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藝術學首次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即藝術學門類。其中,美術學又是藝術學門類下的五個一級學科之一。但是提起美術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應該不是美術學這種理論學科,而一般是繪畫。
據宋院長介紹,「美術」通常被稱做造型藝術,與我們所說的「美術」相對應的英文詞彙是「Fine Art」,是一個包含了繪畫、雕塑等學科的廣泛概念。它注重對現實的關注、對自身感受的誠摯表達。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藝術形式,它運用線條、色彩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中塑造形象,以表達創作者的審美感受。所以,人們通常所理解的「畫畫」的概念,只是「繪畫」及「美術」的一個局部。
「美術」裡的專業方向,舉例說,比如在中央美術學院,現有二十個本科專業,而我們說的「美術」尤指這其中的中國畫、書法學、繪畫、雕塑、實驗藝術、藝術學理論。造型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和中國畫學院幾乎囊括了美術門類裡的所有專業學科。造型學院分為繪畫與雕塑兩個專業方向,具體的涉及油畫、版畫、壁畫和雕塑等;中國畫學院有中國畫和書法兩個專業方向,其中中國畫包括水墨人物畫、工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四個具體方向。
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的分類中,美術學類包括:美術學、繪畫、雕塑、攝影、書法學、中國畫等眾多專業。各校根據開設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有所差異,具體可查詢各校的專業設置情況。
以中央美術學院為例,本科階段在繪畫方面,首先是基礎教學階段,造型基礎訓練,培養審美與表達的基本能力,通常有造型基礎課程、色彩基礎課程、技法課程、材料工藝、美術史論、社會實踐與藝術考察等課程。再就是各個專業方向課程並行,包括油畫、版畫、雕塑、壁畫等。在此階段,通過綜合課程與專業課程的交叉學習,尋找個人創作的表達語言。培養系統的藝術理論和專業知識,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藝術創作的能力。另外,下鄉寫生是造型藝術教學中的很重要的課程,學生在這個課程中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與風土民情。下鄉寫生課程既是一次調研式的生活體驗也是學生藝術創作的素材來源。
在談到美術類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和條件時,宋院長說,美術類專業學生具有良好的繪畫基礎是必要的,這樣有助於去實現藝術表達;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對美、對藝術有自己的理解與追求,這樣的理解與追求均來源於自身對生活的體驗,對周遭事物的敏感。
很多人心存這樣的誤區,認為學美術就是要當畫家,當不了畫家沒有什麼太好的出路,美術的就業面也比較窄。事實上,美術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並不窄。
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專業的小王,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後,成為了一名中學美術老師。同樣是藝術類院校美術專業的曉楓,畢業後和朋友在北京開了一家美術工作室,專門輔導小朋友學習繪畫。和小王、曉楓差不多,很多美術學專業的學生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
這只是美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一斑。實際上,美術類專業畢業生可以到各級學校、媒體、新聞出版機構、廣告公司、博物館、展覽館、書畫院、拍賣行,以及各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就業,具體崗位包括美術老師、美術編輯、美術指導、美術設計、插畫師、文化藝術管理等。
事實上,由於美術類專業和多學科交叉的特殊性,各校的就業率不同,不同專業發展空間也不一樣。如美術學、藝術學理論類等偏重理論研究的專業,就業方向多為科研單位或者選擇繼續深造,而各類繪畫、設計、造型等偏重實踐型的專業,就業方向則依據學生能力和專業素養而不同,其發展空間也有很大不同。
招收美術學專業學生的院校中,既有藝術類院校,也有師範類院校的藝術系院,還有綜合型大學及獨立學院等。各校的就業率情況也有所不同。
以中央美院為例,2019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7.37%,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02%,研究生就業率為98.20%。在本科畢業生所從事的行業中,教育業(45.0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3.6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92%)的比例較高。學校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前5位職業類分別是:美術/設計/創意;建築工程;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職業培訓;媒體/出版。美術/設計/創意以43.9%位列第一。
