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或將常態化,教育機構該如何應對?| 沙龍回顧

2020-08-27 伯索雲學堂

千盼萬盼終於盼來了復工複課的6月,然而北京疫情的反撲導致北京、河北等地剛複課就被迫停課,這無疑於是當頭一棒。

疫情反覆無常,影響著各行各業,對教育行業來說,應該怎樣應對疫情常態化帶來的影響呢?

6月22日,伯索雲學堂邀請四位行業大咖:江蘇書人教育董事長崔恆兵、武漢明心教育董事長劉嘉、智來時代CEO邢煉、伯索雲學堂CEO陳志飛與大家共同探討「疫情或將常態化,教育機構該如何應對?」

嘉賓簡介

  • 崔恆兵:江蘇書人教育董事長、南京書人實驗學校理事長
  • 劉嘉:武漢明心教育董事長、湖北省小學數學奧林匹克首席教練
  • 邢煉:智來時代創始人&CEO、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央黨校民主黨派領導幹部進修班客座講師
  • 陳志飛:伯索雲學堂創始人&CEO

核心問題探討

本次沙龍一共涉及四個問題:

  • 疫情常態化將意味著什麼?長遠來看的話,將會對機構未來的發展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
  • 具有什麼樣特質的機構,能夠在這次疫情當中順利的完成業務升級,並且能夠在未來的教培市場當中生存的更好?整個教育市場未來的市場格局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 如果疫情反覆無常,機構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能夠在短期內幫助到機構度過這樣一個難關?針對結合線上有沒有比較見效的方法在暑期招生這個環節幫助到機構?
  • 從校長、諮詢服務商、技術提供商三個不同立場,談談如何看待OMO以及分享一下思路或者案例。

精彩乾貨分享

主持人:首先第一個問題關於我們的議題,如果疫情常態化,將意味著什麼?長遠來看的話,將會對機構未來的發展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請四位嘉賓來分享一下~

崔恆兵:我們總在想什麼時候線下開課,總在想疫情什麼時候過去,說實話大家都沒有一個底氣。就算真正複課了,家長會不會還是擔心疫情再次爆發?所以對所有的教育機構校長來講,我們現在要真正考慮疫情的常態化和我們機構未來做線上線下OMO整合的常態化。到現在的後疫情時期,我最大的感受是,家長孩子以及老師都適應了線上教學模式,這種變化是我沒有想到的。所以從我們教育機構來講,未來我們所有的線下教育機構一定是兩手或者三手準備,有線下的課程,有線下加線上的課程,同時又要有單獨的線上課程,去滿足疫情之後,改變了態度、習慣的家長

劉嘉:首先我認為疫情常態化就是大家認可了,承認這種病症會跟我們的生活相處,並且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很自然的去防範它。我來自武漢,武漢的情況有點特殊,因為之前封城的原因,武漢的家長一方面要關心孩子的學習,一方面又要關注自己的工作。所以據我來看,武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保持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教學模式。因為我也做了幾個月的線上課程,我覺得在線授課對學生的行為、心理、身體都是無法控制的,同時在線上老師和學生目前還沒有達到完整的立體交流,所以說線上不會替代線下,線上應該和線下互相輔助,互相幫助。通過這次突發的疫情,機構一定要與時俱進,在充分利用現在高科技的情況下,把線上教育作為線下教育的輔助。線下是一種常態,線上是一種輔助,讓這種補充和互相輔助成為一種常態化

邢煉:如果疫情常態化,長遠來看對我們教育機構的發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個是成本結構的影響。教育機構的成本結構分為6塊,人力成本、場租校建成本、營銷成本、運營成本、研發成本以及合規成本。受疫情影響,人力成本結構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場租校建成本肯定會縮減;而線上的營銷成本是高於線下的,所以營銷成本是增加的;服務變多了,運營成本自然也會增加;線上線下融合對研發的要求更高,研發成本也是增加的;政策方面抓嚴了,合規成本肯定會增加。

