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2021-02-15 高中數學課外加油站

人們從古埃及的數學紙草書和古巴比倫的數學泥版書上了解到,大約在距今三千七八百年以前,人類就會解一元一次方程。不過由於當時沒有發明符號代數,在這些資料上,說清楚一個題目之後,就用四則運算把它計算出來,今天的人們很難嚴格地劃分這樣的計算是在解一元一次方程還是在做算術題。

對於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來說,一元二次方程是非常熟悉的內容。我們能解任何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包括判定一個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原因是我們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我們現在所學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在一千多年漫長的歷史中,曾經隨著數的範圍的擴大、概念的建立和嚴密而不斷地演變和完善。

一元二次方程的出現,有很久的歷史。最早的記錄是在公元前兩千年左右的巴比倫泥版書中,其中有相當於解二次方程x2-5x+6=0的問題,並指出方程的兩個根都是正整數。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完全二次方程的實例之一。據數學史記載,巴比倫人會求出方程x2+px=q(p、q為正數)的根為x=√[(p/2)²+q]-p/2 。

在希臘的著作中也能見到有關二次方程解的記錄。二世紀的著名幾何學家海倫已了解了數值處理的方法,海倫還用近似法求解方程。由於古希臘人不承認負數,那時也沒有發現複數,於是海倫所用過的是錯誤公式子 x=√](4ac-b²)-b]/2a。

我國古代數學家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解的方面有著突出的成果,作出過不朽的貢獻。公元三世紀數學家趙君卿注《周髀算經》時,不僅提出二次方程,而且在有關二次方程的解中,我們發現有求根公式的雛形。趙君卿在《周髀算經》的注文中有一篇有名的論文「勾股圓方圖注」,論文的內容主要是用幾何方法證明勾股定理,但其中有一段是關於二次方程解法的論述:「其倍弦(2c1)為廣袤合(x1+x2),而令勾股見者自乘(x1x2=a12或x1x2=b2)為實,四實以減之(2c1)2-4a12開其餘,所得為差√[(2c1)²-4a1²]=x2-x1,以差減合,半其餘為廣」,最後得公式x=[2c1-√[(2c1)²-4a1²]]/2,這是二次方程x2-2c1x+a12=0的一個根。若將方程改為x2-bx+c=0的形式,這上面的公式就變為x=[b-√(b²-4c)]/2的樣子了。這正是首項係數為1,一次項係數為負的二次方程x2-bx+c=0的一個根的表達式。

特別要指出的是,上文中「其倍弦為廣袤合,而令勾股見者自乘為實」,這兩句話論述的就是根與係數的關係,相當於「韋達定理」。而韋達是十六世紀法國的數學家,他的結果大約比趙君卿晚一千三百年左右。

我國南北朝時成書的《張丘建算經》中有二次方程問題二則,由於書的殘缺和敘述的簡略,無法知道其解法。

公元八世紀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僧一行(683年—723年)由於研究曆法,而得到二次方程x2+bx+c=0(b>0,c>0),他用公式x==[√(b²-4c)-b]/2來求一個根。

宋代劉益著《益古根源》,對二次方程求解做了進一步的工作,可解二次項係數是正數或負數的二次方程。

到了秦九韶著《數書九章》時,我國數學家已掌握了形如

x2±px±q=0(p>0,q>0)

的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元十三世紀楊輝所作的「田畝比類乘除捷法」一書中,詳載多種解二次方程的方法,他發展了趙爽的方法,提出解二次方程的「四圓積步」法。

元代朱世傑在他的「算學啟蒙」中也用過求根公式。

在長期的研究中,人們逐步認識到:1。二次方程有兩個根;2。可把兩個根用方程的係數的運算公式表示出來。

公元九世紀,完全二次方程的標準求根公式(即現在所用的形式)第一次在烏茲別克著名數學家穆罕默德·本·牟徹·花拉子模的《代數學》中出現,《代數學》裡系統地討論了6種類型的一次或二次方程的解法,並講了配平方法,同時指出,通過「復原」與「對消」兩種變換,所有其它形式的一次、二次方程都能化成這6種類型的方程。他提出的「復原」與「對消」即今天的移項與合併同類項。但是對於求根公式的運用有所限制。因為,雖然他知道二次方程有兩個根,但是他只取正根,放棄負根和零。另外,這個公式出現以後的幾個世紀內,人們還沒有認識虛數,所以凡遇到b2-4ac<0時,就認為問題不可能有解。花拉子模本人也無例外地具有這種看法。

十三世紀後,二次方程發展的重心又轉向了歐洲,較早的是義大利學者斐波那契。1202年,他在介紹東方的二次方程理論時引入了二次方程可以有無理數根的思想。實際上,虛數也是在二次方程求解研究中產生的,可見,二次方程求根問題的研究對數的擴張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十六世紀50年代,法國數學家韋達提出了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即韋達定理。1707年,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建立了關於二次方程的一系列知識,給出了二次方程的根與判別式的關係。

