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的人,不斷攀登命運險峰的人。」
熱氣球飛行家
The Aeronauts
「熱氣球飛行家」是一部傳記冒險片,目前正在國內上映,主演是在「萬物理論」裡搭檔過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和菲麗希緹·瓊斯。這部電影並不是完全意義的傳記電影,而是以真實歷史事件為靈感進行的再創作,影片講述了1862年,熱氣球飛行家阿米莉亞和科學家詹姆斯·格萊舍搭乘熱氣球,共同挑戰當時人類飛行最高紀錄的故事。
沒看之前我以為會是一部乘坐熱氣球進行長途旅行,穿越什麼險境的冒險電影,結果不然,片中的飛行目標僅僅是爬升,爬升到沒有人達到過的高度,這也是角色們的主線任務。從「地心引力」開始,我印象裡似乎看過了好多太空冒險電影,以無垠的宇宙為背景,以或現實或科幻的飛船為載體,在環境極端的太空遭遇險境,最後求生的故事。和那些太空冒險片相比,這部「熱氣球飛行家」以天空為背景,以熱氣球為工具,顯得非常復古。
這份「 復古 」也帶給了影片別樣的魅力,和太空冒險裡嚴密的計劃,複雜的飛船,多樣的工具和裝備不同,在1862年那個年代,大自然的一切還有無數的未知,他們探索未知的工具在今天看來是如此的簡陋,縫製的氣球,銅質的測量儀器,即使要飛到雲層之上,格萊舍甚至連雨衣都沒穿。 未知會帶來恐懼,這份恐懼和在太空中執行任務遭遇險境還不太一樣,如果你只是安穩地站在地面,並不需要面對這些,他們是迎著恐懼而上的。
熱氣球飛行家阿米莉亞本來和丈夫一起搭檔飛行,但在一次飛行降落中,熱氣球下降過速,必須丟棄配重來減速,而丟掉了所有東西之後,速度仍然過快,最後阿米莉亞的丈夫選擇跳下去,犧牲了自己,保護了阿米莉亞,阿米莉亞在那之後便不再飛行熱氣球了。
科學家詹姆斯·格萊舍在科學院並不受待見,他一直認為天氣可以預測,這需要搭乘熱氣球飛到高空進行數據測量和研究,而科學院裡的同僚大多不認可他,研究得不到資助,頂級的飛行家也不願和這個空有理論的傢伙一起飛行。
格萊舍沒有放棄自己的研究,最後拉到了商家的投資,說服了阿米莉亞和自己搭檔,這也就是故事的開始。劇情的走向甚至有點俗套,在這裡就可以猜到,這是兩個「 失意人 」共同經歷一件困難事,最後獲得成功並走出陰影的故事,大膽一點,甚至可以直接腦補出那個大團圓的結局了。
但它是一部冒險片,中規中矩的劇情並不算缺點,觀影的重心還是歷險的部分。儘管只是搭乘熱氣球飛到高空,和乘坐飛船去往大氣層外,去往火星還差得遠,但是這部影片的驚險程度卻毫不遜色,很多鏡頭可是說是恐高症福利。
剛起飛沒多久他們就遭遇了第一次危機,雲層裡有暴風雨伴隨著閃電,在混亂的氣流裡,即使是如此龐大的熱氣球也只能任風擺布,格萊舍和阿米莉亞也幾次險些被甩出吊籃。衝破積雨雲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上升,來到雲層之上,另一個是下降,直接逃離,顯然這一刻他們的選擇只能是前者。
穿過雲層之後,他們來到了氣流相對穩定的大氣層,可以短暫放鬆了。他們對空吶喊,慶祝劫後餘生,又在如此高空遇到了隨氣流遷徙的蝴蝶群,格萊舍也抓緊測量各項數據。這段的平靜是給角色和觀眾一個喘息的機會,放下剛剛懸著的心,同時也醞釀著後面更大的危機。
本次飛行的最大目標仍是打破最高飛行記錄,突破雲層之後熱氣球穩步爬升,終於打破了法國人的紀錄。此時又面臨著一個新的選擇,阿米莉亞認為目標已經完成可以開始下降了,而格萊舍完全不滿足於此,他仍想繼續爬升對大氣的數據進行測量。短暫地爭執之後,格萊舍說服了阿米莉亞,以後每上升的每一點都是人類此前完全沒有涉足過的,怎麼能就此放棄,這句話非常有力。這時影片剛剛來到一半。
隨著高度的不斷上升,空氣變得稀薄,溫度降低,環境越發惡劣。此時的格萊舍已經走火入魔,不管自己的身體狀況仍要繼續上升,最後直接流鼻血暈倒了。這時當阿米莉亞想要下降時,釋放氣體的翻板已經被凍住不受控制了,無法下降。
這是影片中第二次危機,如果無法排氣下降,繼續上升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導演在處理這部分劇情時讓格萊舍暈倒,把所有的高光時刻都放到了阿米莉亞這一角色身上,將阿米莉亞的沉著勇敢完全地展現給觀眾。當發現翻板被凍住後,阿米莉亞選擇爬上熱氣球的頂部,僅僅是這一過程的鏡頭運用就足以讓所有人把心提到嗓子眼。艱難地爬上熱氣球頂部後,阿米莉亞使出了全力,終於用鞋跟在翻板上踹了一個洞,使得熱氣球裡的氣體可以排出。完成這一切之後,阿米莉亞劫後餘生一般躺在熱氣球頂部的畫面,非常美好。
可能是為了平衡角色,在下降過程臨近地面時,速度過快,必須減速才可以保證安全降落,這也是整個冒險的第三次危機。這一次科學家格萊舍站了出來,在阿米莉亞一度想要放棄自己時,格萊舍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主意,成功拯救了他們。這裡也是我認為本片唯一的一處,如果劇透了會影響觀影體驗的部分。
本片在高空的戲都是在棚裡用綠幕拍攝,但是特效製作後的成片效果非常不錯,高空景色別具美感,陽光透過雲層的效果都非常自然,也使影片效果更真實,同時也有許多跟隨者角色的鏡頭翻轉,好似作為觀眾也和角色一起經歷險境。
觀影時我先是想到了小時候,是真的小時候,可能是小學吧,看過的一部木偶動畫版的「八十天環遊地球」,那會兒還是在老式的電影院裡看的。那部電影裡有一幕令我記憶深刻,就是熱氣球飛臨將要噴發的活火山時,情景也是非常危險,那種跟隨劇情揪心的感覺讓我記到現在。在這部電影裡,同樣可以獲得那樣的體驗。
另外很意外的是,我莫名想到了探險南極點的羅伯特·斯科特,如何和我同齡可能在教材中學過關於他的課文。他也是英國人,和另一隻探險隊幾乎同時出發向南極點進發,最後他晚了幾個星期到達,但是在回程時,他把生命永遠留在了南極大陸。
這部電影中的格萊舍和羅伯特·斯科特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或者說是這些人身上的共性,他們勇敢無畏,堅定決絕,有時還有些想當然和不理性。可無論怎樣,我都由衷的敬佩這些偉大的先驅者,畢竟如果只是站在地面,並不需要面對那些危險,如果他們去霍格沃茨,分院帽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把他們分到「格蘭芬多」。對他們來說,天空就在眼前,有什麼比天上的星星更美麗更神秘呢。
羅夏日記
月亮你也要,六便士還嫌少
感謝關注和點讚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