第二是政策變化的影響。疫情帶來的次生影響,有一部分就是政策的不明朗性。現在正處於後疫情時期,政策也在收緊和放鬆之間做遊移,放的稍微松點還好,如果一旦收的更緊,對教培行業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第三是更強的提分訴求。數據顯示,大多數學校複課後摸底測試成績普遍偏差,這說明在過去幾個月,公立體系在釘釘上的教學效果是沒有達到預期的,這對擅長於提分的機構是很好的機會。這種提分的訴求不僅孩子、家長需要,連政府主管部門都需要,需要機構來幫他們把成績提升。

第四是行業的現狀。據國家官方數據盤查,去年民辦教育培訓行業拿到辦學許可證的機構是49.6萬家,但截至到今年5月31號,拿到辦學許可證的機構銳減到13.3萬家。而在4月份初,92%的機構反饋他們的春季課程交付已經全部轉到線上了;67%的機構反饋他們是用第三方平臺進行的直播課;45%的機構選擇與第三方來進行課程的內容合作;40%的機構已經開始選擇第三方的合作機構來進行教學教研。由此可見,面對疫情,有些機構已經開始進行OMO的轉變,有些機構卻消失在時代的浪潮中。

陳志飛:由於醫學和相關的學科還沒有做出結論,按照專家說法,新冠肺炎很有可能要長期和我們大家並存。同時疫情常態化對大家的心理也會造成一些影響。即使線下複課了,家長可能也會有所顧慮。另外,伯索雲學堂作為一家線上教學工具提供商,從我們的角度來講,這次突發疫情加速了教育行業原本需要花3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要去走的OMO升級之路

同時,OMO不僅僅是線上直播課,而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有些場景可以在線下交付,比如授課,有些場景可以在線上交付,比如作業批改、答疑、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等等。對於培訓機構來講,線上線下相結合會走出更多的不同的路徑。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教育機構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師資配比,利用周中來系統性的做線上的教學服務。當然這個服務是可以產品化的,是可以增加用戶粘性、增加營收的。

主持人:感謝各位老師第一個問題的分享,我這邊也簡單總結一下。邢總是從行業,從全國各地政策層面,從經營層面做了分享;崔校劉校是從辦學的經營層面以及線上教學的注意點做了分享;陳總根據對線上多年的分析,從OMO層面做了分享。

第二個問題是經過這次疫情,哪些機構能夠在這次疫情當中順利的完成業務升級,並且能夠在未來的教培市場當中生存的更好?整個教育市場未來的市場格局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請邢總分享一下~

邢煉:首先我認為OMO肯定是要做的。其實online與offline很多年前就開始有了。13年14年的時候行業裡提出了O2O,那個時候我們這些傳統教育機構把online當成了我們的一個工具、一個手段;16年的時候提出了OLO,這個時候online與offline已經是雙主體的運行關係了,各自完成自己的生態閉環。17年18年提出OMO,開始慢慢模糊了線上和線下的邊界。這些變化是我們教育培訓機構思路上的一個巨大變化。哪些機構能順利升級的話,我覺得那些真正理解線上線下融合是融到了我們的教學、運營、營銷、調研四大工作職能中去,而不是認為線上是一個工具、一個手段的機構,在未來可能活得更長遠一點

市場格局的話是水滴形格局,行業內馬太效應會逐步呈現。首先OMO不是一個小公司、小集體、小投入就能搞定的事情,一定是像書人這樣人力、物力、精力、財力都有充分保障的大機構才能搞定這個事情,所以水滴的一頭會越來越大;水滴另外一頭是很長的長尾,機構變成夫妻店、變成工作室,通過抖音快手這些輕量化的網絡平臺完成輕量化的交付;而水滴中間的一些機構會進一步受到擠壓,頭部機構資源富集,長尾的機構變得更小索性轉為地道戰。這樣的格局導致了供應商的出現,並加快其分化。不管是像伯索雲學堂這樣的技術供應商,還是智來時代這樣的策略供應商,都是為大家賦能的,我們賦能的時候也會讓這個行業產生格局變化。

