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段
我是一名心理專職教師,15年青少年心理健康與諮詢從業經歷。從事中國計生協《青春健康教育》項目的師資培訓工作五年了。那我究竟為什麼要寫作呢?
01 寫作讓我自由
想起前兩天做培訓,師資們分享人生最想要得到的東西時,很多人都表示想要得到自由。
是啊!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很多人都想獲得心靈的自由。
《寫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說,當我們隨時記下我們的靈感,我們最初的意念,在這樣不受限制的時刻,我們在充分地體會心靈的自由。
而我也經歷了從當初的總擔心寫不好而靈感枯竭、無從下筆,到只是想要把一些故事說給更多的青少年及家長們,讓大家分享真實與愛的瞬間,我發現,只需要回到初心,不停地寫,哪怕寫得不咋地,也是可以由自我欣賞到自我成長的。
慢慢地,我記錄的一個個貫穿我某些課堂和生活的某個精彩片刻,我趁著腦子夠清醒,而得以捕捉到並寫下的一個溝通教育時刻,它居然能讓一些家長朋友們產生共鳴,在他們的家庭教育和親子溝通中產生一些積極的作用。
昨天,一位媽媽很有心地給我送來了一束鮮花表示她的感謝,這些的確很鼓舞我,我內心非常感動,能在隨心而動的自由中擁有了這許多共鳴,這種感覺生動而奇妙。
02 寫作讓我自在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少開展線下課程,八月初,開始接培訓任務,開始挺擔心自己疏於練習,會緊張不在狀態。
結果發現自己對課堂的各種情境應對居然是自在放鬆的,學員問我:「是怎麼做到對各種現場的生成都能自在應對、遊刃有餘的?」
那一刻,我知道這和一年來,我持續在做每天60秒故事的寫作輸出是有關係的。我想了想,擲地有聲地回答了學員八個字:「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沒錯,正是日積月累地學習和輸出,才有了水到渠成的這份自在,而這份自在,讓我放開手腳地施展,提升了培訓效果。
有的師資一培訓完就馬上行動,為當地青少年及其家庭帶去成長與溝通的課程,有的說我讓她開始定位新的職業規劃,有的說他改變了刻板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
這就是一年來的寫作,給我帶來的成長,而我更自在的呈現,能支持到更多有才華可以去幫助更多青少年的學員。
03 寫作讓我自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寫作便是三省的最好方式。
在寫我的60秒日更親子溝通故事時,我就反思,有孩子或家長信任我,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是否在真誠而盡心盡力地寫出有料的故事去幫助這些生命中的朋友?我的導師們傳授的知識、理念、技能我也每每能在複習運用了嗎?
越是自省,就越能沉澱,越是沉澱,就越能堅持。
60秒親子溝通故事已經更新到了151集,今年年底,計劃整理成冊,已經在積極籌備中。
而我也鄭重地向我的夥伴們做出新的十年規劃:接下來十年,要出三本書。
那麼,就帶著自由、自在和自省,繼續學習成長,繼續保持初心,繼續寫出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