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肯彈唱會的來歷,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一段美麗的傳說

2020-12-25 為生活奔忙的小人物

關於阿肯彈唱會的來歷,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一段美麗的傳說。從前在美麗富饒的阿勒泰草原上,有一個哈薩克姑娘,長得比花兒還美,她的歌喉比草原上的百靈鳥還要婉轉悅耳,她彈起冬不拉來就像天山腳下終日流淌的清泉,叮叮咚咚沁人心脾。每天,當太陽剛剛從山裡爬上來,姑娘就趕著羊群在小河邊放牧。她望著美麗的大草原和肥壯的牛羊,總是情不自禁地彈起冬不拉,唱著動人的情歌。草原上的奇花異草向她點頭歡笑,空中飛翔的鳥兒停下來靜聽。她與一位常來河邊放牧的勤勞勇敢的哈薩克小夥子相愛了,他倆常在一起唱歌,邊唱邊彈著冬不拉,當地有個巴依,陰險狡詐、心狠手辣,他見姑娘聰慧貌美,頓生邪念,於是獨定婚期,企圖強佔她。姑娘不畏強權,堅決反對。

另一種阿肯彈唱,有幾種固定的曲調,音樂上以大幅度的節奏變化、頻繁的對比變化和富有特色的調式交替,給人以充滿活力的聽覺美感。演唱時往往有幽默風趣的表情,適於演唱自然風光、生活習俗等短歌。另外有男女對唱的形式,常見於草原上一年一度盛行的阿肯彈唱會。阿肯彈唱實際上就是阿肯對唱,阿肯彈唱只不過是一種習慣用語而已。阿肯是哈薩克語「aken」的音譯,其意為民間遊吟詩人,但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詩人。哈薩克族的阿肯與漢語意義上的詩人有著很大的差異,阿肯遠比詩人廣泛得多,阿肯是智者的化身,是最博學、閱歷最豐富、最令人尊敬的人。阿肯彈唱就是兩個阿肯之間的對唱,進行詩歌即興創作競技比賽,尋找機會進行較量,直至挫敗對方。

在每次對唱中,激情滿懷,對答如流的阿肯們神思若飛奔的駿馬,唱詞結構嚴謹,韻律整齊,內容豐富,朗朗上口。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能令聽眾心曠神怡,神思飛揚。所以很吸引人,能在廣大牧民中產生極大的影響。阿肯對唱分為吐列對唱和蘇列對唱兩個層次。土列對唱是一種初等的、普及型的對唱,它在阿肯成長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每個想成為阿肯的人都會積極參加這種對唱活動。他們在不斷參加吐列對唱的過程中學習對唱技巧,掌握賦歌的本領,培養即興作歌對答的應變能力。每一個成名的阿肯也都必然經過吐列對唱的培養和訓練。才華橫溢的年輕歌手通過參加這種對唱可以一舉成名,從而獲得阿肯的身份和資格。蘇列對唱是一種高層次的、規範的或者說是正統的對唱。參加這種對唱的都是成熟的阿肯。

他們有嫻熟的演唱技巧和出色的即興賦歌才能,歌唱起來往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格律自由。蘇列對唱是高水平的較規範化的對唱,所以被稱為哈薩克對唱藝術的精華。阿肯彈唱通常在眾人聚集的場合下舉行,嚴禁阿肯演唱那些現成的經過背誦學會的唱詞,哪怕是在唱詞中偶爾出現約定俗成的詩行也要受到批評。一般群眾在日常生活對唱和傳統習俗對唱中,可以演唱通過背誦學會的唱詞,但在阿肯彈唱中則被視為違紀行為。阿肯在對唱中,必須對對手的唱詞迅速做出反應,即興應答,這是參加阿肯彈唱會的首要前提條件。對唱一開始,阿肯就要力爭壓制對手,絲毫不能謙讓。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雙方都毫不客氣地用刻薄的言詞貶損對方,用華美的語言讚美和抬高自己,通常要對對手的面部表情、身材、外貌、對唱時的神態行為、性格以及對唱藝術水平的高低進行大量渲染。

對唱時,阿肯各自彈奏著冬不拉或者是闊布孜等其他弦樂器為自己伴奏。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競相炫耀自己的才華。參加阿肯彈唱,勝敗輸贏不在於阿肯能否進行熟練的即興對唱和運用準確的詞語,而要看即興應答的唱詞是否與上文準確對應,符合邏輯,詞句優雅,富有智慧。只要阿肯演唱內容得當,具有說服力和邏輯性,並準確回答對方的提問,就可以得到聽眾的認可和贊同。按照對唱的規則,無論對方言詞多麼激烈,自己都不能惱怒發火,要發揮聰明才智,運用能言善辯設法戰勝對方。雙方的聽眾都會很公正地做出評價,不偏袒任何一方,對場上的阿肯不斷給予鼓勵。失敗的阿肯要勇於承認失敗,主動甘拜下風,與對手握手言歡,不能無理取鬧,否則會遭到人們的厭惡。敗者還要給勝者贈送禮物,小到手帕,大到馬匹不等。

