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時代2.0——圖像社交網絡

2020-12-18 donews

【文章摘要】提供樣式繁多的濾鏡和圖片處理效果重要嗎?當然重要,這是一個產品的氣質。不過,一張經過濾鏡處理的、讓我滿意的圖片,我可不想躲在角落裡獨自欣賞,而是希望能讓朋友看到,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小小的虛榮心也可以得到一點點滿足。

手邊這個iPhone 4已經伴隨我兩年了,一直驚嘆於它攝像頭的強大。我是一個門外漢級別的「攝影愛好者」,iPhone上同時存在的拍照類應用, 最多的時候曾有15個之多,到現在也還有9個。細細想來,這15個中, 不少都可以讓我用超過上百種組合效果處理我拍的照片, 但絕大多數是打開一兩次就被我遺忘,丟在角落。最常用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國內出品的圖釘,一個是國外出品的Instagram。

這兩個應用都有各種文藝範兒的濾鏡,用它們,我都可以拍出出色的照片,不僅如此,我還可以把照片分享給應用各自社區內的朋友,同步到多個社交平臺。因此,嚴格意義上,它們應該叫圖片分享社交類應用。尤其是國內的圖釘,目前已經有700萬用戶,在中文世界裡,穩坐圖片分享社交應用類頭把交椅。

提供樣式繁多的濾鏡和圖片處理效果重要嗎?當然重要,這是一個產品的氣質。不過,一張經過濾鏡處理的、讓我滿意的圖片,我可不想躲在角落裡獨自欣賞,而是希望能讓朋友看到,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小小的虛榮心也可以得到一點點滿足。

圖:圖釘拍出的頗具藝術感的照片

與朋友分享彼此的美食、美景、美人,不僅僅是我使用拍照應用的惟一動力,我還可以在圖釘上看到薛凱琪老師(@薛凱琪)跟她家貓pony又去了哪裡閒逛,也能從Instagram裡面看到蒼井空老師( @aoi_sola)不會在新浪微博上貼出的高清無碼照片(別往歪了想……)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她們都關注了誰?

行動裝置這麼小的屏幕,比起費力去盯滿滿一屏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更喜歡用手指在一堆圖片之間划來划去。我們,早已經是「讀圖時代」的一員。

讀圖時代告別1.0

「讀圖時代」一詞流行有年。有力的圖片會直接訴諸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情感,有天分的攝影師,能在一張6x6的照片上捕獲最動人的瞬間,觀眾會駐足其前,聽由自己的靈魂與其對話。

不過,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降臨,帶來三個趨勢:

· 拍照越來越方便、快捷

· 設備性能越來越強大

· 設備數量越來越多

再加上社會化網絡的強大傳播力,這都推動著讀圖時代不斷前進。與Web從1.0進化到2.0一樣,我們不再甘於被動地作為圖片的讀者和消費者,我們更要做圖片的創作者和分享者。

前不久,做了17年圖像處理的Nik Software被Google收購,原因在於他們出品的iOS應用Snapseed能好地處理圖片,目前用戶900萬。而Instagram應用自2010年10月發布後,僅僅一年,用戶就超過1000萬,前不久更是突破1個億;在今年4月,Facebook出手10億美元,收購了Instagram。

在圖像處理行業打拼了17年的Nik Software,發布不到2年的Instagram,對比一下,令人感慨。也讓人慨嘆Nik Software「多年日子終於熬出頭」。說它熬出頭,不僅僅是因為投資人早先投下的銀子終於可以有回報,更因為它也搭上了社會化網絡這艘大船。不久以後,我們就可以在Google+中看到Snapseed的身影了。截止9月15日的統計數據顯示:Google+已經連續數月穩定在全球社會化媒體網站老五的位置,次於Facebook、Youtube、Twitter和Pinterest之後。

圖像社交網絡

發現美的眼睛,很多人都有,而能把這些美以獨特、有趣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的人沒那麼多。

在過去,人們經常去畫廊,因為他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們用畫來展現美的理想。在畫廊裡,畫家與畫家之間,觀眾與畫家之間,觀眾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評論,讓畫廊成為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

現在,一個人不必掛著藝術家的頭銜,同樣可以快速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成果。拍照分享類社區應用,就在於讓你與這樣的人建立聯繫,關注他們,看他們充滿美感的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吸收養分。如果他們也喜歡你的圖片,反過來也會關注你。

