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皮克斯的招牌系列,無疑是玩具總動員,而《玩具總動員4》,是皮克西將動畫的技術又推向了另一個高峰,《玩具總動員4》的故事發生在第三集之後,安迪的玩具們再跟舊主人道別之後,展開了在新主人邦尼家的新人生。
即將上幼兒園的邦尼對於學校感到抗拒,在迎新日當天,一度因為害怕又孤單而哭了出來,在玩具警察Woody的幫助之下,邦尼才轉移了注意力,用woody從垃圾桶裡找出來的材料製作了一個玩具,並將它取名為叉奇,因為成為了玩具而獲得了生命的叉奇,除了不能理解「玩具」的意義之外,更無法改變自己是垃圾的心態,一直想要逃離邦尼,回到垃圾桶裡當他的垃圾。而此時邦尼一家決定在開學前來一場駕車旅行,於是邦尼便將叉奇在內的許多心愛玩具帶在了身上,而將叉奇留在身邊,成為邦尼重要的玩具,成了woody最主要的任務。
自我定位
玩具總動員系列,大獲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喚醒了我們的童心,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是能靠著想像力快速地打造出一個幻想世界,並且跟自己的玩具們展開一場又一場的冒險,在第四季裡面,皮克斯不只延續了這個主軸,更進一步挑戰了這個主軸的框架,那就是「到底什麼才是玩具?」
這一集的新角色叉奇,是在邦尼的想像力之下,利用垃圾打造出來的一個角色,並且對他情有獨鍾,讓叉奇瞬間蹭了他最喜歡的玩具,但是對於叉奇來說,他並不能理解「玩具」這個概念,甚至對於剛剛獲得的生命都讓自己感到害怕,知道經歷過自己跟woody的冒險,親眼見證到了邦尼對玩具們的愛,以及玩具們對孩子們的愛才有了改觀,其實「到底什麼才是玩具」這個問題,在系列裡面有過不同的解答,答案也因人而異,例如woody曾經認為,因為腳底被主人寫上主人的名字,所以他就是玩具,或者是其他玩具曾經認為,因為商場裡有成千上萬個一模一樣的玩具,所以他只是個玩具。
而皮克斯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所有的答案都沒有錯,但也不算對的,一個玩具在腳底被寫上名字,但卻仍被放在衣櫃裡置之不理,那他還是玩具嗎?所以,叉奇的存在就是在告訴我們,任何的關係裡,最重要的是雙方如何看待彼此,如果只是因為寫上了名字,就認為對方是屬於自己的而不珍惜,那只能算是佔有,但就算在別人眼中,甚至在自己的心中,認為一隻叉子只是垃圾,而是在邦尼的眼裡,叉奇卻是最棒的玩具。
選擇的能力與機會
這次最驚豔的角色,應該就屬於在前作中以配角身份出現的牧羊女Bo peep了,牧羊女在第一季和第二集的定位,是安迪的妹妹Molly房中的一個燈飾,同時也是woody的女朋友,電影一開始是九年前一個下著大雨的夜晚,牧羊女因為Molly長大了而被送走,在和woody道別的時候他雖然難過,但仍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還安慰woody說是時候讓他屬於另一個孩子了。
隨著劇情發展,我們發現,牧羊女後來的遭遇頗為坎坷,被送走不久之後就淪落到一間古董店,也因為無人問津而被困在架上幾年,因為不願意就此被困住,牧羊女帶著他的綿羊離開了古董店,在附近的遊樂場開始了「流浪的人生」,當woody和牧羊女再次相逢的時候,一開始認為牧羊女的人生一定很悲慘,跟主人愛護的玩具有著天差之別,但沒想到牧羊女不只看起來神採奕奕,自由的人生更開拓了他的眼界,我們也覺得第四季牧羊女的改變不只令人刮目相看,更是點出來一個關鍵的議題「沒有人強迫你接受一個不喜歡的命運」。
作為一個兒童系列的陶瓷燈飾,牧羊女註定與其他的玩具不同,不會常常被拿來玩,很容易會壞掉,甚至很快就會被淘汰,但這並沒有阻止他選擇一條不同的路,只要離開了等,他就不再是個燈飾,手斷掉了用繃帶綁起來就好,不被珍惜了就轉身離開,牧羊女的觀念告訴了我們,人生雖然不會永遠順利,但只要讓自己保留選擇的機會與能力,那就永遠有能夠改變命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