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曾造訪湖北秭歸祭奠屈原,「願漢水長流楚天更闊」

2020-12-13 楚天都市報

余光中為楚天都市報題字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功尚:

2010年,國家文化部和湖北省政府聯合主辦端午國際文化節,開幕式前,在秭歸有個新聞發布會,余光中先生偕夫人和一個女兒與媒體見面。發布會前,我抽空上前和餘老進行了一段交流採訪。此前我對餘老的全部印象,都來自讀過的詩歌和散文,這次交流讓我驚訝地發現,眼前這風度翩翩的銀髮詩人英文特別好,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和學者。他的詩歌,他的學識,他的風度,無不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位學貫中西的知識分子的儒雅氣質,他的血液裡都流淌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因子。交流結束後,我忐忑地請餘老題字,特別擔心他會拒絕。沒想到餘老非常隨和,當即就答應了,他一筆一划非常認真地寫下了這則題字內容,很巧妙地把我們的地域特徵和楚天都市報的名字都嵌入了。2010年6月19日,這幅題字發表在楚天都市報《對話》版。

2010年6月16日上午,在盛大的端午國際文化節開幕式上,82歲高齡的餘老朗誦了專門創作的、長達86行的詩歌《秭歸祭屈原》,這是他所創作的懷念屈原的詩中最長的一首。他說過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藍墨水的上上遊是秭歸」「我想把最美的茱萸插在秭歸」。

余光中簡介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餘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2017年12月14日,詩人余光中在高雄醫院過世,終年90歲。

「鄉愁詩人」余光中曾說:我不能再寫鄉愁詩

屈原故裡親自吟誦86行長詩

2010年端午時節,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攜妻女抵達秭歸縣,參加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論壇。

82歲高齡的余光中出現在媒體見面會,依然神採奕奕,面對記者們侃侃而談,講述他揮之不去的「屈原情結」。余光中透露,他專門為此次端午文化節創作了一首《秭歸祭屈原》,長達86行,將在端午詩會上親自吟誦。

常回大陸,沒了鄉愁

「我不能再寫鄉愁詩」

見面會上,余光中以其特有的深情和婉轉的語調,談起少年時路經秭歸的往事。1946年,剛剛中學畢業、時年17歲的余光中從重慶順江而下,隨父母乘船返回南京,途中經過秭歸,後在武漢上岸,經陸路回鄉。昨日,他深情地說:「此次來到屈子的故裡,得以重新傾聽和感受屈原,彌補了我少年懵懂時的遺憾。」

1971年,余光中憑一首《鄉愁》將自己的名字深深嵌在讀者心頭,並由此聞名海內外。現今兩岸交流增多,回大陸也很方便了,餘先生還有鄉愁嗎?余光中面帶微笑說,自己1992年第一次回到大陸,18年來回大陸足有60次之多。而今,那種由於「一灣淺淺的海峽」阻隔而產生的鄉愁已經沒有了。

余光中說:「我不能再寫鄉愁了,10多年來,我寫的都是回鄉詩和回鄉文。」

2010年余光中在秭歸縣參加端午文化節

遊歷秭歸,感受端午

「這是精神家園的回歸」

余光中說,秭歸誕生了屈原這樣具有高尚情操的偉大詩人,他深深影響著後世的中國知識分子,為他們提供了無窮無盡的精神給養。

2005年,余光中曾到汨羅參加紀念屈原的活動,如今到秭歸參加端午文化節,是「溯江流而上,從屈原投水的終點來到他降生的起點,重新傾聽和感悟屈原,感觸頗深。」

他說:「很多中國知識分子都有點屈原情結,屈原和李杜這些大詩人一樣,成了後世詩人的上遊和源頭,上遊清才能下遊暢,希望能把屈原的精神和文化傳承好。」

在鶴髮童顏的詩人看來,到秭歸親近屈原、親近文化的旅程,是一次對「精神家園的回歸」。

千餘詩作,最念屈原

在86行長詩中與屈原對話

余光中對屈原的情操極為稱讚,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屈原的偏愛。那年他第一次寫下紀念屈原的詩句:「悲苦時高歌一節離騷,千古的志士淚湧如潮;那淺淺的一彎汨羅江水,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1951年起,余光中先後創作出《淡水河邊吊屈原》、《漂給屈原》、《汨羅江神》等6首詩歌懷念屈原。他的千餘首詩歌中,懷念屈原的詩歌是最多的。

