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過綜藝
也登過大學講壇
他設計過獨門小院兒的私宅
也改造過偏僻小村子的老房子
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是否存在著涇渭分明?
設計,是掌握眼球的焦點,還是追求身心的舒適度?
關天頎給出的答案是:
有品質的簡樸、有節制的豐盛
5月7日,由歐神諾聯合一點資訊、太平洋家居等多家業內專業媒體發起的「意·境」設計師公開課大型直播系列活動的第五期,特別邀請了空間進化建築設計及彩虹石空間設計創始合伙人、中央美術學院及四川美院課程導師 關天頎 老師,以「新文旅時代的體驗式設計」為主題,結合文旅創新與鄉村振興的個人代表性案例作品,分享他關於人文關懷與設計美學的獨到見解。
△ 直播間截圖
直播當天平臺總計觀看量超過2.2萬人次,2,589人手動點讚及進行打賞支持,直播間內超百人與老師進行實時討論學習。
民宿如何界定?中國民宿業在疫情陰影的籠罩將何去何從?民宿如何憑藉設計讓客人們願意「多留幾天」?而文旅產業要如何逃脫流於表面的主題拼湊?
「精緻」的文旅要如何打造?一個設計真的可以讓項目多賺幾億?在當下的「鄉村振興」倡議下,「民宿+文旅」又會如何助力中國鄉村的建設?不拘泥於「傳統遺存」又要深挖場所的在地精神,又是如何做到的?
△ 直播間截圖
當日直播現場,關天頎老師以嚴謹的學者態度、結合豐富實踐案例,深入淺出地為直播間蹲守的「同學們」解疑答惑:
「吳彥祖背後的男人」難做嗎?
3小時出方案、
3天出施工圖、31天完工
《漂亮的房子》是關天頎老師迅速「出圈」的關鍵點,項目當時改造的是舟山海島上小漁村裡的一個老石頭房子。房子當時已被荒廢多時,甚至連屋頂都是破掉的。
整個改造的設計遵循著「因地制宜、順勢而為、自然而然」的理念,尊重現有的建築結構,但融合當代的設計手法。
由於工期時間有限,從考察現場到完工落成,僅用了31天。但通過裝配化、模塊化的施工,房子展現出了關天頎老師在設計中的設想:保留當地巖石風貌的粗糙感,與新材料實現強烈對比,形成一種淡泊感。
「那次項目中,我們做方案用了3個小時,施工出圖用了3天,從設計開始到結束的整個工期只有31天」,關天頎老師在直播中說到,這是一個很有挑戰的項目,但也融入了我個人的設計態度:儀式上無需使命感,形式上無需儀式感。形式和材料的技術選擇上,從來都是折中的、多元的、實用主義的,並不想深究形式的來源出身。兼容並蓄,適合為好。
民宿也是住宿
做設計時得負責任!
談及民宿的設計,關老師認為要首先了解民宿的文化。「民宿」實際上是一個舶來貨,具體出處很難說好,但歸根結底它強調的是一種主人文化,需要在其中投射強烈的在地文化特徵以及主人生活的痕跡。而國內的發展,對於「情懷」的塑造還是稍欠火候的,目前的業態更偏向於精品酒店化方向的發展。
隨著整體行業的升溫、利益『蛋糕』的誘惑變大,入局者越來越多,也意味著民宿行業在品質、服務和用戶體驗上的綜合競爭力亟待提升。對此,關老師表示「民宿也是住宿,設計時必須負責任地給予符合規範的設施」。
舒適自如的室內居住氛圍、與眾不同的設計、多元化的主題風格、清新自然的室外環境、豐富的人文色彩,成為不少人考慮的因素。
民宿的選址,要有「好山好水」,可持續發展是大前提。同時不是非得有飛機、高鐵直達,但良好的基本交通條件也是必須的。再就是,服務提供者與享受服務者之間的利益要平衡,將是『多留幾天』的必然因素。
盡力抹去「設計的痕跡」
項目要傳達友善
而更大型的文旅產業項目,關老師認為要明確「城市的設計是『表演』,鄉村的設計是『生活』」。在城市生活中,由於居住空間的有限,人們總希望在公共空間中看到更多博眼球的、誇張的設計;但在文旅度假產品及鄉村的設計中,體驗是第一位的,要體現出在地生活的真實狀態。
基於這一理念,他總結了8個方面:第一是「空間無邊界」,以全空間思維,把室內室外融為一體,利用現有建築本身的結構性,打造室內設計元素。第二是「建構美學」,善於挖掘建築本身的特質,強化它的建構語言,成為無需過度雕琢的裝飾元素。
第三是「場所與在地精神」,利用當地建材與本地建築體融合,產生特殊美感。第四是「環保節能可持續」,通過舊物改造、舊有材料翻新,最大化實現對環保的支持。
第五是「時間的維度」,賦予設計歷久彌新的能力,讓建築在多年之後依然具有勃勃生機。第六是「對『飾』始終報以懷疑的態度」,以懷疑的精神讓設計越來越純粹、手法越來越洗鍊。
第七是「注重藝術對空間的詮釋」,設計中要學會選擇藝術品,但要避免「藝術亂燉」,讓藝術品融入到居住空間的整體氛圍中。第八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自然而然」,設計不是光做表面功夫,要了解業主的真實問題所在,通過設計讓他的需求得到真正的滿足。
文旅項目,強調「精緻地生活」。在精神層面來說,要回歸自然與自我、返璞歸真;在生活層面來說,即「有品質的簡樸、有節制的豐盛」。僅存的「表演」也是為了生活,讓設計傳達「真善美」。
設計師公開課
互動Q&A
Q1 希望老師推薦適合端午假期打卡的民宿?
