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一名50歲女博士軍醫的入黨心歷路程

2020-12-25 中國軍網

【編者按】「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當人們面向鮮紅的黨旗舉起右手進行宣誓之後,便擁有了一個無上光榮的身份:共產黨員。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醫師王臨旭今年50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鄭重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受住各項考驗,經火神山醫院臨時黨組織批准,「火線」加入黨組織。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女博士,追尋其在疫情防控一線矢志加入黨組織的心路歷程——

追尋一名50歲女博士軍醫的入黨心歷路程

■作者:王臨旭

我是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醫師,主要承擔一線醫生的管床、值班等工作任務。2020年2月21日,對我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那一天,我在戰「疫」現場火線入黨,實現了人生夢想。我想說的是:「黨組織深深地吸引著我,像黨員那樣去戰鬥,一直是我的夢想。」

王臨旭入黨申請書。

我的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公婆也是軍隊醫療系統的離休幹部,愛人曾在某軍醫大學服役。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立志學醫,嚮往軍營。中學時代作為優秀學生代表,我寫了人生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但因年齡未滿18周歲,沒有如願。

1992年,我從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畢業,留在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8年後,我考上了空軍軍醫大學博士,參軍入伍。博士畢業後,留校分配到傳染科工作。後來我又多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因工作單位多次調整變動,加之出國留學時間較長,入黨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今年初,疫情蔓延,我看到許多同事都在請戰書中寫道「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當我隨隊來到武漢抗擊疫情一線時,身邊的共產黨員個個不畏生死,用生命搶救患者生命的感人事跡,深深感染了我,我也從身邊的黨員身上找到了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原因,這也更加堅定了我要加入黨組織的信念。

出徵時,科室黨支部書記、科主任連建奇語重心長地囑託我:你雖不是黨員,但組織信任你,作為副主任,你要照顧好大家……我堅定地回答道:「請組織放心,我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辱使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像一名黨員一樣去戰鬥……」那一刻,入黨的願望又一次在我心中熊熊燃起。

戰「疫」剛開始的那陣子,我發現大家做得最多的就是在黨旗下許下莊嚴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危難時刻,一個又一個的共產黨員都選擇了義無反顧地衝鋒。

老黨員黃長形教授今年55歲,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但疫情當前,他帶頭衝鋒,和年輕醫務人員一起扛醫療物資、布置病房、轉運病人,帶頭進入「紅區」救治病人,制定診療方案,疏導患者心理壓力;同事李沛父親年前剛做完胰腺癌手術,她就來武漢戰「疫」,舍小家為大家;許多在原單位擔任科主任、護士長、甚至大牌專家,到了火神山醫院卻無怨無悔地當起了普通醫生、普通護士……身邊一個個感人的事跡,讓我看到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熠熠生輝,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並鞭策著我不斷向黨組織靠攏。

在紅區外走廊準備查房

在黃區查看患者病歷

除了身邊的榜樣,從抗疫戰場上接連傳來的感人事跡更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有抗擊非典經驗、我先上!」「危難時刻,我們黨員不上,誰上?」「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衝在救治最前線!」……一句句震撼著我心。護士郭晨晨因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加上高強度工作,暈倒在崗位上;吳亞玲聽聞母親去世,因疫情防控需要無法回家,朝著家的方向三鞠躬,而後擦乾眼淚繼續戰「疫」。遠在西安的科室黨員同事們同樣奮戰在陝西重症新冠肺炎救治最前線,插管小分隊個個是黨員,連建奇主任吃住在科裡,連續奮戰,數周不見,照片中的連主任已經滿頭白髮……這樣的感動無處不在,傳遞著黨員的家國情懷,更鼓勵著我像黨員一樣去戰鬥。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組織更是一座戰鬥堡壘,它帶領大家英勇奮鬥、集智攻關,凝聚起了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我為之深深動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各級臨時黨組織,把大家緊緊團結起來,救治工作很快高效運轉。病房裡的微信群、臨時黨委為醫護人員及家屬解難幫困……這讓我看到了黨組織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並深深地感召著我,我有什麼理由不加入黨組織?戰「疫」一線的故事,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加真摯的感情,對加入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強烈的願望,我也想沐浴在黨的光輝旗幟下,以一名黨員的身份和戰友們並肩戰鬥,於是我再次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儘管已年過半百,但夢想著早一天入黨,我就早日擁有「危難時刻,我先上」的特權。

