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劉會雲)轉眼間,2020年快要結束了,而對於黃陵縣隆坊鎮山岔口村的張玉成來說,今年的「關鍵詞」莫過於「入黨」了。因為從今年的5月26日起,張玉成已經正式成為一名國共產黨預備黨員了。
「我太想入黨了,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年已經70歲的張玉成,面對記者詢問,也難掩激動之情。「我身邊的村幹部,尤其是來幫扶村子脫貧的領導和幹部,他們都是黨員,他們用行動讓我見證了黨的偉大,從那以後我就羨慕他們,想真正成為一名黨員。」
故事還要從張玉成成為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講起,早些年他的生活並不如意,妻子患有腦梗、白內障,常年用藥,還要供養兩個年幼上學的孩子,一個人種地,四張口吃飯。一頭是家裡舉步維艱的光景,一頭是自己多年沉重的思想包袱,張玉成一度意志消沉,過得十分艱辛。
隨著精準扶貧的東風吹進山岔口村,張玉成的情況也逐漸好轉。「老伴看病的花銷都不用我細看,咱的幹部就給我跑報銷手續去了。」老伴的身體逐漸好轉,張玉成腰杆自然就硬了,經鎮上協調拿到4萬元的扶貧貸款,在鎮上果業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把自家果園打理得枝繁葉茂,僅僅3年時間,就翻身脫貧,還成了全縣第一個獨立償還貸款的貧困戶。
除了考慮怎樣把好日子過得更好,他還把目光投向了和他當年一樣的貧困戶,經常幫大家做點事情。2016年,張玉成被群眾推選為山岔口村朱家坪組組長,成了一名村幹部。山岔口村的老書記袁忠水鼓勵他說,「好好幹,你要是幹得好,我給你當入黨介紹人。」自此一顆想要入黨的幼苗在張玉成的心裡生根發芽。
「我文化程度低,年齡也大了,入黨的事能成功嗎。」張玉成眉眼稍垂,顯得有些羞澀。勤勞致富靠雙手,啥事還得靠自己,張玉成又說,「我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讓大家都看見,這樣才能帶領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得讓黨組織看到我的誠意和能力。」
「今年玉米收成好,加上蘋果和養殖的收入能過十萬。」張玉成一樣樣的掰扯下來,很是興奮。「還有件讓我開心的事,去年我和隊裡商量給村上申報了個改水引水的項目,今年也成咧……」「明年我把院子一拾掇,再修幾間彩鋼房……有機會再給娃瞅個對象……」說不完的開心事,說不完的願景計劃,張玉成打開了話匣子。
入黨是一份光榮,更是一份責任。「在村大隊部入黨宣誓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黨既然相信我,圓了我這個夢,那我一定也不會辜負黨的希望。」張玉成眼睛微紅。「村上的生產路今年被雨水衝的損壞有些嚴重,水渠也不行咧,明年我得給村民把這些事辦了,有機會把我管理果園的經驗也跟大家講講。」
「入黨以後的老張,不光給自己幹,村上啥事他都跟著操心,想法更多了,幹勁更足了,現在大家都受他影響,賽著過日子呢。」山岔口村第一書記蔡瑞虎樂呵呵地說。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