關天頎 目前國內好的民宿多是精品酒店化的,與日本、臺灣的相比會精緻很多。北方地區的朋友可以選擇寧夏中衛,那裡有一個民宿聚集群;南方的選擇更多些,如杭州莫幹山那邊就聚集了很多民宿。放眼全國的話,應該都有很好的選擇。大家之所以願意去民宿體驗,其實也因為我們當下居住空間過於雷同,想去一些特別的人居空間獲得特別的體驗。
Q2可以給設計師推薦幾本書您平常會看的書或雜誌嗎?
關天頎 設計師要通古融今,實際上就是成為一個雜學家,不一定對所有領域都研究透徹,但必須要通曉各方面的知識,最後才能自然而然地在你的設計手法中流露出來。書籍方面,推薦大家看《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這本書以比較法闡釋了東西方建築的內在品質以及相互的差異。雜誌方面,我個人比較喜歡英國的一本《Wallpaper(卷宗)》,它裡面對最新的國際流行資訊會有及時地跟進,從建築、空間設計到服裝、時尚產業等,設計師可以從中得到一個整體認知。
Q3 設計師什麼時候可以嘗試獨立創業呢?
關天頎 不同年齡段的設計師都可以嘗試創業,對於設計來說,當下的社會給予了一個比較廣闊的空間,只要保持一種朝氣蓬勃的狀態以及經驗的積累,這樣的設計師會得到他的市場和客戶青睞的。所以,我覺這不是年齡的問題,而是設計師心態的問題。
當你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定把握、並具有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時,是可以嘗試創業的。對此我是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畢竟,創業本身也是一種設計實踐,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是可以重新出發的。但在真正開始之前,要結合自己的學識、背景、地域以及客戶目標,找準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定位。創業有很多艱險,而室內設計行業創業起點不高,不要給自己製造過多的負擔。
Q4 《漂亮的房子》裡改造的舟山老房子,現在運營情況如何呢?
關天頎 很遺憾的是,這個房子現在並沒有成為民宿在運營,當地政府把這裡做成一個旅遊景點了,大家可以去參觀拍照,不過路程會相對有些遙遠。
Q5 如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呢?
關天頎 從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到現代文明,每個階段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設計方法。對此,我的態度是一定要開放,不要過於強調個人本土文化而陷入固步自封的狀態。中國文化有很多優良的部分,但一定要吸取具有當下意義的、而不是遺存的內容。
要區分「傳統」和「遺存」的不同:「傳統」是一直活著的、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筷子;「遺存」則是已經被淘汰的,僅在博物館、考古現場等地方保留著。當代人要有當代思維,選擇可以延續的優良「傳統」內容來汲取靈感。輕裝上陣,不要被歷史壓垮。並不是說「所有老祖宗的東西都是對的」,當下的設計師創造出新的文明,才是對我們老祖宗最大的尊重。
Q6 「新冠」這個「黑天鵝」事件,您覺得會對文旅產業和民宿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嗎?
關天頎 這個事件相信對每個人的心態都產生了影響,就是對生態的意義和未來的思考都有了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於我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把我們人類的文明都融合到一起,全球化不可避免。而對文旅和民宿來說,它們的出發點都是渴望自然,渴望對當下生活、身邊人以及各種人類自然情感的珍惜,更加發現日常的彌足珍貴。那麼,這就要求物理空間要做得更人性化、更自然、更環保、更觸及人心,而不是再搞一些虛有其表的東西。
我覺得,未來文旅產業和民宿業可能會迎來一次大爆發,因為國內的這種短期度假產品還是非常缺乏的,這一領域希望會有更多設計師投身其中。而且,之前的旅遊產業多處於觀光看景點的模式,但隨著新消費群體的崛起,尤其是90後和00後消費力的增強,大家對於體驗式度假產品的需求會日益旺盛, 因而我相信疫情過後這一領域肯定有很大的發展。
下期預告
「意·境」設計師公開課 第六期
5月13日晚7:30
同一時間,全新內容
連線中國臺灣「設計女神」傅瓊慧
窺視「五十度灰」的空間設計
探索「寄生蟲」的上流品味
get"致命女人"完美配色指南
5月13日 晚7:30
設定好鬧鐘、一起來探秘
傅瓊慧的軟裝放映室:
看電影也能學軟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