消失,馬上笑眯眯了。

無痛分娩對媽媽和寶寶

都具有較高安全性

疼痛本身會產生一些代謝產物,而且人的應激反應也會分泌一些不良產物,這些都會影響產婦情緒和胎兒健康。尤其對於一些血壓值偏高的產婦,疼痛刺激會引起身體的應激反應,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無法配合助產士合理用力。

「無痛分娩可以讓準媽媽們放鬆身體,緩解疼痛。讓產婦在分娩的第一階段得到充分休息,當分娩進入第二階段需要產婦用力配合時,有充沛的體力完成自然分娩。」

鍾泰迪主任說,無痛分娩不僅能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感受不到疼痛,還可以提高分娩過程的安全性。當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馬上進行剖宮產時,可以節省麻醉時間,提升孕產婦搶救的成功率,確保產婦與嬰兒的安全。

關於無痛分娩,很多人關心的是麻醉安全問題,擔心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比如智力問題。還有不少孕媽媽擔心麻藥會不會導致產程延長,產後尿瀦留的問題。

實際上,無痛分娩所用鎮痛藥物劑量很小,稀釋到普通麻醉劑量的1/10,因此,對胎兒不會造成不良影響,還能降低胎兒缺氧及新生兒窒息風險。

「國內外的研究證明,無痛分娩並不會對產程有影響,對產後排尿的影響很少。產後發生尿瀦留,不單是麻醉的問題。產後應鼓勵產婦早下地、早排尿。」

今年,醫院的目標是分娩鎮痛率達到50%,這不僅要提高麻醉醫師的配比,還要加強孕產婦和家屬的宣教,例如通過孕婦學校讓孕產婦和家屬在孕期就了解無痛分娩,而不是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疼痛難忍再緊急求助麻醉醫師,或者在產程中還有對於是否鎮痛的分歧,影響分娩過程。

計劃推行

麻醉醫生進產房

目前,醫院的麻醉力量已儘可能向分娩中心傾斜,以期為產婦提供更好的分娩體驗。最近,醫院還計劃推行「麻醉醫生進產房」行動,行動的整體方案正在不斷完善和細化中,推行這一計劃的目的是讓麻醉醫生有更多機會和產科醫生、助產士一起決策分娩方案,為產婦提供舒適化的無痛分娩服務。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其實非常困難,原因是麻醉醫師人員緊張、調配困難,麻醉醫師、產科醫生、助產士全體配合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全體成員觀念的改變。

麻醉醫生緊缺是全國各大醫院都存在的問題,杭婦院也不例外。在麻醉醫生緊缺的情況下還能推出「麻醉醫生進產房」,麻醉團隊的成員們發揮了極強的敬業精神。

目前,杭婦院麻醉科共有高、中、初各級專業技術人員20人,其中80%的人都是碩士及以上學歷。他們都接受過專業的、規範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技術培訓,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術能力。

團隊整體比較年輕,但是團隊裡個個都是能手,團隊成員都各有所長。今年,科室接診了一位250斤的胖媽媽,團隊的應震陽醫生技術老到,一針就穿刺成功了。陳陪醫生踏實肯幹,細緻入微,每一個病人的準備工作都是早早做好,特別擅長與病人溝通,病人對他的滿意度非常高。易宏達醫生技術成熟,為人處世也成熟,是團隊裡的老大哥。美女麻醉醫師黃曉東,人稱麻花美女,動作麻利,一個白天班能做10來個無痛分娩麻醉……

麻醉團隊

是無影燈下的「幕後英雄」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麻醉醫師就是「為你打一針麻藥的人」。其實不然,麻醉醫生不僅是為病人提供鎮痛服務的圍手術期醫師,也是無影燈下的保命人。

因為手術是一個十分精細的過程,許多突發情況發生前都有著蛛絲馬跡,麻醉醫生們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覺,對患者細緻入微觀察。麻醉科醫生對突發情況的處置就如同救溺水的人,及時拉一把就獲救了,晚一分鐘情況可能就會急轉直下,甚至會出現難以挽回的後果。所以麻醉醫師必須冷靜判斷,果斷做決定。

還有很多緊急剖宮產,整個過程就是在和時間賽跑。緊急剖宮產給麻醉醫師的時間不足3分鐘。藥物的準備、家屬的談話告知、手術器械的準備、患者監護等等都是同步進行,麻醉科醫生抽取麻藥,護理人員開通液體通道,手術醫生完成術前準備,麻藥注入體內,60秒後麻醉起效,完成氣管插管,開始手術。團隊在長期的日常演練中不斷對行動的細節進行調整,最快的緊急剖宮產手術可以在5分鐘內完成胎兒娩出,對產婦和胎兒的安全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此外,除卻繁重的無痛分娩任務,麻醉團隊還活躍在手術室、生殖中心、LDR病房等各個單位,為手術患者提供安全無痛的麻醉與鎮痛方案,在術中保障患者安全;在各種創傷性操作過程中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鎮靜鎮痛;在各種危重患者的搶救中也都有他們的身影。

