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公眾號:微旌德
★搜索微信號:jingde-xcb
微旌德投稿:673592796@qq.com
親,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哦!期待您的加入!
民間傳說一般是指民間口頭敘事文學,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等等有關的故事組成,民間傳說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有些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的結果也常與某些歷史、地理現象及社會風習相附會,因而往往給人以它是真實歷史的錯覺。
民間傳說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小編在大家的口口相傳中,通過作者的整理,推出民間傳說中的旌德連載篇,如果微友們有更多更好更美的關於旌德的傳說,可以直接發送給我們,我們將通過微信發布的方式,讓大家通過不同的角度更多的了解旌德,熟悉旌德!
廟首鎮蘭塘村有條河,在下洋溪和下洪溪兩條小河的交匯處,河水清澈見底,河床巖石裸露,有象犬牙,有似鍋狀,參差不齊。兩條小河夾著一座小山,山上有個洞,洞裡有石梯、石椅、石灶等天然勝跡。相傳很久以前,這裡沒有人煙、莊稼,河裡沒有龜鰲魚蝦,不過樹多、竹多、花多、草多,是鳥雀棲息的好地方。
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領的起義軍中有一位將領,名叫承漢,年富力強,善射騎,工技擊。軍中有位女兵叫蘭芝,年幼喪親,孤身獨女,芳齡二八,流浪蘇杭一帶賣藝,受盡官宦商賈欺凌。承漢進軍蘇杭,遂將蘭芝收留軍中擔任護理兵。承漢和蘭芝朝暮相見,彼此愛慕情深。但朱洪武軍紀嚴明,非克京城,將領士兵,不容結婚。承漢和蘭芝轉戰南北,趁下寧國路休整之機,棄甲務農,隱居旌德廟首南塘這兩河交匯之處的山洞裡。從此,承漢射鳥獵獸,蘭芝採集野菜生果,夫妻倆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天,承漢外出打獵未歸,蘭芝惦念丈夫在外受餓,提著裝飯的荷花形柳條籃,出門尋夫。行至南塘河邊,忽然眼前出現了一位長者,身穿青布長衫,發盤葫蘆雙結,手拄龍頭拐杖,鶴髮童顏。長者向蘭芝舉杖施禮,口道:「小姐冒昧」。蘭芝驚異,連忙躬身回拜:「小女子在此有禮了!」長者杖指荷花形柳條籃問:「此盛何物?」蘭芝忙欠身施禮說:「此乃黃米飯,香蒿菜,長者不嫌,請品嘗」。長者捧過竹碗,幾口吃盡,遂將竹碗投入河中,隨著幾個漩渦翻滾,出現一個個圓口鍋狀的巖石,他又採下一把柳樹葉撒入河中,口念有詞,接著用拐杖指向石鍋說:「群魚任人捕,相見共品嘗,人均各一半,剩下此鍋盛,日曬不臭,暑熱不腐,不依此法行,來年捕落空」。話畢,飄然而去。但見河水平靜,柳魚翻花,不計其數。
後來,承漢同蘭芝用蘆杆草編成魚床,迎水攔捕,捕得成千上萬條柳葉魚,無處可容,倒入石鍋,果然不臭不腐。蘭芝將那些魚兒送到四鄉八鎮,讓人品嘗。後人移居南塘,為了紀念往事,改名「蘭塘」。
每逢黃梅季節,洪水暴漲,成群柳葉魚,捕不盡,吃不完;凡投親訪友,路過蘭塘的人,均可分得一份。據說當初點化柳葉魚者,原是朱洪武的輔臣劉伯溫,他為點化有功將軍承漢而來。
責任編輯:張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