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句話出自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墨梅圖》

2021-02-19 美術報

 編者按  10月25日,剛剛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採訪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見面。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發言的最後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們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在中國多走走、多看看,繼續關注中共十九大之後中國的發展變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報導中國。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習總書記引述的這句詩,出自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墨梅圖》。

元 王冕 墨梅圖 紙本水墨 50.9×31.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一首「述志」題畫詩

王冕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墨梅》,原文是這樣的:

    吾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首題畫詩的意思是:我家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豔的顏色,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許它的顏色,它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留存於天地之間。

 元代 王冕 墨梅圖 30.8×92.2cm  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和高尚情操。開頭兩句「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最後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豔,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豔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

元 王冕 南枝春早圖 151.4x52.2cm  絹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讚譽梅花,實際上是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仿佛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元代 王冕 墨梅圖 67.7×25.9cm  上海博物館藏

一幅「清雅」的墨梅圖

王冕墨梅圖,元代中國畫,紙本水墨,縱50.9釐米,橫31.9釐米,畫幅中有作者題詩五首。文物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王冕所畫的《墨梅圖》,神韻秀逸,令後人嘆賞不已,對明清畫壇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畫幅中有作者題詩五首。署款:「乙未年春正月朔寫於草堂」。時王冕年六十八歲。此圖是他晚年畫梅藝術臻於化境的傑作,深為後人珍重。

元 王冕 墨梅圖(香雪斷橋圖)軸 113×50.2c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王冕學畫的故事曾選入小學的語文課本,所以為人熟知。清代朱方藹曾說:「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至元煮石山農(王冕)始易以繁花,千叢萬簇,倍覺風神綽約,珠胎隱現,為此花別開生面。」這一幅「墨梅圖」是他的代表作。此圖所作梅花,枝條茂密,前後錯落。枝頭綴滿繁密的梅花,或含苞欲放,或綻瓣盛開。正側偃仰,千姿百態,猶如萬斛玉珠撒落在銀枝上。白潔的花朵與錚錚的幹枝相映照,清氣襲人,深得梅花清韻。幹枝描繪得如彎弓秋月,挺勁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韻律感。長枝處疏,短枝處密,交枝處尤其花蕊累累。勾瓣點蕊簡潔灑脫,別開生面。

元代 王冕 墨梅圖 上海博物館藏

 關於畫家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肅。元末會稽諸暨(今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隱居九裡山,以賣畫為生。別號有煮石山農、會稽山農、會稽外史、梅花屋主、九裡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浮萍軒子、竹冠草人、煮石道者、閒散大夫、老龍、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書齋叫「竹齋」,時人又稱他為王竹齋或竹齋先生。

他既是詩壇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他所畫的梅花,神韻秀逸,對明清畫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冕吳鎮 梅竹雙清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請將你的手機平放後旋轉