圖:薛凱琪在圖釘中發布的照片贏得1322個贊

曾經有人專門做過調查,想了解人們為什麼要用圖釘這樣的應用?結果顯露出六種趨勢:分享、記錄、觀看、感受社區、尋找創意和心理調節。輕觸一下「贊」,你的朋友就能感知到你的存在;他們的一句評論,就能讓你感到並不孤單。 僅僅是評論和「贊」這樣簡單的反饋機制,人們就可以從中得到無窮樂趣。 這一切情感和交流的核心,都只不過是一個圖像、一張照片。

這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型的人際網絡——「圖像社交網絡」,也是讀圖時代的2.0版本。

攝影界元老柯達當年曾經有一句知名的廣告語:「這一刻別悄悄溜走,好好珍惜。分享此刻 分享生活。」如果它能趕上這個圖像社交網絡的時代,恐怕就不會成為令人感慨、渺渺逝去的明日黃花了。

如果把圖像社交網絡看做讀圖時代的2.0版本,毫無疑問,照片分享應用及其社區將會是2.0時代的主旋律。

Simple &Naive, 單純的照片分享社區

做單一門類的社會化應用和社區,你可以把功能和界面的簡潔做得儘可能單純、輕量級,讓用戶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使用自己想用的功能,而不是不停堆積,讓其變得越來越慢、越來越臃腫,導致糟糕的用戶體驗,用戶必將慢慢離你而去。

更重要的是,社區裡面的用戶不像Facebook或是微博上的用戶那麼蕪雜,用戶之間的互動率更高。

你知道薛凱琪老師在新浪微博上的粉絲有多少嗎?185萬;而她在圖釘上的粉絲數是59萬。薛老師同樣一張照片,跟發在新浪上相比,發在圖釘上得到的贊和評論數,是在新浪的3到5倍。

相同的愛好和志趣,吸引著大家到這個社區來,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圖釘的用戶只需要公開很少的個人信息,就可以分享,這個空間中的社會化壓力相對較低,也使得人與人之間更容易展開會話。

社區成員之間的強關係,完全建立在照片的分享和交流之上。很多時候,不需要社區主動推動用戶去做什麼。他們拍張照片,分享出去,這照片就會引出彼此之間交流的話題,這就是它的價值,這也是社區的價值。

由此延伸開去,也許不同志趣和愛好的社會化網絡和社區,將會不斷出現,而且細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也許我在科幻美劇的社區裡更多地作為看客,但是會在好萊塢經典黑幫電影的平臺上積極灌水。

當然,社區也會隨著語言和文化有所區分,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空間。在中文世界的圖片分享社區裡,圖釘有著獨特的優勢。同樣支持分享到新浪微博,從圖釘同步過去的圖片,是從Instagram過去的圖片的10倍以上。薛凱琪老師在Instagram上粉絲只有10萬多一點。林俊傑老師的Instagram粉絲只有1萬多,但他在圖釘上的粉絲同樣也有59萬多呢。

  好社區,構築更輝煌的人類文明

有人憂慮:類似的濾鏡、類似的主題,拍出來的照片,絕大部分不就是千篇一律嗎?這種說法確實有道理,好社區、好平臺需要好內容作為基礎和支撐,同時好社區也能發現、催生、推薦好內容。二者相輔相成。日趨成熟的大數據海量分析技術和推薦算法,是推進社區、平臺和內容建設進程的發動機。

《認知盈餘》是最近很火爆的一本書,作者克萊·舍基的核心觀點是:人們在擺脫體力勞動時代之後,擁有了大量自由時間,這些時間不應僅僅用於內容消費,還應更多用來創造內容、分享內容; 分享和創造的價值遠大於消費。這不僅僅是因為匯聚微小的力量能辦大事,更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市場和國家對資源的使用和管理,其效果還不如群體自發的結果。網際網路作為高效而且多元化的溝通渠道,讓在線協作工具成為創造認知盈餘的主要手段,也讓「眾包(Crowdsource)模式」成為可能。

那麼,我們相信:假以時日,圖釘這樣的圖像社會化社區平臺應用,必然成為人類璀璨文明海洋中的一股有益力量。

小結

讀圖時代進入2.0,可是人類還有許許多多信息的展現形式存在改變的可能;網際網路,這個人類歷史最大的發明,在我看來,遠遠沒有到成熟的時候,它的空間不可限量,因為新技術、新設備還在不斷湧現,限制我們未來的,只有我們的想像。

