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世界上的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個陌生人,也包括普通人只能仰視的大人物。想要真正結識大人物,只要能做到本文幾點就夠了。
【壹】通過六個人,你可以結識任何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叫《六度人脈》的書。
有關六度人脈的研究和創作,我個人是早於這本書的,我在這本書出版三四年前就曾經出版過《你也可約見歐巴馬》。無奈當時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利,圖書封面設計、印刷都出現很大問題,嚴重影響書的品相和賣相。因此,本書影響力比較一般,相對後來居上的同主題的《六度人脈》就遜色太多。
所謂六度人脈,通俗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世界上的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個理論的緣起本書中有說明,但我不關心這點。因為生活中,隨處可驗證到這個理論的神奇——我們總是發現某個毫不相干的人,因為某個共同的朋友而能聯繫起來。總是感慨世界很大,人際關係卻很小。
本書作者在向讀者介紹六度人脈運用的同時,也在闡述這樣一個事實:如何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構建一個開放的屬於自己的並主動伸展於無限空間的六度人脈網,提升我們的社交範圍,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並完善自己的情感圈。
在本書中,作者就許多問題給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和技巧,比如你如何在一次會議、一次聚餐或者一次偶然聯繫中突破人脈瓶頸,以六維度的方法建立雙方聯結。
本書除了作者自身的經歷和經驗,也介紹了眾多的知名人士的社交案例,其中包括他的客戶、合作夥伴,以及中外商界與政界的名流。
本書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種種事例和理論方法貫穿其中,適合不同職業和年齡層的讀者。
【貳】人際關係需要分階段,用辯證的眼光去看
策劃本書的策劃者以及出版者均是我的熟人,他們在策劃與寫作中也曾經參考我的書,我雖然有深入研究這個六度理論,但最後我想給大家潑一盆冷水——理論上這個六度人脈是成立的,別說認識普通人,就是想認識馬雲,甚至美國總統這樣的大人物都是有可操作性。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雖然有辦法通過各個關係與這些大人物搭上關係,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認識」卻是很艱難的。
話說得通俗一點,我們認識大人物,大人物卻不認識我們,哪怕牽上線有機會去結交他們,如果我們還沒變得強大的時候,他們也不可能理會你的。人際關係需要分階段,用辯證的眼光去看的,既不能鼓吹說人脈就是錢脈和命脈,也不能消極說人脈都是泡沫,還不如享受個人時光。
從實用角度出發,本書是值得一看的,這些技巧和方法都是十分有效的。只是有些成功無法複製,不能照搬,一定得視自己個人的情況而定,如果我們還處於學習、成長期,那不如重點把精力放在如何把自己變得優秀起來;如果已經變得很優秀了,屬於個人發展上升期,可以把人際關係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
以下幾點, 我就以六脈人度的指導思想分析一下我們普通人如何有效去結識大人物。
【叄】從大人物身邊人打開突破口
有一名記者要想採訪一位高官,可幾次努力下來都無功而返。最後有人建議他,高官都有司機和下屬,如果你先認識這些人,不就很容易接近高官了嗎?一語驚醒夢中人。這位記者在政府開會的時候,早早地來到了停車場,確定好高官所乘坐的車以及司機後,他便找機會和司機聊天。
時間不長,記者和司機就成了朋友。在酒桌飯局中,司機向記者提供了很多關於高官的信息。有了這些信息後,記者便心裡有底了。於是,在高官女兒生日的那天,他特地送去生日禮物,希望能交好高官。最終,高官同意了接受記者的採訪。
有人說,有時攻克大人物的身邊人要比直接和大人物打交道容易得多。大人物的家人、下屬、朋友等等都可以成為接近大人物的鋪墊。先接近他們,獲得他們的理解和信任,實際上已經等於你獲得了大人物的認可與支持。