相關焦點

  • 東平縣人民醫院家庭化產房:讓分娩更舒適
    對於很多孕媽媽而言,產房是一個神聖而又神秘的地方,在被推進產房的那一刻,即將升為準媽媽心情是興奮、激動的,但是沒有家人在陪伴,分娩帶來的疼痛,或多或少會恐懼、焦慮……東平縣人民醫院開展了家庭化產房,兩個多月來,130餘名孕婦在家化產房中度過了舒適的分娩過程,同時也享受到無痛分娩帶來的全新體驗。
  • 婦產科麻醉醫師:分娩巨痛,和聲嘶力竭的產婦們
    來源:蒼衣社分娩是產婦一個人的掙扎。在醫學疼痛指數上,產痛是僅次於燒傷灼痛的第二位疼痛。王曉霖是深圳市某三甲醫院的麻醉科醫生,日常工作的一大項是為產婦提供無痛分娩。推行無痛分娩後,許多不必要的疼痛被消滅了。但王曉霖依舊指出,女人們的付出沒有被完全知曉。
  • 四川省人民醫院推出「一體化產房」 打造「安全舒適」的生產環境
    四川省人民醫院一體化產房 攝影 張雅舒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張雅舒):「現在住進這個一體化產房,感覺很幸福。房間很溫馨,老公可以全程陪同,很有安全感。」5月8日,一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待產的孕婦說。
  • 【瑪麗亞產房開放日】探秘美式LDR一體化產房、VIP產房之旅 一起為...
    在這伴著甜蜜疼痛的幸福時刻,產婦最想得到的就是清幽的休養環境、優質的醫療服務,還有家人的陪伴。對準媽媽來說,產房是個既陌生又充滿誘惑的地方。因為陌生會感覺有些不安,因為誘惑又會感覺有些期待。那麼你進過產房嗎?你知道分娩的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嗎?來參加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產房開放日」活動吧~為您揭開生命誕生地的「神秘面紗」
  • 產婦痛得死去活來 丈夫拒無痛分娩:麻醉影響小孩
    麻醉存在的初衷,就是減輕人們的痛苦,在接受治療時有個相對放鬆的狀態。去年起,每年3月的最後一周被定為「中國麻醉周」。在今年的麻醉周到來之際,時報記者走訪杭城多家醫院,聽麻醉醫生講述產房裡的人情冷暖,以及手術室裡的爭分奪秒,了解麻醉在現代醫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見證了麻醉醫生的辛苦與不易。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24小時進駐產房開展無痛分娩
    如何讓孕媽媽們享受溫馨、自由、舒適的分娩體驗?1月10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發布,該院麻醉科已全面開展麻醉醫生24小時進駐產科產房,僅去年完成無痛分娩近600例。目前,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分娩的孕媽媽們可以享受到全天候「無痛分娩」服務,不再為生孩子疼得死去活來。 1月9日凌晨,產婦李某住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宮縮反應十分厲害。10日9時許,經過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的共同評估籤字後,麻醉醫生在其腰脊間隙穿刺注入少量麻藥,並通過連接自控輸注泵自動持續給藥鎮痛。很短的時間內她的宮口就由3公分開到了8公分,即將進入產房。
  • 「最美」婦產科醫生的執著追求——記駐馬店市中醫院家庭化產房...
    、河南省中西醫不孕不育專業委員會委員、駐馬店市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駐馬店市中醫院家庭化產房主任。專注手術不忘初心 夢想因「奮力追求」而最美「我想當醫生,當醫生多好啊,可以幫助很多人!」「進去產房一個人,出來產房兩口人,出院開開心心一家人!」「當婦產科醫生很幸福,總是被希望和祝福包圍。」李樹雲從小就想當醫生,尤其想當婦產科醫生,在她畢業實習時就更加篤定這一選擇。1996年,李樹雲中專畢業。
  • 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啟用五周年:為女性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杭州網 記者 楊威 通訊員 鄧月月 姜潔斯杭州網訊 2014年11月12日,錢江新城核心區,鯤鵬路369號,地鐵近江站旁,一家杭州市衛健委直屬的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於一體按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建造的公立醫院——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正式啟用,擔負著全杭州地區婦幼醫療保健管理指導中心的重任。
  • 麻醉不止「打一針」那麼簡單 無痛、安全、舒適為患者首選
    11月21日上午,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麻醉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麻醉與神經科學分論壇暨中大醫院麻醉科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在南京舉行。論壇主席、中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孫杰指出,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舒適化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無痛、安全、舒適成為患者的首選。