未來是我們的理想,在盡情暢想的時候,我們還得腳踏實體。社會的變革,與我們每個人自身的發展一樣,跳躍式發展只是極少數,而所謂的跳躍式,其實也都是一點一滴變化,改進,提升,積累而成的。

Facebook、Twitter、QQ、微博不會消失,因為那是你的生活。像Instagram、圖釘這樣的志趣社會化分享和推薦社區平臺必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那是你的自我。(鄭柯)

相關焦點

  • 讀圖時代,插畫的黃金時代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讀圖時代」已悄然來臨。人們開始不滿足於長篇大論的文字,逐漸依賴起來自圖片的信息。而插畫作為直接又極具觀賞性的信息傳達方式自然也就成為了「剛需」。
  • 明星熱衷玩圖釘,讀圖時代誰會是下一個姚晨?
    國內的明星們也很明白讀圖時代的粉絲們希望隨時了解偶像們的即時圖文信息,於是他們也開始玩起了時尚的手機拍照分享軟體,在140字微博分享以外,以圖片分享的方式與粉絲們分享更多內容豐富的信息 目前,圖釘在中國是一款極具人氣的手機拍照分享軟體,全面支持iOS、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和Symbian等主流智慧型手機系統,用戶上傳照片時可同步至新浪微博、QQ空間、人人網、開心網和Facebook等國內外各大社交網絡。圖釘目前擁有超過500萬的用戶。
  • 社交媒體圖像尺寸的終極指南
    Instagram圖像大小 Instagram的擁有超過1十億的月活躍用戶 和Instagram的的全球觀眾的64%是18-34歲。  因此,如果您想吸引年輕人,Instagram就是他們的所在地。 但是,如果您決定在此社交網絡上建立追隨者,則需要了解它在圖像質量方面可能是最具競爭力的平臺。
  • 讀圖時代如何提升孩子的視覺素養?
    視覺素養是21世紀各項技能的基礎,對時刻都要面對各種圖形、圖像、視頻的小朋友來說必須「證明其具有解釋,識別,欣賞和理解通過自然或人為可見動作,物體和符號呈現的信息的能力」。大家是否希望你的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批判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圖像、視頻甚至影視?
  • 特稿|李政濤:當代教育研究的視頻與圖像轉向——兼論視頻圖像時代的教育理論生產
    讀圖時代的圖像與教育.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1072655    李鴻祥. (2011). 圖像與存在. 上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    李政濤. (2004). 圖像時代的教育論綱. 教育理論與實踐, (15), 1-4.
  • ...等級保護制度進入2.0時代 周鴻禕:網絡安全將是國家安全的支柱...
    來源:金融界網站 事件:近日,公安部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家網絡安全綜合防控體系,有效防範網絡安全威脅,有力處置重大網絡安全事件,切實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網絡和數據安全。
  • 【讀圖】SNS營銷常見的9個誤區
    【讀圖】SNS營銷常見的9個誤區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3-08-19 摘要:傳統企業在入手新興的社交媒體前總有困惑和顧慮。
  • 網絡社交時代應規範使用網絡用語
    「嗯」、「呵呵」、微笑表情、再見表情……一些之前在網絡社交中常用的詞語和表情,現在卻被有人認為是不禮貌的。網絡社交特殊禮儀還有哪些?你如何看待這種變化?隨著網際網路及移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絡聊天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已無處不在,以QQ、微信為代表的通訊軟體給社會帶來了無限便利。大眾習慣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交流,卻在很多時候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禮貌準則。
  • 韋樂平:全光網2.0時代全面開啟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主席韋樂平今日在2019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表示,三大電信運營商預計2019年預商用/商用,2020年規模商用,2021-2027年大規模商用,全光網2.0時代全面開啟。
  • Soul打造面向新時代年輕人的網絡社交平臺
    隨著時代的發展,毫無疑問,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網際網路正在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社交也由以往的傳統形式更迭為網絡社交。作為網絡社交的黑馬——Soul特立獨行,致力於打造面向新時代年輕人的網絡社交平臺。
  • 社交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治理:美國的教訓與啟示
    美國是社交媒體的發源地,隨著其國內各社交網絡用戶量的激增與社交媒體信息傳播力的突顯,社交媒體開始全方位地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當前川普政府錯誤利用社交媒體操縱公眾輿論傾向,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社交媒體時代的美國網絡輿情治理困境,對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中國殷鑑不遠。