1768年,瑞士數學家歐拉出版的《代數學入門》一書給出了現在我們中學課本中列出的一般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相關焦點

  • 九年級數學(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公式——求根公式學習筆記
    求根公式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適宜大多數學生掌握的解題方法。要求熟練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運用,不熟練的同學可參照配方的完成加強理解。1.1 求根公式的推導,利用配方思想,完成配方,找出決定方程有無實數根的式子。
  •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Vita君的數學隨筆
    上一篇中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那麼這個求根公式是怎樣推導的呢?其實很簡單哦。大家好,我是 Vita 檸檬茶,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這個一元二次方程怎麼用配方法來解 表示後,它就是一個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了
  •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21.4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
    每天一小步,和你一起學數學!
  •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等內容的深入和發展,也是以後學習方程以及函數等數學知識的基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則是初中數學的「方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學完直接開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培養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解題思想。     2.
  • 一元二次方程的「極簡」解法比求根公式更簡單?
    幾天前,曉方發了一個連結給我,好像是比較權威的機構,聲稱有人可能發現了一元二次方程更簡單的「極簡」解法,比求根公式更簡單。 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可能吧,一元二次方程是初等數學一個重要的基礎內容,比較簡單,也存在了很久,如果真的有更簡單的方法,那不應該早就被發現了?
  • 2019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①、直接開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義直接開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直接開平方法適用於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據平方根的定義可知,是b的平方根,當時,,,當b<0時,方程沒有實數根。
  • 一元二次方程極簡新解法!告別「醜陋」的求根公式~
    文摘菌數學課堂開課啦!——孩子老是記不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怎麼辦?——多半是太懶了,打一頓就好了。二次方程可謂是人類在數學探索的偉大成就之一,它最早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被古巴比倫人提出用於解決賦稅問題。
  • 中考第一課堂,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求根公式(中考必考題)
    一元二次方程 ,在中高考中是必考的題型,而且佔據大部分的分數。可以說是中考、高考的重點。甚至會在後面演變成更高次的方程的求解問題,但是不管幾次的方程,最終都要通過換元等方式,演變成一元二次方程來求解,所以無論是中考,或者是高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是必須掌握的方程求解方式。
  • 初中數學《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過程,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求根公式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提高運算能力並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感受解法的多樣性,在學習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
    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僅供參考!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     1、直接開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義直接開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直接開平方法適用於解形如(x+a)2=b的一元二次方程。
  • 【九年級】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的推理過程
  • 九數上: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你學會了嗎?
    同學們大家好,我是老朋友小隴老師,上節內容,我們推送了人教版九年級數學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內容,本節將繼續推送九年級數學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詳解,還沒有掌握的同學務必要看看,相信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 初中數學《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試講答辯【語音示範】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新知探索 教師:作進一步引導,如果每一個一元二次方程都通過配方求解,那麼計算就較繁雜,針對於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否也用配方法導出一般求解模式呢?動手試一試
  • 九上數學1.4.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在數學學習與解題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公式法來解一元二次方程,那麼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相關知識。公式法:就是在解一個具體的一元二次方程時,將各項係數代入求根公式,從而直接求出方程的解。
  • 一元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後原過程被忽視了,其實配方法很有智慧
    大家都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用配完全平方的方法(即配方法)推導而得,那麼說明「配方法」很有價值。當有了結果後大家都隨手用之,往往都忘了當初的過程,其實用「配方法」解決相關的代數問題還是有一定的智慧和技巧的,看看以下三個例題:《例1》為根式方程,常規的辦法用換元,但覺得有點呆板,體現不出智慧價值。我們巧妙地運用配完全平方辦法技巧性就顯示出來了,一次配方後進行再次配方,最後的「代入」也很靈活。
  • 2019年初高中數學銜接暨高一選拔講座3,一元二次方程獨門秘笈
    可以說高中到處都是初中的影子,並且高一數學的門檻那是相當高,初高中數學銜接學習真可謂重要之重要。下面重點講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整數根求解策略,以深化一元二次方程知識的深化與提升。高中必備知識點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解法: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情況.2.經歷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過程,體會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思考方法,領會「化歸」思想和「降次」策略.3.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情況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情況的不同;有一個根為1、0、-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係數和常數項的特徵;4. 經歷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形成的過程,培養用數學的意識,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思想.教學重點  把一元二次方程化為一般式,認識方程中各項及係數,判斷一個數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初中數學解一元二次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學會靈活運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點內容,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應用,不管是直接開平方,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等方法解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不同的依據,不同的適用範圍,都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的,然後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 一元二次方程
    學習目標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2.會解一元二次方程3.學會用韋達定理解決問題4.能夠與函數相關聯(函數與方程思想)對於第四個要求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後面會以專題形式與大家進行交流。  1.定義:(不多說什麼)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並且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中考數學考點複習(七)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應用與解法是重點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數學中我們常見的題型,它是解決二次函數問題的基礎,關於它的解法和應用題也比較常見,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一下常出現的一些考點和題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很多,我們一般常用的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