好了請轉回你的手機吧



文 | 崔豔  葉芳芳

微信編輯 | 鑠鑠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一句詩,出自元代畫家、詩人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 筱青讀詩詞:王冕墨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安陽的韓性聽說了這件事,覺得王冕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弟子。王冕於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大儒。王冕的墨梅詩其實是一首題畫詩。幸運的是,這幅《墨梅圖》至今仍藏於故宮博物院。這首題畫詩流傳甚廣,可謂家喻戶曉。
  • 孫陽讀書:「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賞析
    總書記昨天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的詩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詩: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 元代著名詩人畫家王冕,欣賞他這十首代表詩詞,體會清氣滿乾坤
    元朝詩人王冕,絕對是詩人中的一個異類,他出身貧寒,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是我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詩人、畫家、篆刻家。他的詩主要以同情困難人民,譴責權貴為主。王冕一生喜歡梅花,又善寫關於梅花的詩,還善畫梅。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王冕的10首詩,了解他的詩歌氣質。
  • 【精闢】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處您知道嗎?
    陽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講話最後援引古詩「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展示了充分自信。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火了!聽到翻譯後,網友心服口服!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導讀在昨天上午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很多網友的關注點被習近平引用的一句古詩吸引,「不要人誇顏色好
  • 走進徐州市第二十六中︱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為「揚帆...
    走進徐州市第二十六中︱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為「揚帆」志願者服務隊點讚 2020-05-24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玉——《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平語近人...
    主要內容「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黨的十九大閉幕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和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了這兩句詩。詩中說梅花從來不以鮮豔的顏色,去博取別人的讚美,而只願將縷縷清香,散播在天地之間。總書記引用這兩句詩是以詩言志,對新時期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嚴以修身提出了一個高的標準。這期黨課的主題―「修身」,大家用藝術的手法來學習、闡釋總書記關於「修身」的用典,進一步提升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
  •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北京新華數通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崢首先拋出這一問題。他說,「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的時候,許多人對中國夢的概念並不十分理解。而今天十九大報告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大報告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也為中國夢的順利實現提供了實施路徑,更是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自信。」
  • 詩畫尋芳│「梅」好時光
    這一時期,詠梅詩逐漸多了起來,詩中的梅花也被人們賦予美好的含義。南朝詩人陸凱在春回大地之時,在荊州摘下一枝梅花,託驛使帶給遠在長安的好友範曄,附詩一首「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送你一支梅花,就是送你一個春天,多麼令人動容的友情。梅花入畫也始於此。畫史上可考最早的畫梅圖是南梁張僧繇的《詠梅圖》,但未能留存下來。
  • 王冕的詩有哪些?王冕的詩詞全集32首
    元代詩人王冕,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時間畫荷花,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隱居九裡山,以賣畫為生。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傳是他始創。
  • 放縱不羈愛自由的大畫家 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王冕(字元章,詩人、畫家),浙江紹興諸暨人。王冕出身農家,少時時常幫家裡幹各種農活,做過放牛郎,但是他自幼嗜學,發奮苦讀,關於王冕求學流傳著許多故事。據相關記載,會稽學者韓性(1266—1341年)聞而異之,錄為弟子,教其儒家經典,尤其是春秋列傳,遂為通儒。另據記載,王冕狀貌魁偉,美須髯,磊落有大志。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記百事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邰祥梅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詩詞,通俗一點講就是人應該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以正確的方式去做,至於別人如何評說,有時不必太在意,問心無愧就好」。她就是商界巾幗,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集團事務副總裁邰祥梅女士。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解說詞(第六集)只留清氣滿...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黨的十九大閉幕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和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總書記在講話當中,引用了這兩句詩。那這兩句古詩的作者是元代的畫家、詩人王冕。詩中說梅花從來不以鮮豔的顏色,去博取別人的讚美,而只願將縷縷清香,散播在天地之間。
  • 平語近人第六集只留清氣滿乾坤心得體會 觀後感想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六集: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閉幕之後的講話當中,引用了這兩句詩。總書記引用這兩句詩以詩言志,彰顯的是一個大黨、一個大國的自信氣質,傳遞的是苦幹、實幹的務實精神,同時也對新時期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嚴以修身提出了一個高的標準。
  • 古代十句「節操」名言,凝聚古人精氣神
    一、不食嗟來之食出自《禮記.檀弓》。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尊嚴的強調,對人精神的重視。二、不畏義死,不榮幸生出自唐代韓愈《張中丞傳後敘》。榮:心喜。幸:僥倖。不懼怕為正義而死,不因僥倖存活而心喜。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屈原的古詩作品《離騷》。早晨飲用木蘭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初開的花瓣。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梅花「清」氣滿乾坤
    賞梅,得其真味真韻,一個清字貫穿其間,這是她形象的真實寫照,是她靈魂溢出的芬芳。   崇清尚潔,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追求,梅花則承寄了這一美好寓意。明代「花甲縣令」馮夢龍來到「地僻人難到,山多雲易生」的貧窮小縣壽寧為官,把清正廉潔的前輩知縣戴鏜作為學習的楷模,為新建的戴清亭賦詩一首,其中有「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句,表達自己願做一株不畏風雪、清香永駐的老梅的高遠志向。
  • 不要人誇顏色好
    這是說有些人既不播種,也不來收割,可為何要索取那麼多的糧食啊?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寄唐生》詩中留下了「不懼權豪怒,一任親朋譏。人竟無奈何,呼作狂男兒」的詩句。查慎行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是詩壇「清初六家」之一,繼朱彝尊之後被尊為東南詩壇領袖。查慎行在詩作中留下了「不卑亦不抗(同「亢」),斟酌具至理」的名句,從此便有了不卑不亢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