  • 人類2.0時代的「美好生活」
    在人類2.0時代,人類歷史上所難以避免的「生、老、病、死」等問題將被納入技術的解決範疇,而舉凡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納米科技、虛擬實境、生物技術、社交媒體、區塊鏈、太空探索以及3D列印等領域,勢必會為人類以及人類社會打開又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 雷鋒讀圖:社交媒體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在這些公司中,大部分表示社交媒體(比如博客、社交網站和在線視頻等)有助企業獲得成功。社交媒體正快速轉變著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流方式。相對於像E-mail之類的傳統交流方式而言,社交媒體作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在線營銷手段,為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企業可以通過發微博等來推銷其產品和服務,為用戶提供及時的回饋和技術支持,為該品牌的愛好者在網上建群。
  • 信息化2.0時代的課堂是怎樣的?
    本報訊(記者 熊大平 通訊員 餘茹)在信息技術2.0時代,課堂會呈現出哪些活力?在11月14日召開的市直教育信息化培訓會議上,相關專家對信息化時代的概況進行解讀分析,並介紹未來發展趨勢給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意義,市直教育系統500餘名教師參與培訓。
  • 現場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高校網絡與繼續教育創新發展—2018中國高校網絡與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研修班在成都舉辦
    ,促使各級各類教育資源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構建基於網際網路、智能化的教育資源體系、教育信息化2.0,高校繼續教育資源如何建設與創新發展三個方面展開。在教育信息化2.0時期,教育信息化2.0時將帶來教育資源觀、技術素養觀、教育技術觀、發展動力觀、教育治理觀、思維類型觀6方面的轉變。同時,2.0時期的人工智慧必將加速引發未來教育的深度變革。李德芳表示,在2.0時期,高校要實現從繼續教育專用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向大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轉變。
  • AI+時代,談談產品經理對圖像識別技術的閾值控制
    創新工場的李開復博士說現在是技術從業者創新的時代,那麼我們產品經理究竟知道AI的哪些技術呢,本篇著重分析一下AI+時代的圖像識別技術。圖像識別分析:對於當下AI+時代的圖像識別技術來說,神經網絡的圖像識別技術與非線性降維的圖像識別技術是最為常見的兩種圖像識別技術,LineLian將對兩種常見的AI圖像識別技術進行詳細分析。
  • 突破帶寬極限 邁向全光網2.0時代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9日電面對5G時代的網絡承載需求,全球光網絡產業需要面向未來10年構築核心能力,以全面擁抱5G時代的戰略機遇。  來自GSMA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將會有13億人用上5G,5G網絡覆蓋率達到40%,5G移動終端的連接數量將達14億。
  • 當17世紀的「偽君子」走進現代社交網絡時代……
    圖說:立陶宛導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 官方圖當莫裡哀筆下的偽君子「達爾杜弗」來到21世紀,社交網絡竟成為了他與富商奧爾貢周旋的虛偽競技場。在我的這部作品中,兩個主人公都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家,社交網絡將成為他們決鬥的舞臺。」圖說:《偽君子》劇照 官方圖演出時,舞臺上方懸掛著一塊屏幕,當中會投影出奧爾貢在網絡社交平臺中發布的內容、他的女兒拍照時用的自拍濾鏡、達爾杜弗和奧爾貢的個人形象宣傳片等等。
  • 工信部韋樂平:全光網2.0時代全面開啟
    智能世界正加速走來,網絡連接將成為無處不在的自然存在。光聯接將延伸至網絡邊緣,聯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為用戶來帶極致的品質業務體驗。在華為智簡全光網戰略及系列重磅產品發布會上,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發表了題為「邁向全光網2.0時代」的主題演講。最新的預測統計顯示,過去十年,骨幹光網絡實際容量年均增長40%,2018年到2022年這4年的增長率仍可能達22%!
  • 宮喜祥:築牢社交網絡時代的「誠信基石」
    中國青年網曲阜12月7日電 (記者 李華錫)12月7日,在山東曲阜舉辦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表示,儒家思想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也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