抗疫一線是考驗入黨初心的試金石,我也以實際行動時刻接受黨組織的考驗。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我作為火神山醫院的光榮一員,雖已年過半百,但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和年輕同志一樣衝鋒,經受住體力和意志的雙重考驗,從未退縮,盡己所能投入救治工作,挽救更多生命。

在黃區為患者開用藥醫囑

指導患者如何服藥

最終,我經受住了黨組織的考驗。2月21日,我和33名抗疫勇士面向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那一刻起,我終於可以用黨員的身份與疫魔戰鬥。

加入黨組織是我人生一個新的起點,我也定會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入黨的初心,始終以衝鋒姿態接受黨組織考驗,用最赤誠的黨心和最積極的行動踐行在黨旗前許下的錚錚誓言。

(孫興維 王均波 楊柳推薦)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王臨旭 責任編輯:葉夢圓

相關焦點

  • 50歲生日這天,我在最前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50歲生日這天,我在最前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020-04-13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說,你特別想入黨!說說看,你為什麼要入黨?
    我的班長是一名黨員,我要和班長看齊,和他一樣成為一名黨員,努力為中隊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於每一名黨員而言,「為什麼入黨」這個命題,不僅是我們入黨之初就應捫心自問的話題,更應成為伴隨我們一生的心靈追問。時時處處回想我們的入黨之初,回味我們內心深處永恆的初心。其實對於「為什麼入黨」,老一輩革命家們,已經為我們給了最好的答案。
  • 一名九寨溝小女孩的暑期日記:我長大後也想當一名軍醫
    家住漳扎鎮牙屯村的德吉佐平時在縣城的南坪中學念書,學習勤奮,成績名列前茅,一直是全校的前三名。「軍醫很帥,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我長大後也想當一名軍醫」,她羞澀的告訴記者。
  • 40歲男博士婉拒39歲女博士求婚,根本原因:擔心女博士難懷孕
    然而,一位40歲,事業有成,尚未結過婚的男博士,曾有一位39歲,也尚未結過婚的女博士熱烈追求他。於外人看來,是一雙門當戶對的「金童玉女」!紛紛看好他們,認為這對高智商的中年男女,一碰,就會閃出愛情的火花。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男博士乾脆利落拒絕了女博士的求婚。
  • 66歲老漢遞交入黨申請書
    會上的一項特殊議程格外惹人注目:湯原縣紀委監委駐黃花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清峰莊嚴地宣讀了一份入黨申請書。「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原來的我還不具備足夠成熟的思想和政治素質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我在扶貧工作隊隊長和大家的幫助下走出了貧困的生活,我想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更希望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共同致富……」寫這份入黨申請書的人叫馬廷訓,是黃花村一名脫貧代表。馬廷訓今年66歲,妻子梁秀佔是一級肢體殘疾,癱瘓在床18年,家裡全靠老馬一個人打零工支撐。
  • 張玉成:70歲的入黨夢
    本報訊(通訊員 劉會雲)轉眼間,2020年快要結束了,而對於黃陵縣隆坊鎮山岔口村的張玉成來說,今年的「關鍵詞」莫過於「入黨」了。因為從今年的5月26日起,張玉成已經正式成為一名國共產黨預備黨員了。
  • 多位女博士博導集體反擊「女博士缺愛」言論
    原標題:女博士是「非賣品」 廣東省政協委員羅必良在政協會議上有關女博士「缺愛」的言論引起熱議。20日下午,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博導王宏維邀請來自廣外、華工、華師、中大等高校的近50位女博士、女博導及女性話題關注者,在華南師範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羅必良的有關言論。
  • 年齡最大的新黨員,這位紅色娘子軍女戰士,在102歲時寫了入黨申請書
    年齡最大的新黨員,這位紅色娘子軍女戰士,在102歲時寫了入黨申請書 2020-09-19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6歲女博士低調畢業,在湖南大學任職副教授,顏值高,實力強!
    而有些博士生沒有選擇去科研機構工作,而是選擇進入大學當一名教授,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自己將學到的東西用於教育大學生,這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位女博士,年僅26歲便獲得聘湖南大學副教授,這位女博士到底是誰呢?
  • 我的入黨故事(十五)我的入黨初心
    追尋時間的腳步,回憶我的入黨故事。2018年,我收到一份來自福州鼓山新區小學一年4班張老師的邀請函,邀請我參加孩子的入隊儀式。懷著一份期待,就在為孩子戴上了紅領巾的那一刻,讓我想起兒時的自己。小學,黨在電視、電影中。
  • 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喜迎50華誕
    本報訊(王繼榮劉泉記者宋廣輝)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成立
  •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成功救治一名高齡炸傷患者