余光中此次創作了第七首懷念屈原的詩歌,題為《秭歸祭屈原》,長達86行,是歷來最長的懷念屈原的詩,他將在16日的端午詩會上親自吟誦。

余光中介紹,這首詩比較壯闊,其中還有一大段和屈子的「對話」,足有14行。余光中現場吟誦了其中幾句:如你/我也曾少年去國/鄉愁雖短/其愁不下離騷。

余光中駁「詩亡文衰」說

目前,國人中關注當代詩歌的人不多,經濟大潮似乎早已捲走了人們對詩歌的熱情和關注。不過,余光中並不同意這種看法。

余光中說,詩歌的讀者較少,這是正常的。中國歷來都有「詩亡」、「文衰」的說法,李白曾認為,詩歌從建安風骨以後就衰落了,韓愈還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但唐代卻是中國詩文鼎盛的時代。而今,端午節聯合申遺的成功,說明了國際上對中國文化的認可。此次舉辦盛大的端午文化節活動,「應該可以引起民間和學界對傳統文化,包括詩歌的重視。」

但余光中也表示,繼承和傳承中華文化任重道遠,「這是一場接力賽,要傳好手中那一棒」。他說,有生之年,自己還想為傳承中華文化做些事情,「中華文化是一個大圓,圓心無所不在,圓周無所尋覓,半徑就是中文,我最大的語言,就是用詩歌、散文、評論和翻譯這些形式,把中文這個半徑再延長一點。」

2010年楚天都市報記者曾對話余光中

對話背景

2010年端午期間,在屈原故裡秭歸縣,文化部、國務院臺辦、省政府首次聯合主辦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受邀參加,並在開幕式上吟誦新作86行長詩《秭歸祭屈原》。

開幕式前,余光中愉快地接受本報邀請,出任籌備中的楚天詩歌節暨全國名家朗誦會總顧問,並於18日欣然提筆,為本報題詞。

余光中舊照

問:這是您第一次踏足屈原故裡吧?

余光中:對。1946年,抗戰剛剛勝利,我和父母親從重慶乘船順江而下,經過秭歸、宜昌,在武漢上岸,經陸路返回南京。那時我剛17歲,對秭歸和宜昌印象並不深刻,沒有下船上岸。所以這次再到屈原故裡,彌補了64年前少年懵懂之遺憾,也是我第一次踏上屈原故裡的土地。

我是農曆重陽節出生的,自稱「茱萸的孩子」,這次來秭歸,我想把最美的茱萸插在這裡。

問:您吟詠歷代詩人的作品中,寫屈原的最多。能否介紹一下關於屈原的最新詩作?

余光中:我寫了一千多首詩歌,吟詠歷代詩人的有20多首,包括李白、杜甫、陶淵明、陳子昂、蘇東坡等,但寫屈原的有6首,是最多的,這次又寫了第七首《秭歸祭屈原》,86行,是歷來最長的,花了4天。

問:4天寫出這樣一首傑出的長詩,可謂文思泉湧、信手拈來。

余光中:其實並非那麼輕鬆。當初大陸方面的領導到臺灣邀請我參加這次盛會,請我為這次盛會寫一首詩,我沒什麼把握,答應得支支吾吾,我重溫了屈原的《離騷》、《楚辭》、《懷沙》等作品,汲取了養分。這首詩的特點是古今互映、文白交融。詩中,我首次將《鄉愁》與《離騷》並提:「《鄉愁》雖短,其愁不短於《離騷》。」最後順利拿出這首詩,我自認為還對得起屈原。

問:可不可以說,您心中有一種難以割捨的屈原情結?請談談您心目中的屈原,以及對屈原精神的理解。

余光中:中國知識分子都有點屈原情結,同時也會有點陶淵明情結、李白情結等等,這些大詩人和他們的作品都已經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流淌在後世知識分子的血液中,成了後世詩人精神的上遊和源頭。屈原也一樣,已經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之一。

問:近些年來,大陸出現了國學熱和傳統文化熱,您如何看待?臺灣在中華文化傳承方面做得又如何?

余光中:兩岸的情況不一樣。上世紀60、70年代,大陸摒棄傳統文化、摒棄國學,使得傳統文化的發展、繼承出現斷層,很可惜。今天的國學熱、傳統文化熱,可以看成一種補償。另一方面,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大陸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反過來文化修養的需求就增強了。臺灣國民黨執政時期,曾經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後來民進黨上臺,搞去中國化,就算在教材的編排中,傳統文化也受到打壓,臺灣的一些老師為此組織起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推舉我為理事長,因此我經常和臺灣的「教育部長」過招。我不理睬他,我詩人的桂冠可以戴千年,你當官可以當幾年?