主持人:感謝邢總的分享。聽完邢總的分享後,我的理解是,未來這種黑天鵝事件可能還會有。但無論什麼樣的機構,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反應足夠敏捷,意識與時俱進,就更容易生存下來。

第三個問題是面對疫情反覆無常,是否有比較好的方法能夠在短期內幫助機構度過難關?有沒有比較見效的方法在暑期招生這個環節幫助到機構?請崔校和劉校做一下分享~

崔恆兵:今年暑期招生非常難。對孩子來說,有學校複課後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對家長來說,復工剛剛開始,經濟壓力比較大;對老師來說,習慣了疫情足不出戶辦公,線下複課後反而開始挑肥揀瘦;對機構來說,招生時間點不能統一把握,課程設置存在不確定性;對政策來說,各個街道對教育機構的審核檢查要求也非常高,這些都影響著我們的招生。

針對這些問題,我有以下四個建議:

  • 課程的形式要巧變。疫情來了,我全部轉到線上,疫情走了,我把線上的全部轉到線下。線上一定是為了線下去做補充、做服務、做答疑、做推廣;
  • 做一些線上線下可以同時互相轉化的課程。課程可以同時在線上,也可以同時在線下,只是我們的課件、老師有了變化;
  • 課程的內容要靈活。隨著政策走,做一些同步輔導;
  • 做一些梯度跨度小的課程。課程降下難度後,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開課。

所以OMO模式一定是我們未來應對疫情應對政策的一個非常好的生存模式,作為教育機構來講,我們能夠用最低的成本抗住最大的風險。就像書人通過伯索雲學堂這個平臺,利用20%的線上課程,能養活80%線下的老師和房租,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升值。

主持人:感謝崔校的分享,我簡單的做下總結,面對未來的很多不確定性,我們要從課程的形式上、課程的內容上、課程的時間上、課程的梯度上這4個維度設置得更靈活一些,便於更好的去適應市場變化。下面請劉校做一下分享~

劉嘉:在2月份的時候,我就把機構在2020年的發展分成了4步:第一,不要家破人亡,先保命;第二,不要傾家蕩產,機構在成本控制能力上,一定要科學有序,不要增加成本;第三,苟且活著,特別是在疫情嚴重的地區,不要想著擴張,要服務好你現在手上已有的客戶;第四,等疫情結束後再東山再起。你一定要先活下來,不要受疫情的影響,讓你的機構變成邢煉說的四十幾萬家裡面剩餘的十幾萬家。只要活下來,明天一定是春天。

主持人:感謝劉校的分享,我覺得劉校講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活下去,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實在這次疫情中,教培行業相比於餐飲那些無法通過線上進行業務開展的行業來說,還算可觀,所以我們要積極地看待這個事情。

下面一個問題,希望四位從校長、策略供應商、技術供應商三個不同立場,談談如何看待OMO以及分享一下思路或者案例。

崔恆兵:我們書人通過伯索雲學堂,首先把教研活動全部轉移到了線上。從2月份開始,在周二晚上10點前,我們的產品研發中心會把所有的課件傳輸到伯索雲學堂,之後由我們相關人員進行審核。第二天在線上上示範課、公開課時,所有的老師都要在線進行收聽,中途我們會挑選任意一個老師上臺進行評價。同時我們會邀請部分家長進來聽課,從而提高老師的認真度。

其次,通過伯索雲學堂,做到了所有課堂教學的監管。書人的教研員每天都會進入所有課堂對老師進行打分,然後通過大數據做對比。而且,之前我們的宣傳營銷會花大量精力成本,現在可以把老師的個性化講義、課程的設置、書人的廣告全部植入到我們的課件裡。

同時,在使用伯索雲學堂作業批改功能時,家長、老師都覺得很新奇,作業批改不再像之前大同小異,而是變成有個性的批改,提升家長的服務體驗。從教研到課堂教學監管、宣傳廣告、作業批改,我們通過伯索雲學堂做到了管理的閉環