在談到藝術類專業的就業時,中央美術學院學生工作部部長郭麗認為:專業特點決定了藝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市場相對集中,但提升自身競爭力,積極投身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去,仍然是應對一切就業壓力的不變之本。
談起美術學專業,不得不提中國的「八大美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這些院校實力雄厚、各具特色,報考競爭也十分激烈。
目前,我國開設美術學類相關專業的院校還是比較多的,據不完全統計,僅美術學一個專業就有350餘所院校開設,其他開設繪畫、雕塑、書法等與美術類相關的專業就更多了。除了上述頂尖的八大美院外,還有很多院校可供考生選擇。考生在報考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實力等綜合考慮,慎重選擇。參加美術類藝考的考生,需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對普通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工作提出一系列改革要求,藝術類政策變化尤其引人關注,2020年藝術類專業考試中,除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其他高校不再組織美術學類專業校考。另外,藝術類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也有所提高。
考生一定要留意報考省份的藝考政策變化,做到心中有數。比如,江西省2020年美術與設計類、音樂學類、舞蹈學類、表演等本科專業,文化線按2020年江西省普通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劃定。隨著藝考新政的實施,各大院校也更加注重考生的文化課成績,如清華美院、中國美院、中央美院等專業美術院校近幾年的招生錄取中,文化課錄取分數也有所提高。
「我校歷來重視考生文化課素養,文化課成績要求一直遠高於各省藝術類本科線。近些年在錄取時使用的文化課相對成績折算時一直使用各省市普通類本科的一批次線,合併本科批次後的省市使用的是自主招生批次線或者本科第一段線進行折算,最低專業要求相對成績達到75分。根據近三年錄取情況看,考生整體文化課成績穩定提升,全校各專業相對成績平均分能達到92.7分,接近普通類本科一批次線。美術學、建築學、藝術學理論專業均超過各省普通類本科一批次線。」中央美術學院招生處處長梁麗莎介紹。
除了省級統考外,部分考生還會參加校考。校考的要求一般要比統考嚴格,對各專業偏好也不相同,所以考生可以認真閱讀考試內容,根據校考院校喜好程度,注意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做到有針對性的備考。認真閱讀院校簡章會掌握很多重要信息,如報名流程、院校的考試時間、考試地點、對各專業的要求等。很多學校除了《招生簡章》以外還會有關於考試的《專業考試注意事項》,考生也要認真閱讀,掌握了解。
各校美術類專業錄取政策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在考生文化課考試成績上線和專業考試成績合格基礎上,按專業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二是在考生文化課考試成績上線和專業考試成績合格基礎上,按文化課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三是在文化課考試成績上線和專業考試成績合格基礎上,將兩種成績按比例加權,再從高到低排序擇優錄取。還有的院校需要考生單科成績達到要求。考生要掌握錄取原則,了解所報考的院校專業錄取是側重文化成績還是專業成績,再根據自身情況,揚長避短,才能做到「知彼知己」。
比如,湖北美院,繪畫設計類高考文化成績佔40%,專業成績佔60%。魯迅美術學院的美術學類、美術學專業文化課最低控制線350分,文化課總分達到學院最低控制線後,依據考生填報的高考專業志願,按照「分數優先、平行志願」規則,各類別根據考生專業課考試和高考文化課考試的綜合分數,文理科考生從高到低統一排名依次錄取(遼寧省考生統一排名,外省考生統一排名) 。具體專業錄取辦法詳見各校當年發布的招生簡章。
推薦專業源自高校學生實名推薦數據。當前累計投票數量超過501萬人次。通過實名註冊的高年級學生或畢業生,根據本校各專業辦學情況進行投票,推薦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下圖僅展示了部分高校美術學專業推薦情況,星號為推薦指數。點擊圖片可查看更多專業推薦數據。
下圖為中央美術學院2020年專業錄取情況
下圖為四川美術學院2020年部分省份本科專業分數線
具體錄取原則和詳細專業分數線表,請查看高校當年發布的簡章和錄取公告。
【點擊查看更多專業解讀】
本文版權歸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