問:臺灣青年的中文水平與大陸學生相比如何?

余光中:臺灣青年的中文水平不如你們想像的好。在全球化的壓力下,大家拼命學英語。很多臺灣學生的文學水平很差,有的天天敲鍵盤,最後組織一句通順的話都很困難,更不用說一篇文章。此外,「臺獨」的意識形態也形成壓力,連「教育部長」都跳出來提倡「臺語寫新詩」,其實有些臺語發音是有音無字,「教育部」就提倡臺語加羅馬拼音的「臺羅體」,很是荒謬。有一次,陳水扁用「罄竹難書」去表揚別人,教育部門的官員還跳出來狡辯掩飾,真是莫名其妙。

問:您和範我存女士伉儷情深50餘年,聽說為她寫過多首情詩?

余光中:(微笑)是的。其實我寫過許多親情詩,包括寫父母、四個女兒及兩個孫輩。其中寫母親和妻子的最多。寫給妻子的情詩,以《珍珠項鍊》、《三生石》、《東京新宿驛》、《千手觀音》、《思華年》、《問玉鐲》等最好。《珍珠項鍊》就是我們結婚30年時寫的,西方稱為珍珠婚,我為她買了珍珠項鍊,寫了這首詩。

問:您的四個女兒的名字都是有很深寓意吧?

余光中:我的母親病重時,大女兒還沒出生,母親看不到長孫女一面,因為她姍姍來遲。後來我就變「姍」為「珊」,為幾個女兒起名,這次隨我過來的是小女兒季珊。四個女兒分別叫珊珊、幼珊、佩珊、季珊,整個可以連成一排珊瑚礁(微笑)。

問:在《我的四個假想敵》中,您把未來的女婿當成假想敵人,害怕他們奪走您的女兒,如今您的假想敵全都出現了嗎?

余光中:那是遊戲筆墨。當我的女兒們逐漸長大,出落成少女,就開始有一些青年,不請自來摁我的門鈴,表面上找我請教,跟我談文論藝,其實心思在幾個女兒身上。以前也有人問我,你的假想敵都出現了嗎?我高興地回答說,是一場虛驚,到目前為止,我的四個女兒還只有兩個成家。二女兒和小女兒至今獨立生活,我和妻子也不為她們著急,不過,如果另外兩個假想敵突然出現了,只要女兒喜歡,我自然也歡迎(微笑)。

問:聽說您自比南宋詞人姜白石,您認為誰會是蘇東坡、辛棄疾呢?

余光中:姜白石能寫詞,也能作詩,很不錯。當然我希望自己是蘇東坡,但這個需要別人來說(微笑)。錢鍾書形容一個人的矯情,說他恨不得身外分身,伸出一隻手來拍著自己的肩膀發出讚許,我不希望這樣。