相關焦點

  • 湛江民間信奉的「白馬公」,來歷有兩種傳說,你更信哪一個?
    之前,我寫了湛江民間信奉的康公(又稱康皇、康王、康元帥)和華光大帝的來歷,很多網友要求我寫一下「白馬公」。雖然白馬公算是湛江的主要神仙,但很多村莊都有供奉他,或是建有白馬廟。這位神仙在歷史上是否有其人呢?他又是什麼來歷呢?主要的說法有兩種。
  •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有西南、東北兩個方言。  哈薩克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是19世紀下半葉形成的,經蘇聯兩次改革,1954年中國予以修訂,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哈薩克族人多信仰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的歷史源遠流長。
  • 民間傳說 柳葉魚的來歷
    搜索微信號:jingde-xcb微旌德投稿:673592796@qq.com親>親,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哦! 民間傳說一般是指民間口頭敘事文學,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等等有關的故事組成,民間傳說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
  •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關於冬至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那麼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小編整理了有關冬至的傳說故事,感興趣的看下去吧。
  • 七夕節的來歷的小故事 七夕節的美麗傳說小故事
    七夕節的來歷的小故事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七夕節就是其中一個,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七夕節也被我們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七夕節的由來是什麼?七夕節有哪些故事和傳說呢?
  • 民間流傳的三種鐵觀音的傳說,原來你是這樣的傳奇「鐵觀音」
    很多人都很驚異於「鐵觀音」這個名字,「觀音」二字就已經傲然而視,且又加上一個「鐵」字,一味以淳厚清香聞名的好茶,卻有了一個如此剛勁似乎都有點霸道的名字。其中一定有著莫大的淵源。的確,這個響亮名字很有些來歷。帶著這個疑問,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下鐵觀音茶的來歷以及其傳說。
  • 中秋節的來歷?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的來歷,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民間有很多關於中秋節來歷的說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下。2,民間傳說「嫦娥奔月」。一般有關月亮的傳說,人們想得最多的就是嫦娥,關於嫦娥人們就會想起后羿。嫦娥奔月,后羿思念妻子,就在秋收之後十五這天,擺上糕點,來拜月,後來流傳到坊間人們也在八月十五這天,紛紛準備點心拜月。3,也有說八月十五吃月餅和朱元璋起義有關。
  •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中國的農曆,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由於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立夏的相關傳說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立夏的相關傳說時間:2020-05-05 23: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立夏的相關傳說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一些長輩講它們經歷或者聽聞的故事,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就是要看看在平時,我們聽到的有關立夏的傳說和典故主要有什麼吧
  • 泰國奇幻民間傳說:虎妖舍十面
    雖然在泰國人眼裡,「舍十面」和「舍」都是對老虎的稱呼(部分造型似貓的動物比如猞猁等,泰國民間也多有稱呼為「舍」,所以很多「虎皮」符管就是玩這樣的文字遊戲,其實是麝貓一類貓科動物的皮膚做的)。然而在法術圈子中,「舍」和「舍十面」大為不同。
  • 華山民間傳說
    關於華山的傳說很多,今天就簡單介紹《華山民間傳說》。 相傳大禹治水時,他把黃河引出龍門,來到漳關時,被兩座山擋住了去路。這兩座山南邊的叫華山,北邊的叫中條山。它們緊緊相連,河水不能通過。此時有位叫巨靈的大神來幫忙,將兩山掰開,但是華山卻被掰成一高一低兩山,高的叫太華山,低的叫少華山。這也是李白詩作中「巨靈咆哮劈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的來歷。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你們信奉的「財神爺」,這裡都有他們的來歷?
    財神譜系龐雜,並非每位財神都有相應的傳說在民間流傳,正財神是民間財神信仰中影響最為廣泛的,相應的傳說也較多,偏財神、準財神、活財神則相對較少。在民間傳說中,財神得道成神之前的身份、地位錯綜複雜,有的生前是文官,有的生前是武將,有的本是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有的是家產萬貫的巨富,有的則是一文不名的貧民。
  • 穀雨的來歷由來起源及傳說故事 穀雨節氣與倉頡有關嗎
    你知道在穀雨有什麼傳說故事嗎?穀雨的起源與倉頡有關嗎?穀雨的來歷由來起源  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
  • 關於中秋節的四個傳說
    雖然早就聽爛了,但因為有月餅吃,聽起來仍覺得有興趣。中秋節很美,中秋節的傳說亦美。中秋節有這麼四個傳說,大家都應該知道的。第一傳說:唐高祖與「祝捷餅」中秋節的第一主角是月餅。關於月餅的來歷,傳說很多,較流行的觀點是出現在唐朝。
  • 小暑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風俗?關於小暑的民間傳說合集
    那麼小暑有什麼風俗?有哪些關於小暑的民間傳說呢?小暑節氣的風俗一、天貺節:據史書記載,小暑前後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貺節」,「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麵」之因,故稱天貺節。二、祭祀五穀大神:據說,有些地方有祭祀五穀大神的習慣,用意與祭天、祭地相同。
  •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關於立夏節氣起源的兩個傳說
    立夏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按照氣候學的標準,5天平均氣溫達到22℃才算夏季開始。在黃河中下遊地區,立夏時節的候溫同氣候學標準大致接近,而這一地區正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由此看來,二十四節氣把立夏節這天作為夏季的開始還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 經典民間傳說《年獸的故事》| 讓孩子了解春節的來歷
    父母育兒必讀今天大頭爸爸要給孩子們講的是中國民間傳說datoubaba小朋友們,現在你知道春節的來歷是什麼了嗎?有什麼想法,可以讓媽媽在評論裡寫下來。今天是大年三十,大頭爸爸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刺客伍六七:阿七名字的來歷?始於一段刺殺傳說,誰都逃不過七刀
    「阿七名字的來歷?始於一段刺殺傳說,誰都逃不過七刀」如今刺客伍六七作為一部當下比較熱門的國漫,其獨特的畫風和劇情的表現形式,吸引了不少觀眾們的喜愛,雖然比不上鬥羅大陸那些國漫大佬,但是伍六七表現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