主持人:謝謝崔校,通過崔校的分享能明顯感受到崔校以及書人團隊非常強的執行力。通過系統,機構在線上可以達到標準化、流程化、顯性化,可以形成一個完整閉環,我覺得這個是使用系統的一些優勢。下面請劉校分享一下經驗~

劉嘉:對使用在線平臺的校長們有以下三個建議:第一是抓好師生之間的互動。老師既要熟悉平臺,也要注意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差別;第二抓好老師之間的教研。我們明心老師之間的教研就是通過伯索雲學堂的教研功能來進行磨課,用這種方式來展現老師的個性特徵;第三加強學校對老師業務能力的評判。通過大數據等方法來進行整體把控。

主持人:感謝劉校的分享,接下來請邢總跟大家進行分享~

邢煉:我認為OMO需要以下4個方面來賦能:

  • 服務平臺。機構需要一個優秀的在線技術平臺來幫他完成教學場景、運營場景、學生交互場景等等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服務平臺;
  • 教學內容優化。線下課程移到線上的時候,課時長度、教學環節、教學切片、教學內容、flash動畫...都要進行重新的架構調整,絕對不是1:1的平移;
  • 管理系統優化。轉線上意味著所有的教師行為、營銷行為、教務行為等等都可以數據化,通過系統平臺保留數據,才能對後續的服務進行指導和改進;
  • AI技術。現在雖然還是一個弱人工智慧時代,但是通過像系統的智能測評、智能化作業布置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機構效率。

我們智來服務的客戶像河南的大山,內蒙古的勝利、江蘇的書人、安徽的翰林等等,基本上都是各省本土的龍頭老大,剛好都是伯索雲學堂的深度服務客戶。從中我舉兩個比較好的例子。

首先是河南龍頭機構大山教育。大山在去年年底就要求把所有的學習內容強制性的轉移到線上,今年4月初時線上化就做到了94%,同時大山製作了7000多節精品課,通過這些精品課就在鄭州收穫了20多萬中小學生。大山之所以這麼成功總結下來有四點:

  • 系統。大山教育張紅軍董事長15年就開始找系統來進行合作和借力了。成熟的系統平臺不僅能提供系統,還可以有技術和思路上的支持。
  • 教師。大山的教師剛入職有三個月的新師培訓,包括像網感培訓等等。他們以教學標準化的方式,形成統一的教學品質。
  • 管理團隊。整個團隊需要思路同頻,大山推了6年的OMO轉型,換了好幾撥人才達到現在的效果,換人不是代表能力不行,而是看他的思維和意識能否真正認可這件事。
  • 運營服務。線下的服務團隊也要接受新方式完成客服服務,優化整體的用戶體驗。

像內蒙古萬人大校勝利教育,雖然位於人口少、人均觀念也比較滯後的地區,但在整個疫情期間,勝利教育的退費不超過20人,這是很驚人的。他們在伯索雲學堂平臺上開了很多帳號,要求所有的管理層都進入課堂實時旁聽,督促老師更好的進行教學服務。後續的話會繼續在線上開家長會,進行不斷式服務。同時勝利還提出當期續付率達到95%以上的目標,可見他們的溫度和粘度是非常棒的。我們公允的說勝利教育在內容方面並沒有特別領先,所以他們把重點放在了服務。他們通過教學服務和運營服務,把客戶溫度和粘度做的了極致

所以說,沒有機構能夠把4個方面都做好,但你有一項能做的特別好,做的比別人領先,你就已經很棒了。

主持人:非常感謝邢總,下面請陳總從技術供應商的角度分享一下看法~

陳志飛:像伯索雲學堂這類產品,對於教育機構OMO升級,是一個基礎設施支撐的定位。從這個定位角度講,我認為以下幾點是比較重要的:

  • 系統安全性。首先是用戶個人信息,我們產品從一開始設計時,就堅定是後臺創建帳號,而不是用戶註冊;然後是用戶行為數據,我們平臺上所有的學習行為數據,都是採取私有化的格式,來確保內容不輕易被下載下來用於其他的用途。
  • 系統穩定性。系統不穩定,對在線教學來說,會帶來極差的用戶體驗。疫情期間,伯索雲學堂同時服務了10000+教育機構和學校,平臺並發100萬+,日活300萬+,確保每一個合作夥伴都能平穩完成線下業務到線上的遷移。
  • 產品體驗感。如果師生使用這個工具時發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會極大的降低教學效率。我們的產品功能豐富且使用簡單,六大功能打造「課前—課中—課後—數據」完整閉環。
  • 成本。機構場租校建成本通常佔機構運營成本的8%~15%,而我們力爭讓平臺只佔到機構運營成本的3%~5%。

這四個點,是教育機構在選擇平臺時要綜合考慮的問題。

主持人:謝謝陳總的分享。再次感謝四位大咖帶來的分享!後續我們還會有更多大咖分享沙龍,歡迎校長老師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如果疫情常態化,教育機構該如何應對?
    今後,全國各地的疫情反覆肯定會成為常態,而北上廣等重要的樞紐城市再出現疫情,就會直接影響到其它各地。那麼這種情況將會對教培機構產生什麼影響?目前有哪些有效的暑招方法?教培機構該如何度過難關?如果轉型做OMO需要注意什麼?
  • 梅爾頓講座回顧|疫情對留學影響與應對策略
    梅爾頓近期講座預告本期線下教育沙龍由梅爾頓升學指導負責人:Stella老師主講,梅爾頓19級優秀畢業生、卓越導師團籤約導師Erica和Damon特邀分享沙龍現場回顧教育產業化,不同國家爭搶國際生生源國內大門繼續打開以不變應萬變,國外本土錄取改革將影響國際生錄取。本科留學的大趨勢還是非常樂觀且利好的。
  • 騰訊教育對話一線教培機構:SaaS產品是教育OMO轉型期首選
    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教育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教育機構,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與變革。而進入後疫情時代,教育企業又該如何順勢而變,積極應對行業新機遇與挑戰?騰訊教育舉辦"疫情常態化下的教育企業OMO轉型"主題沙龍7月31日,由騰訊教育菁銳俱樂部舉辦的"疫情常態化下的教育企業OMO轉型"主題沙龍在上海開幕。本次沙龍邀請了來自好未來、Tutor ABC、精銳教育、優學堂等眾多國內一線教育企業的嘉賓代表,共同探討教育OMO變革之路。
  • 委員講堂 | 谷野: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如何鞏固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如何總結疫情防控的經驗和教訓,如何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公共衛生和社會管理機制體制的建設等等,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問題,今天,針對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工作與大家一起淺談。
  • 做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夏晨希攝(人民視覺)今年的秋季學期非常特殊,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個新學期。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同時有序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是當前教育系統最為重要的任務。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4000多萬大學生,其中有1000多萬跨省流動,另有3000萬是在省內流動。開學季人員流動範圍廣,聚集程度高,對社會影響程度大。
  • 全面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監獄安全工作
    4月30日,省監獄管理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監獄安全工作。
  • 心理研究所|北京疫情再擴散:疫情防控常態化,如何進行心理調試?
    心理研究所|北京疫情再擴散:疫情防控常態化,如何進行心理調試?吳尊友解釋,「可防可控」 不是說一個病例不出現,而是說即使出現病例了,我們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使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國內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同時,局部仍有一些散發趨勢,哈爾濱、舒蘭、北京都是如此。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人類或將與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共存。這也意味著,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
  • 武漢重啟,大連暫停,線下教培機構該何去何從?
    相反,6月30日,武漢市政府宣布,即日起,校外合規教育培訓機構經屬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評估認定通過後,可有序線下複課。武漢重啟,大連暫停,疫情常態化的當下,線下教培該何去何從?同時,武漢市教育局等九部門制定出臺了《武漢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有關政策措施》,該措施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武漢市民辦教育機構帶來的運營困難,提出了加大公共財政扶持、鼓勵減免房屋租金、強化金融貸款和稅費支持、減輕社保繳費壓力、引導做好穩崗就業、水電氣政策支持、其他業務支持等7個方面12條具體措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
  • 校長如何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一份常態化防控方案
    目前,疫情防控仍然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校長,如何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這節課,分享一份常態化防控方案。標題:某某學校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正文:為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更好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教控發〔2020〕××號《××市中小(中職)學校、託幼機構