要知道,沒有誰比他們更能詳細準確地掌握大人物的各方面信息了,而他們所提供的任何一個信息對我們來說都可謂價值連城。有關大人物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個性偏愛、家庭成員、親戚關係、成長經歷等等,都可以從其身邊的人那裡得到。有時候,甚至你博得了大人物的伴侶的一個微笑,就已經標誌著你能結交到大人物,讓大人物幫你辦事了。
在結交大人物之前,請注意,有幾項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只要具備了一定的資格、心態和能力,你就肯定能結識到你想結識的大人物。
【肆】結識大人物要主動、真誠,展現出你的良好品質
我們都知道,大人物通常有著顯赫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他們很少會主動與普通人來往。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地位比他低,我們一定要主動積極,充滿真誠。只有我們做出真誠結交的姿態,才有可能贏得大人物周圍的人的信任,也才能引起大人物對你的關注。
另外,想要獲得大人物的信任,我們必須要有責任感。與大人物搞好關係,就是想要得到大人物的重視和重用,或者幫助你解決一些難題。而想要得到大人物的重視、重用與幫助,我們必須要在大人物以及他們身邊的人面前樹立起一個「很有責任感」的形象。
當你能夠言必行,行必果,總能承擔責任,就一定能贏得大人物及其身邊人的信任。當他們信任你以後,你和他們的交往就會越來越順暢,你就能在適當的時候向他們借力了。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大意說的是大人物憑什麼會幫助我們普通人呢?因為按照人際關係資源互換原則,我們普通人沒有大人物所需要的資源啊。是的,物質資源沒有,那麼,軟性資源呢?譬如你的能力、上進、誠信、責任感,讓對方感覺你是一隻潛力股,自然願意助你一臂之力。
【伍】結識大人物忌太功利、奉承,儘量不卑不亢
有的人不會與人相處,例如在結交大人物的過程中,只懂一味地生拉硬套,本來沒有親戚關係,偏偏七拐八繞,硬說有親戚關係;或者本來與他的某位朋友沒什麼關係,偏偏鼓吹自己與人家情深義重……
實際上這都是不懂得與他人打交道的愚笨做法,這樣做很容易引起大人物的反感。與大人物拉關係,要循序漸進,順其自然,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去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這就更需要從大人物身邊的人身上做大量的工作,從而在方方面顧都深入地了解大人物,以便更容易把話說到大人物的心窩裡,把事做到大人物的心坎上。
在結交大人物的過程中,在與大人物的下屬、朋友、親戚相處的過程中,如果不顧原則,另有目的,就會很快讓人反感、嫌惡、痛恨。本來可以建立友情,但卻因雙方失去真情而無法發展下去,這就很讓人遺憾了。
當然也有一些地位顯赫的人好大喜功,樂於聽奉承話,但與這樣的人發展友情,你很難受益。所以,我們在結交大人物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切忌過於阿諛奉承。
【陸】在大人物面前,要自然得體,真實做自己
如第二點所說,在與大人物的交往中,要想獲得大人物的信任,首先要誠實做人,做實實在在的自己。這就要做到:
保持本色不做作;
不要盲目地迎合、隨從別人;
若自己錯了或有某種不良習慣就勇於改正;
保持自己獨特、健康的個性;
不要不懂裝懂,在長輩、知識淵博的人面前不要班門弄斧;
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老老實實地請教別人;
不要總想掩飾自己的缺陷;
不要否認自己的過錯,如果錯了,就及時承認,努力改正……
這樣就會很容易贏得大人物的信賴。
大人物無論地位、閱歷,還是學識都高出我們很多,與他們交往,常常會令我們很有壓力,容易緊張。作為普通人,特別是沒見過大世面的年輕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容易變得言語囁嚅,特別彆扭、生硬,這種表現對於與大人物打交道是十分不利的。
其實,大人物和我們一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們既要尊重對方,又要讓自己保持必要的自信,自然一點地與對方交往,而不必過於拘謹,尤其是在大人物的家人與朋友面前。
這樣做反倒能顯示出我們的交際魅力,贏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從而使大人物樂意與我們發展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