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坎培拉3月14日電題:熱氣球飛行「點亮」坎培拉天空
白旭 潘翔越
早上6點的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還沒有從黎明前的夜空中醒來,舊國會大廈前的草地上已經人潮湧動。
這是3月11日在澳大利亞坎培拉拍攝的熱氣球節現場。坎培拉熱氣球節於3月9日至17日舉行。新華社發(潘翔越攝)
冷風中,有的人握著一杯熱飲暖手,更多的人則拿起手機拍照,希望能夠記錄下熱氣球點火起飛的全過程。
今年的坎培拉熱氣球節於3月9日到17日舉行。熱氣球節創辦於1986年,是這個城市每年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晴朗的天空中點綴著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熱氣球,這個景象本身就非常吸引人。」一大早趕來觀看熱氣球升空的戴維·海恩興奮地說,「坎培拉被譽為『叢林首都』,因此很適合熱氣球起落。」
今年59歲的海恩從小生活在坎培拉,幾乎參加了每一屆熱氣球節。這些年來,他見證著熱氣球節發生了不少變化。「越來越多新的參與者,越來越有特色的氣球。」他說。
坎培拉旅遊局高級公共關係官員克萊爾·西德裡克跟他的觀點相似。她對新華社記者說:「第一屆熱氣球節的時候只有5個氣球,自從有了這個節日,每一年熱氣球節的規模都在擴大。」
今年的熱氣球節共有33個氣球。西德裡克說,主辦方每年都會去了解有什麼新的有趣的熱氣球,然後向它們的飛行員發出邀請。
克雷格·法雷爾從1985年開始飛熱氣球,從事這一行的時間幾乎和熱氣球節一樣長。他計劃明年帶來一個紫色的獨角獸形狀的氣球。該氣球由一個六歲小女孩設計,在巴西訂做。
他解釋說,形狀各異的氣球比傳統的水滴形比賽用球要難飛,因為水滴形狀的氣球相比同重量的其他氣球拉力更大,而且若形狀不對稱,那麼在空中容易旋轉、不好控制。
然而作為一名有經驗的飛行員,法雷爾很願意嘗試各種不同的氣球。他給記者看了一張圖片,是他去年使用的氣球:一個巨大的「青蛙」漂浮在國會大廈前。
「這是坎培拉熱氣球節很獨特的一點。」他說,「你可以俯瞰國會大廈這個城市中心。」他還介紹,可以裝下77000個籃球的熱氣球在坎培拉最高可以飛到1200到1500米高。
「坎培拉熱氣球節是世界上少數能飛越一國主要建築物的熱氣球節之一。」西德裡克說,「飛行員很喜歡這樣的經歷。因為他們很少能在距離建築物這麼近的地方起飛,能夠俯瞰國會大廈、國家科技館、國際圖書館這些代表性建築。」
人們擁抱降落的熱氣球。
陳昌齡是今年熱氣球節上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飛行員。他第一次參加,帶來了自己的氣球,紅色、黑色和金色相間的氣球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
今年55歲的陳昌齡2013年開始學習飛熱氣球。「我從小一直夢想飛上藍天。」
他表示,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從事這項看起來有些奢侈的運動,中國航空運動協會還會舉辦一些賽事。
西德裡克稱,他們很願意看到陳昌齡這樣來自世界各地的飛行員飛越國界來參加節日,然後和本國的同行分享自己在坎培拉熱氣球節的感受。
熱氣球飛過格裡芬湖上空。
而法雷爾也期待把「獨角獸」帶到中國。他曾經帶著熱氣球去過好幾個中國城市,比如深圳、成都、張家界。「中國是一個很美麗的國家。」他說,「希望人們能夠喜歡我的『獨角獸』。」
編輯:馬邦傑
籤發:高鵬
版權屬於新華社 未經許可不得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