    近日,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創傷外科醫務人員成功為一名因高壓鍋炸傷面部的
  • 大學入黨和不入黨到底有什麼不同?(附入黨流程)
    在大學期間,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是因為入黨的程序非常嚴格,而且程序很多,一般情況下,從頭到尾走完全部入黨程序,大概要花三年左右。能夠在大學期間成功入黨的,都是對自己有高標準、嚴要求的大學生。除去時間和程序問題,更重要的是現實問題,入黨名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給的,可謂是千人走獨木橋,競爭非常激烈,一個學院就這麼幾個名額。
  • 女博士同時和4位男博士交往?一名博士為她險自殺 復旦大學回應
    近日,各大朋友圈中都在轉發復旦大學女博士李某同時交往4名博士男友,而其中一名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生,陸某為了李某拋棄妻子,還給她送房送車,買包包,還送了5篇論文,卻被分手。從網上了解到,陸某今年32歲,醫學博士,主要從事二型糖尿病、脂肪肝病等代謝病病理研究。在學科領域,有很多貢獻,主持了一些國家、省市的研究課題。這件事在網上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熱議,有網友說,如果調查確鑿,女博士同時跟4名男博士戀愛,這是嚴重的作風問題!而且同時和四位男博士搞對象,哪還有時間和精力搞學術研究,嚴重浪費了國家資源。
  • 26歲女博士獲聘副教授 所在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原標題: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另一名90後副教授是1990年出生於吉林延邊的李梓維,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二維材料、納米光子學、新型光電子器件。公開信息顯示,李梓維,男,理學博士,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嶽麓學者。李梓維2013年於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取得工學學士學位,同年保送至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物理學院攻讀理學博士學位。
  • 「程電影」的18封入黨申請書
    程烈超在為村民放電影 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江津區蔡家鎮,72歲的程烈超被鄉親們親切地叫做「程電影」。1978年,程烈超成為了蔡家鎮的一名電影放映員,開始為山區群眾放映電影,一放就是41年。他的答案很簡單:「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22歲入伍當兵遞交第一封入黨申請書  「敬愛的黨組織,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願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1969年,22歲的程烈超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封入黨申請書。  50年後,再次回憶起第一次寫入黨申請書時的情景,程烈超依然難掩心中激動。  「當時我剛入伍當兵,滿腔熱血,思想上積極追求進步。」
  • 入黨申請|大一新生入黨自傳範文
    1993年9月,未滿7歲的我進入了xx省xx縣xx鄉中心小學,走進了知識的殿堂,邁出了人生學習的第一步,在小學7年的時間裡,我接受了正規的教育,不但跟老師們學習了很多的文化知識,也開始與人交往,開始與人相處,而且在各種各樣的素質教育中,我初步接觸到了中國這個偉大的名字,知道在家鄉毛爺爺的帶領下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香港、澳門的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並且勵志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 在抗「疫」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想要入黨的迫切願望和堅定信念,來自這些天我在抗疫一線的經歷……身邊的黨員主動擔當衝鋒在前的使命,以血肉之軀抗擊來勢洶洶的疫情,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與光榮,也更加堅定了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這是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傳染科副主任醫師陳寧,在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 26歲女博士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26歲本土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海外經歷均是浮雲
    1. 26歲本土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海外經歷均是浮雲2. 北京確定秋季開學日期!中小學、高校、幼兒園錯峰返校3.南方醫科大學對16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11個是博士01 26歲本土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海外經歷均是浮雲近年來,90後的大學教授、副教授已屢見不鮮了,但是近日,一名26歲的工學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重上微博話題熱搜,讓大家再次關注到了新時代的年輕學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