  • 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校畢業生如何應對就業新趨勢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範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直接體現在就業領域。全面認識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顯在和潛在影響,進而積極應對、化危為機,以促進畢業生順利擇業就業,是確保後疫情時期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迫切需求。今天,我們刊發此版,希望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就業工作有所裨益。
  • 路陽鎮開展健康教育講座 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
    路陽鎮開展健康教育講座 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2020年12月10日 16:15 雲陽網訊(通訊員 羅林)為堅持疫情防控常態化,守住來之不易的戰役成果,近日,路陽鎮衛健辦、衛生院相關工作人員進入文武村以健康教育講座的形式對日常防疫措施進行了宣傳
  • 疫情之下,教育機構應對六字口訣——維穩、服務、備戰!
    針對目前疫情給教育機構所帶來的困境,君學&鈥花教育人社區推出《疫情防控期間,教育機構應如何應對?》系列直播課,1月28日-2月3日,每天下午14:00開啟直播課程,為教育機構提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如何正確面對停課、退費、延期開學、服務等問題的解決方案。(以下內容整理自君學&鈥花教育社區系列直播課)
  • 疫情防控常態化!慈利這樣部署
    疫情防控常態化!會議現場會議組織學習了《湖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聯控機制轉發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轉發湖北省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做法經驗文件的通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轉發湖北省、武漢市應對可能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傳達了市疫情防控指揮長會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了慈利縣下階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開學季,如何讓在線教育從新鮮感走向常態化
    據教育部發文表示,2020年秋季即將全面開學,很快的全國高校、中小學和幼兒園將全面複課。2020年春季開學因為疫情原因被全面暫停,線下培訓機構全部關閉,全國中小學的課程在線上開啟。一時之間,也讓在線教育這件&34;在全國大中小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對於教育培訓機構而言,秋季開學無疑是2020年疫情之後的第一個旺季。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題: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我們該如何生活?新華社記者田曉航、溫競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分類有序開放公共場所。當防疫成為常態,該如何適應「新生活」?疾控專家認為,要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按照各地不同風險等級要求,逐步恢復生活秩序。
  • 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導致惶恐擔心患抑鬱症該如何自我調適?
    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導致惶恐擔心患抑鬱症該如何自我調適?他們又該如何調節?>該如何自我調適?原標題:《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導致惶恐擔心患抑鬱症該如何自我調適?》
  • ...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範順科:疫情常態化下,鋁擠壓企業如何應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如何看待現階段建築門窗及鋁加工行業訂單激增「怪象」?鋁錠價格大幅波動產生的原因及未來走勢怎樣?鋁加工行業又該如何應對,一連串的問號牽動著鋁加工行業每一個人的心。第二,目前鋁擠壓材訂單激增的現象是暫時的,並非市場需求激增所致,我們判斷訂單將很快回歸正常狀態,甚至會產生「提前消費」的後果。下一階段,如果鋁價上漲,大家就賭對了,但訂單已經提前消費,不會持續增長;如果鋁價徘徊或進一步下跌,大家必須承受,後期訂單也會接續不上。
  • 一圖讀懂|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普通人要注意什麼,普通人如何進行...
    一圖讀懂|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普通人要注意什麼,普通人如何進行核酸檢測 2020-07-29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再現疫情,考研、春節回家如何應對?這個通知,必看!
    北京再現疫情,考研、春節回家如何應對?這個通知,必看!根據北京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最新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在之前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基礎上,現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強調如下:● 一、做好確診病例關聯人員的摸排工作。繼續堅持密切關注疫情動向、主動排查關聯人員的工作機制。
  • 【疫情防控】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