相關焦點

  • 屈原故裡出現爭議,新起的「西峽說」能推翻歷來的「秭歸說」嗎?
    (湖北秭歸屈原故裡) 近些年,屈原故裡出現爭議,新起的「西峽說」叫板傳統的「秭歸說」,而且陣侯很大,在光明日報都有長篇報導。 究其原因,我認為倒不是因為該地有比秭歸更確鑿的歷史和考古證據,主要是近年來的歷史學界的研究對楚人最初封地「丹陽」所在地、及其後來遷都路徑有了新的說法,於是也有一些有關屈原遺蹟的南陽西峽就認為本地更符合「丹陽」新證,說我們這裡應該是屈原故裡。 要說,秭歸在歷史上之所以被認為是屈原故裡,確實是和楚國最早封地丹陽有關的。
  • 屈原祭(屈原故裡祭屈原)
    而屈原的故裡在湖北宜昌的秭歸,每到屈原祭日這裡的人民都會為他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已經形成這裡的傳統。圖說/屈原後裔在端午祭江前的進行祭品祭拜儀式圖說/屈原祭拜儀式前還包括對領頭的龍舟龍頭進行祭拜儀式圖說/屈原的後裔和民群在祭品前祭拜圖說/屈原故裡的樂手還會對祭品進行單獨的儀式圖說/屈原的後裔和秭歸群眾在祭品前祭拜圖說/ 祭奠儀式還包括表演形式的龍舟舞圖說/屈原後裔根據輩分大小,每家拿出祭品排隊走向屈原祠
  • 「惠遊湖北 愛在七夕」屈原故裡景區啟動運營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
    8月25日,因疫情暫停的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正式啟動運營,遊客可以在屈原故裡景區購票遊覽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兩個5A級景區。在農曆七夕節這一天,隔江相望的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景區再次「牽手」,讓遊客一站式遊覽兩處勝地。
  • 屈原故裡:全國處處划龍舟唯秭歸不同
    秭歸龍舟競渡的習俗特點有五:一是龍船多,二是賽法多,三是劃時長,四是歷史久,五是為民間自發組織。屈原是秭歸人,逝後又被人們尊為「水仙」,充當航運、水產的保護神。全國各地都在端午節划龍船紀念他,老鄉在殷切的紀念外,更有將他當作祖先、神祗祭祀的意義。過去,秭歸縣的沙鎮溪、歸州、舊州河、窯灣溪、香溪、小青灘、新灘南北兩岸,都常備一隻、數隻不等。
  • 宜昌新增兩個旅遊名鎮,一個在嫘祖故裡遠安,一個在屈原故裡秭歸
    宜昌被確定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後,發展非常迅猛,目前已是湖北省內僅次於武漢和襄陽的第三大城市。秭歸風光宜昌市的旅遊業在湖北省內也是名列前茅的,國家最高等級的5A級景區就有3家,分別是三峽大壩-屈原故裡景區、三峽人家景區、清江畫廊旅遊度假區, 還有4A級景區多達14家。
  • 湖北秭歸屈原故裡:端午前後最為熱鬧,80元門票有人吐槽有人點讚
    提起端午節,就不得不提「屈原」了,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他不僅在文學上頗有造詣,還是戰國時期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湖北秭歸是屈原故裡,端午習俗的形式獨特,許多傳統習俗,都與祭屈原有關。
  • 湖北秭歸的屈原家宴每道菜都源自《楚辭》
    大眾網·海報新聞宜昌11月30日訊(記者 孫杰 通訊員 周華山)11月29日晚,「生態發展看荊楚」採訪團走進屈原故裡秭歸縣,尋味《楚辭》中的美食,喚醒味蕾中的鄉愁,在飄散著柑橘芬芳的屈鄉大地尋找鄉村掁興的「鮮密碼」。
  • 宜昌秭歸屈原故裡:三峽文化遺蹟的聚寶盆
    宜昌秭歸,位於長江三峽之西陵峽畔,歷史上有歸鄉、歸州之稱,其中以歸州沿用時間最久。它是戰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家鄉,歸州改為秭歸也與其有關,《水經注》記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三峽工程後,這裡又興起告別三峽旅遊熱,位於西陵峽畔的秭歸也因旅遊再次揚名海內外,盛久不衰。
  • 湖北秭歸:打造「最牛」夜市 點燃「夜經濟」
    近日,隨著「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政策逐步落地,湖北秭歸迎來了疫後最熱鬧的景象。在秭歸屈原故裡景區,夜遊線路的開通,點亮了夜遊新經濟,激活了夜間觀光、文化展示、景區夜市、露天電影、餐飲住宿等新「夜」態,讓傳統文化旅遊區煥發新生機。 屈原故裡景區利用屈原廣場、櫻花園及濱江景觀帶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夜遊產品,打造長江三峽最潮「夜經濟」。
  • 湖北宜昌新增一個旅遊名鎮,位於屈原故裡秭歸,有「中華第一漂」
    秭歸縣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故裡,《楚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傑作,秭歸也是端午節的發源地,每年端午節期間都會舉辦龍舟賽來紀念屈原。九畹溪鎮位於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地處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南岸,是中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開壇講學、植蘭修性之地,因《離騷》中「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的詩句得名九畹溪。