  • 推進舒適醫療 需要更多麻醉醫生參與
    實際上,現在的醫院,能夠實現對疼痛進行有效控制,給病人帶來舒適感,如果用醫院的術語,就叫「舒適醫療」。現在很多人進醫院做檢查,比如胃鏡檢查、纖支鏡、膀胱鏡等檢查項目,都可以做到無痛。不想痛,若全面實施還需有個過程說白了,不管是什麼樣的疼痛,麻醉醫生大多可以通過專業技術幫助你解決,哪怕就是打針、輸液、做皮試,如果你怕針刺的那種痛,麻醉醫生都可以使用那種可以經皮吸收的麻醉藥品,讓你感覺不到一絲疼痛。但是,醫院在走向「無痛」的舒適化醫療中,尚需一段路要走,若要尋找原因,可從三方面來說。
  • 在家就可生寶寶 成都市一醫院家庭式一體化產房啟用
    「Ins」風環境:產房如家,輕鬆待產  2020年8月28日,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產房搬遷投用,新增加了LDRP家庭式一體化產房,集待產、分娩、恢復及產後為一體。,醫務人員的服務也相當熱情和周到  在這裡,有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心內科、ICU、內分泌科等多學科協作,為高齡、二胎媽媽提供安全保障。
  •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主辦2017年「無痛分娩中國行」天津站活動
    來自全美著名院校附屬醫院的專家團隊與該院醫護人員進行了為期3天的學術交流。「無痛分娩中國行」是由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於2006年開始策劃並於2008年首次登陸中國的一項大規模醫學教育活動,旨在推行安全、有效的椎管內分娩鎮痛,改變中國高剖宮產率的現狀,推進產科麻醉的發展,普及當今世界以團隊醫療為特徵的現代產房,提高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安全性。
  • 「兇巴巴」的婦產科醫生,卻是為了產婦著想,誤會了這麼久
    在醫院裡面生過寶寶的孕媽媽相信都還記得,產房裡面的婦產科醫生個個都「兇巴巴」的,態度十分不好,甚至有時候還會大聲呵斥產婦,部分產婦可能認為,這些婦產科的大夫都是這樣的態度,只要能夠順利幫助自己接生就行,忍一忍就好了。
  • 世博高新醫院婦產科臨床醫學中心:做好母嬰安全的「守門人」
    「我是在外面醫院生的頭胎,當時到醫院沒過一會,就進了待產房。待產時我疼得坐立不安,醫生讓我把褲子褪掉,但因為太疼,我連褪褲子的力氣都沒有了。這時醫生過來給我檢查,說要開幾個骨縫然後進產房,但那時我已經直不起腰,更無法行走,是醫護人員把我架上產床的。
  • 走進「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系列報導之三:家庭化產房讓生育回歸...
    在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的樓層索引上,8F為「家庭化產房」,是專門闢出的一個獨立、專業樓層。鄭州人民醫院副院長王諄介紹,家庭化產房,是鄭東院區重點打造的特色項目,環境溫馨舒適,孕婦從入院、待產、生產、到出院,都在一個房間裡(剖宮產例外),讓分娩回歸自然。
  • 徐州和平婦產醫院LDR產房:醫療照護「多對一」 溫柔分娩助減痛
    中國江蘇網訊 4月21日,徐州和平婦產醫院LDR產房裡,張女士和她的寶寶都在艱難「戰鬥」著,經歷他們的「人生第一次」——分娩與新生。產婦的身邊,婦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助產士、導樂師、麻醉醫生、專業護士等組成媽咪的專屬醫療團隊,從產前一直到產後,為產婦提供生理、心理上的幫助,「多對一」式醫療照護,給足「呵護感」。LDR產房,是一種集待產(Labor)、分娩(Delivery)、產後康復(Recovery)於一體的美式家庭化分娩模式。
  • 民眾醫院婦產科產房升級改造完畢,讓產婦生小孩有在家的感覺
    記者昨日從民眾鎮獲悉,經過8個多月的升級改造後,民眾醫院婦產科產房近期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群眾眼前,新增家庭產房和待產室,讓孕媽們感覺在「家」生孩子一樣。1月10日,記者來到改造升級的婦產科,打開產房門口,敞亮的走廊、明亮的燈光、親切的裝飾,讓人眼前一亮。經過改造後,產房增加了溫馨舒適的待產室和家庭產房。
  • 有一種冷叫做「產房冷」,產婦剛進產房就哆嗦,醫生:都是為你好
    前不久朋友生孩子,去看望她的時候,問她感受怎麼樣,她直言生孩子的痛深有體會,但是還有一種感受就是冷,剛進產房一瞬間感覺好冷,讓自己印象深刻。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有這種經歷,並且很納悶為什麼要把產房溫度調這麼低?不怕手腳冰涼影響分娩嗎?其實這裡面暗含深意,只是醫生沒開口解釋,但還是為了孕婦好。
  • 南通和美家婦產科醫院簡介
    南通和美家婦產科醫院是一所專注為現代家庭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的二級專科醫院,南通和美家婦產科醫院具有醫療管理和服務模式,全新的國內外高新專業檢測診療設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學隊伍,以及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承蒙「關愛女性健康,
  • 10個進產房9個喊冷!為什麼產房冷如「冰窖」,進產房必做功課
    10個進產房,9個喊冷!為什麼產房那麼冷?是醫院忘記交暖氣費嗎?怎麼可能?是區別對待嗎?那更不可能。網友說:剖腹產進產房,凍的腿哆嗦。網友說:順產的我,一旦宮縮就冒汗,除了剛進去那會覺得冷外,一直到生都在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