  • 屈原故裡端午詩會 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圖)
    屈原故裡端午詩會 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圖) 2019-06-07 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詩人們來到屈原廟祭奠詩祖
  • 湖北省資訊|驢行宜昌——秭歸三峽竹海、屈原故裡
    湖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驢行宜昌——秭歸三峽竹海、屈原故裡端午節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屈原是宜昌秭歸人,所以端午假對於宜昌人就有著特別的含義宜昌端午的紀念活動主要是在秭歸的屈原故裡,所以我覺得廣告詞還應該加一句,「宜昌端午看秭歸」。三峽竹海風景區是國家AAAA景區,又名泗溪生態旅遊區,以大溪等泗條溪流而得名。三峽竹海可以刷宜昌旅遊年卡,自駕車也可以直接開進景區。下午4點離開三峽竹海,到茅坪鎮吃晚飯,選擇的酒店--鳳凰樓正好在屈原故裡的旁邊,所以決定陪兩位老人到屈原故裡轉一轉,雖然來過多次,端午節來恐怕是另一種感受吧。
  • 我從武漢遊秭歸:屈原故裡到三峽大壩吃住玩全攻略
    秭歸,正處於這些旅遊熱點區位的中心,我曾三次過秭歸,卻因時間原因一直沒有在這裡細細品味過,尤其是這裡最有名氣的屈原故裡和三峽大壩,一直是心裡的一個遺憾,終於有了一個空餘周末,來此了一樁心願。從武漢到秭歸我這次目的地很明確,到秭歸看屈原故裡和三峽大壩。
  • 臺灣詩人:屈原文化成為聯接兩岸文化的「臍帶」
    中新社宜昌6月8日電 (記者 曹旭峰 郭曉瑩)「兩岸的詩人都尊屈原為詩祖,屈原文化成了聯接兩岸文化的『臍帶』。」臺灣著名詩人、臺灣明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水順(筆名「蕭蕭」),8日在屈原故裡湖北秭歸縣作上述表述。當天舉行的「2016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開幕式暨祭祀大典」上,蕭蕭作為臺灣的詩人代表,朗誦了他創作的《詩的原鄉》。「……少年的你寫下了《橘頌》,預言家鄉與臍橙永遠的芬芳與豐碩……臍是生命的源頭,橙,散發著生命與詩的香氣。」
  • 《楚騷秀·九歌大典》在湖北秭歸屈原祠首演
    九歌大典》,在湖北秭歸縣屈原祠首演。 向紅梅 攝屈原祠古建築群在夜色中被點亮。 向紅梅 攝《楚騷秀?九歌大典》通過追雷射、彩燈、音樂、歌唱的融合,演繹屈原九歌故事。 向紅梅 攝「流體雕塑」表演絲絲入扣,在山門、牆面、屋頂上浮動變幻。 向紅梅 攝《九歌》作品中神與人的故事唯美呈現,光與影幻化互動。
  • 新路線遊秭歸,逛屈原故裡和三峽大壩能節約半小時,你知道嗎?
    一次隨心而動的周末遊選中了秭歸,去那座與屈原有著千絲萬縷情意的城。關於秭歸縣的得名,《水經注》上說「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秭歸縣城雖不大,卻有不少榮譽加身,「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美外景地」、「中國龍舟之鄉」、「中國詩歌之鄉」說的都是她。
  • 路過秭歸,瞻仰過深山裡的屈原故裡,對於屈原,我只能高山仰止!
    路過秭歸,瞻仰過深山裡的屈原故裡,對於屈原,我只能高山仰止!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
  • 春節期間秭歸各大景區優惠多 屈原故裡門票免費
    春節期間秭歸各大景區優惠多 屈原故裡門票免費時間: 2014-01-26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1月26日訊 近日,筆者從秭歸縣文化旅遊局獲悉,為迎接馬年春節到來,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和諧、歡樂、實惠的旅遊環境,秭歸各景區了推出多項優惠活動。
  • 不得不說,2018年秭歸與央視、央廣的不解之緣
    CCTV13新聞頻道播出日期:2018/6/18播出欄目:《新聞聯播》粽飄香 千柯競 共度端午CCTV13新聞頻道播出日期:2018/6/18播出欄目:《新聞直播間》湖北秭歸 樂平裡農民詩社 屈原故裡悼屈原CCTV13
  • 肖戰|湖北秭歸宜橙發布感謝信,時間卡點有深意
    到目前為止,「肖戰粉絲公益項目組」已經發布了8個公益項目,其中第7個項目《湖北重振我們在行動》包括3種產品,倫晚臍橙便是其一。最近湖北秭歸宜橙發布了感謝信,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在秭歸果農絕望之際,人民網組織的公益直播活動給大家帶來了希望,在肖戰先生的的推薦和廣大粉絲們的支持下,為我們三個鄉鎮解決了將近400噸滯銷的倫晚臍橙!」湖北秭歸宜橙的感謝信發出後,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